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华佗"六部三法"伤寒学说的历史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汉末年,华佗与张仲景在互不相识的情况下,都对伤寒病的证治规律,做了深刻的探讨,这固然是由于他们术业精湛,同时也说明了当时伤寒病的危害之深广.仲景<伤寒论>的成就,历代医家都有研究和继承.华佗伤寒"六部传变"学说,不同于<素问*热论>和<伤寒论>,不是以六经辨证平列证候,而是一套描述外感热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自上而下的辨证规律,可以说是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滥觞;华佗以"汗吐下"三法治疗伤寒,临床手段十分丰富;华佗所说"胃烂斑出",受到温病学家的重视,至今仍有临床指导价值,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2.
俄藏敦煌文献Дx00613,在<俄藏敦煌文献>第七册中将其定名为"黄帝内经素问卷六",马继兴先生根据卷子特点将其命名为"<黄帝内经古传本第一种>亡名氏注",经仔细辨认后发现,其内容不单指<黄帝内经素问卷六·三部九候论篇>,而且还有类似<黄帝内经·灵枢>及<难经·第一难>中的内容.此外,Дx00613第16行"生决于寸口"后有两行小字注文.认为该卷子系隋唐医家摘录<内经>、<难经>有关原文后,又杂以己见,并在部分原文后作注而成,故将其定名为"<黄帝内经>、<难经>摘录注本"较为合适.Дx00613残存28行文字,分别对其进行了录校,并进一步阐发了所选内容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莳毕生精研<内经>,著有<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阐发经文微义,承前启后,有较大的影响.其学术特点主要是训解经文详明缜密,注重联系实际应用;以经解经,前后融会贯通;并首创注解篇名,条分缕析,使之明了.  相似文献   

4.
著名歌剧<蝴蝶夫人>是西方戏剧史上的世纪绝唱,代表了西方的"东方主义"思想.这种思想被固化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著名音乐剧<西贡小姐>中.然而,美籍华人黄哲伦以舞台剧<蝴蝶君>对前二者进行东西方文化倒置和反拨,以迥异的解读手法和舞台表现形态对抗百年来西方幻想中的原型母题,以新颖的东方式阐释超越和改变西方根深蒂固的"东方主义"思维定势,重塑东方形象.  相似文献   

5.
细辛作为张仲景常用的一味中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共载与细辛相关方剂20首,方后注中加细辛方3个,总计条文21条.仲景使用细辛之特点是应用广泛、配伍精当、用量颇大,说明仲景用细辛无"不过钱"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国家可否考虑对一些经营管理较为规范、规模较大,对本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民营医院在税收上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特别是对那些参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价格收费的民营医院,可否让其享受与国有医院同等的待遇……“这是200多家民营医院日前在“2005全国民营医院管理年会暨民营医院诚信发展论坛“上共同提出的&lt;关于民营医院税收问题的建议书(草案)&gt;中的主要内容.与该建议书一同提出的,还有&lt;民营医院诚信宣言&gt;&lt;民营医院诚信倡议书&gt;以及&lt;民营医院医疗广告规模问题建议书&gt;.民营医院希望借众人之力来影响政府的政策.……  相似文献   

7.
"医嘱处理"一课,历来是<基础护理学>中专教材第18章<医疗文件的书写与保管>中的难点.本研究将4个护士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选择现代教学媒体("医嘱处理"教学课件、计算机多媒体、视频展示台)等,后者选择传统教学媒体(板书、挂图、实物)等,分别进行课堂教学.通过教学效果检测及问卷调查,经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证明实验组和对照组成绩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CAI辅助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是各家学说之一,在<黄帝内经>中虽有心为君主之官的命题,但因将中央土与脾相配,心与南方夏火相配,则大大削弱了心为君主之官的地位和作用.这给中医基础理论带来混乱,也给我们整理和研究中医基础理论提出了需要认真对待和探讨的新课题.由于<吕氏春秋>在历史文献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其有关五脏与五行配属之说不可小觑,应该根据<吕氏春秋>所保留和传承的说法,结合历史资料及考古发现进行认真探究和分析,按照中国文化原有的意义对现有的中医理论进行廓清和厘定,建立以心为主导的客观、实际、科学、实用的脏腑学说.  相似文献   

9.
<sub>我们报道了一例极少见的</sub><sub>多发性骨髓瘤(</sub><sub>Multiple myeloma</sub><sub>简称MM)</sub><sub>伴</sub><sub>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sub><sub>(</sub><sub>pure red cell aplasia</sub><sub>简称PRCA</sub><sub>)的病例,是一位68岁的男性患者,</sub><sub>开始考虑</sub><sub>为</sub><sub>多发性骨髓瘤IgG</sub><sub>-LAM</sub><sub>型</sub><sub>,</sub><sub>给予硼替佐米</sub><sub>联合激素等</sub><sub>治疗后骨髓瘤达到了</sub><sub>完全</sub><sub>缓解</sub><sub>,</sub><sub>然而他的贫血</sub><sub>没有完全恢复</sub><sub>,骨髓穿刺提示红系增生受抑,红</sub><sub>系</sub><sub>明显减少。最后经环孢素</sub><sub>(</sub><sub>CsA</sub><sub>)</sub><sub>治疗后贫血得到</sub><sub>很好的</sub><sub>改善。现将</sub><sub>我院的1例</sub><sub>报道</sub><sub>分析如下。</sub>  相似文献   

10.
求"正”     
对<伤寒论>某些条文中"正”的传统释义提出了异议,认为"正”一作程度副词,表示"最”、"极”之义;一作范围副词,表"只”、"仅”之义.  相似文献   

11.
《潮音跋》一文是研究苏曼殊身世、经历 ,特别是血统问题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资料。对其作者究竟是苏曼殊本人还是其友人飞锡 ,学术界长期未有定论。事实上 ,通过对《潮音跋》文章本身一些重要语句的分析、考证 ,参照对苏曼殊作品言语风格的探讨 ,我们完全可以认定《潮音跋》的作者就是苏曼殊。  相似文献   

12.
作为日本国宝的仁和寺本《黄帝内经太素》,1981年影印出版前,其原书在我国从未得见。而其保存了丹波赖基1166 ̄1168年的手抄真迹,能反映《太素》旧貌,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从补《太素》通行本这谬误、断《太素》校注之是非、供《太素》研究之史料等方面,评述了仁和寺本所具有的早、全、真特点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安忆在《寻找苏青》一文中,寻找的不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起大落的女作家苏青,此苏青早已范化为彼“苏青”,成为上海小市民的典型代表。苏青不过是个由头,她寻找的是上海小市民,同时也申明了其今后小说创作的市民路向。并在其后的长篇小说《富萍》和《桃之夭夭》得到印证。本文以此,探求王安忆两篇小说的内容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头面部疾病,现在医学多采用特异性治疗药物跟非特异性止痛药物治疗。长期服药造成一定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中初次记录头风摩散,该外治方的主要功效是用来治疗头风病,同时开创了摩顶膏法的先河。 摩法是最古老、最常用的手法之一。记载摩法的古代文献颇多,可追溯至《素问.病能》曰;“摩之切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摩之、浴之。”并由此演绎出一系列实用手法。本文旨在探究摩法结合头风摩散治疗偏头痛的操作应用及其原理,进一步考究摩法与头风摩散结合治疗偏头痛的协同作用,以期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浅析胃苏颗粒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12月在该院门诊就诊时采取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联治疗的55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三联组,同时选取2014年1—12月门诊就诊在三联治疗基础上加用胃苏颗粒治疗的5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胃苏颗粒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胃苏颗粒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三联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苏颗粒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三联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疗法联用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轻微,该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在近代文学的广袤丛林里 ,苏曼殊就似于一枝的荆棘鸟 ,用渗着血泪的歌喉鸣叫着一曲曲生命的绝唱。他是二十世纪文学领域里“不可无一 ,不可有二”的奇人 ,深邃的思想 ,繁复的意象 ,富于张力的语言 ,使他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魅力。然而最让人动情的还是他落叶哀蝉、寒蛩悲鸣般感伤的情调。无论是反抗还是绝望 ,感伤都是一朵凄艳的残花 ,陪伴走完那短暂孤独而又浪漫多彩的人生之旅。  相似文献   

17.
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深入而广泛地介入到人的生死过程,不仅能改变人“生”的方式,也能改变人“死”的状态,从而使一直以来的自然的生死过程日益成为人为操纵的过程。这就促使人们在生命科学视阈下对生与死重新进行多维思考,如生之神圣的淡化、生之过程的技术化、生之构成的社会化、死之本质的探讨、死之方式的多元化、死之教育的系统化等等,这些思考无疑有益于伦理道德观念进步与生命科学技术发展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8.
“鼠扑”之名,出唐*王焘《外台秘要》引《深师方》,《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在沿袭写刻过程中,有的误作“鼠仆”,与《素问*刺禁论》表示症状、《针灸甲乙经》表示部位的“鼠仆”混淆。经考证,“鼠扑”系“鼠朴”之讹,亦作“鼠璞”,为未经腊制的鼠肉,可外用或内服,是古代治金疮脓肿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体内和体外实验,研究三宝素的抗氧化及抗心肌缺血的作用。体外法参照肾上腺素红分析法研究三宝素对抗肾上腺素自发氧化的作用,用大鼠作对抗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心肌缺血的实验。用小鼠作对抗氰化物中毒性缺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宝素明显对抗肾上腺素自发氧化,从而使肾上腺素红生成减少,并能减轻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大鼠心肌缺血性损伤作用,但对氰化物中毒性缺氧小鼠无保护作用。提示用本品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