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加味当归芍药散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比较加味当归芍药散和双益平 (石杉碱甲 )片剂治疗老年性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disease ,AD)的疗效。【方法】 35例AD病人随机分为 2组 ,加味当归芍药散组 2 0例 ,双益平组 15例 ;分别给予加味当归芍药散口服液 10mL ,口服tid× 8周和双益平片剂 0 .15mg ,口服 ,bid× 8周。【结果】与治疗前相比 ,两组长谷川痴呆量表 (HDS -R)积分均有显著性改善 (P <0 .0 5) ,但HDS -R积分值分级变化并未显示显著性 (P >0 .0 5) ;加味当归芍药散组和双益平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75%和 73.4 %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但对病人非认知性精神症状 (SCAG积分值 )的改善加味当归芍药散优于双益平 (P <0 .0 1)。【结论】加味当归芍药散对AD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袁萧  段敏敏 《中外医疗》2010,29(27):111-111
目的探讨尼膜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口服尼膜同片30mg/次,3次/d,对照组口服双益平片0.2mg/次,2次/d,疗程3个月。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MMSE、ADL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MMSE、ADL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MMSE、ADL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且2组间治疗后比较也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尼膜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优于双益平,MMSE、ADL评分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思美泰片剂治疗酒精性肝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酒精性肝病合并抑郁症的4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护肝治疗基础上给予思美泰片剂500mg日2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治疗基础上给予丙咪嗪片剂75mg日2次口服,疗程4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对肝功能各项指标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思美泰片剂治疗酒精性肝病合并抑郁症有较好疗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4.
张薇 《西部医学》2016,28(11):1575-1577+1582
目的 观察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Ⅱ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新发Ⅱ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在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18例给予二甲双胍500 mg,3次/日口服,西格列汀100 mg,1次/日口服。对照组18例只给予二甲双胍500 mg,3次/日口服。两组均治疗16周后,根据体征、肝脏B超和各项生化指标判断两组患者的疗效,记录不良事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肝酶、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脂肪肝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有效率为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Ⅱ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的糖死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等生化指标,脂肪肝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6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三联疗法治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2次/日口服,阿莫西林胶囊0.5,3次/日口服,克拉霉素颗粒0.5,2次/日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250mg,3次/日口服,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在临床症状评分组内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痴呆的护理康复干预对临床治疗及其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来自我院住院的AD患者56例。按数字表法(以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8例,两组进行护理康复干预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补肾通脑益智汤(主要药物:蚕蛾、枸杞子、黄精、水菖蒲、熟地黄、淫羊藿),分早晚2次,口服。对照组加用喜得镇(每片1mg),每次2mg,每日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取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8.57%,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智能、ADL及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治疗组改善明显。结论:老年痴呆的护理康复干预对临床治疗及其预后可取得的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报》2013,(10):1558-1560
目的:探讨益智聪脑颗粒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改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每晚睡前服用5 mg,连续服用4周后改为10 mg,继续服1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智聪脑颗粒,每日1剂,温开水冲服,分2次服用,连服16周。服药期间停用有关其他抗痴呆和促智药。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评分。并进行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后MMSE评分为(19.0±4.8)分,ADL评分为(31.2±10.3)分,治疗组MMSE评分为(21.8±3.5)分,ADL评分为(26.8±10.8)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智聪脑颗粒联合多奈哌齐片可以显著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总体功能、认知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疗效优于单纯服用西药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生脉散辅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2组均给予相同的心力衰竭的标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煎剂100 mL口服,每日2次;2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56.0%,2组比较,P<0.05;2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4%和72%,2组比较,P<0.05;2组测定血浆脑钠素(BNP)值比较,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P<0.05。结论:生脉散辅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唐学敏  于兆安 《中原医刊》2003,30(16):37-38
目的 :观察泰诺林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 5例骨关节炎患者随机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 ,治疗组 32例口服泰诺林控释片 ,每次 2片 ,1日 3次 ;对照组 33例口服双氯芬酸钾片 ,每次 2 5mg ,1日 3次。疗程均为 4周。结果 :治疗组 32例中明显进步 15例 ,进步 6例 ,改善 9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 93 75 %;对照组 33例中明显进步 4例 ,进步 12例 ,改善 10例 ,无效 7例 ,总有效率 78 7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治疗组治疗后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活动痛及病人自我评价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 ,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泰诺林控释片治疗骨关节炎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确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在饮食、运动治疗基础上,加用双胍类与磺脲类口服降糖药联合控制血糖。对照组予以吲达帕胺2.5~5mg,每日1次。治疗组予以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口服,20mg/次,2次/日。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糖、胰岛素抵抗、血压、尿素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能够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并使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柴枳朴槟汤的临床疗效及进行小鼠胃肠推进实验的研究,观察柴枳朴槟汤对胃肠运动的作用。方法:临床研究将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气壅滞型随机分为柴枳朴槟汤组和吗丁啉组,分别给予柴枳朴槟汤和吗丁啉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实验研究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西药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每日用蒸馏水1ml灌胃,中药组每日用柴枳朴槟汤1ml(5g/kg~10g/kg~20g/kg),西药组每日用吗丁啉1ml(5mg/kg)灌胃,共喂药10d。分别予小鼠胃肠推进实验。记录各组小肠炭末推进百分率。结果:临床研究中中药组与西药组疗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研究中中药组(高剂量组)、西药组小肠炭末推进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表明柴枳朴槟汤具有促进胃肠运动的作用,适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12.
文玉萍  黄荣杰 《广西医学》2012,34(6):709-711
目的观察依普利酮与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中心动脉压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依普利酮组(A组)及氯沙坦组(B组)各40例,分别给予依普利酮片50 mg、氯沙坦钾片50 mg口服,1次/d,疗程12周。治疗前后应用欧姆龙HEM9000AI检测系统检测外周动脉收缩压(SBP)、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HR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BP与CSBP明显相关(P<0.05);治疗前两组SBP、CSBP、H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与CSBP均下降(P<0.05),但治疗后两组SBP、CSBP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依普利酮与氯沙坦均可降低外周动脉血压及中心动脉压,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3.
文玉萍  黄荣杰 《广西医学》2012,34(7):831-833
目的 观察依普利酮对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10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依普利酮组及氯沙坦组各53例,依普利酮组口服依普利酮片50 mg,氯沙坦组口服氯沙坦钾片50 mg,均为1次/d,疗程12周.治疗前后检测坐位血压、左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LbaPWV)及右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RbaPWV)、血生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压、LbaPWV及RbaPWV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依普利酮在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同时能减慢患者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具有改善动脉血管弹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制剂行早孕流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学文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4):1833-183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制剂米索前列醇(米索)或卡前列甲酯栓(卡孕栓)行药物流产临床效果的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我院节育门诊2006年5月至10月600例患者(停经≤49d)分成两组:米非司酮+米索组;米非司酮+卡孕栓组。米索组:米非司酮25mg,口服,2次/d,服用3d,第4天米非司酮+米索0.6mg口服;卡孕栓组:米非司酮+阴道放置卡孕栓1mg。结果:米索组成功(完全流产)率为95.86%,失败(不全流产率2.07%,全不排出率2.07%)率4.14%;卡孕栓组成功(完全流产)率为95.81%,失败(不全流产率2.58%,全不排出率1.61%)率4.1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制剂(米索或卡孕栓)均是较理想的终止早孕(停经≤49d)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胃反流(DGR)液对大鼠胃黏膜的损伤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16只进行手术,其中8只行肝总管插管手术以引流胆汁,8只行十二指肠插管手术以引流十二指肠混合液.另外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A,B和C组.A、B组为DGR模型组,A组大鼠行胆汁灌胃,B组大鼠行十二指肠混合液灌胃,C组对照为生理盐水灌胃.2周后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胃黏膜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胃黏膜组织TNF-α、IL-1β和IL-4的表达.采用TUNEL技术观察各组胃黏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A和B组大鼠胃黏膜病理改变提示造模成功.A组和B组大鼠胃黏膜细胞的TNF-α、IL-Iβ表达均显著高于C组(P<0.05),而IL-4的表达在3组间无差异(P>0.05).A组和B组胃黏膜凋亡指数均显著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的胃黏膜病理改变、细胞因子表达和细胞凋亡指数均未见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不同成分的DGR液均可引起胃黏膜损伤,其中细胞因子表达异常和细胞凋亡可能参与其发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疗法与预后。方法:CVA患儿79倒随机分成A组(吸入糖皮质激素组).B组(口服氨茶碱和扑尔敏组)、C组(口服沙丁胺醇和酮替芬组)、D组(对照组)。A组予丙酸倍氯米松定量气雾剂吸入,每次100μg,每日2次。B组给予氨茶碱片每次4-5mg/kg,每日3次;扑尔敏每天0.35mg/kg,分3-4次。C组给予沙丁胺醇,每次0.1m/kg,每日2-3次,咳嗽消失后2周停药,酮替芬<3岁每次0.5mg,≥3岁每次1mg,每日均为2次。D组给予止咳、祛痰、抗感染等治疗。各组疗程均为6个月。随访时间半年至4年7个月。结果:用药2周有效率A、B、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明显优于D组(P<0.01)。CVA复发率A组(20%)低于B组(45%),但两者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能与样本小有关,A组与C组及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CVA转化为哮喘发生率A组低于B组及C组(P<0.05),明显低于D组(P<0.01)。B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副作用发生率A、B、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口服氨茶碱和扑尔敏、口服沙丁胺醇和酮替芬对控制CVA对咳嗽症状均有较好疗效,但对预防CVA复发、CVA转化为哮喘,吸入糖皮质激素疗效优于氨茶碱和扑尔敏、沙丁胺醇和酮替芬。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纳入AD患者181例,其中轻中度131例,随机分为中药组66例和西药组65例;重度5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25例和西药组25例。中药组每4周进行中医辨证1次,心气虚证给予调心方,肾精不足证给予补肾方,挟痰、挟瘀者分别加用礞石滚痰丸、血府逐瘀胶囊治疗;西药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疗程均为4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量表和POD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DL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轻中度患者治疗24周、48周后,两组患者的POD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01,P<0.05);重度患者治疗后,仅西药组患者在治疗24周后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改善AD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其病情进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活血化瘀中药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视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视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原发性青光眼 32例6 0眼治疗前后的视力变化。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 (33眼 )和活血化瘀组 (2 7眼 ) ,常规治疗组按病情常规给予降眼压药物及手术治疗。活血化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物。【结果】常规治疗组治疗后 8眼 (2 4 .2 4 % )视力提高 ,活血化瘀组治疗后 16眼 (5 9.2 6 % )视力提高 ,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活血化瘀组中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者 15眼 ,治疗后 8眼 (5 3.33% )视力提高 ,采用脉络宁注射液者 8眼 ,治疗后 6眼 (75 % )视力提高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有助于提高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富血小板血浆(PRP)和Bio-oss骨粉单独或联合应用对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的应用效果。方法:44例牙周基本健康的患者分别植入44枚Straumann种植体,其中应用PRP15例、PRP联合Bio-oss骨粉15例、单纯Bio-oss骨粉14例,分别于术后8、12和16周时通过实体测量和拍摄X线片,检测新骨的高度、厚度及相对密度。结果:3组即刻种植术后不同时期新骨唇腭向厚度、高度和相对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厚度:F组间=756.226,F时间=2012.226,F交互=326.538,P<0.001;高度:F组间=553.255,F时间=1496.661,F交互=120.836,P<0.001;相对密度:F组间=51.440,F时间=57.543,F交互=4.184,P<0.05)。术后8、12周时,PRP组和PRP联合Bio-oss骨粉组的新骨高度、厚度及相对密度均高于单纯Bio-oss骨粉组(P<0.05),且PRP联合Bio-oss骨粉组的新骨高度、厚度及相对密度高于PRP组(P<0.05);术后16周时3组的新骨高度、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RP组和PRP联合Bio-oss骨粉组的新骨相对密度高于单纯Bio-oss骨粉组(P<0.05)。结论:PRP单独或联合Bio-oss骨粉应用在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修复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