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90例,确诊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2月,其中45例采用传统切口手术治疗设为对照组,另外45例给予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及患者对乳腺外形满意度评分情况,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实施现代微创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能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并且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实施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美观满意度以及治疗时间等指标上,都要比对照组好,而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应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探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8例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138例和对照组1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疗效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疗效81.67%,且手术时间(28.5±2.6)min明显低于对照组,乳房外观满意度比例86.23%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手术在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救治的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共115例,以数据随机法为依据分成两组:治疗组(n=61例,施以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常规组(n=54例,施以普通手术方法治疗),对两组在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6.72%、手术时间(27.8±3.4)min、术后切口瘢痕评分(4.5±1.2)分、乳房外观满意评分(1.5±0.4)分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有效率79.63%、手术时间(38.4±2.4)min、术后切口瘢痕评分(6.9±0.8)分、乳房外观满意评分(4.2±1.3)分(P﹤0.05)。手术时间、术后切口瘢痕评分、乳房外观满意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79.63%(P﹤0.05)。结论在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治疗中,对其施以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有助于提升其临床疗效,缩减临床手术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治疗中使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的临床效果,为乳腺下缘入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82例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传统其中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的5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的完成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和其他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27.69±1.3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37.93±1.52)min,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避免二次手术,缩短手术所需时间,手术切口不明显,美容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进行乳腺下缘切口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治疗的患者95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7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乳腺下缘切口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手术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观察组的手术后瘢痕评分、乳房外观满意评分、手术时间明显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进行乳腺下缘切口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治疗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5月于我院妇科就诊的患有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患者,共35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在乳腺下缘切口进行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科学的比较.结果:在手术时间、VSS评分和乳房外形满意度的比较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过程中,运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相对较短,由于切口非常隐蔽患者的接受度普遍较高,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在多发性乳腺纤维瘤治疗过程中,应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外科手术的价值。方法将70例多发性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实施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常规乳腺纤维瘤切除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实施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短、出院快,且患者满意率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数据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外科手术治疗多发性乳腺纤维瘤的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张云锁 《吉林医学》2014,(26):5898-5898
目的:探讨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乳腺纤维腺瘤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环乳晕切口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放射状切口手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美容效果的总满意度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有3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术后有7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5.5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复发,术后复发率为2.22%,对照组患者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复发,术后复发率为6.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方式与传统的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相比,具有定位更加精准,美容效果更好、感染率较低、术后恢复较快,不易复发等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研究乳腺下缘切口联合皮内多点缝合法在治疗乳腺下象限肿瘤的应用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112例,根据其治疗措施的不同将其均分为2组:治疗组(乳腺下缘切口联合皮内多点缝合组)和对照组(放射状切口组)n=56)。观察2组患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后的临床效果,做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感觉正常、双乳对称、切口愈合甲级的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05);治疗组复发率为3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41.07%,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01〈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乳腺下象限肿瘤中,乳腺下缘切口联合皮内多点缝合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不容忽视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贵海 《中外医疗》2013,(34):67-68
目的 探讨分析乳晕切口行内上象限周边纤维腺瘤手术效果.方法 选取2000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乳晕切口行内上象限周边纤维腺瘤手术和乳腺表面行放射状切口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手术基本情况以及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分别比较分析.结果 在手术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上两组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未见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3.3%;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总满意率为96.7%,对照组为86.7%;观察组整体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 乳晕切口行内上象限周边纤维腺瘤手术在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中效果明显,术后外观佳,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腺瘤手术后使用夏枯草口服液与其术后切口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收集202例乳腺纤维腺瘤手术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101例)和对照组(101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夏枯草口服液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对两组患者的血清反应蛋白(CRP)、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切口炎性反应及肿胀程度、术后切口渗出量、切口疼痛评分、愈合时间、愈合等级、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能较快降低血清IL-2、IL-6水平;治疗组在手术切口炎性反应及肿胀程度、切口引流量、切口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甲级愈合数多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夏枯草口服液应用于乳腺纤维腺瘤手术可有效改善术后机体免疫应激反应,缓解术后切口炎性反应、肿胀程度及切口疼痛,减少术后切口渗液量,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缩短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冯影 《中外医疗》2016,(20):10-12
目的:分析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治疗乳腺疾病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从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放射状切口,观察组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病变组织残留率、伤口积液以及在患者出院前调查其对手术的满意度、生活质量评价对比。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术后伤口积液发生率分别为97.50%、3.75%,对照组分别为82.50%、10.00%,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伤口积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均降低明显,FACT评分中PWB、SWB、EWB、FWB评分均增加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疾病采取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安全有效,可较好的改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桐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依据术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后生活质量评分(SF-36)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与比较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100人。对照组给予传统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术时、术后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组肿块切除率、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美容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两组患者肿块切除率均为100%,无复发。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切口长度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明显低于对照组22.6%的发生率(P0.05)。随访5个月后,观察组美容效果优良率高达99.0%,患者满意度高达92.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微创手术能够有效切除乳腺良性肿瘤,且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外观美观,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癖散结胶囊联合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增生症伴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2例乳腺增生症伴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行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他莫昔芬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1个月,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雌二醇(E2)、催乳素(PRL)、孕酮(P)、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E2、PRL、LH、TG、LDL-C水平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HDL-C水平及对照组的所有血脂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92%(2/51),低于对照组的15.69%(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癖散结胶囊联合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增生症伴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可有效调节性激素水平,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减轻乳房疼痛程度,降低复发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黄仲昭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1415-1416,1437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切口(经乳晕弧形切口与经放射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经乳晕弧形切口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的优势。方法:通过随访,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乳晕弧形切口手术65例(观察组),经放射切口手术41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并发症和术后1年以上随访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手术切口明显较对照组小(P<0.01)且更加美观,术后随访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种不同切口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经乳晕弧形切口更小更美观,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小切口传统手术治疗触诊阴性乳腺结节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9例触诊阴性乳腺结节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复发率、乳房外形优良率及SF-36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08%(9/3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优良率97.50%(39/40),对照组优良率79.49%(31/3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家庭角色、语言、情绪、个性、精力、社会角色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切口传统手术相比,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触诊阴性乳腺结节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切口长度,降低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能有效保持患者乳腺外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治疗乳腺疾病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因乳腺疾病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腋下切口乳腺手术治疗;观察组则经乳晕行乳腺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病灶切除情况与患者满意程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病灶完全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手术治疗结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乳腺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经乳晕切口行乳腺手术的应用可提高乳腺病灶完全切除率,进而提高患者满意程度,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别将环乳晕切口、传统放射状切口用于乳腺纤维腺瘤治疗中,对两种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与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分组研究,治疗组实施环乳晕切口治疗,参照组实施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相比参照组76.67%明显更高(P0.05);治疗组并发症率为6.67%,相比参照组26.67%明显更低(P0.05)。结论相比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环乳晕切口手术用于乳腺纤维瘤中效果更理想,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提升美观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