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97年5~12月香港发生鸡流感(H_5N_1)事例后,对禽流感流行特点及其对人类健康影响问题引起公众关注,现结合香港鸡流感事例讨论以下四个问题。 1 禽流感的流行特点鸡流感属禽流感的一种,禽流感是由多种甲型禽类流感病毒在禽类中引起的一种病死率较高的急性传染病。禽流感最早于1878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感冒 (流感 )是第一个实行全球性监测的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由于流感病毒抗原的易变性 ,目前尚无法完全加以控制。它不仅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 ,甚至可以夺走人的生命。自 1997年香港报告H5N1禽流感可感染人后 ,更证实禽在流感大流行株的起源作用。为此 ,1998~2 0 0 0年广东省设立 8个流感监测市对禽 (鸡 )进行流感监测 ,分离鉴定禽类流感与人流感病毒 ,并进行H9N2禽流感病毒的抗原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标本采集1 1 1 鸡咽拭子标本采集 各监测市对养鸡场或农贸市场的鸡采集鸡咽拭子 ,采集的咽…  相似文献   

3.
甲型流感病毒H5N1(禽流感)是1997年8月份首次从香港流感病人中分离出来的流感病毒的毒株代号,是属于禽类流感病毒的新变异株。这种以前只感染禽类如鸡、鸭、鸽等的病毒,是第一种已知由禽畜传播给人的流感病毒。由于大多数人对它缺乏免疫力,因此,引起香港一些居民感染了这种病毒,发病18例,死亡6例。  相似文献   

4.
禽流感     
甲型流感病毒H5N1是1997年8月份首次从香港流感病人中分离出来的流感病毒的毒株代号,是属于禽类流感病毒的新变异株。这种以前只感染禽类如鸡、鸭、鸽等的病毒,是第一种已知由禽畜传播给人的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5.
1997年 5月香港出现首例人类感染 (H5N1)禽A流行性感冒 (流感 )病毒 ,它打破了流感在人类与禽类的界限。禽A(H5N1)能否引起人类大流行 ,这是世界关注的焦点。我市毗邻香港 ,为防受到流行波及 ,我们对流感加强了监测。现将 1997年 9至 1998年 12月实验室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 :除常规监测 ,采集监测点、局部爆发点疑似流感病人的咽漱液外 ,增加了对鸡禽和从事与家禽密切接触的职业人群 (职业人群 ) ,以及住院肺炎病人的监测 ,收集其咽漱 (拭 )液和血作病原学和血清学调查。病原学检查采用MDCK细胞分离病毒 ,阳性株经国家…  相似文献   

6.
人得了在鸡中流行的“流感”——禽流感 1997年5月9日,香港的一名3岁男孩出现了发烧,体温持续在39摄氏度以上。尽管医生紧急抢救,孩子还是出现了呼吸衰竭,于5月21日死于多种并发症。8月初,检验结果证实:这个男孩得的是一种在鸡中流行的流感———禽流感!原来孩子生病时,孩子所在幼儿园正好有鸡病死。  相似文献   

7.
根据世界流行感冒防治中心提供的资料,全世界流感在1996~1997年席卷亚、非、拉美及澳洲各国。针对疫情动态和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各国于同月分离出A(H_3N_2),A(H_1N_2)和A、B四个不同亚型,提出流感监测意见。同时报道了我国香港从鸡体内分离出人禽共患病毒A(H_5N_1)型。  相似文献   

8.
H5N1原是感染鸟类的流感病毒,但1997年在香港直接感染人类,造成18人感染6人死亡,病死率超过30%,超出想象。流行性感冒大都发生在冬季,但此型病毒感染却发生在流感的非流行期,引起大众的恐慌,担心此型流感的发展会大流行,造成人类的浩劫。幸好香港特区政府处理得宜,随即实施鸡只扑杀政策,终于成功遏制了H5N1流感病毒的流行。1999年香港有2位儿童感染H9N2型流感病毒,这种病毒在国内大陆、欧洲、中东、南非及美国的家禽间也曾经造成流行,香港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期间,从鹌鹑中分离到的H9N2非常接近从人类分离到的H9N2型流感病毒,H9N2与  相似文献   

9.
1919年的西班牙流感夺去38万日本国民的生命,在现代社会,季节性流感流行带来的超额死亡仍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日本每年有成千上万儿童因流感或流感相关疾病住院。1997年香港发生人禽流感感染事件,禽流感病毒H5N1首次跨越物种障碍传播至人,随后禽鸟类发生禽流感流行,将人类对禽流感的关注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流感世界大流行的预测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人认为,1997和1999年接连发生在我国香港的H5N1和H9N2亚型禽流感事件是下一次流感世界大流行(pandemic,简称大流感)到来的前奏。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本文以近年来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为基础,结合作者所在研究小组的一些科研成果,对下一次大流感究竟会在何时、何地发生,病毒株会是哪一种亚型等问题作了预测;同时提出应对措施,加强流感的监测力度和投入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及时掌握湛江市流行性感冒流行规律和毒株变异动态 ,为及早发现和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1998~ 2 0 0 1年用鸡胚双腔法对湛江市流感样病人咽拭子和鸡咽拭子进行病毒分离 ,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病毒鉴定 ;用微量半加敏血凝抑制试验测定一般人血清流感抗体。 [结果 ]合计采集病人咽拭子 180 5份 ,分离出 7株H1N1和 4株B型流感病毒 ;鸡咽拭子 96份 ,分离出 4株H9N2 禽流感病毒 ;1名职业密切接触者血清H5N1亚型抗体阳性 ;一般人群甲3型流感抗体阳性率各年龄组均在 75 %以上 ;0~ 4岁组儿童甲1型流感抗体阳性率和B型流感抗体阳性率 ,分别为 2 1 7%和 3 0 4% ,均较其他年龄组低。 [结论 ]湛江市近几年流感流行株是甲3 型流感病毒 ,甲1、B型流感病毒近年流行呈上升趋势 ,要对容易感染H9N2 亚型流感病毒的重点人群加强预防与检测。  相似文献   

12.
流感世界大流行的预测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人认为,1997年1998年接连发生在我国香港的H5N1和H9N2亚型禽流感事件是下一次流感世界大流行(pandemic,简称大流感)到来的前奏,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本文以近年来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为基础,结合作者所在研究小组的一些科研成果,对下一次大流感究竞会在何时,何地发生,病毒株会是哪一种亚型等问题作了预测,同时提出应以措施,加强流感的监测力度和投入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湛江市1998—2001年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及时掌握湛江市流行性感冒流行规律和毒株变异动态,为及早发现和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98—2001年用鸡胚双腔法对湛江市流感样病人咽拭子和鸡咽拭子进行病毒分离,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病毒鉴定;用微量半加敏血凝抑制试验圈定一般人血清流感抗体。[结果]合计采集病人咽拭子1805份,分离出7株H1N1和4株B型流感病毒;鸡咽拭子96份,分离出4株H5N2禽流感病毒,1名职业密切接触者血清H5N1亚型抗体阳性;一般人群甲3型流感抗体阳性率各年龄组均在75%以上;0-4岁组儿童甲1型流感抗体阳性率和B型流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7%和30.4%,均较其他年龄组低。[结论]湛江市近几年流感流行株是甲3型流感病毒,甲1、B型流感病毒近年流行呈上升趋势,要对容易感染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重点人群加强预防与检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用鹌鹑胚与鸡胚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培养比较。从60份疑似流感患者咽拭子标本中,应用鹌鹑胚一代分离到流感病毒9株,其中甲_1型8株,乙型1株,总检出率为15.0%。用鸡胚第一代分离到2株甲_1型流感病毒,检出率为3.45%。用两种胚培养甲_1、甲_2、甲_3和乙型流感毒株的敏感性比较,对甲型流感毒株鹌鹑胚较鸡胚敏感,对乙型流感毒株则两者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流感大流行的百年历史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感大流行在过去100年间出现过5次(1918年"西班牙流感"、1957年"亚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1977年"俄罗斯流感"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累计数亿人感染和数千万人死亡。历史文献表明5次大流行均波及我国多个地区,产生了较大规模的影响,其中1957、1968和1977年流感大流行被认为是从我国开始暴发。流感大流行直接促使我国设立公共卫生机构和流感专业部门,并在科学研究与疫情防控上加大投入。我国应当进一步加强流感大流行的准备与应对,承担流感领域领导者的责任,为全球健康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粤港两地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与防控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为两地协同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广东省甲型H1N1流感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广东省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资料,香港的资料来源于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提供的"人类猪型流感和季节性流感直击"及"传染病直击"。对收集到的两地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截至2009年9月15日,广东省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1 606例,香港共报告18 687例;广东省经历首例输入性病例(发病时间为5月14日)到首例本地感染病例的时间(输入过程)为12 d,首例本地感染到首起聚集性病例的时间(本地传播过程)为15 d,而香港首例输入性病例发病时间为4月28日,经历输入过程时间较长(36 d)、经历本地传播过程的时间较短(5 d);两地均在6月中旬经历一个小的发病高峰,但7月10日后香港报告病例数直线上升,而广东省只是小幅波动;经过7、8月暑期的平息期,9月开学后两地甲流暴发疫情大量发生,截至9月26日,广东省共报告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100起,香港共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935起,其中36起为甲流疫情;广东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阳性标本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构成比从第27周(至7月12日)的1.9%上升至第38周(至9月27日)的58.0%,而香港则从第23周(至6月14日)的1.9%上升至第38周的62.8%,成为当地流感的优势毒株。在疾病的输入期和本地传播期两地均根据疫情的不同特点制定了相应的防控策略,防控重点从预防输入(口岸检疫、隔离)到减缓扩散(加强社区监控)逐步改变。结论2009年广东省和香港经历了新发传染病甲流在本地输入、传播和流行的过程,研究发现两地甲流的传播、流行时间相当接近,说明粤港两地携手防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流感标准免疫试剂是用鸡免疫血清制备,我们发现很难用常规方法除去干净血清中所含流感病毒非特异性抑制素,严重影响了流感监测工作的开展。近来病毒所国家流感中心建立了一种从流感病毒免疫母鸡所下蛋中提取IgG的方法,解决了上述问题,我们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安阳市2015年-2019年流感监测结果,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流感样病例进行realtime RT-PCR检测、利用MDCK细胞或SPF鸡胚分离病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获得流感样病例9 460例,主要集中在5岁组,在4个监测年度的占比分别为47. 41%、45. 97%、47. 47%和52. 14%。总阳性率为22. 25%,阳性率最高的为5岁~14岁组。4个监测年度中,主要流行优势病毒亚型为新甲型H1N1; 60岁以下年龄组中,占主导的病毒亚型为新甲型H1N1,≥60岁组中,占主导的病毒亚型为新甲型H1N1和Yamagata。四个监测年度共分离细胞毒株341株,鸡胚毒株62株。结论 本研究指出安阳市流感样病例百分比及核酸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存在差异,流感病毒亚型在不同年龄分布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禽(H9N2)亚型流感病毒感染汕头人群的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监测汕头市人群中的禽流感病毒感染情况。 [方法 ]采集流感样患者和鸡咽拭子标本 ,用常规鸡胚双腔法分离流感病毒并进行初步鉴定。对分离出 H9N2亚型流感病毒毒株的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同期采集不同年龄组普通人群、职业人群以及鸡血清标本 ,采用微量半加敏血球凝集抑制试验 ,检测 H9亚型毒株抗体。 [结果 ]从 3 3 7例流感样患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红细胞凝集阳性标本 1 1份 (2 .9%)。其中 6株为 A(H3 N2 )亚型流感毒株 ,5株为 A(H9N2 )亚型流感毒株。普通人群 H9亚型病毒抗体检出率为 3 4 .0 %,职业人群检出率为 3 7.7%(P>0 .0 5 )。 [结论 ]汕头市人群中发现禽 H9N2亚型流感病毒感染 ,提示禽 H9N2亚型流感病毒能感染人  相似文献   

20.
截至 2 0 0 3年 2月 2 7日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未再报告新的血清型为H5N1 的甲型流行性感冒 (流感 )病例。现在香港爆发的甲型流感共出现 2例 ,其中 1人死亡。这 2例是同一家庭的成员 ,他们在2月 8日从中国的福建省回到香港。母亲和孩子们在中国大陆生活了 14天 ,父亲生活了 9天。2月 7日 ,3 3岁的父亲在中国福建省出现呼吸系统症状。 2月11日 ,他由于肺炎住进了香港的医院 ,并于 2月 17日死亡。 2月 2 0日从尸检的标本中分离到了H5N1 甲型流感病毒。此人 9岁的儿子在福建时身体感觉不适 ,2月 12日由于肺炎住进香港的医院。 2月19日从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