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并比较大剂量激素和前列地尔联合治疗不同类型的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的突发性耳聋42人,病耳45例,全频率都下降的突发性耳聋43人,病耳44例,高频率下降为主的突发性耳聋40人,病耳50例.每组给予的治疗方案相同:10mg地塞米松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3天,5mg地塞米松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天,联合前列地尔20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0d为1疗程.结果 3组的治愈率分别为33.3%、13.53%和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不同类型的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比较,H值为16.28,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频听力下降型的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高于其他两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凯时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收治的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即给予患者血管扩张剂、营养神经剂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凯时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纯音听力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5.0%(34/40)高于对照组的65.0%(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纯音测听气导为(29.1±2.0)d B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3±2.4)d B,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凯时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高压氧联合微波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静脉滴注治疗。定期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听力的改善程度。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90.0%)明显优于对照组(65.0%),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突发性耳聋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鼻内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8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鼻内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纯音听气导均值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1.8%)明显优于对照组(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音听气导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鼻内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好、安全性高、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突发性耳聋耳鸣患者中随机选取122例作为本研究病例对象,所选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对照组(61例)和研究组(61例),对照组接受前列地尔治疗,研究组接受前列地尔和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疗效,研究组96.72%比对照组80.33%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听气导状况,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听气导状况,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疾病可考虑给予高压氧治疗,此方式疗效显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6.
卢绍坤 《中外医疗》2016,(7):115-116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前列地尔联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恢复程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群收集2013年7月—2015年7月该院符合标准的突发性耳聋患者6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空气传导听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耳鸣恢复率92.86%、眩晕恢复率84.00%,对照组耳鸣恢复率77.78%、眩晕恢复率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前列地尔联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发性耳聋能,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促进听力恢复,提高治愈率和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雷杰  毕梦  杨飞  王丛 《西部医学》2018,30(6):892-895
【摘要】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比较两组突发性耳聋、眩晕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纯音听阈、血流动力学变化,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突发性耳聋、眩晕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纯音听阈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变形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伴眩晕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减轻眩晕症状,降低纯音听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葛根素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9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以高压氧联合葛根素为主的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以葛根素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是56.8%和36.5%,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联合葛根素为主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其疗效明显优于以葛根素为主的药物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眩晕和耳鸣改善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耳鸣率及眩晕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优于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金纳多配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我院8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500 mL+地塞米松10 mg+能量合剂,静脉滴注,1次/d。同时辅以高压氧治疗60 min,1次/d。口服谷维素片、西比灵各2片,3次/d,20 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纳多注射液17.5 mg×5支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20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耳聋、耳鸣、眩晕好转程度及纯音测听复查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68.2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纳多配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聋疗效好,患者耳聋、耳鸣、眩晕明显得到改善,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及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静脉点滴,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肉注射、高压氧面罩吸入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葛根素注射液静脉点滴,各连续治疗10 d后复查纯音测听,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50.0%(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素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杨冬昱  赵英  张云 《黑龙江医学》2009,33(4):283-285
目的观察凯时(前列地尔,即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眩晕的疗效。方法10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凯时注射液10μg+0.9%氯化钠注射液(或5%的葡萄糖溶液)20 mL,缓慢静脉滴注,1次/d,10~14 d为1个疗程。②对照组:用复方丹参30 mL和维脑路通4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点滴,1次/d,10~14 d为1个疗程。两组均辅以使用三磷酸腺苷、辅酶A、细胞色素C、营养神经等药物静脉注射。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后听力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耳聋治疗有效率为87.93%;耳鸣治疗有效率为94.7%。对照组:耳聋治疗有效率为77.36%;耳鸣治疗有效率为96.1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凯时对突发性耳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在突聋的治疗上,凯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乌灵胶囊联合静脉滴注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5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接受静脉滴注巴曲酶治疗,观察组加用乌灵胶囊,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听力情况[气导(AC)、骨导(BC)、气骨导差(ABG)]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AC、BC、ABG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灵胶囊联合静脉滴注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听力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高压氧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1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对照组58例,仅选用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耳鸣、眩晕残存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61.0%,对照组为34.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耳鸣眩晕残存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好,能显著降低耳鸣、眩晕残存率,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在临颍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10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2)与联合组(n=52)。对照组52例患者61耳接受单纯地塞米松治疗,联合组52例患者63耳接受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耳鸣、眩晕残存情况、听力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耳鸣、眩晕残存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联合组与对照组听阈值在治疗后均上升,且联合组听阈值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改善患者听力,降低耳鸣、眩晕残存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但本次研究病例较少,需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增加样本数量进一步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分析金纳多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和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突发性耳聋、耳鸣和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选择96例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随机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其中对观察组采用金纳多片剂治疗,复方丹参治疗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西比灵等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突发性耳聋、耳鸣、眩晕等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耳鸣治疗有效率为75.56%,对照组耳鸣治疗有效率为5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眩晕治疗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眩晕治疗有效率为90.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听力改善治疗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听力改善治疗有效率为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突发性耳聋、耳鸣和眩晕患者采用金纳多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充分改善患者的耳鸣、眩晕症状,改善患者的听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及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静脉点滴,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肉注射、高压氧面罩吸入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葛根素注射液静脉点滴,各连续治疗10d后复查纯音测听,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50.0% (P <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素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梁润  王英波  沈艳 《中医学报》2019,34(5):1101-1104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气滞血瘀证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突发性耳聋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每次500μg,每天3次;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10μg,每天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两组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听力、眩晕、耳鸣、耳闷的改善时间、听力损失评分、听力阈值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听力、眩晕、耳鸣、耳闷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听力损失评分和听力阈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基础上,通窍活血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气滞血瘀证效果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从而缓解血瘀症状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全频听力损失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低、高频听力提高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葛根索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112例患者自愿分为两组.治疗组在用葛根素注射液;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均以14是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突发性耳聋及其耳鸣以并发症状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