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黄焱  王丽娜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9):116-117
目的:观察在普通病区抢救中经鼻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既往在普通病区抢救经鼻气管插管病例。结果:经鼻气管插管有着盲插成功率高,易于耐减轻患者的痛苦,防止躁动等优点。结论:在普通病区经鼻盲气管内插管是对危重患者抢救中一种有应用价值的技术,特别适用于意识清醒的危重病人的抢救。  相似文献   

2.
ICU经鼻气管插管术气道管理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柳雪 《右江医学》2008,36(3):344-346
ICU患者因治疗需要早期建立人工气道,保证气道的通畅是抢救和复苏成功的重要环节,为了争分夺秒赢得抢救的黄金时机,气管插管则是实现这一保证的重要措施。直接喉镜经口插管操作方便及时,但由于创伤性大,清醒病人难于接受,护理困难,留置时间短,且易脱落等缺点,而经鼻气管插管则可避免上述不足。现将ICU经鼻气管插管气道管理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盲探插管装置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抢救呼吸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盲探插管装置在呼吸衰竭病人经鼻气管插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呼吸科ICU和神经科ICU因呼吸衰竭需气管插管病人124例,直接采用盲探插管装置经鼻插管58例,传统的盲探或明视经鼻气管插管64例,因鼻道畸形气管切开2例。结果采用盲探插管装置的58例病人,一次插管成功率96%;传统盲探法64例病人,经3次试插成功23例,经窥喉明视协助插管成功35例,有6例插管困难改用盲探插管装置插管成功。结论盲探插管装置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用于呼吸衰竭病人急救,能达到快速开通气道、减少病人损伤的目的,熟练操作者在病床一侧即能完成气管插管,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力月西与芬太尼在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强  俞燕 《黑龙江医学》2004,28(7):503-504
目的 探讨力月西与芬太尼在病人半清醒状态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张口受限患者 4 0例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前静脉注射力月西 0 0 5~ 0 1mg/kg、芬太尼 1~ 2 μg/kg体重 ,2 %利多卡因 2mL环甲膜穿刺 ,1%丁卡因 0 5mL喷鼻腔行鼻黏膜局部麻醉 ,待病人意识模糊 ,呼之能应并能配合呼吸时 ,借助病人呼吸气时气流声音或在光导索的引导下进行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成功后立即静脉注射力月西、异丙酚、阿曲库铵增加麻醉深度。结果 在病人半清醒状态下进行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时 ,恰当的使用力月西和芬太尼 :①可以使病人在插管时保持镇静、镇痛效果 ;②术后 87 5 %的病人对插管完全遗忘 ,2 5 %的病人不完全记忆 ,仅 1%的病人不产生遗忘 ;③诱导后与基础值相比血压下降显著 (P <0 0 5 ) ,心率无明显变化(P >0 0 5 ) ,插管后血压回升 ,但与基础值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力月西和芬太尼联合应用于半清醒状态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中 ,可以有效减轻病人插管时的痛苦和术后对病人精神上的不良刺激 ,并可以减轻插管时病人循环系统的波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在ICU患者治疗中应用范围及利弊.方法:30例经口气管插管,设为A组,30例经鼻气管插管,设为B组.记录插管操作时间、留管时间、主要并发症及优缺点.结果:A组平均操作时间40.27s,B组为108.1s,P<0.01;A组平均留管时间2.35d,B组为14.76d,P<0.01;A组并发症为16.7%,B组为36.67%,P<0.01.结论:经口插管A组较经鼻插管B组操作简单、快,创伤小,排痰容易,并发症少,在ICU患者抢救中是最为可靠和有效的急救措施.但经鼻插管B组病人易耐受,留置时间长,易固定,便于口腔护理,清醒病人不影响进食,对ICU慢性呼吸疾病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快速诱导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介绍了一种新的经鼻盲探插管技术--快速诱导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法。详细描述了操作步骤。在15例不能启口的患进行了试用,全部病例都在3min内插管成功,与传统在清醒或浅麻醉下保留自主呼吸的诱导法相比,本法不但节省时间,而且可减少插管引起的创伤和清除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腭咽部手术困难气道需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辅以右美托咪定静脉镇静清醒经鼻气管插管全麻。结果所有患者镇静配合插管顺利。结论保留自主呼吸,静脉辅助镇静加表面麻醉清醒经鼻气管插管操作顺利,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困难气道经鼻盲探插入气管导管达口咽部,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称简纤支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定义为困难气道需经鼻气管插管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1例,A组将鼻气管导管套在纤支镜引导经鼻清醒插管;B组先经鼻盲探插入气管导管,前端达口咽部后纤支镜经气管导管引导清醒插管。观察2组插管成功率、气管导管通过鼻腔的难易程度、鼻黏膜出血及呛咳反射、完成气管插管的时间。结果 2组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气管导管通过鼻孔鼻道难易程度,鼻黏膜出血、呛咳反射,完成插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困难气道纤支镜引导清醒插管操作方便,技术易于掌握,鼻黏膜出血少,可以降低呛咳反射,缩短插管时间,临床值得选用。  相似文献   

9.
经口气管插管与经鼻气管插管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比较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在ICU患者治疗中应用范围及利弊。方法 :30例经口气管插管 ,设为A组 ,30例经鼻气管插管 ,设为B组。记录插管操作时间、留管时间、主要并发症及优缺点。结果 :A组平均操作时间 4 0 2 7s,B组为 1 0 8 1s ,P <0 0 1 ;A组平均留管时间 2 35d ,B组为 1 4 76d ,P <0 0 1 ;A组并发症为 1 6 7% ,B组为 36 6 7% ,P <0 0 1。结论 :经口插管A组较经鼻插管B组操作简单、快 ,创伤小 ,排痰容易 ,并发症少 ,在ICU患者抢救中是最为可靠和有效的急救措施。但经鼻插管B组病人易耐受 ,留置时间长 ,易固定 ,便于口腔护理 ,清醒病人不影响进食 ,对ICU慢性呼吸疾病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决困难气管插管这一困扰国内外麻醉医生的难题方法:应用朱也森教授设计的一套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在盲视下经鼻用光源引导由食道一气管导管进入气管内以完成气管插管.结果:12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气管插管,并发症少.结论:此法新颖独特,气管插管成功率高,对解决各类困难气管插管提供了适用而低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半清醒慢诱导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慢诱导法保留自主呼吸,半清醒状态下经鼻腔插入气管导管。结果:99例均成功完成手术,一次插管成功39例,多次插管成功48例,插管失败改换插管方法成功12例。不良反应,鼻腔出血22例,占22%;术后咽痛32例,占32%;患者痛苦记忆9例,占9%;术后眼球异物感4例,占4%。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半清醒慢诱导经鼻插管可作为安全有效的临床经鼻气管插管方法,供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快诱导经鼻气管插管麻醉在颅脑损伤手术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76例病人随机分为经鼻气管插管组(n=42)和经口气管插管组(n=34),观察两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诱导插管前后两组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鼻气管插管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较经口气管插管组明显降低(P<0.05),呼吸道并发症减少.结论 经鼻气管插管麻醉对颅脑损伤病人血流动力学无不良影响,且便于围术期的麻醉管理,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于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插入胃管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清醒置入胃管与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插入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例择期手术需插入胃管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术前清醒置入胃管,B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插入胃管,每组100例.结果:B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插入胃管的病人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经统计处理,P<0.05.结论: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插入胃管法明显优于清醒状态插入胃管,使血液动力学在操作中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4.
朱洪远  刘充卫 《中外医疗》2011,30(24):18-18
目的探讨经鼻气管插管术解决临床困难气管插管。方法应用经鼻气管插管解决80例困难气管插管。结果有效解决困难气管插管,有效率93.75%。结论本法能有效提高困难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经鼻气管插管在抢救呼吸衰竭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在抢救呼吸衰竭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技巧。方法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内插管技术。结果38例呼吸衰竭患者均一次性插管成功。插管时间1-5min。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内插管技术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建立人工气道的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王春艳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5,30(6):548-548,550
在急诊和危重病患者的抢救中,为保持气道的通畅或为进行机械通气,通常需进行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有经验的麻醉师,通常在几分钟内即可完成经口气管插管的操作,但清醒的病人难以耐受,或偶尔也会遇到插管困难。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是临床麻醉和危重症治疗医学的重要方法,能明显增强临床医师评估和管理气道的能力。2004年8月~2005年1月经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共4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是口腔手术、颈椎创伤病人全麻常用的插管方法,我科自2001年1月以来,在插管中采用咽部气管导管套囊充气法行经鼻插管术,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章敏  谢言虎  耿擎天  王瑞婷  方才 《安徽医学》2010,31(12):1502-1504
目的探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对患者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59例择期行手术患者,ASA分级I~Ⅱ级,分为2组。A组:26例,采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B组:33例,采用经喉镜直视下行气管插管。比较2组之间氧合、心血管反应及鼻口腔损伤情况。结果 2组对比对患者氧合、心血管反应及鼻口腔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在困难气管插管患者中应用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对患者影响小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张口受限小儿麻醉诱导药物、麻醉方法的选择,以及掌握经鼻盲探气管插管要领、拔管指征及术后处理。方法:对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儿采取清醒状态下气管切开后麻醉。其余采用经丁酸钠、氯胺酮、地西泮或芬太尼慢诱导加完善的咽喉表面麻醉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结果:清醒状态下气管切开1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19例,成功17例,失败2例。术后呕吐2例,窒息死亡1例。结论:术前正确评估气道困难的程度,选择适当的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方法,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术后处理,可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0.
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困难插管病例,记录插管完成时间,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动脉血氧饱和度变化、呛咳情况、并发症.结果 35例患者均一次成功,需时30 s至4.5 min,平均约2.0 min,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困难气管插管者行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具有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病人痛苦轻、损伤少、风险小、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