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刺内关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血浆ANP和心泵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结果提示,针刺内关使失血性休克家兔血浆ANP含量降低,可能与针刺升高血压,改善心泵功能有关.其作用机理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针刺内关抗失血性休克及对心泵功能和血液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针刺人中抗休克已见较多报道。但针刺内关抗失血性休克及对心血管功能和血液流变的研究尚不多见。本实验建立失血性休克家兔模型,应用反映心泵功能和血液粘度的多项指标,探讨针刺内关抗休克和对心泵功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对AD大鼠海马区线粒体结构及离子泵ATP酶的影响.方法:采用D-半乳糖致衰基础上B-淀粉样蛋白颅内注射所致AD大鼠模型,将健康Wistar雄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损伤组、模型组、针刺组、脑复康组.通过电镜观察及比色法,观察针刺对AD大鼠海马区线粒体结构及离子泵ATP酶的影响.结果:针刺组AD大鼠的线粒体密度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Ca-ATP酶式、K-ATP酶的活力水平有明显提高.结论:针刺能改善AD大鼠线粒体损伤程度,提高离子泵ATP酶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寻求影响心血管功能的有效耳穴,进一步探讨耳针的作用机理及耳穴有否特异性等问题,为研究“体表与内脏相关原理”提供某些依据,我们利用心阻抗图技术,观察耳针“心穴”对心泵功能的影响,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心阻抗图或阻抗心动图(Im-Pedance Cordiogram)是一种无创伤性检查心功能的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实验研究。它可反映心泵功能及心脏血液动力学变化,对判断心脏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对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海马区线粒体体密度及离子泵ATP酶的影响.方法:在D-半乳糖致衰基础上,再用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颅内注射制成AD大鼠模型,将健康Wiste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损伤组、模型组、针刺组、脑复康组.通过电镜观察及比色法,观察针刺对AD大鼠海马区线粒体体密度及离子泵ATP酶的影响.结果:针刺组AD大鼠的线粒体体密度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Ca-ATP酶、Na、K-ATP酶的活力水平有明显提高.结论:针刺能改善AD大鼠线粒体损伤程度,提高离子泵ATP酶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外关穴针刺与假针刺后脑功能区的激活特点.方法 18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组和假针刺组,分别施以不针刺、外关穴针刺组、外关穴假针刺组,以18F-FDG为显影剂,运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仪进行脑功能成像扫描,获得可视性脑功能变化图.结果 外关穴针刺组与对照组比较,脑部BA7、13、18、19、21、22、27、38、40、42、45区显著激活;外关穴假针刺组与对照组比较,脑部BA4、6、7、19、22、41区显著激活;外关穴针刺组与假针刺组比较,BA13、42区和小脑显著激活.结论 外关穴针刺与假针刺后激活的脑区显著不同,针刺激活的脑功能区所调控的功能与外关穴的主治功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对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心肌酶谱的影响,并探讨脑卒中病种、病变部位与心肌酶谱的关系.方法将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 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施以不同的针刺方法;并与健康人 (正常组 )比较治疗前后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肌酶谱高于正常组,其中脑出血及卒中部位在脑干及左侧基底节、丘脑的患者心肌酶改变最为显著;针刺能降低患者心肌酶水平.结论针刺对急性脑卒中引发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刺耳穴对家兔胃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运用耳穴诊断、治疗疾病日趋广泛,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耳针疗法见效快、效果好、简便经济,为了进一步验证耳穴——内脏相关的理论,研究耳穴治病的机理,特进行了以下实验.一般资料1.动物选择:本组动物均选用2公斤左右家兔。2.分组:实验共分为两组,一组针刺兔耳内侧中部,简称耳中组;另一组针刺兔耳轮部,简称耳轮组.两组动物均进行同体对照,以观察对比针刺耳穴前后注射乙酰胆碱所致胃电图改变。  相似文献   

9.
针刺对心功能保护及抗休克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报导了针刺“内关”穴对失血性休克家兔心功能及血压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刺后PEP缩短;ET延长;SV、CO增多;MAP升高,每项指标与休克时相比均有非常显著之差异(P<0.001)。以上结果提示,针刺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泵功能,升高血压,这在抗休克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颈心综合征是指颈椎病导致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产生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以心悸、胸闷、胸痛为主,伴有失眠、健忘、多梦等不适.笔者自1997年始对58例颈心综合征患者针刺颈椎夹脊穴进行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客观评价针刺配合麦粒灸对颈椎病颈痛患者颈部压痛阈的影响。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获得合格受试者共15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配至针灸组、针刺组、灸法组。针灸组于针刺结束后予以麦粒灸治疗,针刺组只予针刺治疗,灸法组只予麦粒灸治疗。3组受试者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运用M-tone压痛测试仪,于每次治疗前、后对受试者的颈部压痛阈进行测量。结果 3组接受治疗后压痛阈均增加,自第6次治疗开始,针灸组患者压痛阈明显优于其余两组(P0.05);整个治疗过程中,针灸组压痛阈升高幅度最大,其后依次为针刺组和灸法组;每次干预前后压痛阈的差值比较,3组出现峰值的时间不等,针灸组出现最早,其次是针刺组和灸法组。结论针刺配合麦粒灸可明显升高颈椎病颈痛患者颈部压痛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疤痕灸配合针刺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LT和Ig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5例,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疤痕灸组给予疤痕灸治疗,治疗组给予疤痕灸配合针刺治疗,在治疗1个疗程进行相关疗效评定。结果:针刺组临床治愈率为22.22%,总有效率为84.44%;疤痕灸组临床治愈率为28.88%,总有效率为82.22%;治疗组临床治愈率55.56%,总有效率为97.78%;治疗组明显优于针刺组和疤痕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症状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优于针刺组和疤痕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功能指标上,治疗组明显优于针刺组合疤痕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LT和IgE水平上,治疗组优于针刺组和疤痕灸组(P<0.05)。治疗组比针刺组和疤痕灸组更能有效的降低嗽变异性哮喘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灸配合针刺能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减轻症状缓解及消失的时间,更有效的恢复肺功能的指标,降低LT和IgE水平,减轻咳嗽变异哮喘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针灸对单纯性肥胖并发高血压患者的调整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阐明针灸对单纯性肥胖并发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作用,我们观察了41例并发高血压患者针灸前后肥胖指标、脂质指标(TC、TG、VLDL-C,TC/HDL-C、HDL-C、LDL-C/、LDL-C/HDL-CC,AI)、生理指标(唾液分泌量、心率、呼吸、血压和体温)和能量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针灸治疗取得了很好的减肥效应,同时它对过食、血压,植物神经功能、脂质水平及能量代谢具有良性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婷  钟超伶 《新中医》2020,52(6):124-128
目的:观察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温针灸与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以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156例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2组患者均给予现代医学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温针灸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2组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心电图疗效,记录并对比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总有效率78.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8.72%,对照组总有效率69.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89.74%,对照组总有效率52.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LVEF、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LVEF、LVEDD均低于对照组,LVESD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ET、TXB2均较治疗前下降,6-keto-PGF1α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T、TXB2均低于对照组,6-keto-PGF1α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温针灸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缓解心绞痛,提高中医证候疗效,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中医杂志》2016,(4):325-327
目的 :探究腹针配合神阙灸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新加坡地区医院门诊病例80例,随机分为两组,腹针配合神阙灸组42例和常规体针组38例,治疗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统计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腹针配合神阙灸组总有效率92.86%,常规体针组为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针配合神阙灸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差值为9.85±2.90,常规体针组治疗前后差值为6.46±2.27,症状改善程度前者优于单纯体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针配合神阙灸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体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艾灸及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艾灸及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分别在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统计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肺通气功能(FEV1,FEV1%,FVC%)、呼吸肌疲劳指标MIP以及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气分析、肺功能及呼吸肌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5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灸及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7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基础上加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与血液流变学水平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47%、65.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参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且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参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应用于原发性痛经治疗中效果满意,可有效调节血液流变学,对缓解临床症状具有显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骨伤科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17例,分为3组,针灸观察组39例,针刺观察组38例,灸法观察组40例,针灸观察组采用针刺和灸法相结合治疗,针刺观察组合灸法观察组分别单独采用针刺和艾灸治疗,在不同时间点上分别观察记录3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痛量表(Northwick Park Neck Pain Questionnaire,NPQ)、McGill疼痛量表(McGill pain Questionaire,MPQ)并计算有效率。结果:治疗时和治疗后针灸观察组VAS值均显著低于针刺观察组和灸法观察组(P 0. 05);针灸观察组的MPQ、NPQ评分均低于针刺观察组和灸法观察组;治疗结束时的短期有效率针灸观察组92. 3%,针刺观察组89. 4%,灸法观察组87. 5%,3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个月后的长期有效率针灸观察组87. 2%,针刺观察组76. 2%,灸法观察组75%,前针灸观察组与针刺观察组和灸法观察组比较,有效率显著提高(P 0. 05)。结论:针刺联合艾灸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针刺和灸法单独治疗,且安全性和持续性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灸改善骨髓抑制,促进白细胞升高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昆明种小鼠2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每组56只.用环磷酰胺(CTX)造成骨髓抑制模型.针刺组、艾灸组选取"大椎""膈俞""肾俞""足三里",分别进行针刺、艾灸,正常组、模型组每日与针刺组和艾灸组同时抓取、固定,不做任何治疗.各组分别于第2~7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骨髓细胞DNA聚合酶β(pol β)、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XPD)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针刺和艾灸可以明显上调CTX模型小鼠骨髓细胞DNA修复蛋白XPD、pol β的表达,促进骨髓细胞DNA损伤的碱基切除修复和核苷酸切除修复,从而减轻烷化剂CTX造成的骨髓抑制,增加白细胞.结论:促进骨髓细胞DNA的切除修复,保护造血细胞因化学药物引起的细胞损伤,是针灸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保护造血功能,提升白细胞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温针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化原则,分为温针灸治疗组(136例)、单纯针刺对照组(68例)和药物对照组(68例)。主穴取心俞、厥阴俞、膻中、内关。三组分别采取温针灸、单纯针刺和药物治疗。连续观察三年。结果:温针灸组总有效率为92.6%,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85.3%,药物组83.8%(P〈0.05,P〈0.05)。结论:温针灸对冠心病心绞痛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