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究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水平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以急性胸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9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4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8例,另39例患者经检查冠脉未见明显异常,纳入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GRACE评分工具进行危险分级,测定血浆cTnI、CK-MB及BNP水平。结果SAP、UAP、AMI组患者高脂血症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左心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cTnI、CK-MB、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示,血浆cTnI、CK-MB、BNP指标诊断心源性胸痛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4、0.792、0.892,各指标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35;随着危险程度的升高,血浆cTnI、CK-MB、BNP水平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血浆cTnI、CK-MB、BNP与LVEF呈负相关(P<0.05),与冠脉病变支数、GRACE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心源性胸痛患者可出现血浆cTnI、CK-MB、BNP等水平的升高,且升高幅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临床上可将其作为诊断高危性缺血性疾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曹东华 《医学信息》2019,(23):173-174
目的 分析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肌酸激酶(CK)]、血浆脑钠肽(BNP)、肌红蛋白(MYO)及肌钙蛋白(cTnⅠ)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心梗(AMI)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急性胸痛患者82例,将其分为非AMI组(42例)和AMI组(40例)。检测并观察两组心肌酶谱、BNP、MYO及cTnⅠ水平,计算各指标单项及联合诊断AMI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AMI组心肌酶谱、MYO、BNP、cTnⅠ水平均高于非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酶谱+MYO+BNP+cTnⅠ诊断AMI的敏感度(97.50%)高于各单项指标(72.50%、70.00%、80.00%、77.50%),诊断特异度(92.86%)高于MYO(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酶谱、cTnⅠ、MYO、BNP联合检测有助于提升AMI诊断准确率,可为临床诊断及尽早开展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清心肌酶谱(ASK、α-HBD、LDH、CK-MB、CK),肌钙蛋白Ⅰ (cTnⅠ),血浆脑钠肽(BNP),肌红蛋白(MYO)的水平变化,以探讨其对急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通过采用酶速率法检测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心肌酶谱,化学免疫发光定量分析法检测BNP、MYO、cTnⅠ,同时对单项测定和联合测定时诊断急性心血管疾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对照分析,揭示四者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意义.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血清心肌酶谱,BNP,MYO,cTnⅠ的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血清心肌酶谱、BNP、MYO、cTnⅠ单项及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76.7%、86.7%、75.0%、83.3%、96.7%,特异性分别为80.0%、93.3%、66.7%、86.7%、93.3%;ROC曲线显示心肌酶谱、BNP、MYO、cTnⅠ单项及四项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12、0.904、0.772、0.773、0.963.结论血清心肌酶谱、BNP、MYO及cTnⅠ四项联合检测可提高急性心梗检测的灵敏度,有助于急性心梗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分支DNA(bDNA)信号放大定量技术建立检测血中游离DNA(cf-DNA)-ALU基因表达的方法并分析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中的含量。方法根据ALU基因序列特点设计探针,建立检测血ALU的bDNA信号放大定量方法,并对其线性、灵敏度及精密度进行评价;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AMI患者血浆中ALU的含量,并与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MB)和肌红蛋白(MYO)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线性范围为0~400 ng/mL,相关系数为0.99,批内变异系数(CV)为7.85%~11.75%,批间CV为10.05%~14.32%。AMI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浆ALU的含量分别是中位数4 223 ng/mL和118 ng/mL,四分位数区间(2 285~7 864)ng/mL和(81~218)ng/mL(P0.001),提示AMI患者血浆ALU含量上调,但与cTnI、CK-MB和MYO浓度无相关性。ALU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敏感度98.8%,特异性100.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灵敏、重复性好等优点,升高的ALU含量与AMI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及cTnI与FIB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凝固法检测43例AMI患者(AMI组)和4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cTnI和血浆FIB水平,并分析AMI组患者cTnI与FIB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MI组cTnI和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MI患者cTnI水平与FIB呈正相关(r=0.503,P<0.01)。结论:cTnI和FIB水平的检测对AMI诊断、监测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袁劲松  张邦熙  王晓蓉 《微循环学杂志》2012,22(2):37-38,42,7,8,11,12
目的:分析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快速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53例胸痛患者,经确诊分为AMI组(包括发病<6h和6~12h两亚组)和非AMI组,平行检测H-FABP、肌红蛋白(MYO)、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计算H-FABP等指标诊断AM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H-FABP诊断发病<6h AMI的敏感度为85.71%,与MYO的80.95%相近,明显高于cTnI的47.62%和CK-MB的5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发病6~12h,H-FABP诊断AMI的敏感度为100.00%,略高于MYO、cTnI和CK-MB(均为92.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ABP等指标诊断AMI的特异度无论非AMI组还是健康对照组,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ABP对AMI早期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AMI早期筛查及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NP、ANP、ET和CRP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中脑钠肽(BNP)、内皮素(ET)、C-反应蛋白(CRP)和心钠素(ANP)水平变化, 探讨AMI发病机制,为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应用酶联免疫及免疫放射分析法对46例AMI患者治疗前后和30名对照者血浆中的BNP、ET、CRP、AN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AMI患者血浆中BNP、ET、CRP、ANP治疗后均明显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AMI患者BNP、ET、CRP、A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BNP与CRP治疗前水平变化比较呈正相关r=0.847, 治疗后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其相关系数为r=0.654; AMI患者治疗前后ANP与ET比较呈正相关, 但经溶栓和相应的支持治疗后ANP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而BNP、ET、CRP水平虽然下降明显, 但与对照组比较仍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AMI患者血浆中BNP、ANP、ET、CRP水平的变化说明其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发展, 特别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和(或)破裂及血栓形成, 其炎症因子是主要因素.因此, 四项指标的观察分析对AMI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疑似心肌梗死病人早期血清中CK、CK-MB、cTnI、MYO的浓度,探讨这些标志物在心梗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因胸痛收治的怀疑心梗的病人97例,在胸痛9h内取样进行血清心肌标志物的检测,按WHO标准分为AMI组和非AMI对照组.结果 AMI组血清CK、CK-MB、cTnI、MYO的浓度均高于非AMI组(p<0.01),其中CK对AMI的诊断的特异性为66.3%,敏感性为75.32%;CK-MB的特异性为71.62%,敏感性为89.24%;cTnI的特异性为94.32%,敏感性为85.62%;MYO的特异性为96.21%,敏感性为86.21%.结论在常见心肌标志物中,cTnI对AMI的诊断特异性最高,而敏感性则是CK-MB最高,cTnI和CK-MB应作为心肌损伤的早期标志物联合检测,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及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方法:平行测定82例ACS,包括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30例非冠心病对照者的血浆BNP、血清肌钙蛋白I(cTnI)、左室射血分数(LVE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WBC)计数;分析ACS与另两组相关指标变化的差异及对BNP水平的影响。结果:AMI组和UAP组BNP水平分别为683.84士561.27pg/ml、386.05士201.54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5.67士35.46pg/ml),P均<0.01;AMI组BN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201.21士105.0pg/ml,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CS患者BNP水平升高与cT-nI、WBC、hs-CRP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15、0.286、0.506,P均<0.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714,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cTnI、hs-CRP、LVEF与BNP独立相关(标准化偏回归系数β分别为0.391、0.240和-0.426,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BNP水平升高可用于评价心肌缺血、坏死、炎症反应和心功能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和AMI后心力衰竭(HF)的诊断价值。方法:110例初发AMI患者包括未发生HF患者58例和发生HF患者52例,均于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抽血,进行血浆BNP和血清Hs-CRP检测。结果:有无HF的两组AMI患者BNP、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MI后发生HF组BNP、Hs-CRP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HF组(P<0.01);BNP与Hs-CRP联合检测对诊断AMI后发生HF的敏感性为88.5%,特异性为81.0%,明显优于BNP或Hs-CRP单项检测。结论:BNP和Hs-CRP在AMI及HF患者中显著升高,两者联合检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AMI及HF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IL-1Ra)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比较IL-1Ra、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四种物质定量检测对诊断发病6h内的AMI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AMI组IL-1Ra水平高于非急性心肌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AMI组和非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IL-1Ra含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IL-1Ra诊断AMI的最佳临界值为210pg/ml。IL-1Ra诊断发病3h和6h内的AMI的敏感性显著高于cTnI和CK-MB(P〈0.05),特异性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准确性高于MYO、cTnI和CK-MB。结论 IL-1Ra在AMI患者中早期升高对发病〈3h的AMI患者有诊断意义,提示检测IL-1Ra可作为早期诊断AMI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肌钙蛋白(cTnⅠ)、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发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在胸痛发作后3小时内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肌钙蛋白(cTnl)、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同时选择100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做相同检测,观察各种心肌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ACS组与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4项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下曲线面积显示,IMA仅次于cTnⅠ,高于MYO和CK-MB.结论 IMA、MYO、cTnⅠ、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0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90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84例;健康对照组60例。患者各组分别在入院时和入院8h后检测血清H-FABP、cTnI和CK-MB水平。结果入院时,AMI组和UA组H-FABP水平高于SA组和对照组(P〈0.05),AMI组CK-MB水平高于其他三组(P〈0.05),H-FABP对AMI和UA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cTnI和CK-MB(P〈0.05);入院8h后,H-FABP水平下降,cTnI和CK-MB水平上升,AMI组H-FABP水平高于其他三组(P〈0.05),AMI组和UA组cTnI和CK-MB水平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P〈0.05),H-FABP对AMI的诊断阳性率与cTnI和CKMB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UA的诊断阳性率低于cTnI和CK-MB(P〈0.05)。发生心脏意外事件的ACS患者H-FABP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脏意外事件的ACS患者(P〈0.01)。结论 H-FABP对ACS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当发病超过8h后,应联合其他心肌酶学指标共同诊断。临床可结合H-FABP水平对ACS患者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动态监测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对AMI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免疫比浊法和酶学速率法对79例AMI(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和40例非AMI组患者2、4、8、12、24h和2、4、7、14d的血清或血浆进行蛋白肽类标志物(Myo、cTnI、hs.CRP、BNP)和心肌酶学标志物(CK.MB、LDH、AST、α-HBDH)水平的动态测定。结果表明AMI组患者血清或血浆中两组标志物均明显高于非AMI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AMI患者在发病2—4h后联合监测Myo、cTnI、hs—CRP和BNP阳性率明显高于CK—MB、LDH、AST和α-HBDH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上数据表明Myo、cTnI、hs—CRP和BNP联合测定对AMI作出更准确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检测生化标志物血清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C-反应蛋白(CRP)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冠脉再通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MYO、cTnI、CK—MB使用酶联免疫分析法、CRP使用激光散射比浊法测定1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MYO、cTnI、CK-MB和CRP浓度和时间的变化,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再通组(83例)和溶栓未通组(44例)上述指标的连续、动态演变。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组MYO、cTnI、CK—MB和CRP达到峰值浓度的时间较未通组明显提前(P〈0.01)。其中MYO较cTnI、CK-MB和CRP峰值时间出现更早,分别为(6.1±2.4)h、(13.8±3.5)h、(14.4±3.8)h和(25.2±5.7)h(P〈0.01);再通组MYO和CRP峰值浓度明显高于未通组(P〈0.01);MYO、cTnI、CK—MB和CRP对判断冠脉再通的敏感性、特异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YO、cTnI、CK-MB和CRP可以较好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再通,其中MYO较cTnI、CK—MB和CRP能更早期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再灌注;CRP对溶栓后冠脉再通的判断也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敏感型心肌钙蛋白T(hs-cTnT)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发光免疫法分别测定67例AMI患者和58例非AMI患者,同一份血清标本作标准型心肌钙蛋白I(cTnI)和hs-cTnT检测。结果标准型cTnI检测AMI患者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8.7%和53.4%,hs-cTnT为74.6%和51.7%。hs-cTnT检测的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和诊断灵敏度分别为0.659和70.2%,均高于标准型cTnI检测的0.639和59.7%;标准型cTnI检测的最佳cutoff值为0.035μg/L,hs-cTnT检测为0.0125μg/L。结论应用hs-cTnT早期诊断AMI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优于标准型cTnI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