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探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内涵、生存质量评价方法和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护理研究的进展,旨在加强护理工作者对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关注,倡导为癌症患者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与照顾,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癌症作为常见病和多发病,正在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卫生部近3年来公布的卫生统计提要显示,我国部分县市居民前10位疾病死亡率排在第1位的疾病是恶性肿瘤,2007年、2008年、2009年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分别为176.23/10万、166.97/10万和167.57/10万,居高不下。世界卫生组织预计2020年全球每年将有1500万人遭遇癌症,1000万人因癌症死亡。伴随医学科技发展,癌症治疗方法的改进,癌症患者带瘤生存时间显著延长,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工具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癌症在城市人口死因序位中已升至第一位,在农村也上升至第二位,每年有140多万新发癌症患者,癌症已成为威胁生命的头号杀手[1].以往传统的癌症治疗只注重患者的治愈率、生存率、生存时间等生存数量方面的分析研究,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评价医疗效果的指标-生存质量也应运而生.生存质量评价着重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主观感受,疗效的评价也更加重视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疾病的生理性与社会心理性,因此,它被认为是目前准确、定量描述人们健康状况的最好手段之一 [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癌症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3例癌症抑郁患者进行8周的西酞普兰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 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 A)评价疗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评价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比入组时明显降低(P<0.01),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西酞普兰明显改善癌症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检索总结分析近5年国内外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状况,以期提高医疗过程中的注意力,在对癌症患者的治疗中,不仅只关注躯体功能和疾病本身以及由治疗带来的症状和体征,同时注重躯体功能和社会职能。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 edline2000-01/2004-12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相关的文献,检索词“cancer,quality oflife”,分别进行检索并提炼,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中文文献采用手工检索。资料选择:对所检索的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文献所述内容为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②设有对照组。排除标准:重复研究、M eta分析、没有对照组的文献。资料提炼:收集的资料中包括在癌症放射治疗、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外科治疗、骨髓移植、疼痛治疗及康复与护理方面进行生活质量以及主要干预方法的研究。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文章,以近5年发表的优先。资料综合: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的心理反应;由于癌症患者通常是采取综合性的治疗,如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或放射治疗、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加免疫治疗、中医中药等。因而,治疗周期长;其次,治疗的副作用两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受到影响。24篇参考文献分别从不同的癌症治疗领域探索了有关生活质量的研究和干预方法。结论:生活质量研究在癌症治疗中主要有四大作用:①评价癌症治疗的效果,进行疗法选择。②有利于抗癌药物、止吐药物、镇痛剂等的筛选及评价。③有助于了解癌症患者治疗的远期生存状态。④有助于对晚期癌症患者采取最好的管理对策。通过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提出适合的干预方法,以改善和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应用和发挥传统医学中医技术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有待做更多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康复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自评量表编制与检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编制康复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自评量表。方法 参考国外有关测量工具,选择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问题组成量表,以癌症治疗功能评估量表作为对照,同时对康复期癌症病人进行调查。结果 新编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初次和二次调查结果及新编生存质量自评量表和癌症治疗功能评估量表调查结果之间均显示较高的相关性。结论 新编康复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自评量表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7.
癌症在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中位居首位,在患者自觉症状中,疼痛发生率最高,世界上约有350万人忍受着癌痛的折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因此正确评估和护理癌症疼痛患者,是提高和改善其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不同生活状况对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普适性量表( FACT-G),对284例癌症患者进行问卷式调查,对不同婚姻状况、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年龄等FACT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在癌症患者影响因素中,患者的婚姻状况、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年龄等因素影响显著( 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生活质量与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呈负相关;与经济状况、年龄、副反应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经济状况、年龄、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显著( P<0.05)。结论及时对癌症患者进行生存质量测评,不仅对临床诊断、护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且能及时掌握癌症患者进行心理、康复指导,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QLQ-C30的应用及计分方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鉴于癌症较难治愈,很难用治愈率来评价治疗效果,同时又因为要明显提高其生存时间非常困难,生存率的评价作用也有限.因此,癌症患的生活质量研究成为医学领域生活质量研究的主流.现代肿瘤学科已达成共识: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QOL)比生存率、病死率更能准确反应患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状况.  相似文献   

10.
癌症患者长期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癌症长期生存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自编调查表,采用自评和访谈的方法,对安徽省社会和劳动保障厅118例参加医疗保险的癌症长期生存者进行调查。结果:安徽省社会和劳动保障厅直属医保中心共有登记参保人员117,916人,其中癌症患者970人,癌症患者比例为8.2‰.癌症长期生存者257人.占癌症患者26.5%,118人完成调查访视,随访率为45.9%。癌症长期生存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肿瘤类型、TNM分期、治疗方式、治疗相关并发症和生活方式。结论:应密切关注癌症长期生存者的生存质量.加强癌症患者的随访,重视癌症的诊疗规范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乔洁 《上海护理》2007,7(3):59-61
近年来,国内外护理界对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日益深入。有研究表明,对于进展期癌症病患者,保持舒适、控制症状成为他们最基本的需要[1];而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患者的生活质量就应置于首位[2]。现代肿瘤学科已达成共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Q0L)比生存率、病死率更能准确反应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状况[3]。现将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生活质量的定义生活质量(QOL)一词是英文Quality of life的译文。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定义是: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态的体验,包括…  相似文献   

12.
诺丁汉健康量表(NHP)量表由两部分组成,第1部分包括38个条目,分为6个维度,即躯体活动、精力、疼痛、睡眠、社会联系与情感反应,第2部分包括工作、照料家庭、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性生活、爱好与兴趣、度假等7方面。该量表是国际上公认的信度、效度、敏感度均较好的生存质量量表,在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可以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可以研究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及评价治疗措施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把12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分别用生存质量指数(QLI)和BI指数评价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经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QLI与BI分值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康复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 了解不同治疗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 (QOL) ,探索QOL测评在整体护理质量评价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癌症疼痛及生活质量调查表》对 6 6 3例癌症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化疗与放疗、手术组QOL得分有显著性差异 ,以化疗组最低 ( 4 2 .92± 8.87) ;早、中期患者与晚期患者QOL得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QOL与肿瘤进展及肿瘤治疗有明确的相关关系。QOL的提高需要整体护理 ,而整体护理效果评价纳入QOL测评将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恶性肿瘤患者的死亡率逐渐降低,但由于疾病本身及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作业治疗在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显著。评估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常用的量表包括通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癌症特异性生活质量评价工具和特定癌症生活质量评价工具,这些量表均提供详细的评价方法,为后续治疗提供了依据。作业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癌症术后的疼痛,维持或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家庭、社区环境改造提出意见,强化耐力与心肺功能,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指导患者进行淋巴水肿相关训练,促进患者职业或教育的回归。但目前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康复普及程度不够、肿瘤治疗模式仍偏向于临床,康复治疗师的受教育程度不够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影响不同治疗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QOL)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应用《癌症疼痛及生活质量调查表》,对330例癌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化疗、放疗、手术组QOL得分有显著性差异,以化疗组为最低(41.4±9.11),早、中期患者与晚期患者QOL得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QOL与肿瘤进展及肿瘤治疗有明确的相关关系,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癌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我国,癌症已成为威胁生命的头号杀手。伴随医学的发展,癌症治疗的改进,癌症患者带瘤生存时间显著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代肿瘤学科已经达成共识,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qualityoflife,QOL)比生存率、病死率更能反应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状况,  相似文献   

18.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情绪与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辉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5):1413-14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情绪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行情绪状况、癌症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评估。结果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情绪状况和生活质量较差(SAS=63.47±14.93,SDS=66.75±15.11,QLQ=49.12±10.39);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境,提高生活质量(54.98±13.37),较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较重,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助其康复。  相似文献   

19.
癌症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癌症患者的疼痛和生活质量状况。方法 应用疼痛调查表对139例住院癌症患者进行调查,应用生活质量调查表对其中的30例疼痛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调查。结果 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为55.8%,其中轻度疼痛47.4%,中度疼痛36.8%,重度疼痛15.8%。对疼痛患者进行镇痛前后的生活质量调查,评价镇痛效果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有效镇痛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应控制癌症患者疼痛和采取个体化干预措施,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探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以及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2例正常人及74例CP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其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关系。结果患者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与病程、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结论正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CP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的心理状况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