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健胃愈疡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接诊的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基础治疗上,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联合健胃愈疡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GAS)、一氧化氮(NO)、生长激素释放多肽(Ghrelin)、瘦素(Leptin)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比较治疗后粘膜愈合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GAS、Ghrelin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血清NO、Leptin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GAS、Ghrelin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NO、Leptin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烧心、反酸、胸痛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烧心、反酸、胸痛症状积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粘膜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胃愈疡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食管粘膜愈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临床疗效提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肺大疱在临床工作中常见,但是巨大肺大疱伴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较少见.巨大肺大疱易被误诊为气胸,如果伴有胃食管反流症状,易误诊为胃食管反流性哮喘,本例患者经过正确诊断和手术治疗痊愈,对我们拓宽胃食管反流症状病因的思考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究恩氟烷(ENF)对多柔比星(DOX)致大鼠心肌损伤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DOX组、ENF低(ENF-L,1%)、中(ENF-M,2%)、高剂量组(ENF-H,3%)、SB组(p38MAPK抑制剂SB203580 1.5 mg·kg-1),每组12只。采用尾静脉注射DOX(4 mg·kg-1)制备心肌损伤大鼠模型。药物组大鼠吸入相应剂量的药物2h。停止吸入后超声心电图检查大鼠心脏功能;生化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和心肌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荧光探针测定心肌中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p38MAPK通路和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DOX组大鼠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血清CKMB、cTnI、LDH、心肌MDA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ROS水平、p-p38MAPK/p38MAPK、Bax、Caspase-3表达等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心肌SOD、GSH-Px、Bcl-2表达等指标则显著下降(P<0.05),心肌损伤严重;与DOX组相比,SB组和ENF-M、ENF-H组大鼠的LVESV、LVEDV、血清CKMB、cTnI、LDH、心肌MDA、细胞凋亡率、ROS水平、p-p38MAPK/p38MAPK、Bax、Caspase-3表达明显下降(P<0.05),LVEF、LVFS、心肌SOD、GSH-Px、Bcl-2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心肌损伤明显减轻。结论:恩氟烷对多柔比星诱导的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p38MAPK通路的激活,改善心肌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老丘这几年老感觉喉咙里有东西,说话声音嘶哑。电子喉镜检查显示,左侧声带处有白色肿物;病理检查为肉芽增生。  相似文献   
6.
研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在督脉背段的压痛反应规律,为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针灸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以GERD患者76例为观察组,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采用"人体力学压痛测定仪"测定压痛阈值的方法观察GERD患者和健康人在督脉背段的压痛情况,检测范围为第1胸椎至第12胸椎(T1~T12)棘突下,包括督脉经穴和经上非穴。发现观察组在T5~T7节段棘突间隙(即神道、灵台、至阳三穴)的压痛阈值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GERD患者在T5~T7节段棘突间隙存在显著压痛,可作为GERD辅助诊断的重要参考,并为针灸治疗GERD选穴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咽喉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上食管括约肌以上的咽喉部,造成局部损伤,以至诱发呼吸道平滑肌的强烈收缩和气道的大量分泌物,与胃食管反流病在流行病学、反流机制、反流模式及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等几个方面有所不同。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并提出咽气道反流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及食管外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EG-ERD)内镜下食管贲门微量射频治疗(Stretta射频治疗)疗效.方法 对难治性或以食管外症状为主的370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经24h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胃镜检查后,行食管贲门微量射频治疗,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射频治疗后316例(85.4%)24h内即见症状明显缓解,尤其以食管外症状为主者.随访12个月,症状评分由3.73分降至1.66分(P<0.01).125例(33.8%)2~6个月逐渐停药,238例(64.3%)药物维持,但药量减少,症状明显减轻,7例(1.9%)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治疗过程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 难治陛或以食管外症状为主的GERD难以用药物控制症状,内镜下食管贲门微量射频治疗在许多病例起到立竿见影的缓解作用,并维持症状减轻或消失.治疗操作简捷、安全、微创.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1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临床表现、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110例行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的GERD临床资料。18例以反酸、烧心、嗳气、反食、胸痛等食管内症状为主,92例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等呼吸道症状为主(6例无反酸、烧心等消化道症状)。结果中转开腹1例,余均成功实施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手术时间30~245min,平均67.8min;术中出血量5~450ml,平均28.8ml;术后住院时间2~8d,平均4.1d。术后102例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3个月,8例失访。其中66例仅接受电话随访。102例按照症状频次、程度问卷表对其症状进行评分,参考反流性疾病问卷(reflux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评分标准症状评分,术后6个月反酸、烧心、胸痛、咳嗽、喘息、憋气、咽异物感、喉部发紧、声音嘶哑的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87例手术有效,15例手术无效。术后62例(60.8%)出现进食困难,经饮食训练2~6周后60例消失,2例症状严重,经胃镜扩张后缓解。1例术后2个月食管裂孔疝复发,再次腹腔镜手术修补。36例术后3个月选择性地进行了胃镜、24h食管pH监测和食管压力监测复查。28例食管炎患者复查胃镜,25例恢复正常,1例从Ⅲ级转为Ⅰ级,1例从Ⅱ级转为Ⅰ级,1例无变化;31例复查24h食管pH值监测,DeMeester评分恢复正常30例,1例从中度降至轻度;18例复查食管测压,下食管括约肌(LES)静息压从术前的1.2~34.1(中位数14.3)mmHg升至14.3~33.0(中位数20.0)mmHg(Z=3.72,P=0.000)。结论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是治疗GERD的有效方法,具有微创、损伤小、病人恢复快和操作安全的优点,对诊断明确的以食管外症状为主要表现的GERD特别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建立食管反流模型探讨食管反流与呼吸道疾病的关系。方法①实验1:将4只SD大鼠分别设为实验和对照组。实验组制成食管反流模型,两组均在结扎封闭肠腔,向胃腔注入亚甲蓝1 ml。②实验2:将3只SD大鼠制成食管高位反流模型,食管内加压注入1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观察咽部反流表现。③实验3:将3只SD大鼠制成食管高位反流模型,加压注射泛影葡胺造影剂,在X线下动态观察咽部反流表现。④实验4:将大耳白兔2只制成食管高位反流模型,加压注射泛影葡胺造影剂,在X线下动态观察咽部反流表现。⑤实验5:大耳白兔2只,以10%硫酸钡混悬液替代泛影葡胺,余同实验4。结果实验1中,实验组大鼠食管充满蓝色,气道有不同程度蓝染;对照组仅部分食管蓝染。实验2中,随着反流启动压力的增加,可见实验用水从大鼠咽部向上溢出,喷洒在不同平面,喷入喉腔时见到气管收缩。实验3中,X线下观察造影剂形成反流时咽部呈喷嘴,并见向咽上喷洒和少量造影剂进入气管。实验4中,X线下观察反流在咽部呈喷嘴,并经此喷射入口、鼻和咽喉,喉和气管内见少量造影剂;反流压力增高时,更多造影剂喷出。实验5中X线下见到明显的咽部鸟嘴、经咽喷洒和雾状物进入喉腔、气管甚至到达肺部。结论实验证实了研究者的临床假设:由胃食管气道反流激惹了以咽喉为中心的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并证实食管反流状态下的咽喷嘴及其由溢出、喷洒和喷出(spilling、spraying、spurting)组成的3S现象,为探讨胃食管气道反流所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