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穴命名有其特定方法和含义,所采用的取象比类法,是一种隐喻思维,是由一个已知的事物或概念去认识和理解另一个相对陌生的事物或概念的方法,依据的是二者之间的相似性。腧穴名称是以具体语料来体现的,从隐喻分类的角度对腧穴名称的认知功能进行梳理,发现经穴命名含有各种隐喻的分型,喻指了所处位置、功效主治等多重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国内近年来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腧穴选穴规律。方法:搜索近5年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随机对照相关文献,统计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腧穴应用的频次分布情况。结果:共纳入57篇随机对照的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相关文献,检索结果共涉及52个腧穴(十四经穴46个,经外奇穴5个,阿是穴1个)。应用频次最高的腧穴和经脉分别是关元穴、三阴交穴,任脉、脾经。腧穴分布部位较多为下腹部、下肢部及腰骶背部。结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以关元、三阴交为主要腧穴,以任脉、足太阴脾经为主要经脉;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多选取下腹部、下肢部及腰骶背部腧穴。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艾灸治疗哮喘现代临床文献的经穴选用规律。方法以"艾灸"和"哮喘"等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建立艾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关联规则,分析腧穴选用规律。结果共检索出艾灸治疗哮喘的临床文献161篇,涉及穴位60个。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艾灸治疗哮喘所选用的腧穴以肺俞、大椎、肾俞、风门、定喘等为主;腧穴所属经脉主要分布于足太阳膀胱经、任脉、督脉、足阳明胃经和手太阴肺经;腧穴所在部位主要分布于背腰部,尤其以背部穴位为主;重用特定穴中之背俞穴,特别是与哮喘密切相关的肺、脾、肾三脏之背俞穴。结论艾灸治疗哮喘临床选穴符合哮喘的病因病机特点,具有循经选穴、局部选穴及重用特定穴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总结和分析针灸治疗慢性胃炎中的十四经腧穴用穴规律。主要搜集近五年针灸治疗慢性胃炎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对文献中使用的十四经腧穴进行提取应用。纳入合格文献38篇,腧穴55个,54个腧穴分布于十四经,其中足阳明胃经13个,任脉腧穴11个,膀胱经腧穴8个,脾经7个。纳入穴中特定穴37个,涉及特定穴10种。结果发现,针灸治疗慢性胃炎中使用的腧穴、归经主要以任脉、足阳明经为主,腧穴类型主要以特定穴为主。  相似文献   

5.
浅谈中医药物命名的文化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事物命名的根源,古人称之为"名物训诂"。中医药物的命名有其独特的思维方法与规律,其中不少传递着古代文化的信息,反映了古人的智慧。通过阅读古代本草、方书,发现大量的药名、方名或依故事、传说、成语典故命名,或据儒、道、释命名,或为避俗雅化命名,或按比类取象命名,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不同朝代针灸治疗痞满的处方规律。方法:通过制定数据来源、规范病症腧穴名称、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方法,分析不同朝代针灸治疗痞满的处方规律。结果:先秦、晋、唐选用足太阳膀胱经脉最多,因背俞穴多在膀胱经上,治疗痞满取背俞穴,取义"阴病取阳";其次为任脉,亦有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宋、元、明、清时期,任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频次名列前三,选取的经脉丰富,十四经脉均有涉及。结论:古代针灸治疗痞满,特定穴的选取是主要选穴原则,经脉腧穴的配伍体现了循经取穴的原则,灸法以艾灸为主。  相似文献   

7.
从以脏腑辨证定证型,取本脏腑经脉腧穴组成处方;按经脉辨证命名证型,取本经腧穴组成处方;以气血阴阳为纲,辨证取穴成方;奇经八脉、十五络(穴)各主病侯,配穴广泛;五输穴脏俞相关,取穴有纵行横向之分;根据部位间的特定联系取穴处方等方面阐述<内经>取穴的六种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现代文献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取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1998年12月—2016年6月国内有关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文献。在检索结果中筛选并记录各腧穴的应用频次,对腧穴的十四经分布、所属部位、特定穴应用情况等进行统计描述。探讨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常用、少用腧穴及其归经、分部规律。结果:纳入文献91篇,涉及的穴位共有59个,腧穴涉及11条经脉,使用穴位数较多的经脉主要有足太阳膀胱经、任脉等。其中特定穴42个,占71.19%;分部选穴是以下肢部远端选穴和下腹部、腰背部的局部选穴为主。结论:现代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常用穴位主要有三阴交、关元、中极、子宫等,选穴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腹部、腰背部和下肢部。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分析近10年现代文献中针灸治疗痛经的同功穴选用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式,对2006—2016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中针灸治疗痛经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及整理。结果得到相关文献128篇。治疗痛经的同功穴有49个,其中十四经腧穴47个,经外奇穴2个;主要穴位为三阴交、关元、中极,所属经脉主要为足太阳膀胱经和任脉,所在部位主要是胸腹部和腰背部。按照使用频率将腧穴分为3级:一级谱腧穴9个、二级谱腧穴13个、三级谱腧穴27个。结论同功穴的概念进一步诠释了腧穴配伍的协同增效作用,可对针灸处方的选择以及临床疗效的提高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不孕症的选穴规律。方法 采用《中华医典》光盘(第5版)对建国前历代古籍进行检索,收集有关针灸治疗不孕症的条文,对数据进行归纳与整理,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检索得到针灸治疗不孕症条文301条,涉及41个腧穴,共计358穴次。分析发现,历代针灸治疗不孕症多选用任脉和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其中以任脉的中极、关元穴使用频次最高;取穴部位偏重下腹部和下肢部;选穴以特定穴为主,其中任、冲脉的交会穴为治疗关键。结论 临床在治疗不孕症时可选取古代文献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中极、关元、照海、涌泉为基础方,针灸联合应用,再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辨证加减。尚有文献记载石门、阴交、血海、至阳等穴位有绝孕的风险,临床运用应慎重。   相似文献   

11.
细研古代有关任脉的典籍,从任脉的循行、经脉交会、任脉腧穴、功能角度分析,任脉确为"阴脉之海".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针灸治疗胃下垂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对其选穴规律进行分析,总结针灸治疗胃下垂的选穴规律和治疗思路。方法检索建库起至2020年10月期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中针灸治疗胃下垂的文献,将筛选出文献的治疗方法、所选穴位、穴位归经、分布及特定穴的应用归纳总结,用Excel表格整理归纳,形成针灸治疗及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出60篇文献,经统计分析,针灸治疗胃下垂所选经穴50个穴位和经外奇穴13个,其中足三里和中脘使用频次最高,达到总频次的10%以上;腧穴的选择以远部与近部配合取穴为主;任脉、胃经穴位使用频次最高;经外奇穴分布部位以腹部为主。结论针灸治疗胃下垂经脉多选取任脉、胃经腧穴,配伍以局部与远端要穴相配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运用趋势,探讨其处方选穴特点。方法:用回顾性临床文献研究方式,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3—2013年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FD的临床研究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和结论:针灸治疗FD的临床运用率逐年递增,尤其是近4年关注度明显提高。针灸治疗FD选穴紧扣本病病机,分经选穴以胃经穴及任脉上与胃腑相关的腧穴最为多用,配伍脾经穴,重在和胃健脾;分类选穴多用特定穴,近取俞募穴调节脏腑功能,远取合穴、八脉交会穴等疏调经气,远近相配,协同增效;使用频次居前三位的腧穴为足三里、中脘、内关。  相似文献   

14.
神阙穴位于脐中,是任脉的脐部腧穴,穴下内部为小肠、腹壁下动脉等;为先天性精气聚集进入之处;临床应用时因其部位不易彻底消毒处理故不宜针刺,利用此穴治疗疾病多采用外敷药物等方法。方法简便易行无痛苦。现介绍几种疗效确切的病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相交会合的腧穴。本文就交会穴的分布、作用及其应用与发展等问题,作粗浅的探讨与研究。兹分述于下。一、交会穴的分布交会穴的分布,遍及全身,但以头面、躯干部为主。101个交会穴(《腧穴学》中的100个加督脉的龈交穴)中头面部43穴、躯干部45穴,四肢部仅13穴(上肢2穴、下肢11穴)。从全身看,身前多于身后。从阴阳经脉分,阳经(67穴)多于了阴经(34穴),其中足三阳经42穴、足三阴经21穴,手三阳经15穴、手三阴经2穴。统括言之,足经(63穴)多于手经(17穴)。从经脉的交会关系看,除任脉之承浆、上脘、中脘、会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疗失眠的古代处方取穴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医家对针灸治疗失眠进行了大量的论述,保留了大批文献资料。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中华医典》、筛选合格古籍及治疗失眠处方并对穴位进行提取,纳入针灸处方156个、腧穴90个,用Access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发现,分布于十四经的88个腧穴中,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最多;54个特定穴中,使用最多的是井穴、原穴和背俞穴;取穴以下肢部和胸腹部为主。结果说明,古代医家针灸治疗失眠多取足太阳膀胱经穴,多选下肢部穴,特定穴多用背俞穴。  相似文献   

17.
腧穴的命名是融汇医学、天文、地理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体现。"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知名求位,便于取次;知名得意,便于操作;顾名知用,便于施治。如风穴多为诸阳经之会,临证取穴能使卫阳密固,能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风邪则不易侵袭,且阳气充实,卫外而为固,并且奋起抗邪,故风字穴疏风祛风力强。"风字穴"虽都以风字命名,然其功效各有不同,因其与风的关系不同或熄内风,或散外风,或内风、外风兼治,皆因其命名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哮喘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整理分析近10年针灸治疗哮喘的相关文献,揭示临床常用腧穴。结果:临床常用腧穴,以肺俞、大椎、定喘、风门、膻中等为主;涉及的经脉以足太阳经、任脉、督脉和足阳明经等为主;选穴方法主要有辨证选穴、对症选穴、特定穴配伍选穴及临床经验选穴等。结论:针灸治疗哮喘的选穴规律研究,为临床合理配穴提供依据,对针灸治疗哮喘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2年9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收录的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研究文献,统计纳入文献处方中的腧穴及其使用频次、频率、归经、分布部位、特定穴情况,并分别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19.0对腧穴处方进行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75篇文献,包含75则针刺处方、62个腧穴,腧穴总频次为464次。高频腧穴依次为关元、三阴交、中极、肾俞、足三里;任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为使用频次较多的经脉,所用腧穴多分布于胸腹、腰骶背部,募穴为使用频次最高的特定穴。关元-中极-三阴交为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的常用穴组。聚类分析得到5个聚类作为常用腧穴组。结论 针刺治疗小儿遗尿选穴注重小儿生理病理,以补为主,在辨病基础上辨证增穴以加强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根据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华医典》中先秦时期至清朝末年针灸治疗肿瘤病症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第5版《中华医典》中记录先秦时期至清朝末年针灸治疗肿瘤病症的古文献;按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治疗处方。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对处方中的腧穴、经脉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提取496条针灸处方,共167个腧穴,腧穴总频次为939。使用频次前5位腧穴为气海、中脘、中极、脾俞、三焦俞;经脉排名频次前5位经脉为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关联分析获得强关联腧穴配伍8组,其中“章门-中脘”居首位。用冰柱图进行聚类分析,得到10个有效聚类群。结论 提示在针灸治疗肿瘤时,建议可以取任脉穴培补元气为主,同时辅以辨证取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