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采用了三种实验设计来探讨教室空气CO2浓度对学生脑力作业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清洁时,学生进行计算,消字作业效果最好.随着空气中CO2浓度增加,作业量减少,错误率上升:至空气严重污浊时,作业效果最差.为此,教室经常进行换气是非常必要的,是保证师生健康、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校教室空气质量,为保护学生健康、改善教室环境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兰州市3所高校的40间教室,对室内的温度、湿度、风速、CO、CO2、甲醛、可吸入颗粒物、空气细菌总数共8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检测期间,教室内污染较严重的是可吸入颗粒物和CO2,污染较轻的是甲醛和空气细菌总数。结论应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措施改善教室空气质量,保护学生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中小学校在寒冷季节教室空气污染情况,为采取有效的保持寒冷季节教室空气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抽取上海市虹口区4所学校的24间教室为监测点,在寒冷季节对教室空气的CO2浓度、细菌总数、溶血性链球菌数、霉菌数、微小气候等进行监测。结果24间教室中,有14间教室人均面积超标,超标率为58.3%;有5间教室净高不达标,不达标率为20.8%。至上午第4节课结束,已有89.7%的教室CO2浓度超标,67.2%的教室空气细菌总数超标。教室CO2浓度与教室人均面积、净高有关。结论在寒冷季节上海市虹口区中小学校教室空气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教室空气中细菌的含量,能部分地反映教室空气的清洁度,且直接影响学生身体健康和学习效率。为了解教室通风前后空气中细菌含量的变化,以达到重视课间开窗通风之目的。1988年1月对两所小学的各二个教室进行了通风前后空气中细菌含量的调查,同时每班随机抽取10~12名学生(共47人)做了咽试培养,观察其咽部带菌情况,报导如下: 1 采样 1.1 教室空气中细  相似文献   

5.
影响教室空气环境卫生质量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影响教室空气卫生质量的主要指标,为校址的设置和教室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教室空气环境卫生质量的8项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风速、CO2、噪声是决定第一主成分的主要指标,尘埃颗粒数是决定第二主成分的主要指标,CO是决定第三主成分的主要指标。结论:学校的设置和建设应依据以上指标,从而可降低有害气体和颗粒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校教室室内CO2污染水平对学生疲倦的影响。方法于烟台某高校进行本研究,以7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重复测定20次,在教室授课过程中定时测量教室内CO2污染水平并记录学生疲倦数值,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混合效应分析等。结果共发放问卷140份,有效问卷132份。在夏季关窗、室内就坐人数过半条件下,40min后室内CO2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最高CO2污染水平达2 600 ppm。不同时刻下的疲倦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2对疲倦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01),疲倦水平与CO2浓度呈正相关(r=0.89,P=0.044);教室1、2、3与教室4内学生疲倦水平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48,P=0.043);女生较男生更易产生疲倦(P0.001)。结论教室内CO2浓度和授课时长影响学生疲倦水平,应缩短连续授课时间、增加休息间隔或增加有效通风。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2所高校新校区教室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高校新校区教室环境质量状况,找出存在的卫生问题,为制定有效的卫生监督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山东省2所高校新校区的部分教室,对室内的温度、湿度、风速、采光系数、噪声、CO、CO2、甲醛、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气细菌总数共10项环境卫生指标进行监测。结果污染较严重的项目是PM10、噪声,污染较轻的项目是甲醛、CO2、微生物。校园绿化程度对空气中PM10浓度影响很大。开窗通风能有效降低室内空气CO2浓度。结论高校新建校区的教室室内环境存在若干卫生问题,应有针对性地改进环境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奉贤区冬季部分中小学教室空气卫生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上海市奉贤区冬季教室空气卫生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奉贤区8所学校进行空气监测。结果寒冷季节教室内CO2体积分数由课前的0.081%逐节上升,至上午第4节课后达到0.197%。空气细菌总数课前为0.2个/cm2,第4节课后上升至1.8个/cm2;教室内可吸入颗粒物课前为0.45mg/m3,第4节课后为0.46mg/m3;教室内温度课前为5.0℃,第4节课后保持为6.8℃;湿度课前为66.2%,第4节课后上升到75.0%。CO2体积分数、细菌总数课前与第1,2,3,4节课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冬季上海市奉贤区中小学教室空气质量不容乐观,主要是由教室结构在卫生学设计上不合理、学校没有通风换气的规定及学生在冬天长时间滞留在教室造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学校教室、实验室、阅览室、体育馆、餐厅的室内空气质量,为保护学生身体健康、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青岛市某学校学生日常活动场所的室内温度、湿度、风速、CO、CO2、甲醛、PM10、空气细菌总数共8项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该学校室内污染较严重的是甲醛、可吸入颗粒物,场所的超标率分别为80%和50%;污染较轻微的是CO2和空气细菌总数,场所的超标率分别为20%和10%。室内甲醛浓度和CO2浓度、室内PM10浓度与室外PM10浓度、空气细菌总数与室内风速指标间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校应采取定时通风、安装智能室内通风系统、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课桌椅和装修材料以及绿化校园等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教室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建校舍室内环境污染现状并进行干预对策研究,为开展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江西省新建成并刚投入使用的6所学校的72间教室和宿舍为研究对象,采取干预对照研究,对室内环境污染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宿舍在关闭门窗0.5h后甲醛含量超标率为95.83%;通过干预,对照组与干预组甲醛含量在第1,2个季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教室在正常活动情况下CO2、细菌菌落总数超标率分别为41.60%和36.11%;通过干预,教室室内空气质量对照组与干预组的效果未能体现。但随着课时的延长,教室空气质量逐渐恶化,课中已有36.11%的教室CO2超标,课末达52.22%;细菌菌落总数课中已有32.77%的教室超标,课末达51.66%。结论新建宿舍存在甲醛污染,教室室内空气质量随着课时的延长逐渐恶化,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江阴市某拆船厂作业工人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碳(CO2)中毒情况。方法按照有关工作规范现场采集一氧化碳(CO)、CO2、硫化氢气体(H2S)及含氧量的空气样本。结果采集点空气中氧气含量14%,明显低于正常空气含氧量21%;CO2含量为131 332 mg/m3,远超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标准。结论定期监测工作场所中职业危害因素,对CO2和氮气的消防钢瓶应定期进行检查和健全操作规程,加强防患措施。  相似文献   

12.
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环境中空气离子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鹞落坪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中空气离子状况及CO2含量,为制定负离子卫生标准以及负离子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仪器法现场测定正、负离子浓度与CO2含量,并用单极系数和“安培”空气质量评价指数进行卫生学评价。结果鹞落坪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空气中空气负离子总平均浓度为4012个/cm^3,正离子总平均浓度1760个/cm^3,CO2含量总平均值0.037%。空气离子卫生学评价结果,单极系数在人体舒适感范围内,空气质量评价指数达到A级以上,为最清洁空气。结论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空气负离子含量高,是一笔巨大的天然财富,有很高的保健、疗养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浙江师范大学教室全年CO2体积分数进行测量分析,为改善教室环境提供依据。方法用红外线CO2测定仪定期测量大学教室课前、课末CO2体积分数,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 大学教室全年课前CO2体积分数变化不大,其平均值在不同班级规模之间差异无显性;课末CO2体积分数变化较大,在大型班级和中等班级的教室中变化更大,大型班级教室和中等班级教室之间全年课末CO2平均体积分数差异无显性,但都显高于小型班级教室;大型班级和中等班级的大学教室全年课末平均CO2体积分数都高于0.10%,小型班级教室则低于0.10%。结论降低教室内的课末CO2体积分数,尤其是大型班级教室和中等班级教室的课末CO2体积分数,确保高校师生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刘基芳  佟德学 《卫生研究》1992,21(5):250-251
<正> WHO和联合国计划署认为室内空气质量与健康关系密切。长春地处我国第一气候分区,冬季严寒,采暖方式以燃煤为主。为了解不同采暖方式教室一氧化碳(CO)污染状况,1991年3月我们选择长春市有代表性不同采暖方式的2所学校进行教室CO污染和学生碳氧血红蛋白(COHb)及唾液溶菌酶、免疫球蛋白IgG含量的调查。  相似文献   

15.
了解杭州市中小学校秋冬季节教室室内空气质量状况,为提升教室空气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选取杭州市区11所中小学校33间教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空气质量检测仪对正常使用时段教室空气进行检测,对收集的PM2.5和CO2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秋冬季节杭州中小学校教室PM2.5和CO2平均质量体积浓度分别介于35.30~ 74.65 μg/m3和949.17~2 029.98 mg/m3之间,且均随寒冷程度增加而逐月增高(F值分别为1 412.84,775.66,P值均<0.01).PM2.5质量体积浓度不同时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2质量体积浓度随时段变化呈现明显的波峰变化.在测量时段中,68.42%的监测时段教室PM2.5和CO2质量体积浓度符合标准.PM2.5水平与学校类型、寒冷程度有关,年级越高、寒冷程度越高,PM2.5水平越高(β值分别为0.44,8.31,P值均<0.05);CO2质量体积浓度与学校类型、寒冷程度及时段有关,年级越高,寒冷程度越高,CO2水平越高;时段越晚,CO2水平越低(卢值分别为213.64,162.38,-16.28,P值均<0.01).结论 杭州市中小学校教室CO2质量体积浓度与欧洲中小学接近,但PM2.5质量体积浓度远高于国外;PM2.5和CO2质量体积浓度均较国内其他城市中小学略低.在学校选址、规划设计、日常使用管理等方面应预先进行考虑以维持良好的教室室内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6.
教室是学生聚集的场所,教室空气质量与学生的健康息息相关,为了解沈阳市冬季中、小学教室空气中细菌总数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我们于1991年12月17日上午对和平,沈河、皇姑、大东、铁西五个区73个中、小学教室空气细菌总数进行了调查,为做好学校教室空气卫生学评价,提供一些基础资料。1原理与方法1.1原理:空气中附着在尘埃或飞沫小滴上的细菌,经一段时间自然沉降于培养基表面上生长的菌落数,按公式推算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细菌总数。1.2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环境卫生标准分委会审定通过的公共场所空气中细菌总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鱼粉船舱空气中O2、CO2、CO三种气体(以下简称三种气体)含量的监测,保障了船舱作业工业的身体健康。方法 监测人员在甲板上,通过连接便携式三种气体监测仪的专用管伸入船舱,对舱内空气中三种气体的含量进行现场监测、现场读数。结果 刚开舱时,舱空气中O2含量很低,而CO2、CO含量很高,处于缺氧状态,不适宜工人作业;开舱通风半小时后,舱内空气中三种氧化气体含量基本达到工人作业环境的卫生要求,且刚开舱盖组与开舱盖半小时后组两者之间各都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鱼粉船舱盖打开后,要经过充分吹风,通风半小时后并监测舱内三种气体含量符合卫生要求,才能进舱作业,以保障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冬季一所小学五间教室空气污染状况。测定结果:教室CO_2浓度和空气细菌含量均是随课时延长逐渐增高。第二节课后CO_2含量(1030ppm)和细菌总数(35825.9个/m~3)达到高峰,在不同的时间里有三间教室CO_2浓度超过1000ppm。表明,教室空气污染严重;开窗通气前后空气清洁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暴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别在2008年冬春和夏秋2个季节对100名儿童居室和教室内常见的空气污染物CO、CO2,NO2、可吸入颗粒(PM10)、甲醛、苯、甲苯进行检测.结果 儿童居室内NO2的平均水平为冬春季(70.15 μg/m3)高于夏秋季(61.16μg/m3),而甲醛平均水平则是夏秋季(61.18μg/m3)高于冬春季(43.91μg/m3);教室主要空气污染物CO、CO2、NO2的平均水平为冬春季高于夏秋季,而甲醛水平也是夏秋季水平高于冬春季(P=0.008);居室内CO、CO2、NO2水平主要与室内吸烟、使用燃气炉和住宅附近有机动车辆较多公路有关;而甲醛、苯、二甲苯水平则与1年内室内装修、1年内使用新家俱、室内吸烟有关.结论 应针对儿童室内空气污染物相关影响因素,采用科学方法控制室内污染物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一所小学冬季教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室内CO_2含量和空气细菌总数随课时加长而逐渐增高,其中有三间教室CO_2浓度超过1000ppm。第二节课后未开窗通风时空气细菌总数含量高达35825.9个/m~3。表示教室空气污染严重。开窗通风后室内空气清洁度有明显改善,前后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