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套管留置针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加强术前准备和术中、术后护理.结果:20例患儿顺利安全完成换血治疗,术后24h血清胆红素平均下降50%,黄疸明显消退,有效减少了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操作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
胡红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5168-5168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3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加强术前和术中、术后护理。结果换血过程顺利,平均换血时间2~3h,术后血清胆红素下降明显。结论加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配合和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换血治疗顺利进行并取得满意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输液泵全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6例换血病例,总结了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及术后护理要点。结果:均一次换血成功,除1例患儿发现有低钙血症外,未发现并发症。结论:输液泵全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经素血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有换血指证的10例新生儿高胆红血症患儿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结果]换血过程顺利,平均换血时间120 min~180 min,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下降明显.[结论]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输血泵控制换血速度大大优于人工控制,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予外周血管穿刺,进行同步换血治疗。结果:所有患儿换血后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方法简便,明显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方法:对血清胆红素超过342μmo l/L且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为主或有早期核黄疸症状的58例达到换血标准的患儿采用留置针动静脉穿刺,静脉输血动脉抽血双管同步等量进行,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结果:换血顺利,换血后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P〈0.01)。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单易行,疗效可靠,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叶晴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7):593-594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5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经周围动脉(桡动脉或颞动脉)、外周静脉双通道同步换血,观察病情缓解情况。结果本组患儿换血后24h血清胆红素平均下降50%,黄疸明显消退,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缓解,有效减少了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效果好、快捷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7年12月实施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64例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研究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联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患儿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均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P 0. 05),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过程中联合舒适护理,可明显改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换血疗法是新生儿重症监护中重要的抢救技术之一,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是抢救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的方法.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能保证换血术的顺利进行,还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2008年11月~2010 年11月,我们对75例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蓉  王巧玲 《全科护理》2016,(25):2635-2637
总结445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和溶血病患儿实施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护理,强调实施换血术之前的准备、同步换血过程中的监测及换血结束后的护理是新生儿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在生命体征监护下,对74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结果:换血前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下降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换血治疗后,血常规中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均有显著下降,红细胞无明显下降.血电解质中血钾和血氯均明显下降,血钙和血钠无明显变化.74例患儿痊愈46例(62.2%),好转28例(37.8%).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且又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65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实施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护理经验。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进行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治疗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疗效、并发症及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5例患儿100%顺利完成换血,换血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 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技术安全有效,可操作性强,换血通路的建立和维护是顺利有效换血的关键,换血过程中对患儿病情及不良反应的密切观察、维持出入量平衡则是保证换血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自动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监测自动换血的2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前后胆红素、血常规、电解质、血糖、pH值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并监测患儿换血过程中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外周动静脉自动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为530.7±85.6μmol/L、230.8±93.1μmoL/L,换血前后间接胆红素分别为465.3±55.8μmoL/L、220.6±65.2μmol/L,换血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下降率分别为56.5%、52.6%.换血前后胆红素值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自动换血法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便易行、节省人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治疗,观察病情缓解情况。结果36例患几经换血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黄疸明显消退。结论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效果好、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改良同步换血疗法在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改良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对 5例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恒速换血疗法 ,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及生命体征监测。结果 5例患儿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平均换出率分别为 6 2 .4 9%与 6 2 .12 % ,在换血量达到一半时 ,其胆红素定量下降超过4 0 % ,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换血前、换血中、换血后分别两两配对t检验 ,均有显著性差异 (P值均 <0 .0 0 1) ;血常规、血电解质及生命体征监测比较平稳 ,无不良反应 ;5例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改良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疗效确切 ,安全 ,简便 ,还可提高换血效能。  相似文献   

16.
NICU中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换血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61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换血中监测生命体征和血糖,换血后监测血常规、血生化检查.结果 61例患儿经换血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下降50%左右,8例患儿出现贫血,24例患儿出现血小板减少,54例患儿出现高血糖症,无一例出现血钙、血钠及血钾异常改变.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能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对机体内环境影响小,副作用少,是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欧阳燕  曾新华  王菲  赖慧虹  李婷 《全科护理》2016,(28):2946-2947
[目的]探讨无肝素化改良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护理。[方法]对43例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使用无肝素化改良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术中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换血过程中输血、排血出入量的平衡、有无排血过程中血液凝集情况及术后患儿生命体征、血清胆红素、血常规变化。[结果]43例患儿换血后血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较换血前降低显著(P0.05),换血后血红蛋白较换血前升高(P0.05);未发生低体温、血容量不足、心力衰竭、排血管路血液凝集、血栓、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结论]无肝素化改良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输液泵全自动控制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其对血液中其他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符合换血指征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24例,均采用输液泵全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换血前后均行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肝肾功能及血糖等检查。结果:24患儿例换血前平均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469.74±45.36)μmol/L,换血后为(245.60±15.31)μmol/L,换出率为52.28%,平均换血量150180 mL/kg,换血前后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泵全自动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肯定,具有简单、实用及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不良反应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38例达到换血标准的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取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接受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其中32例疗效满意,6例在换血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9%。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是治疗重症高胆红素血症、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的最佳方法。但在治疗实际病例时存在不可预测性,须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的指征、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5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监测换血前后血清胆红素、血生化、血糖、CRP的变化。结果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换血前后血生化、血糖、CRP指标稳定。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是抢救治疗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