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当代医学生的健康状况,探索医学生亚健康的原因,为高校开展医学生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编医学生亚健康调查状况问卷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总体亚健康的发生率高达59.6%,生理亚健康有48.4%,心理亚健康有67.0%,社会适应亚健康有57.9%。不同性别之间的生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总体亚健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7,0.412,0.151),而不同性别之间的社会适应亚健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不同BMI对生理亚健康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BMI正常的医学生生理亚健康发生率最低。结论医学生的生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适应亚健康和总体亚健康方面都较为严重。医学生亚健康表现在:做事力不从心、注意力不能集中、容易焦虑和人际关系不良等方面,导致医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原因有:不良的生活习惯、缺乏锻炼、心理压力过大、社交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和健康危险行为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探讨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与健康危险行为的相关性。方法方便抽取3所大学在校学生6176名(男生3285名,女生2891名),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亚健康状态和健康危险行为,数据分析采用Pearson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大学生身心亚健康状态的报告率为10.2%;躯体亚健康状态的报告率为11.7%,其中三个维度躯体活力不足、生理功能低下和抵抗力下降状态的报告率分别为21.7%、13.9%和15.0%;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报告率为10.5%,其中3个维度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和社会适应困难状态的报告率分别为14.7%、22.6%和7.3%;睡眠时间短、缺乏运动、吃早餐频率低、偏食、吸烟和饮酒频率高行为均为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大学生亚健康状态报告率较高;对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及时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学生亚健康和网络成瘾的状况,探讨亚健康症状与网络成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蚌埠地区6所中学的2 910名中学生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中学生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和Young网络成瘾自评量表。结果:中学生躯体、心理和身心亚健康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13.6%、55.4%和64.0%,不同年级中学生亚健康症状检出率均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升高;中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9.3%,男生(11.2%)高于女生(6.9%)(P<0.01),城市(10.7%)高于农村(6.8%)(P<0.01);网络成瘾组中学生躯体、心理和身心亚健康症状的检出率均高于非成瘾组和不上网组(P<0.01)。结论:网络成瘾促进了中学生亚健康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的心理亚健康状况.方法:采取自编的亚健康状况自评量表,根据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我校大一至大四年级不同专业共12个班级499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心理亚健康问题阳性率为63.6%,以学习方面问题最为严重,阳性率达90.3%,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不满意.其次为情绪情感方面,以嫉妒、敏感多疑、困惑为主.男生的学习问题高于女生,女生在情绪情感方面问题重于男生;大一至大四年级间差异不大;不同专业间,药学专业组学习问题稍重、预防医学专业组躯体化症状、情绪情感、社会适应方面均分较其他专业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医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存在较普遍,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学生亚健康状态及其与述情障碍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及其相关专业2 505名学生,运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分别评定亚健康状态和述情障碍,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医学生亚健康状态与述情障碍的关系. 结果 男生躯体、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检出率分别为7.7%、5.9%,女生分别为8.6%、5.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变量分析中,述情障碍及其3个因子与躯体和心理亚健康显著相关(除外向性思维和心理亚健康);在控制人口统计学指标等混杂因素后,躯体亚健康状态以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最高,述情障碍得分>P75为其危险因素(P<0.05),"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是躯体亚健康的保护因素(P<0.01);心理亚健康状态以5年制临床相关专业最低,父亲和自己生活的家庭类型、识别情感不能得分>P50是危险因素(P<0.05). 结论 亚健康状态在医学生中十分常见,述情障碍可能是医学生亚健康状态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和掌握哈尔滨市学生视力不良、龋齿、肥胖等常见病的检出情况及饮食、运动等行为习惯,为选择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方法,对哈尔滨市2个城区和1个郊县的13所学校3 120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视力不良68.11%、龋齿35.13%、肥胖16.38%,位列哈市学生常见病的前三位。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城区高于郊县(χ2=16.412,P<0.01),女生高于男生(χ2=41.839,P<0.01),不同学校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7.217,P<0.01);学生肥胖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χ2=34.840,P<0.01),不同学校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38,P<0.01)。调查结果显示,过去7日内,饮用2~6次含糖饮料的学生比例占31.02%,性别与饮用含糖饮料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60,P<0.01);偶尔进行高等强度运动的学生比例最高,占49.97%,女生高于男生(χ2=13.156,P<0.01)。结论哈尔滨市学生常见病检出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存在饮食、运动行为等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建议研究有效的干预措施,对学生实施干预,促进学生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研究某地中学生健康行为状况,分析中学生的健康相关行为和亚健康发生的因果关系,为加强中学生健康指导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某地中学的初中生、高中生1200名作基线问卷调查,检测亚健康症状发生概率以及相关行为暴露情况。结果:基线调查发现躯体亚健康402例,检出率为33.5%;经过Logistics分析,学生醉酒、参加大强度运动、参加小强度运动、意外伤害、故意伤害以及自杀等均和躯体的亚健康症状存在着关联性;学生吸烟、参加大强度运动、参加小强度运动、意外伤害、故意伤害、自杀、网瘾等和心理亚健康症状存在着关联性。结论:高中生的亚健康症状积累发生率明显高于初中生,而初中生的亚健康新发生概率高于高中生,中学生的心理亚健康和躯体亚健康关联因素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必须视情况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荆门市12岁城乡人群口腔健康状况,为口腔保健和疾病预防提供基线资料。方法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荆门市12岁城乡常住人口400人进行口腔健康调查,检查他们全口恒牙牙冠龋病情况,统计分析龋齿、缺失牙、残根、楔状缺损、牙周健康情况。结果 12岁学生恒牙总龋齿检出率为27.75%,女生龋齿检出率高于男生,总牙结石检出率为40.91%,男生牙结合检出率高于女生,总楔状缺损检出率为58.75%,男生总楔状缺损检出率高于女生。结论该受检人群整体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口腔预防保健意识较薄弱,应引起相关医务工作者的重视。重视组织适应目标人群进行口腔健康教育,以促进12岁学生口腔健康行为的建立和巩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学生亚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滨州医学院1~3年级在校生1000名发放《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χ2检验及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990名医学生中,亚健康状态的检出率为33.54%,不同性别的亚健康状态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0,P<0.05),男生的亚健康状态检出率要高于女生;医学生亚健康状态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是身体健康状况、与同学相处情况、在校学习成绩、家庭气氛。结论医学生亚健康状态比较严重,建议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及提升社交能力等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芜湖市青少年亚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青少年亚健康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芜湖市1所大学、4所高中、4所初中,获得样本5249人。应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对研究对象的亚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结果芜湖市青少年身心亚健康检出率为10.9%,躯体亚健康的检出率为12.8%,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率为10.7%。其中男生躯体、心理及身心亚健康的检出率分别为11.8%、9.1%、9.0%,女生分别为13.8%、12.4%、13.0%,女生高于男生,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身心亚健康上,大学一年级的检出率最高,高中一年级次之,初中一年级最低,总体趋势为随年级上升而有所增长(P<0.05),而城乡学生在三者上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独生子女三者的检出率均高于独生子女(P<0.05)。结论芜湖市青少年亚健康检出率较高,其在男女、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要从多个方面加强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内蒙古医科大学护理本科生的亚健康现状,通过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针对相关因素提出有效应对措施。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亚健康状态自评表对150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6级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150名护生,亚健康状况自评表得分30-99分,平均得分(61.740±10.132)分,有124名护生处于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82.67%。熬夜、吃早餐、体育锻炼、长时间上网等对护生亚健康的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都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蒙古医科大学2016级护理本科生毕业实习期间亚健康检出率较高,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生应该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同时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护生正确面对临床工作和学习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况并探寻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自拟亚健康调查问卷对四所高校2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选择部分心理亚健康的学生给予包括:集体心理辅导、个别心理咨询、生物反馈治疗、心理健康教育等的综合干预措施,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干预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2000例问卷中,有效问卷1721例,存在心理亚健康的有693例,阳性率为40.3%;综合干预3个月后SCL-90总均分、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等均显著降低,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未实施干预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大学生中心理亚健康问题存在较为普遍,实施多形式综合干预措施有利于心理健康问题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校大学生每日饮水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大学生科学饮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450名,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大学生饮水状况。结果:某医学院校大学生每日饮水量的中位数为880 mL,男、女生分别为920 mL和860 mL。58.3%的大学生是有意识主动饮水,而41.7%的大学生是在口渴的情况下饮水。在不同性别、锻炼时间、饮水情境以及是否学习过营养知识组间每日饮水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大学生每周饮用瓶装饮料高达75.3%,瓶装饮料的摄入情况受性别、锻炼时间、饮水情境、吸烟、饮酒、月消费影响。结论:该医学院校学生每日饮水量偏低;需要加强大学生科学饮水教育,减少瓶装饮料摄入,培养健康饮水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研究内蒙古地区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探讨网络成瘾对其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影响。方法从我区5所高等学校中随机抽取5 000名学生填写SCL-90自评量表、网络成瘾量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并对量表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网络成瘾大学生SCL-90总分高于正常大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网络成瘾大学生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得分均高于正常大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恐怖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与正常大学生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络成瘾大学生家庭实际亲密度、家庭理想亲密度、家庭实际适应性、家庭理想适应性均低于正常大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网络成瘾大学生应该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广泛关注,家庭因素可能与网络成瘾有关。  相似文献   

15.
APreliminaryObservationonEffectotQigong(气功)onElectrocardiographicAutopowerSpectrumFunotionJINKe-qi(金科奇)andCHENWan-chun(陈万春)(S...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每周运动量和规律运动时间对亚健康的影响及改善作用,从而为亚健康的运动干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以分层整群抽样法对1549例普通人群进行躯体、心理亚健康调查。结果:每周不同运动量的群体躯体、心理、躯体及心理亚健康程度有差异显著(P〈0.01),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从来不锻炼的群体躯体、心理、躯体及心理亚健康程度显著高于小运动量群体(P〈0.01)和大运动量群体(P〈0.01);随着有规律锻炼时间的延长,躯体、心理、躯体及心理亚健康程度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每周的运动量和有规律的锻炼时间均对亚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参加体育锻炼者的亚健康情况比不锻炼者轻,并且要规律运动3年以上才能有效缓解亚健康症状。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对生理亚健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对其生理亚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的亚健康量表及分层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抽取南昌市某大学不同年级的796名大学生进行亚健康状态测评。结果心理亚健康总分与生理亚健康总分及其子项目得分呈正相关关系(均P<0.01),心理亚健康的各分项目与生理亚健康总分及其子项目得分亦呈正相关关系(P<0.01或P<0.05),其中情绪问题及悲观态度的影响程度较高,适应能力及人际关系次之。结论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与生理亚健康有较大相关性,可通过干预心理亚健康而改善生理亚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学专科学生的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自制睡眠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医学专科学校学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学生PSQI总分为(8.13±2.65)分,睡眠问题检出率为54.85%.男生入睡时间和睡眠障碍评分均低于女生(P<0.05和P<0.01),而睡眠时间评分明显高于女生(P<0.01);城镇和农村生源的学生各项睡眠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专业学生睡眠时间和催眠药物评分均高于护理专业(P<0.01和P<0.05).男生学业压力、朋友关系(包括同学关系)、手机上网依赖和身体疾病评分均低于女生(P<0.05~P<0.01),而基本不进行体育锻炼评分明显高于女生(P<0.01);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影响睡眠质量各因子评分中除农村学生经济压力评分高于城镇学生(P<0.05)外,其余各因子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专业学生父母睡眠状况、所学专业、学业压力和基本不进行体育锻炼的评分明显高于护理专业(P<0.01),而手机上网依赖、饥饿和身体疾病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专业(P<0.01).影响因子总分与PSQI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除师生关系外,其余14个因子评分与PSQI总分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其中所学的专业的相关系数最高(r=0.199),饥饿的相关系数最低(r=0.084).结论:高度重视专科院校学生的睡眠状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从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学校管理、心理疏导等方面找到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的途径,提高学生睡眠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学生体育锻炼情况,并分析体育锻炼对其自信心的影响.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及护理学等7个专业的1 00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编《医学生体育运动现况调查表》和《大学生自信心问卷》以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自信心平均得分为(240.02±35.55)分.在体育锻炼中,小运动量学生占多数,为74.5%;中等运动量和大运动量学生在自信心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小运动量学生(P<0.01).医学生自信心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男性、低年级、母亲文化程度高和运动量高的医学生自信心均较高(P<0.05~P<0.01).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自信心高于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结论:中等运动量和大运动量的医学生自信心水平高于小运动量的医学生;男性、低年级、母亲文化程度高和运动量高的医学生自信心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