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茯苓饮片正品与其混伪品的临床鉴别效果。方法运用茯苓特征、薄层色谱法和显微鉴别等多种方面对茯苓正品和其混伪品进行全面鉴别。结果茯苓饮片正品在色谱上有2个荧光斑点,且颜色相同;而对照的茯苓药材在色谱上也有2个荧光斑点,颜色一致;茯苓饮片混伪品在色谱上则有4个荧光斑点。结论鉴别中药茯苓饮片正品与茯苓饮片混伪品时,可采用特征、薄层色谱法和显微等方式进行,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金钱草及其市场销售的几种常见混伪品进行鉴别,为金钱草及其混伪品的鉴别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生药鉴别角度运用性状、显微鉴定法及薄层色谱法,分析金钱草及其混伪品的特征差异。结果金钱草及其混伪品在性状、粉末显微及薄层色谱均有区别,可以将茎的形状、是否密被绒毛、叶片形状、主脉是否明显突起,用水浸后,对光透视是否可见黑褐色条纹作为金钱草的性状鉴别指标;有无红棕色腺鳞,非腺毛的多少,薄壁细胞是否含红棕色物质作为金钱草的粉末鉴别指标;是否检出槲皮素、山柰素和在这两个斑点中间或上方是否存在红色斑点作为金钱草的薄层鉴别指标。结论以上结果可作为金钱草及其常见混伪品连钱草、广金钱草、积雪草、马蹄金的主要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3.
茯苓真伪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鉴别茯苓与混伪品。方法:对茯苓及其混伪品的外观性状、显微鉴别、紫外吸收等进行了鉴别研究。结果:茯苓与混伪品的外观性状、显微鉴别、紫外吸收均有明显区别。结论:混伪品不能充茯苓入药,应予以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大黄、半夏、红花、茯苓等4种市售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容易出现假冒伪劣的现象,运用简单实用的真伪鉴定方法进行快速鉴别,准备应用于本科教学实验中,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常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能力,又可以通过简单有效的真伪鉴定方法打击市场的掺伪品,保证临床使用安全有效。方法:采用性状、显微、理化、薄层鉴别等简单实用的真伪鉴定方法进行快速鉴别。结果:4种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及其伪品或掺伪品在显微特征、色谱行为、理化反应结果上有明显差别。结论:4种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掺伪严重,仅凭肉眼进行性状鉴定难以辨别,而用水试、显微鉴别、薄层鉴别等方法则较容易快速有效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川贝母及其混淆品东贝母的鉴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鉴别市场上常见川贝母的伪品东贝母。方法:采用性状特征、显微鉴别、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真伪鉴别。结果:混淆品东贝母从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等方法鉴别比较与川贝母均不相同,两者薄层色谱的斑点位置存在很大差异。结论:混淆品东贝母为川贝母的伪品,不可作川贝临床药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鉴别紫花地丁及其混伪品的方法。方法:性状、荧光观察、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结果:发现比较明显的鉴别特征。结论:本法简便、专属性较强,可快速鉴定真伪紫花地丁。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便捷、准确的金边土鳖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通过改进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优化薄层色谱展开剂、薄层板和检视方法,对金边土鳖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结果金边土鳖的薄层色谱中存在混伪品没有的橙黄色荧光斑点,可作为与常见金边土鳖混伪品的鉴别依据。结论该研究所优化并建立的薄层鉴别法较现有方法简便、准确,稳定性、重现性良好,为鉴别金边土鳖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鬼箭羽正品饮片与伪品大果榆饮片的区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比较鬼箭羽正品与常见伪品大果榆饮片,为鬼箭羽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理化反应、薄层色谱法对鬼箭羽及大果榆饮片进行鉴别.结果 鬼箭羽正品与伪品大果榆在外观、显微方面存在较大区别,但甾体和三萜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区别不明显,香橙素是正品鬼箭羽含有的特征成分之一,而伪品不含.结论 薄层鉴别方法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9.
蒲公英及其掺伪品莱菔叶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蒲公英及其掺伪品莱菔叶进行鉴别。方法:采用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法对蒲公英及其掺伪品莱菔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蒲公英与莱菔叶在功能主治、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别。结论;可作为二者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囹目瑚数·中药鉴定·铁蜈蚣的生药学鉴定1四川紫金牛属药物的紫外光谱鉴别1十一种成药中白术的薄层鉴别1显微鉴定鉴别真伪药材方法琐谈i辛夷混淆品——黄山木兰的鉴别2二阶导数光谱荧光光谱法鉴别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2十一种中成药中阿魏酸的薄层鉴别研究2蛤壳及其混淆品的性状鉴别2中药伪品粉末显微鉴定研灾(六)S金银花与其混用品芜花的鉴别3消痛散显微鉴别特征研究3又一种伪品冬虫夏草3常用中药材经验鉴别歌诀3一种伪制鹿茸的鉴别。马蹄香的生药学及花粉粒形态研究4“关氏杆保”显微与薄层鉴别4中药伪品粉末显微鉴定研究(七)4惹茁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海风藤及其常见混淆品的鉴别方法。方法从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及紫外光谱对海风藤及常见混淆品进行比较。结果海风藤与常见3种混淆品有明显区别。结论本文报道的几种方法可作为鉴别海风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目前种植地、野外及市售山药正伪品及其习用品进行鉴别,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为山药药材及其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集种植地、野外的山药正伪品及习用品原植物以及市售原药材及饮片,采用基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薄层鉴定进行鉴别。结果性状鉴定方法基本可以鉴别山药正伪品及其习用品的原药材,但其中药饮片却难以区分;而显微鉴定方法则可通过观察淀粉粒、针晶束及石细胞的有无和形态特征准确鉴别出山药正伪品及其习用品;薄层鉴定达不到理想鉴别结果。结论准确快速且简便经济的显微鉴定方法是鉴别山药正伪品及其习用品原药材和饮片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13.
汪璐  杨纯国  韩文凯  崔亚君  高峰  马海光  隗立国 《中草药》2023,54(12):3999-4011
目的 基于实时景深扩展-大图影像拼接与偏振光显微鉴别技术,对柴胡2个基原品种柴胡Bupleurumchinense或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及4种市场常见混淆品(竹叶柴胡B.marginatum、藏柴胡B.marginatumvar.stenophyllum、锥叶柴胡B. bicaule、大叶柴胡B. longiradiatum)的性状、微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为柴胡的鉴别及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性状鉴别研究采用性状及微性状鉴别法,显微鉴别研究采用普通光明场与偏振光暗场对比观察法,结合实时景深扩展成像、大图影像拼接技术,拍摄获取药材组织横切面全息彩色影像图。结果 获取了柴胡及其混淆品的性状及微性状影像数据,首次获取了该类药材横切面显微鉴别普通光及偏振光全息彩色影像数据。对柴胡2个基原品种及其4种混淆品进行了系统的生药学研究。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相比,性状鉴别补充研究了精细微性状鉴别特征,对柴胡药材根或根茎的上、中、下部位横切面进行对比观察,确定了柴胡药材根或根茎上部横切面组织构造最具特征性,为最佳的横切面显微研究部位。结论 可以综合应用性...  相似文献   

14.
白术及其混伪品的鉴别检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白术及其7种混伪品的鉴定,分别从性状、粉末显微特征两方面编制成检索表,从而能简便、快速鉴别药材品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建立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易混淆品的鉴别方法,为意大利牛舌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不同产地的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混淆品,采用药材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和DNA分子鉴别方法,对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混淆品进行鉴别研究。结果:意大利牛舌草与琉璃苣、倒提壶在显微、薄层色谱有较为明显的差异,DNA分子鉴定表明,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混淆品的最小种间K-2-P距离大于种内最大K-2-P距离,邻接法(NJ)树中意大利牛舌草的样品聚为一支,琉璃苣、倒提壶混淆品分别表现出单系性,可明显区分开。结论:该文在对意大利牛舌草及混淆品的茎、粉末显微特征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药材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与DNA分子鉴定手段相结合的综合鉴别模式,确定了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混淆品的鉴别要点,DNA分子鉴定技术对于意大利牛舌草及其混淆品的鉴别有较大的优势,该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是传统鉴别技术的重要补充,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建议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意大利牛舌草的质量标准,加强意大利牛舌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章蕾  黄子洳  林紫怡  钟晓明  程汝滨  黄真 《中草药》2024,55(6):2066-2076
目的 对败酱草Herba Patriniae及其市场常见混伪品的显微鉴别特征和HPLC指纹图谱进行研究,明确不同品种的败酱草及其混伪品间的差异,为败酱草的准确鉴定提供技术保障。方法 收集败酱草正品药材黄花败酱和白花败酱,市场常见败酱草混用品异叶败酱、菥蓂和苣荬菜,采用显微鉴别方法对5种药材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研究;优化败酱草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比较不同品种的总皂苷含量;建立败酱草及其混伪品的HPLC指纹图谱,基于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败酱草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和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 败酱草及其混伪品药材粉末的显微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优化了败酱草总皂苷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败酱草及其混伪品总皂苷含量存在差异;建立了败酱草及其混伪品共26批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1个共有峰,明确了败酱草及其混伪品指纹图谱的差异,通过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将败酱草及其混伪品进行准确区分;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败酱草及其混伪品的得分差异较大,其中正品白花败酱和黄花败酱的得分最高。结论 获得了败酱草及其市场常见混伪品在粉末的显微特征和HPLC指纹图谱的差异,为败酱草的准确鉴...  相似文献   

17.
李乃谦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4):111-111,113
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阴香)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通过药材来源,性状,薄层鉴定,显微鉴别来对肉桂及其混淆品食用桂皮(阴香)进行鉴别,这些鉴别方法可区别肉桂与桂皮,从而保证肉桂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不同碱度分级提取茯苓酸性多糖,进行抗肿瘤活性比较研究,以期探讨茯苓酸性多糖的构效关系。方法:将茯苓饮片分别用70%乙醇和水提取后的药渣,依次用0.1—1.0mol·L^-1 10个梯度氢氧化钠(NaOH)溶液分级提取,得到10种茯苓酸性多糖组分提取物;采用MTT法测定对HepG2肿瘤细胞抑制率,比较10种分级酸性多糖体外抗肿瘤活性大小。结果:0.9和1.0mol·L^-1 NaOH提取的茯苓酸性多糖对肿瘤细胞抑制率最高。结论:茯苓酸性多糖抗肿瘤活性与其酸性强弱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土茯苓及其两种混伪品的鉴别方法,以区别真伪,保证临床准确用药.方法 从性状、显微、理化、化学成分、功效等方面对土茯苓和其混伪品进行鉴别比较.结果 三者在性状、显微、理化、化学成分、功效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 三者有明显差异,可鉴别清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区别黄芪与黄芪伪品蜀葵、刺果甘草,以免药房中使用混淆。方法从植物来源、显微特征、功能主治、化学成分、理化特征等加以鉴别。结果与结论黄芪与其伪品蜀葵、刺果甘草,要着重于显微鉴别与理化鉴别,仅凭肉眼经验鉴别黄芪与其伪品蜀葵、刺果甘草存在困难,借助显微镜、理化鉴别,容易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