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率的有效手段。方法:分析行根治性手术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血清学检测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地位和作用。结果:行根治性手术17例以黄疸为首发症状8例;B超、CT及MRI检查的阳性分别15例(88.2%)、14例(82.3%)和15例(88.2%),CA19—9及TSGF诊断率分别为9例(52.9%)及12例(70.6%)。结论:重视胰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借助多种影像手段及合理分析血清学检查结果,可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对于高度怀疑胰腺癌但又缺乏足够证据的患者,剖腹探查为一种积极而合适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83~2001年病理证实的40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观察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及手术切除等方面的特点。结果:腹痛和腹块是主要症状和体征,B超、CT及MRI的诊断率分别为52.6%、80%和100%。第一次肿瘤切除率59%,其中良性肿瘤为65.2%,恶性肿瘤为34.8%。第二次手术7例,5例完全切除肿瘤。结论:B超、CT及MRI对本病的确诊有重要意义,但必须紧密结合临床。手术全切除及整块切除是治疗的重要手段,对复发肿瘤亦应争取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提高原发胃肠道淋巴瘤术前诊断率及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对36例原发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分析,通过COX回归等统计方法对其预后因素及生存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内窥镜病理活检;手术方式、综合治疗完成情况、临床分期为与预后有关的影响因素。结论:提高对该病临床表现及内镜、造影检查特点的认识,采用正确的活检方法是提高术前诊断率的关键;以手术及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复习有关文献资料,回顾分析、总结78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类型、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阵发性腹痛69例,恶心呕吐54例,腹部包块48例。引起套叠主要原因是良性肿瘤(26例)、恶性肿瘤(23例)、炎性水肿(12例)。71例接受手术治疗,7例行钡灌肠复位。78例均康复出院。结论成人肠套叠多由器质性病变引起,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腹痛、腹部包块、恶心、呕吐等,无特异性临床症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腹部B超、CT检查,结合腹部钡透、肠镜等辅助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率,确诊主要依据术中探查。治疗以手术为主,注意维持体液平衡,加强营养支持,术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小肠重复畸形诊断率和治愈率,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小儿肠重复畸形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和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19例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均行手术治疗治愈。结论小肠重复畸形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多以急腹症就诊,腹部B超、放射性核素扫描、腹部CT检查对诊断有帮助,手术是确诊及治疗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平滑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我院自1985年1月至2001年6月间收治的原发性小肠平滑肌肿瘤4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平滑肌瘤26例,平滑肌肉瘤1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及腹块,术前诊断较困难,误诊率为17%,结论:重视本病的临床特点,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有利于提高诊断率,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复发及转移灶,应积极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7.
超声显像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分析许晓红,陈怡应用B超检查甲状腺肿块,已得到广泛应用。为提高对甲状腺肿块分类的诊断率,对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30061我院自1991年至1994年采用B超检查的甲状腺肿块103例,进行了声像图与病理对照。并...  相似文献   

8.
超声在宫外孕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并根据临床表现对腹部B超、阴式B超、及彩色多普勒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提高异位妊娠的正确诊断率,有利于患者的及时手术和治疗。起早检查异位妊娠能获得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幼儿不典型急性肠套叠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9例不典型急性肠套叠的临床特点、诊断、误诊原因、治疗方法。结果:9例仅具备小儿肠套叠典型4项症状的1项或2项,腹部B超检查有助于肠套叠早期诊断。结论:掌握小儿肠套叠的初期临床表现,及时腹部B超检查可提高肠套叠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病例,降低开腹手术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比较腹部平片、B超和CT的术前诊断率。随访术后患者以了解不同手术方法的得失。结果腹部平片术前诊断率仅为20%,辅以B超及CT则上升为73%。7例Ⅰ期手术及3例Ⅱ期手术患者无死亡,无胆管炎发作。4例未处理胆肠瘘患者中2例反复发作胆管炎。结论仅靠腹部平片易漏诊,辅以B超及CT则能提高术前诊断率。争取Ⅰ期手术切除胆囊、闭合胆肠瘘,如有困难,则动员患者6周~8周后Ⅱ期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