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心莲子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熊卫国  刘雅士  刘焱文 《中草药》2000,31(7):501-502
空心莲子草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 Griseb为苋科莲子草属植物 ,是一种民间中药 ,具有清热解毒、利尿凉血的功效[1] 。现代药理实验证明空心莲子草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 ,毒副作用小 [2 ,3] 。为了寻找其抗病毒的有效成分 ,我们从空心莲子草全草中提取分离到 6个化合物 ,其中 4个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 (oleanolic acid)、焦谷氨酸(pyroglutamic acid)、硝酸钾和甜菜碱 (betaine) ,另2个化合物正在进一步的研究。焦谷氨酸和甜菜碱是首次从莲子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1 材料与仪器空心莲子草采自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沙湖湖畔 ,经本…  相似文献   

2.
莲子草属(Alternanthera)又称虾钳菜属、满天星属、锦绣苋属、隶属苋科(A-maranthaceae),全世界约2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我国包括栽培的有5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2]。本属中入药的品种有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莲子草A.sessilis(L)DC;锦绣苋A.bettzickiana(Regel)Nichols等。其中空心莲子草曾被收载于《中国药典》1977  相似文献   

3.
空心莲子草有效部位提取物抗甲型H3N2流感病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空心莲子草有效部位提取物为研究对象,进一步验证其抗甲型H3N2流感病毒的生物活性,为其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利巴韦林注射液作为空心莲子草有效部位提取物抗病毒实验的阳性对照药物,观察甲型H3N2流感病毒感染幼犬肾(MDCK)细胞后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CPE),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治疗指数(TI)作为药物抗病毒效果的评价指标,评价空心莲子草有效部位提取物抗甲型H3N2流感病毒的生物活性。[结果]空心莲子草有效部位提取物对流感病毒有明显抗病毒生物合成作用,其TI为(2.43±0.01),但其阻止流感病毒吸附与直接杀伤流感病毒的作用不明显。[结论]空心莲子草有效部位提取物有较强的抗流感病毒作用,其作用方式为抗病毒生物合成,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刘长安  钦佩  周文宗  王光 《中草药》2006,37(12):1852-1853
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为苋科莲子草属多年生水陆两栖草本植物,俗称革命草、空心苋、喜旱莲子草、空心莲子草、螃蜞菊等,现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地区。水花生有清热凉血、利水解毒之功效。临床用于流感、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麻疹和毒蛇咬伤等症。水花生的提取及其对疾病防治方面的研究曾有过报道[1~4]。本实验研究水花生提取物对3种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为其临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中药的来源和加工:实验用的水花生于2003年9月采于南京市玄武湖水中,经南京大学钦佩教授鉴定。采集全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空心莲子草皂苷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关系研究,确定空心莲子草的最佳采集时间。方法:用乙醇为溶剂、微波辅助法提取空心莲子草中的皂苷类化合物,以齐墩果酸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70 nm处测定1~12个月的皂苷含量。结果:空心莲子草皂苷含量变化与时间极其显著相关。结论:空心莲子草皂苷含量以6月最高,5、7、9、10、11月为较高,采集时间以这些月份为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测定空心莲子草中多糖量,将其用于空心莲子草多糖生产制备中的质量控制。方法以葡聚糖为对照,用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分别在波长446 nm和626 nm处测定吸光度,通过精密度、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等指标评价空心莲子草多糖的定量测定方法。结果回归方程(苯酚-硫酸)为:A=30.457C+0.001 1,相关系数r=0.999 5,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的RSD分别为3.285%(n=6)和0.012%(60min),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RSD为0.767%(n=6);回归方程(蒽酮-硫酸)为A=10.505C+0.003 6,相关系数r=0.998 3。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的RSD分别为3.338%(n=6)和1.442%(60min),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0%,RSD为3.143%(n=6)。结论苯酚-硫酸法结果更稳定、准确,故可将其作为空心莲子草多糖定量测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层析技术进行分离并采用现代波谱技术解析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得到并鉴定了16个化合物,分别为乌苏酸(1)、吲哚-3-甲醛(2)、吲哚-3-甲酸(3)、对-香豆酸(4)、壬二酸(5)、N-反式阿魏酰基酪胺(6)、布卢姆醇A(7)、2-羟基-3-甲基蒽醌(8)、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9)、甲基异茜草素(10)、槲皮素(11)、木犀草素(12)、柯伊利素-6-C-β-波伊文糖基-7-O-β-吡喃葡萄糖苷(13)、莲子草素(14)、豆甾醇(15)和α-菠甾醇(16)。结论:化合物1—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空心莲子草正丁醇部位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空心莲子草正丁醇部位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ELSD)指纹图谱。方法HPLC-ELSD法测定,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蒸发光散射(ELSD)检测器,柱温35℃。结果运用梯度洗脱能较好的分离空心莲子草正丁醇部位化合物;经方法学考察,HPLC-ELSD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初步建立了以12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HPLC-ELSD指纹图谱。结论建立的空心莲子草正丁醇部位的HPLC-ELSD指纹图谱分析法可为空心莲子草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空心莲子草药材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国家和地区空心莲子草药材的品质差异.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Alltima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2%磷酸水溶液系统,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5mm,进样量为10μl.结果 建立了空心莲子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确立了空心莲子草药材指纹图谱中的17个共有峰,计算了12批空心莲子草药材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结论 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有很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能够用于空心莲子草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空心莲子草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综述了近年来空心莲子草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加以综述。结果空心莲子草已知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植物甾醇类、黄酮类、三萜类、有机酸等;其药理作用主要是抗菌抗病毒,临床上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肝炎、急性黄疸等。结论空心莲子草化学成分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其有效成分和相关药理活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空心莲子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苋科空心莲子草[Alternan theraphilox eroid es(Mart.)Griseb]的化学成分。方法有机溶剂提取,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利用化学方法和多种波谱技术(1H-NMR,13C-NMR,MS等)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和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分得7个化合物:竹节参苷Ⅳa(chikusetsusaponin-Ⅳa,Ⅰ)、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醛酸苷(calendulosideE,Ⅱ)、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chrysophenol-8-O-β-D-glucopyranoside,Ⅲ)、土大黄苷(rhaponticin,Ⅳ)、α-菠甾醇(α-Spinasterol,Ⅴ)、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Ⅵ)、正三十二烷酸(Lacceroicacid,Ⅶ)。结论化合物Ⅰ、Ⅲ、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为该药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空心莲子草抗病毒有效物质部位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和色谱法对该植物的正丁醇部位进行提取分离,通过波谱分析与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竹节参苷Ⅳa(chikusetsusaponin-Ⅳa,1)、28-β-D-吡喃葡萄糖氧基-28-酮基-30-降齐墩果-12,20(29)-二烯-3β-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28-β-D-glucopyranosyloxy-28-oxo-30-noroleana-12,20(29)-dien-3β-O-β-D-glucopyranosiduronicacid,2)、竹节参苷Ⅳa甲酯(chikusetsusaponinⅣamethylester,3)、28-β-D-吡喃葡萄糖氧基-28-酮基-30-降齐墩果-12,20(29)-二烯-3β-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28-β-D-glucopyranosyloxy-28-oxo-30-noroleana-12,20(29)-dien-3β-O-β-D-glucopyranosiduronicacidmethylester,4)、大豆苷(daidzin,5)、芒柄花苷(ononin,6)、3-O-β-D-吡喃葡萄糖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3-O-β-D-glucopyranosyloleanolicacid-28-O-β-D-glucoside,7)、28-β-D-吡喃葡萄糖氧基-28-酮基-30-降齐墩果-12,20(29)-二烯-3β-O-β-D-吡喃葡萄糖(28-β-D-glucopyranosyloxy-28-oxo-30-noroleana-12,20(29)-dien-3β-O-β-D-glucopyranoside,8)。结论:化合物5~8为首次从空心莲子草和莲子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空心莲子草正丁醇部位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空心莲子草正丁醇提取部位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提取空心莲子草正丁醇部位,按100、200、400mg/kg三种剂量灌胃给药,观察其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溶血素形成和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影响。结果:空心莲子草正丁醇部位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溶血素形成,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结论:空心莲子草正丁醇部位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4.
莲房原花青素对黑色素瘤B16体内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玉清  张海晖  唐瑛  邓乾春  谢笔钧 《中成药》2007,29(12):1828-1830
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酚类聚合物的总称。实验证实原花青素对皮肤癌[1,2]、结肠癌[3]、乳腺癌细胞[3,4]、肺癌[5]、胰腺癌[6]都有预防作用。对人口腔鳞癌细胞HSC-2及涎腺癌细胞HSG也有不同程度的毒性等[7]。本课题组在对数十种植物原花青素调查研究中,发现了新的原花青素资源-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Gaertn.)。莲(Nelumbium nuciferum)是中国的特产水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自古以来,莲藕和莲子皆是营养价值丰富和特殊的风味的食物,然而非可食部分莲房(又名莲蓬壳,Seedpod of thelotus,简称LS)却视…  相似文献   

15.
赶黄草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潇  蒙春旺  何亚聪  朱欢  郭力  彭成  熊亮 《中草药》2017,48(1):31-35
目的研究赶黄草Penthorum chinense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硅胶和凝胶等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方法对其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赶黄草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和鉴定了9个黄酮类化合物:6'-羟基-2'-甲氧基二氢查耳酮-4'-O-β-D-吡喃葡萄糖苷(1)、山柰酚(2)、槲皮素(3)、槲皮苷(4)、广寄生苷(5)、阿福豆苷(6)、绣线菊苷(7)、乔松素-7-O-[4",6"-(S)-六羟基联苯二酰基]-β-D-葡萄糖苷(8)、乔松素-7-O-[3"-O-没食子酰基-4",6"-(S)-六羟基联苯二酰基]-β-D-葡萄糖苷(9)。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赶黄草苷,化合物5~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干姜现代药理研究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干姜为温里之药,具有温经止痛、温通血脉、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温肺止咳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其有镇痛消炎、抗变态反应、抗栓抗凝、调节血液循环系统、抗缺氧、镇吐、抗胃溃疡、促消化、止泻、保肝等作用。现就1977年以来干姜的现代药理研究作一概述。1 镇痛抗炎、抗变态反应 干姜中的辛辣成分[6]—姜烯酮([6]—shogaol)、[6]—姜酚[6]—gingerol)、[6]和[10]—去氢姜二酮([6]—和[10]—dehydro gingerdione)、[6]—和[10]—姜二酮([6]—和[10]—gingerdione)及姜酮(zingerone)是其产生解热、镇痛、抗炎、抑制环氧化酶和脂氧化酶作用的有效成  相似文献   

17.
空心莲子草化学成分及抗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正丁醇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以硅胶柱、凝胶柱色谱分离,制备HPLC纯化,采用MS,NMR等波谱方法以及酸水解进行结构鉴定,以MTT法测试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以及各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正丁醇提取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olean-olie acid 3-O-β-D-glucuropyranoside,1),齐墩果酸-28-O-吡喃葡萄糖苷(oleanolie acid 28-O-β-D-glucopyranoside,2),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6'-O-甲酯(oleanolic acid 3-O-β-D-glucopyranoside,3),竹节参苷IV a甲酯(chikusetsusaponin IV a methyl ester,4),常春藤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6'-O-甲酯(hederagenin 3-O-β-D-nopyranoside-6'-O-methyl ester,5),4,5-二羟基布卢姆醇(4,5-dihydroblumenol,6),(6S,7E,9R)-6,9-dihydroxymegastigma-4,7-dien-3-one-9-O-β-D-glucopyranoside(7),化合物1在30 mg·L~(-1)剂量时对Hela和L929抑制率分别为91.3%和92.9%.结论:化合物4,5,7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1在30 mg·L~(-1)剂量时对Hela和L929具有显著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巴西人就用药用植物如伽蓝菜属的落地生根 Kalanchoe pinnata(Kp)、巴西伽蓝莱 K.brasiliensis(Kb);莲子草属娇嫩莲子草 Alternanthera tenella(At)、巴西莲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短管兔耳草Lagotis brevituba Maxim.的化学成分。方法短管兔耳草7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HPLC制备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baldaccioside(1)、globularin(2)、10-O-[3,4-二甲氧基-(Z)-肉桂酰基]-梓醇(3)、10-O-[3,4-二甲氧基-(E)-肉桂酰基]-梓醇(4)、globularidin(5)、10-O-对甲氧基-(E)-肉桂酰基-梓醇(6)、兔耳草苷B(7)、6-O-(E)-肉桂酰基-α/β-D-吡喃葡萄糖苷(8)、松脂酚-4-O-β-D-吡喃葡萄糖苷(9)、syringaresinol-4′-O-β-D-monoglucoside(10)、6-O-[3,4-二甲氧基-(Z)-肉桂酰基]-α/β-D-吡喃葡萄糖苷(11)。结论化合物2~4、6~7、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8~9、11首次从兔耳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从空心莲子草叶斑病叶或茎分离的镰刀菌及代谢产物对空心莲子草具有杀灭作用。代谢产物主要作用于空心莲子草叶片,使叶片组织变黄,最后枯萎死亡,发病死亡较快。用病菌分生孢子接种时致使植株叶片组织失水、发黄、脱落或从节间处折断枯死。开始时局部发病,有病斑形成,最后全株发病枯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