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省通江县重点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四川省通江县重点药用植物资源开展调查,以期摸清该县重点药用植物种类、功效等相关信息。方法: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对通江县的重点药用植物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通江县有重点药用植物100科236属283种,其中种数较多的为菊科、伞形科、百合科、唇形科、豆科,占通江县药用植物资源的27.21%;283种药用植物对应287种中药材及饮片,来源于7类不同的药用部位,有95种为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中药的基原植物;18种四川道地药材的基原植物,7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当地的药用植物多为野生,仅有19种栽培。结论:四川通江县的中药资源利用率低,中药发展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8,(8)
目的:对四川省通江县重点药用植物资源开展调查,以期摸清该县重点药用植物种类、功效等相关信息。方法: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对通江县的重点药用植物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通江县有重点药用植物100科236属283种,其中种数较多的为菊科、伞形科、百合科、唇形科、豆科,占通江县药用植物资源的27.21%;283种药用植物对应287种中药材及饮片,来源于7类不同的药用部位,有95种为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中药的基原植物;18种四川道地药材的基原植物,7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当地的药用植物多为野生,仅有19种栽培。结论:四川通江县的中药资源利用率低,中药发展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2015,(12)
目的:调查研究河北青崖寨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明确该区域野生药用植物种类。方法: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记录为根据,列表记述了该区域中的野生药用植物,对该区域中的野生药用植物进行归纳分析。结果:青崖寨自然保护区内的36、47、49、52号样地总面积13 160hm2范围内分布的药用植物有115科416属791种。其中,与前3次中药资源普查有关文献或资料核实,发现新记录物种209种。其中,马鞭草科植物莸、石竹科植物荷兰豆草等12科14属16种填补了河北省药用植物新记录;兰科植物手参、山茱萸科植物车梁子等43科88属116种填补了邯郸市药用植物新记录;蔷薇科植物毛叶稠李、龙胆科植物扁蕾等52科142属209种填补了武安市药用植物新记录。结论:本次资源普查为当地政府加强物种保护和开发利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彬  刘杨  李佳  包华音 《中药材》2022,(6):1316-1321
目的: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要求,对山东省莒南县中药资源现状进行调查,为当地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野外样地和样线调查、栽培基地走访调查等方法,对莒南县现存野生及栽培药用资源的种类、分布及蕴藏量等信息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莒南县域内41个样地共记录野生药用植物资源102科284属428种和栽培药用植物7种。药用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其中菊科、豆科和蔷薇科为优势科,且以草本植物居多。重点调查植物类药材126味,涉及55科98属115种基原植物,尚未发现濒危物种。结论:莒南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相对丰富,应合理利用和开发,实现当地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四川省小金县药用资源现状,掌握区域内野生及栽培药用植物资源的本底数据,为该县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野外样方及样线调查,结合实地走访等方法,统计小金县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并分析其特点。结果:小金县野外普查共获取110科348属813种药用植物的基本信息和资料,其中被子植物占97.91%,菊科、蔷薇科、毛茛科类植物占比较大,生活型以草本为主。有105种为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基原植物,样地中可估算蕴藏量的有68种。另有国家及国际组织列入濒危受保护的物种34种。结论:小金县野生中药资源较为丰富,但也存在资源量不稳定,利用率较低等问题。此次调查结果对小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当地中药资源保护、合理利用及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玉山县中药资源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江西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调查方法,对江西省玉山县中药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发现药用植物512种,隶属140科361属。其中,包括江西省重点调查品种的野生品种101种,基原植物87种;重点调查市场品种43种,基原植物37种;栽培品种药材9种;新发现分布品种3个。此次调查深度了解了玉山县中药资源的分布、种类、数量等具体情况,为玉山县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产业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依托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掌握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野生与栽培药用植物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 采取实地样线调查、标本采集与制作、文献对比等方法,对药用植物类别、生活型、科属组成、入药部位、重点药用植物及其功效等进行全面调查、统计与分析。结果 秦都区共调查到药用植物252种,其中被子植物种类占绝对优势;药用植物共涉及80科205属,科的水平组成以菊科、蔷薇科、豆科为优势科,分别包含35种、21种、17种药用植物;草本植物为秦都区药用植物的主要类型,占物种总数的63.89%;248种药用植物具有明确的入药部位,其中49种植物有多个入药部位;调查到重点药用植物45种,按功效可分为15大类,以清热类中药为最多;同时,调查还发现了银杏Ginkgo biloba L.、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old&Zucc.等珍稀濒危植物。结论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野生药用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栽培药用植物以景观和教学药用植物为主,未见有大面积人工种植中药材。通过全面调查并掌握秦都区药用植物资源现状,能够为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是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2005年以来针对药用植物的本底资源的专项调查,首次报道了该区域内有药用植物种类2086种(含变种),由菌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六大类群组成,隶属于242科882属。占贵州省已知药用植物4419种的48%,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5种,国家二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20余种。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有4种。国家三级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有5种。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20,特有科4个,梵净山地区特有种13余种,新纪录贵州药用植物37种。是贵州省乃至我国已知药用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第四次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掌握辽宁省北票市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现状,植物种类、分布与蕴藏量,并简要的对该地区中药资源开发利用提出合理建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代表区域-样地-样方套-样方的调查方式)、文献查阅和资料整理对该地区药用植物蕴藏量进行计算总结。结果:对北票市36个样地的调查,包括草原、灌丛、阔叶林、针叶林四个代表区域,覆盖全市,调查到北票市的野生药用植物359种,隶属80科,235属,被子植物居多,其中重点药材41种,特色药材25种,大宗药材中麻黄、地黄、沙棘、酸枣和荆条等。结论:北票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通过第四次中药资源调查,全面掌握北票市野生中药资源种类、分布和蕴藏量。对保护好中药资源,促进中药产业健康发展,推动北票市药材经济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勐海县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2020,(1)
目的:摸清勐海县药用植物资源家底,为县域内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要求,采用样线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信息和实物凭证;通过样地调查测算重点药材的蕴藏量;采用走访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明确栽培中药的种类及相关信息;通过标本鉴定和药用植物信息分析对勐海县药用植物的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勐海县共有药用植物902种,隶属于146科574属。包括野生药用植物839种,栽培药用植物139种(其中76种既有野生又有栽培)。重点药材有73种,涉及原植物79种。药用植物的优势科主要集中在兰科、豆科、菊科、茜草科、大戟科、姜科和百合科,优势属为石斛属。勐海县药用植物主要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占总种类的49.45%;药用部位以根及根茎类为主,占总数的32.98%;药性以凉性类药用植物居多,占27.32%;药味以苦味类药用植物居多,占58.15%;主治疾病以治疗消化疾病的药用植物所占比例最大,达29.25%。结论:勐海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但大多数蕴藏量不大,形成商品不多,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加快研究步伐,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2017,(6)
目的: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进行调查。方法:按照《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要求,采用路线、样带、样方调查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经调查初步统计,右江区共有药用植物191科670属1 068种;其中蕨类30科47属75种,裸子植物7科12属15种,被子植物154科611属978种;野生药用植物961种,栽培药用植物117种。结论:该文从种类、科属构成、生长型、入药部位、用途、药用民族植物6个方面对药用植物进行了多样性统计分析,可为右江区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唐山山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与分布组成特点,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深入各代表性样地进行药用植物资源调查,采集、鉴定标本,查阅文献资料等。[结果]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唐山山区有野生药用植物113科、301属、382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8属11种;裸子植物5科6属8种;单子叶植物9科36属42种;双子叶植物92科251属321种。[结论]唐山山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并具多样性特点,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研究甘肃省中部地区柴胡属(Bupleurum)植物资源。方法 通过对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甘肃省数据进行整理,结合文献资料,对甘肃省中部地区柴胡属植物种类、分布、栽培现状、药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甘肃省中部地区野生分布柴胡属植物16种6变种,其中10种5变种有药用记载;该地区近1/3的县种植柴胡,陇西县和甘谷县栽培面积较大。结论 甘肃省中部地区野生柴胡属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分布广泛。该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适宜柴胡属植物种植。建议在明确柴胡属植物基原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大力开发和利用柴胡资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甘肃省临夏县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及数量,为当地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 2015年8月-2019年12月,依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对野外调查采集到的标本进行鉴定和文献考证,进而对临夏县代表性区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甘肃省临夏县药用维管植物共计66科219属379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7属8种、裸子植物3科6属7种、被子植物56科206属364种,包括新记录种5种。结论甘肃省临夏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建议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药用植物资源,以推动当地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萨尔图区药用植物资源,为区域内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要求,对萨尔图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此次普查共完成36个样地,有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166种,隶属于45科118属,其中重点药材37种。结论:萨尔图区中药资源较为匮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萝藦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其植物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研究吉林省萝藦科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与分布,对萝藦科药用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实地野外调查和药用植物种类鉴定,利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信息对吉林省境内野生萝藦科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结果确定吉林省内萝藦科植物种类3属11种,植物多具药用价值。结论研究获得吉林省最新萝藦科药用植物资源情况,对其中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系统整理分析黑龙江省平原地区中药资源普查数据,明确黑龙江省平原地区重点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分布和生态环境,对其中易混品种进行辨析。方法 利用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对黑龙江省平原地区药用植物数据进行分析,梳理和总结重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生态环境及分布情况,从外观形态方面对易混淆的药用植物进行辨析。结果 黑龙江省平原地区重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共61种,分布在29科57属,主要分布于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等地。结论 黑龙江省平原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重点野生药用植物分布较为集中,为黑龙江省大力发展中药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摸清云南省瑞丽市药用植物资源的本底情况,为瑞丽市中药产业及少数民族医药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方法:采取野外样地和样线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瑞丽市药用植物资源物种类型、结构组成、生活型及其传统药用知识和民族药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瑞丽市分布的野生药用植物有805种,隶属于146科547属,绝大多数是被子植物,其中豆科、菊科、大戟科为当地优势科。国家重点调查品种有35科68种。聚居地少数民族医药与中药资源有诸多联系。结论:瑞丽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但资源蕴藏量不大,需加强对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深度挖掘瑞丽地区傣族、景颇族药用植物资源的潜力,促进少数民族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南宁市青秀区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及分布情况,为青秀区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数据整理及查阅文献,对南宁市青秀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南宁市青秀区药用植物474种,隶属121科363属,优势科为豆科、大戟科、菊科、桑科。其中,珍稀濒危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3种,中国特有植物45种,广西特有植物8种。按生活型统计,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种数分别占比34.81%、33.97%;从入药部位来看,以根及根茎类和全草类为主,分别占26.12%、25.95%;调查到重点药材39种,涉及基原植物36种,隶属27科35属。结论 南宁市青秀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性程度较高,在开发的同时要加强相应的保护工作,使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泉州区域药食两用中药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泉州区域内药食两用中药原植物种类,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2009-2018年,采用实地调查、图片拍摄、标本采集制作,结合文献调查等,对泉州区域内药食两用中药资源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结果泉州区域内药食两用中药原植物种类有33科63属75种,其中野生种类21科33属34种,栽培种类20科33属41种;有20种植物可做蔬菜食用,15种植物的果实是当地出产的水果。这些中药原植物可提供95味中药,包括清热药15味、理气药13味、补益药13味、解表药9味、止血药7味、化痰止咳平喘药7味等;药用部位以果实类药材最多26味,其次是茎或根茎类药材21味。结论泉州区域内药食两用中药资源丰富,需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