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的恶性肿瘤。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法远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肿瘤免疫治疗,包括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检查点阻滞剂(如PD-1阻滞剂、CTL4阻滞剂)等,是近年发展迅速且具有良好前景的肿瘤治疗新方法。本综述着重介绍PD-1阻滞剂、DC-CIK细胞、TIL细胞在治疗肝细胞癌中取得的进展,并对本课题组发明的多能免疫杀伤转基因细胞(PIK)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肿瘤治疗方法可谓日新月异。自1891年Willian Coley第一次利用细菌提取物(Coley毒素)激发整体免疫来治疗恶性肿瘤,迄今已有100余年。现在人们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其与机体相互作用机理的认识和治疗肿瘤的各种技术的发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有关机体-肿瘤免疫的基础性研究,还是有关抗肿瘤治疗的临床研究,也无论是体外、体内研究或动物模型研究,肿瘤疫苗研究在今后必将大大丰富人们对肿瘤的认识,并将为人们最终战胜肿瘤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免疫脂质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艳  洪芳 《中国药房》2001,12(2):112-113
免疫脂质体 (immunoliposomes)是单克隆抗体修饰的脂质体的简称 ,集脂质体的特性和抗体的靶向性于一体 ,是一种新型的药物传释系统。手术、放射治疗、化疗及生物治疗是当今治疗恶性肿瘤的4种基本模式。近些年来 ,免疫脂质体较之后3种肿瘤治疗模式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为快。本文拟就其在肿瘤的化学治疗、肿瘤抗体靶向酶 -前药治疗、硼中子俘获治疗和生物治疗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作一概述。1用作肿瘤化疗药物的载体化疗是肿瘤治疗的手段之一 ,但化疗药物在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 ,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也较大。以免疫脂质体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DC-CIK生物疗法联合索拉非尼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肿瘤科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索拉非尼(0.4 g/次,2次/d),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患者采用DC-CIK生物疗法联合索拉非尼,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不良反应.结果 (1)DC-CIK细胞1~3 d增殖较慢,4~6 d增殖较快,且比单纯CIK细胞的增殖速度更快.(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总缓解率(48.71%)显著高于对照组(23.08%)(P<0.05).(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CD+16、CD+56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2组患者均出现发热、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DC-CIK生物疗法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护理干预对进行生物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收集我院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肿瘤生物治疗科收治的在放、化疗间歇期接受生物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共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系统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症状护理、饮食护理等;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未采用系统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生物治疗的副反应及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显示系统护理配合生物治疗可提升恶性肿瘤患者生物治疗的效果及免疫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治疗质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肝癌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特别是在我国慢性乙肝发病率非常高,因慢性乙肝最终发展成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数量也居全球之首。细胞免疫疗法近年来成为了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其中尤以DC-CIK细胞最为突出,将DC和CIK细胞共培养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目前国内临床医生也将DC-CIK细胞治疗与目前存在的各种治疗方法相结合,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就DC-CIK联合各种其他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肿瘤的生物治疗是指通过调动机体的天然防御机制或人为地给予机体某些生物物质来取得抗肿瘤的效果,是除手术、放疗和化疗经传统疗法以外的第4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它利用各种生物治疗制剂和手段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这到控制和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在肿瘤的治疗上有着巨大的治疗潜力和生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将具有决定性的长期疗效。因此现代肿瘤生物治疗技术的应用,已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的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肿瘤的认识也深入到了分子水平,寻找到了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强大武器—肿瘤疫苗。最早在1891年Coley第一次利用细菌提取物(coley毒素)激发整体免疫来治疗恶性肿瘤;随后,人们便开始尝试利用多种方法制备肿瘤疫苗并利用其促进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从整体、细胞分子水平调控机体抗肿瘤免疫。目前,肿瘤的研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将为人们最终战胜肿瘤提供了强大有力的把握。1肿瘤疫苗的免疫机制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许多的机制来逃避宿主的免疫防御,如①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低;②肿瘤漏逸;③免疫无能状态;④肿瘤低…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的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机体免疫系统中最强有力的一种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APC),在免疫应答的启动、调控上起着关键的作用。现代抗肿瘤免疫疗法利用DC负载肿瘤相关抗原(TAA)制成的肿瘤疫苗(瘤苗),在转移性前列腺癌、恶性黑色素瘤、多发性骨髓瘤和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等几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上已取得喜人的效果。现对树突状细胞的生物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细胞)过继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效果。方法:DC-CIK过继细胞免疫治疗护理流程化。治疗护理后无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63例中有51例出现食欲增加,32例睡眠和体力改善,18例疼痛患者中有13例疼痛减轻,33例化疗放疗毒副反应不同程度减轻,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用DC-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能有效提高细胞免疫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肿瘤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们对肿瘤的认识深入到了分子水平 ,开始尝试根据肿瘤免疫的理论 ,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制备肿瘤疫苗并应用于肿瘤治疗。1 肿瘤疫苗的设计原理制备肿瘤疫苗是围绕如何增强肿瘤的免疫原性和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以及如何打破肿瘤免疫耐受这一核心问题进行的[1] 。理想的肿瘤疫苗不仅能诱导主动性免疫 ,刺激宿主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而且还要安全、无毒副作用 ,还能为预防肿瘤复发提供保护性的长期免疫记忆功能[2 ] 。肿瘤抗原多肽疫苗等着眼于将肿瘤抗原分离、纯化、扩增 ,增加抗原递呈细胞对肿瘤抗原的…  相似文献   

12.
范平生  汪瑛  冯克海 《安徽医药》2005,9(9):641-644
恶性实体肿瘤组织内微环境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低pH﹑低O2、营养贫乏状态,这种状态影响了恶性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利于细胞因子﹑免疫细胞抑制杀伤恶性肿瘤细胞.该文简要叙述恶性肿瘤组织的微环境形成﹑细胞内外液特点、肿瘤免疫以及肿瘤微环境对细胞因子﹑免疫细胞和单克隆抗体抗恶性肿瘤作用影响,探讨如何改善这种微环境状态以提高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超级抗原金葡菌肠毒素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巧云  陆晓和 《上海医药》1998,19(11):23-24
抗肿瘤生物疗法因疗效明显且副反应小,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体外实验证明:人的免疫效应细胞能识别并杀死人肿瘤细胞。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普遍低下,抗肿瘤生物疗法通过放大人体的自然防御机制,刺激免疫效应细胞增殖,提高免疫效应细胞对肿瘤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增强单核细胞对抗原识别能力,调节肿瘤细胞的肿瘤相关抗原表达等强化人体免疫系统而使肿瘤退缩,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从90年代开始将对T淋巴细胞具有强大刺激功  相似文献   

14.
胡婷婷  史健 《药品评价》2012,9(18):16-19
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交叉发展,基于免疫识别和效应机制的生物免疫治疗由于其可增强机体肿瘤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打破免疫耐受的特点,已经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外恶性肿瘤的第四治疗模式。由于绝大部分肿瘤免疫原性较弱,且与正常组织有交叉,因此,  相似文献   

15.
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是食管癌的主要组织学类型, 占全球病例的90%。尽管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治疗, 但其预后仍较差。近年来, 抑制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 PD-1)或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PD-L1)的单抗在包含食管癌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中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然而, 由于耐药性, 只有少数患者得到了临床获益。因此, 在临床中, 应明确能够精确预测的生物标志物, 以便进行个体化免疫治疗。由于肿瘤免疫微环境可能会影响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反应, 因此, 肿瘤免疫(如肿瘤细胞的PD-L1表达、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和髓系来源的肿瘤抑制细胞)在ESCC中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ESCC中肿瘤免疫微环境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张慧敏  高习华  刘清池 《河北医药》2014,(20):3167-3169
由于环境污染、电离辐射及食品农药残留等因素,血液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如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血液肿瘤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生物治疗孕育而生,并有望成为继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治疗血液肿瘤的又一有力武器。其中以DC-CIK为基础的细胞免疫治疗,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已广泛用于多系统肿瘤的治疗,本文就DC-CIK治疗血液肿瘤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肿瘤药学》2011,(6):F0004-F0004
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治疗、化疗及放疗之后的一项肿瘤治疗新技术,以其安全、无害、有效的优势,肿瘤生物免疫技术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医学奖”,生物治疗代表着肿瘤治疗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肿瘤的免疫治疗被认为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对肿瘤有明确效果的又一治疗方法.由于放疗、化疗在肿瘤治疗中带来严重的的不良反应,肿瘤免疫治疗的地位显得尤其重要,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它的出现便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基于细胞的免疫生物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抗血管生成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为肿瘤治疗带来了希望,然而肿瘤血管与免疫微环境之间相互交错的复杂关系导致其疗效不如人意。散乱的肿瘤血管阻碍CD8+T细胞进入肿瘤微环境,而且肿瘤血管生成的关键驱动力VEGF干扰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从而抑制T细胞的启动,VEGF还诱导CD8+T细胞的耗竭。同时,多种先天免疫细胞和获得性免疫细胞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加速失控的血管生成,促进血管不成熟。因此,靶向肿瘤血管和免疫是加强肿瘤免疫治疗的一种有潜力的策略。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运用血管与免疫相互干预的策略来进行联合抗肿瘤免疫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综述对免疫和血管交联肿瘤微环境进行总结与讨论,综述了近几年内运用血管-免疫相互干预策略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肿瘤免疫治疗成为当今肿瘤治疗的第4大手段,近年来显示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是一种新型免疫活性细胞,兼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和自然杀伤细胞(NK)的非主要组织相关性复合物限制性杀瘤的特点[1]。DC-CIK联合治疗恶性肿瘤在不损伤患者的免疫系统结构及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