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星形胶质细胞缺氧缺糖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缺氧、缺糖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As)损伤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以缺氧、缺糖来诱导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用不同终浓度(20~100ng/mL)的HGF处理星形胶质细胞,以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作为细胞损伤指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还原试验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缺氧缺糖引起LDH漏出率增高,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增高。HGF处理后,LDH漏出率降低,细胞活力增高,同时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最大效应剂量为60ng/mL。结论: HGF对星形胶质细胞缺氧缺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减少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缺氧/缺糖对皮层神经细胞的损伤及通脑灵颗粒剂对其保护作用。方法:取体外原代培养8d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换以低糖无血清培养基,并置于95%N2和5%CO2的缺氧罐中5h造成神经细胞缺氧。用神经细胞存活率及神经细胞线粒体活性来评价神经细胞活力;用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作为评价损伤的指标。结果:原代培养皮层神经细胞缺氧5h,再给氧24h后,神经细胞存活率及线粒体活性明显降低,LDH释放量显著增加。通脑灵颗粒剂可显著对抗缺氧/缺糖对皮层神经细胞的损伤,剂量依赖地抑制LDH释放量的增加。结论:通脑灵颗粒剂对皮层神经细胞缺氧/缺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缺氧、缺糖诱导的鼠脑星形胶质细胞(As)损伤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并建立缺氧、缺糖诱导的细胞损伤模型;用不同终浓度的雌激素(1~100nmol/L)预处理星形胶质细胞,以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还原实验检测细胞活力,以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作为细胞损伤指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结果缺氧、缺糖处理后可引起细胞活力下降,LDH漏出率增高,细胞凋亡率增高。雌激素预处理后,与缺氧、缺糖损伤组相比,细胞活力增高、LDH漏出率降低,同时细胞凋亡率也降低(p<0.05),最大效应剂量为20nmol/L。结论雌激素能够减轻缺氧、缺糖诱导的鼠脑星形胶质细胞损伤、降低其凋亡率,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雌激素对缺氧、缺糖诱导的鼠脑星形胶质细胞(As)损伤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并建立缺氧、缺糖诱导的细胞损伤模型;用不同终浓度的雌激素(1~100nmnol/L)预处理星形胶质细胞,以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还原实验检测细胞活力,以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作为细胞损伤指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缺氧、缺糖处理后可引起细胞活力下降,LDH漏出率增高,细胞凋亡率增高.雌激素预处理后,与缺氧、缺糖损伤组相比,细胞活力增高、LDH漏出率降低,同时细胞凋亡率也降低(p<0.05),最大效应剂量为20nmol/L.结论 雌激素能够减轻缺氧、缺糖诱导的鼠脑星形胶质细胞损伤、降低其凋亡率,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柿叶黄酮对缺氧复氧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建立16、32 h缺氧复氧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柿叶黄酮作用下上述乳鼠心肌细胞的凋亡率。结果16 h和32 h缺氧后复氧6 h均可导致乳鼠心肌细胞的凋亡,其凋亡率分别为6.05±0.46%和12.45±1.66%,且凋亡率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增高(P<0.05)。在柿叶黄酮作用下,缺氧复氧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亦可诱导心肌细胞显著凋亡(11.03±0.39 vs6.25±0.48,P<0.05),柿叶黄酮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8.40±0.47 vs11.03±0.39,P<0.05)。结论柿叶黄酮对缺氧复氧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GMC0403注射液对氰化钠诱导原代培养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1μmol/ml氰化钠与低糖DMEM、共培养复制心肌细胞缺糖、缺氧损伤模型,通过细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力(MSDH)、乳酸脱氢酶(LDH)外漏率、台盼蓝染色率研究GMC0403注射液对原代培养心肌细胞氰化钠(NaCN)诱导缺糖、缺氧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GMC0403注射液能显著降低缺糖、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力,抑制LDH的外漏,降低台盼蓝染色率。结论GMC0403注射液对NaCN诱导原代培养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抑制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对缺氧/缺糖损伤诱导的大脑皮质神经元的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10只SD怀孕大鼠(190 ~230 g,胎龄16d)胎鼠的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并用MAP2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建立缺氧/缺糖损伤的体外模型,caspase-3荧光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Annexin-V 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qRT-PCR检测SYK和凋亡相关的原癌基因Fra-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YK、Bcl-2和Fra-1蛋白的表达.Control组:无转染处理的缺氧/缺糖损伤的神经元;SYK siRNA组:转染SYK siRNA的缺氧/缺糖损伤的神经元;SYK-Fra-1 siRNA组:同时转染SYK siRNA和Fra-1 siRNA的缺氧/缺糖损伤的神经元;non-specific siRNA组:转染non-specific siRNA的氧/缺糖损伤的神经元.结果 MAP2免疫荧光鉴定为神经元细胞.缺氧/缺糖损伤诱导神经元SYK表达(P<0.01),RNA干扰抑制SYK表达后caspase-3活性(P<0.05)和细胞凋亡(P<0.01)均显著降低,但是Fra-1 mRNA (P <0.01)和蛋白(P<0.05)表达量明显上升.用RNA干扰技术同时抑制SYK和Fra-1后,caspase-3活性(P<0.01)显著上升但Bcl-2蛋白表达(P<0.01)显著降低.结论 Fra-1介导了SYK对缺氧/缺糖损伤诱导的神经元凋亡的调节,为脑卒中所致的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黄芪甲苷对PC12细胞缺糖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应用无糖Earle’s稀释Na2S2O4建立缺糖缺氧模型,尼莫地平做阳性对照,使用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进行预保护。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差异;以MTT法测定细胞活力;酶标法测定上清液中LDH含量;Western-blot法测定Bcl-2与Bax蛋白表达量。结果:黄芪甲苷能够提高PC12细胞在缺糖缺氧环境下的细胞存活率,降低LDH漏出量;能够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Bax蛋白的表达,降低Bax/Bcl-2比值。结论:黄芪甲苷对PC12细胞的缺糖缺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救脑宁注射液对培养神经细胞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救脑宁”注射液对中风病的疗效机理 ,将原代培养 8~ 12d的新生大鼠皮层神经细胞进行缺氧缺糖处理 ,观察该药对缺氧缺糖损伤神经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 :缺氧缺糖组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 (MDA)含量、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活性和细胞生存率则显著降低 ,救脑宁组MDA、LDH显著低于缺氧缺糖组 ,而SOD活性及细胞生存率则高于缺氧缺糖组 (P <0 0 1)。因此 ,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提高神经细胞对缺氧缺糖的耐受性 ,可能是其疗效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用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制备缺氧缺糖模型,取其培养液测定LDH释放量。结果显示,在加入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后,缺气缺糖的心肌细胞LDH峰放量显著增加。PAF拮抗剂BN50730(BN50730),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和比帕里定均能显著抑制因PAF所致缺氧缺糖心肌细胞释放LDH。提示PAF可加重缺氧缺糖心肌细胞的损伤,PAF拮抗剂和钙拮抗剂均对PAF加重缺氧缺糖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在缺氧缺糖环境中,IκBα突变型基因对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株(INPCs)NF-κB的活性、细胞存活及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在建立转染pcDNA3.1及转染pcDNA3.1/IκBαM INPCs的基础上,用MTT法检测缺氧缺糖处理3,6和9 h后两细胞株的存活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两细胞株缺氧缺糖6 h前后NF-KB的活性,并测定缺氧缺糖6 h处理后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的含量,用Hoechst33342染色观察细胞核的形态.结果:转染pcDNA3.1/IκBαM的INPCs中NF-kB的活性均低于转染pcDNA3.1的INPCs,缺氧缺糖6 h或9 h时,前者存活率高于后者,且6 h时前者上清中的乳酸脱氢酶释放量较少,缺氧缺糖可使两细胞株的部分细胞核呈现凋亡改变.结论:IκBα突变型基因可降低INPCs中NF-κB的活性,提高INPCs在缺氧缺糖处理后的存活率,减轻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2.
黄芩苷对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离体脑片缺氧缺糖和谷氨酸损伤模型,设立对照组、缺氧缺糖(OGD)或谷氨酸(Glu)组、黄芩苷10mg/L和30mg/L组.通过脑片病理切片、HE染色、TTC染色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测定,评价不同浓度黄芩苷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不同浓度黄芩苷(10 mg/L和30mg/L)抑制了脑片缺血缺氧或谷氨酸所致的TTC染色吸光度的降低,减少LDH释放并降低缺血缺氧所致皮层神经细胞的病理性损伤.结论黄芩苷对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了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刺五加皂苷(ASS)对体外培养的缺血运动神经元生长有无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对胚鼠运动神经元进行原代分离培养,建立缺血缺氧诱导的神经元细胞凋亡模型,用MTT法测定神经元细胞活性;检测LDH释放量来观察ASS对神经元细胞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刺五加皂苷能提高缺血缺氧神经元的细胞活性,降低缺血缺氧神经元LDH的释放量,稳定细胞膜,对缺血缺氧神经元有保护作用。结论:ASS对体外培养缺血缺氧损伤的运动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强细胞膜的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参麦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诱导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阐明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用孕17~18天SD胎鼠的大脑皮层做原代神经细胞培养,制作缺氧/缺糖/复氧致神经细胞损伤模型,采用Annexin V/PI双染色法行流式细胞仪检测,定量分析参麦注射液对神经细胞凋亡和坏死百分率的影响。结果:参麦注射液能降低缺氧/缺糖/复氧原代培养神经细胞的凋亡率和坏死率。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机制与提高神经细胞耐缺血缺氧能力,抑制细胞凋亡,减轻坏死有关。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探讨大黄酚对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缺氧组(缺氧处理)和1、10、20 μmol/L大黄酚处理组(1、10和20 μmol/L大黄酚处理后,给予缺氧处理)。采用LDH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LDH释放量,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cl 2、Bax和Cleaved caspase 3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组细胞上清液中LDH释放量明显增多,细胞存活率和细胞中Bcl 2/Bax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缺氧组相比,1 μmol/L大黄酚处理对细胞无明显影响(P>005),但10、20 μmol/L大黄酚处理后缺氧引起的上述变化明显得到改善(P<005),且20 μmol/L大黄酚处理组的作用效果明显高于10μmol/L大黄酚处理组(P<005)。结论 大黄酚可通过拮抗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而保护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缺氧缺糖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影响及丹参酮的保护作用。方法取体外培养12天的海马神经元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组、丹参酮20μmol/L组、丹参酮40μmol/L组、丹参酮80μmol/L组(后3组缺氧缺糖前24h,加入丹参酮预处理)。缺氧缺糖组、各浓度丹参酮组在缺氧缺糖环境中培养2、4、24及36h后,收集其各个时间点的培养液,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缺氧缺糖后,缺氧缺糖组各个时间点LDH渗出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经丹参酮预处理的神经元损伤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各个时间点LDH渗出量明显低于对应的缺氧缺糖组。结论缺氧缺糖可引起海马神经元损伤,丹参酮对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C12细胞缺氧缺糖损伤中,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对血红素加氧酶(HO-1)表达的影响,并研究PI-3K/Akt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消除培养基中的氧合并培养基质缺糖制造PC12细胞缺氧缺糖损伤(OGD)模型,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剂量(25-100μmol/L)GM1和PI-3K抑制剂LY294002对缺氧缺糖损伤时PC12细胞HO-1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和单纯缺氧缺糖组相比,GM1可显著上调缺氧缺糖PC12细胞的HO-1mRNA和蛋白表达,且两者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PC12细胞经LY294002预处理后,GM1上调HO-1mRNA和蛋白表达的作用均受到抑制。结论:GM1可上调缺氧缺糖损伤时PC12细胞HO-1mRNA和蛋白表达,PI-3K/Akt通路在此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信号转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及其成分人参皂苷Rb1、Rg1对神经、血管内皮、Ⅰ型星形胶质细胞缺氧/缺糖再给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揭示参麦注射液脑保护作用的细胞机制,并初步确定其主要效应成分.方法培养神经、血管内皮、星形胶质三种细胞,含连二亚硫酸钠的无糖Earle's液模拟造成缺氧/缺糖损伤,台盼蓝染色、MTT法、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评价药效.结果参麦注射液及其成分人参皂苷Rb1、Rg1对正常培养的三种细胞均无明显毒性损伤;与缺氧/缺糖再给氧损伤模型组比较,参麦注射液及人参皂苷Rb1、Rg1各组的LDH漏出率、细胞死亡率显著下降(P<0.001),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0.001~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的脑保护作用机制与其对神经、血管内皮、Ⅰ型星形胶质三种细胞缺氧/缺糖再给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有关,人参皂苷Rb1、Rg1是其脑保护作用的主要效应成分;提示参麦注射液能够应用于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肌肽对缺氧所致人体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缺氧条件下ECV304细胞损伤模型,用MTT法观察肌肽对缺氧损伤的ECV304细胞活性的影响,测定细胞培养基中乳酸脱氨酶(LDH)活力,并对细胞骨架进行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观测其细胞结构.结果 浓度为10~20 mmol/L肌肽孵育ECV304细胞6 h后,可以抑制缺氧12 h和24 h引起的ECV304细胞活性下降,同时减少LDH的释放,保持细胞骨架完整.结论 肌肽对缺氧所致的ECV304细胞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心脑舒通对缺氧/复氧损伤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 Neuro-2a 细胞, 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组、心脑舒通(10、25、50 mg/L)给药组, 建立缺氧缺糖(OGD)4 h/复氧复糖(Rep)24 h损伤模型, 检测心脑舒通对各组细胞增殖活力、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活性氧(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影响。[结果] 与缺氧/复氧组比较, 心脑舒通可以明显增加Neuro-2a细胞活力, 减少LDH漏出, 降低ROS水平, 增强线粒体膜电位。[结论] 心脑舒通对缺氧/复氧损伤神经细胞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其影响活性氧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