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总结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心绞痛的原因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9年6月在我院被误诊为心绞痛的胃食管反流病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以发作性胸痛为首发症状,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首诊为心绞痛,予相关治疗无效后,行胃镜检查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首次就诊至确诊时间5~40 d。12例确诊后予兰索拉唑肠溶片+伊托必利分散片+铝镁二甲硅油咀嚼片治疗8周,治愈8例,显效及有效各2例。结论部分胃食管反流病与心绞痛临床症状相似,极易误诊。临床医师需掌握二者临床特点,开拓诊断思维,熟悉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鉴别诊断胃食管反流痛和冠心痛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4年2月-2006年2月,收集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痛的患者58例,随机选取确诊为冠心痛患者64例。在胸痛发作和治疗缓解后分别记录心电图,分析两组患者胸痛发作及缓解时心电图ST—T改变,及胃食管反流痛患者中各类疾痛心电图ST—T改变的百分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胃食管反流病与冠心痛患者无症状时ST—T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冠心病患者胸痛发作时ST段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波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胃食管反流病中,以胆道疾病组ST改变百分率(14.29%)最高。结论:胸痛发作时的心电图ST段改变在鉴别胃食管反流痛与冠心病的中有重要临床意义;所有胃食管反流病中以胆道疾病组ST改变百分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由胃食管反流引起胸痛的临床特点及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由于胃食管反流引起胸痛患者的临床表现及PPI的治疗效果。结果:37例患者PPI治疗前曾误诊为心绞痛、胸膜炎、心脏神经官能症等,专科治疗无效,而PPI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对临床上因胸痛伴反流或烧心就诊于各有关专科患者经相应的治疗无效或疗效欠佳时,应考虑存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应及时行胃镜检查和PPI治疗。  相似文献   

4.
胸痛分为心源性胸痛和非心源性胸痛,老年胸痛是诊断心绞痛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很多疾病特别是胃食管反流病所致的非心源性胸痛,用扩张冠状动脉药物也可缓解,易误诊为心绞痛,现将2例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心绞痛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陈榕  李达周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0):7433-7433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误诊的原因及减少误诊的方法。方法分析32例误诊为心绞痛、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误诊原因。结果采用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所有病例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胃食管反流病非典型临床表现有隐匿、多样化的特点,临床医生加强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和基础知识的认识,是避免和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反流病误诊3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军  李岩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30):7297-7298
现将我院2001-01~2007-08期间胃食管反流病误诊33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1例,女12例,年龄15~76岁(平均42岁)。胸痛、心前区痛、上腹痛15例,咽痛、咽部不适10例,声音嘶哑1例,慢性咳嗽4例,哮喘3例。1.2误诊情况误诊为心绞痛、胸骨后痛8例,心前区痛4例,上腹痛3例,与活动有关2例,卧位时加重3例,2例患者疼痛时向背部放射,发作时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正常9例,ST段下移2例,左室面高电压1例,T波低平、倒置2例。心电图有改变,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异常5例,经扩冠、营养心肌治疗无好转;误诊为慢性咽喉炎、咽部充血5例,咽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枳术宽中胶囊、雷贝拉唑、铝碳酸镁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选择胃食管反流病9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枳术宽中胶囊1.29g,每天3次;雷贝拉唑片20mg,每天1次;铝碳酸镁1g,每天3次。对照组(40例):采用雷贝拉唑20mg,每天1次;铝碳酸镁1g,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电子胃镜下评价。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有效率为98%(4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8%(3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939,P〈0.05)。治疗组胃镜治疗有效率为98%(49/50),对照组有效率为80%(3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250,P〈0.05)。结论枳术宽中胶囊、雷贝拉唑、铝碳酸镁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优于雷贝拉唑与铝碳酸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2组均采用奥美拉唑、伊托必利、铝碳酸镁抑酸、促动力、保护黏膜,治疗组加用加味利咽方治疗,每日1剂,疗程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及胃镜等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王志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3965-3965
目的 探讨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的延误诊治原因及诊治体会.方法 2009-01-2011-10共收治误诊为呼吸道疾病胃食管反流病18例,进行诊断和试验性治疗分析.结果 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镜检查食管黏膜愈合或好转.结论 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细致的查体,有效的辅助检查,24 h食管pH监测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金标准,对无监测条件或不能接受本方法的检查者,可抑酸、促进胃肠动力、抗反流治疗,疗效满意,同样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周会勤  胡晓晟 《临床荟萃》2001,16(15):720-720
冠心病心绞痛是目前我国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因而临床上易将其他表现为胸痛的疾病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现将12例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食管源性胸痛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教训,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7年12月至2000年6月间,门诊拟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入院后均经踏车运动试验、冠状动脉造影(CAG)、.胃镜及24小时食管pH值测定,根据冠心病、胃食管反流病诊断的金标准排除冠心病心绞痛,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者12例。其中,男 7例,年龄 47~72岁,平均年龄(51.86±10.7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乌梅代赭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疗效。方法:60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乌梅代赭汤口服4周,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吗叮啉、铝碳酸镁口服4周。结果:2组治疗后反流症状积分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停药后复发率低。结论:乌梅代赭汤对GERD治疗具有明显临床疗效,与奥美拉唑、吗叮啉、铝碳酸镁口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停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促动力药多潘立酮(吗丁啉)和胆盐结合药铝碳酸镁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及胃内24h胆汁的影响。方法25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经胃内24h胆汁监测证实,记录上腹痛、饱胀、恶心、呕吐症状的积分后,予以口服吗丁啉10mg,每日餐前15min服用,3次/d,铝碳酸镁0,5g,每日餐后60min服用,3次/d。治疗4周后观察上述症状积分的变化,并复查胃内24h时胆汁反流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4种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4周后腹痛、饱胀症状进一步改善,24h胃内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由治疗前的(30.4±20.2)%降至(15.6±6.6)%(P〈0.01),反流次数由治疗前的(104.9±57.6)次降至19.6次。结论吗丁啉与铝碳酸镁合用能有效缓解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症状,降低胃内胆汁反流指标,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与冠心病引起的胸痛极为相似,临床易造成误诊.我院2009-12-2011-01收治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2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符合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7~68(平均54.7)岁.临床表现:28例患者均有发作性胸痛,其中胸骨后疼痛20例,剑突下疼痛8例;有食管反流症状者19例,其中反酸嗳气15例,反胃4例;夜间平卧位胸痛发作18例,饱餐后胸痛发作10例.  相似文献   

14.
张新民 《临床医学》2011,31(3):104-105
目的分析我院2005年以来误诊的18例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认识,减少误诊,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以来临床中误诊的18例胃食管反流病,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组18例患者,误诊为支气管哮喘8例,咽喉炎4例,慢性支气管炎6例。结论降低对非典型GERD误诊,关键是提高对GERD认识,临床上有些所谓的"哮喘"、"咳嗽"、"咽炎"可能是由于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凡是经五官、呼吸科正规治疗无效患者应考虑GERD,并作相应胃镜及食管pH检测以确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长期误诊为反流性咽喉炎的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方法。方法:采用喉镜、胃镜和24 h食管pH监测明确诊断,用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治疗并观察前后的症状。结果:53例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90.57%。其中对糜烂性食管炎有效率为97.14%,非糜烂性反流性咽喉炎有效率为77.78%。结论:喉镜、胃镜和24 h食管pH监测可协同诊断被误诊为反流性咽喉炎的胃食管反流病,采用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治疗能凑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胃食管反流病致咳嗽-晕厥综合征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1例胃食管反流病致咳嗽-晕厥综合征误诊病例的l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咳嗽、喘憋6年,伴发作性晕厥2年人院。多次在外院就诊,先后诊断为慢性咽炎、咳嗽变异型哮喘,给予相应治疗无效。后经胃镜、24h食管pH及肺功能等相关检查,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致咳嗽-晕厥综合征,予食管微量射频消融治疗,患者咳嗽明显减轻出院。随访1年,未再出现晕厥,夜间睡眠好。结论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咳嗽-晕厥综合征,以往未见相关报道。提高对胃食管反流病消化道外并发症的认识,可防止该病误诊。  相似文献   

17.
现对24h食管pH测定与奥美拉唑试验对非心源性胸痛(NCP)中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诊断价值探讨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3—03~2005-03我院门诊或住院的NCP患者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26~68(平均47.6)岁。多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症状就诊。胸痛时间1~18个月,平均8.9个月。本组均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包括酶学及免疫学检查)、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胸片、核素显像和(或)冠状动脉造影等排除冠心病引起的胸痛,其中27例曾行抗心绞痛治疗,但无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iux disease,GERD)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GERD 36例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均以胸痛(胸骨后、心前区)为首发症状,长期就诊我院门诊内科均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33例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GERD,联合使用胃动力药、质子泵抑制剂及胃黏膜保护剂等治疗2~8周后症状消失,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3例电子胃镜检查正常但有胃灼热、嗳气,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试验性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确诊为GERD。随访3~6个月36例均未复发。结论提高对GERD的认识,对以胸痛为首发症状伴心电图非特异性ST-T改变者,鉴别诊断时应考虑到食管源性胸痛,及时行电子胃镜检查、食管pH测试或试验性治疗,以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清胃降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胃食管反流病确诊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清胃降逆方煎剂治疗,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和多潘立酮片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6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胃镜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胃降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13例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均以哮喘为主要表现,消化道症状隐匿甚至缺如,均误诊为支气管哮喘,抗哮喘治疗效果不佳,症状反复发作。3岁以下5例经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性治疗,哮喘症状缓解而确诊;余8例年长儿均经食管内镜检查及24 h食管pH值监测确诊。结论对小儿哮喘长期反复发作者,应警惕胃食管反流病所致哮喘,根据条件酌情行食管内镜、24 h食管pH值监测等检查或PPI试验性治疗助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