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其术后妊娠结局。方法选取14例于妊娠期接受无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40例非妊娠期因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包括无气腹腹腔镜手术17例、气腹腹腔镜手术23例)。收集并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妊娠孕周(即手术时机)、卵巢囊肿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母胎结局。结果14例入组妊娠患者均为单侧卵巢囊肿,均于妊娠期接受了无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40例非妊娠患者中有17例接受无气腹腹腔镜治疗,23例接受气腹腹腔镜治疗,手术均顺利结束,无中转开腹,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妊娠组14例手术时间为45~90 min,平均(54±16)min,术中出血量为20~100 ml,平均(58±29)ml;对照组40例,无气腹腹腔镜手术17例,气腹腹腔镜手术23例,其中无气腹组手术时间为20~110 min,平均(49±22)min,术中出血量为10~100 ml,平均(59±33) ml,气腹组手术时间为20~120 min,平均(54±28) min,术中出血量为5~150 ml,平均(64±43) ml。2组之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有13例患者在腹腔镜手术后继续妊娠至孕足月,新生儿体质量及Apgar评分正常,1例术后自然流产,手术后成功继续妊娠率为92.9%(13/14)。结论在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并小心操作的情况下在孕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是安全可行的,尤其是无气腹腹腔镜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还可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剖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方法:7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36例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常规建立气腹,根据病情及患者需求等因素决定手术方式。剖腹组36例,采用硬膜外麻醉,按常规行剖腹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或卵巢胚胎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明显少于剖腹手术组,静脉用抗生素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剖腹手术组(P〈0.01),腹腔镜组术后镇痛用药率少于剖腹组(P〈0.01),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剖腹手术组(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不需镇痛、术后病率低、肛门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妊娠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陈立芬  徐飞 《安徽医药》2011,15(8):1008-1009
目的 探讨悬吊式腹腔镜在输卵管妊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7年3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行悬吊式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手术(免气腹组)92例,及同期气腹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气腹组)78例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悬吊式腹腔镜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免气腹及气腹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 选取48例异位妊娠者给予免气腹腹腔镜手术且作为试验组,将实施气腹腹腔镜手术的32例异位妊娠者作为对照组照研究,对两种手术方案术中、术后情况及结果进行研究.结果 两种手术方案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操作时间和并发症方面免气腹腹腔镜手术则优于气腹腹腔镜手术(P<0.05).结论 免气腹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妊娠合并附件包块患者行无气腹腹腔镜手术的方法及临床疗效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妊娠合并附件包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后者则接受无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并评估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妊娠结局,30例患者未有出现早产、流产,以及死胎、死产及新生儿畸形等情况。结论通过无气腹腹腔镜下治疗妊娠合并附件包块,不增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且操作简便,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疼痛轻,在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上明显缩短,更有利于术后恢复。还可减少对子宫的刺激等优势。因而,无气腹腹腔镜治疗妊娠合并附件包块是安全可行的,并具备一定优势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大连市妇产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患者24例,其中腹腔镜下手术11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13例(开腹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11例及开腹组13例手术过程均顺利,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病例。腹腔镜组手术时间47.5min,术中出血20.5rnl,术后排气时间1.8d,术后住院时间5.2d;开腹组手术时间43.9min,术中出血75ml,术后排气时间3.2d,术后住院时间9.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11例均妊娠至足月分娩,新生儿无窒息、畸形;开腹组1例难免流产,12例妊娠至足月,新生儿无窒息、畸形,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开腹相比,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囊肿,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妊娠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输卵管妊娠应用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的临床干预疗效。方法临床组行双孔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实施开窗取胚术或输卵管切除术,气腹组行常规腹腔镜CO2气腹下实施开窗取胚术或输卵管切除术。比照两组的手术耗时、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评价两组实施开窗取胚术患者输卵管通畅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临床组手术耗时显著少于气腹组。两组术后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相比无显著差异。临床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气腹组。两组术后高热及皮下气肿发生率相比较无显著差异。临床组实施开窗取胚术的46例中,25例输卵管复畅、21例阻塞,故通畅率54.35%;气腹组实施开窗取胚术的47例中,16例输卵管复畅,31例阻塞,故通畅率34.04%,临床组输卵管再通率显著高于气腹组。结论输卵管妊娠应用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术后疼痛率,并且保留输卵管患者可有效提高其术后输卵管通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无气腹皮下悬吊式腹腔镜在妊娠合并附件囊肿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0例妊娠合并附件囊肿患者(悬吊组)施行无气腹皮下悬吊式腹腔镜诊断和手术治疗,并与同期接受剖腹手术的15例患者(剖腹组)的手术情况和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悬吊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日上均明显优于剖腹组(P<0.05),两组在流产和早产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期应用悬吊式腹腔镜手术治疗附件囊肿,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操作方便、安全,在妇产科手术中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依沙吖啶与米非司酮联合使用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中期妊娠(14~20周)妇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行羊膜腔穿刺注射依沙吖啶100mg并同时顿服米非司酮100mg终止妊娠,对照组单纯行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mg。观察2组引、流产时间及流产效果。结果观察组引、流产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沙吖啶与米非司酮联合使用终止中期妊娠可明显缩短引、流产时间,提高完全流产率,降低引产的失败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方法 选取143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两组,腹腔镜组82例,开腹手术组61例,比较两组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手术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优于开腹手术,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服用溴隐亭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60例合并高泌乳素血症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5例服用溴隐亭,对照组35例未服用,比较两组流产率和早产率,新生儿畸形率,窒息率和低体重儿率。结果实验组25例中3例先兆流产(12.00%),1例早产(4.00%),1例低体重儿(4.00%);对照组35例中12例先兆流产(34.29%),2例早产(5.71%),2例低体重儿(5.71%),两组均无新生儿畸形和窒息,对照组流产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率和低体重儿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溴隐亭可降低合并高泌乳素血症孕妇的流产率,并不增加新生儿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妊娠期梅毒与正常妊娠产妇的临床对比分析 ,了解妊娠期梅毒对围产儿及母体的危害。方法 对 5 3例妊娠期梅毒 (观察组 )与同期 10 6例正常妊娠产妇 (对照组 )进行分娩孕周、产后出血、新生儿出生体重、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羊水污染率及围产儿死亡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分娩孕周低于对照组 (P <0 0 5 )。两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剖宫产率两组无差异。观察组羊水污染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5 )。围生儿死亡 6例均发生在观察组。结论 妊娠期梅毒对围产儿危害极大 ,产前梅毒筛查及孕期驱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探讨不良孕产史与异常染色体核型之间的关系,为再次妊娠提供产前咨询。方法对1320对有不良孕产史的夫妇,抽取静脉血,经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收获中期分裂像、Giemsa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在1320对2640例患者中检出异常核型107例,异常率为4.05%;染色体数目异常8例,异常率为0.30%;结构异常99例,异常率为3.75%,其中平衡易位42例、罗伯逊易位18例、染色体多态性20例、倒位27例。有906对夫妇1812例患者因流产而就诊,占总研究对象的68.6%。通过分析,不同流产次数之间染色体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流产、死胎、胎儿畸形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不良孕产史的夫妇应进行产前咨询并常规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夫妇再次妊娠时应进行产前诊断以降低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出生率。  相似文献   

14.
洪慧  公颜平  孟晔  桂云 《安徽医药》2019,40(11):1198-1200
目的 分析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妊娠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妇科行CKC治疗的育龄期妇女70例为观察组,同时期选取在本院妇科门诊行孕前检查且无宫颈病变的育龄期妇女7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如年龄、身高、月经周期、初潮年龄等)、妊娠率、妊娠结局(如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早产率、胎膜早破率、低体重儿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妊娠率、晚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期流产率、早产率、胎膜早破率、低体重儿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分别为10%、8.6%、10%、8.6%、10%、27.1%,对照组分别为1.4%、0%、1.4%、0%、1.4%、1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C对CIN患者妊娠率无明显影响,但易导致早期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冻融周期年龄、移植胚胎个数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本中心2005-2008年进行的解冻移植周期中可供移植的 1052个周期按年龄分为≤34岁为A组、35-39岁为B组、≥40岁为C组,按移植胚胎个数分为单胚胎移植为D组、2个胚胎移植为E组、3个胚胎移植为F组,分别分析年龄、移植胚胎个数与FET结局的关系。结果:A组与B组着床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高于C组(P<0.05)。A组与B组流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妊娠率与E、F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E组多胎率25.1%与F组44.7%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无多胎发生。E组减胎率3.4%与F组13.1%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E组、F组间宫外孕率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40岁患者着床率显著降低,增加移植胚胎个数不能提高妊娠率。宫外孕、流产与移植胚胎个数无关。冻融周期移植两个胚胎是合理的选择,而选择性单胚胎移植是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发育异常妊娠对围生结局的影响。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莆田市第一医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子宫发育异常晚期妊娠孕妇9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资料显示94例子宫畸形组,流产率33%,早产率20.7%,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组。胎位异常率达50%,剖宫产率达86.2%。结论子宫发育异常患者妊娠为妊娠高危因素,应提高产前诊断率,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以减少母婴的不利影响,提高围生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宫腔灌注丹红注射液对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FET治疗的薄型子宫内膜所致不孕症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患者均于月经第8~10天开始监测卵泡发育,卵泡直径14~18 mm时治疗组使用丹红注射液隔日进行宫腔灌注治疗,同一周期共灌注2~3次,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比较治疗后2组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类型、活产率、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周期取消率以及胚胎种植率。结果治疗组活产率、β-HCG阳性率及持续妊娠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内膜血流类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周期取消率、胚胎种植率、早期流产率、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灌注丹红注射液可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FET后的妊娠结局,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益肾安胎汤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血清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10月诊治的10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HCG和黄体酮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肾安胎汤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孕酮、β-HCG和PRL水平及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孕酮、β-HCG和PRL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1),足月妊娠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安胎汤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可明显的改善孕妇血清孕酮、β-HCG和PRL激素水平,降低流产率,提高足月妊娠率,而且在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效果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在IVF-ET过程中引起患者流产的因素,从而更好的提高临床妊娠率,减少和预防流产的发生。方法:选择2005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在行IVF-ET患者共3117例,临床妊娠患者1195例,其中流产患者203例,包括早期流产患者150例,为早期流产组,晚期流产患者53例,为晚期流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COH情况以及妊娠情况进行分析,寻找导致IVF-ET治疗过程中患者临产的相关因素。结果:本中心IVF临床妊娠率为38.3%,流产率为16.9%,其中早期流产率为12.6%,晚期流产率为4.4%。早期流产组患者ET后14天血. β-hCG水平较低,晚期流产患者BMI较高、减胎及双胎妊娠率高。结论:早期流产多与胚胎本身发育异常有关,ET后14天血hCG水平偏低提示有胚胎发育差、早期流产的风险高的可能。另外高BMI以及应用大剂量Gn超排卵有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影响胚胎着床。而多胎妊娠和减胎术容易导致胎膜早破,可能是造成晚期流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胎儿畸形行引产术也是导致晚期流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