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随访雷诺现象以观察其转归,以便早期预防、早期治疗。方法: 对84例雷诺现象患者进行5年随访,观察初诊时所作的免疫学检测和转归的关系;以及扩血管药物和活血化瘀中药对转归的影响。结果: 84例雷诺现象患者5年后,9例转为系统性硬皮病,2例转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1例转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转为干燥综合征,其余未出现结缔组织病。84例患者中25例长期服用扩血管药物和活血化瘀中药,其中19例雷诺现象减轻,仅2例转化为系统性硬皮病。结论: 雷诺现象可以是各种结缔组织病的早期表现,尤其是系统性硬皮病。扩血管及活血化瘀药物早期干预能改善雷诺现象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药外治联合来氟米特及泼尼松治疗硬皮病雷诺现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硬皮病患者分为西药组(n=81)、中西医结合组(n=105),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项目,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和不良反应观察.结果:两组均能改善雷诺现象、皮肤硬度、关节功能及炎症情况,但中西医结合组优于西药组,且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中药外治不良反应少.结论:中药外治联合来氟米特及泼尼松治疗硬皮病,对其雷诺现象有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少,疗效亦优于单用西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硬皮病(PSS)是一种以皮肤及各系统胶原纤维进行性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均未明确,预后不良。硬皮病可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型。治疗局限型硬皮病,主要以局部处理以恢复肢体功能及外形为目的;治疗系统型主要是全身用药,以求改善某些脏器的功能,延长生命。在我国,硬皮病的发病率占结缔组织病第3位。对此类患者若在治疗过程中实施系统性整体护理,对促进其早日康复无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就近2年收治的60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运用整体护理模式,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需要等各方面进行整体护理,收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硬皮病(PSS)是一种以皮肤及各系统胶原纤维进行性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均未明确,预后不良。硬皮病可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型。治疗局限型硬皮病,主要以局部处理以恢复肢体功能及外形为目的;治疗系统型主要是全身用药,以求改善某些脏器的功能,延长生命。在我国,硬皮病的发病率占结缔组织病第3位。对此类患者若在治疗过程中实施系统性整体护理,对促进其早日康复无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就近2年收治的60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运用整体护理模式,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需要等各方面进行整体护理,收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硬皮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5例住院硬皮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及治疗结果,并对局限性和系统性硬皮病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硬皮病最常见首发部位在四肢,系统性硬皮病抗核抗体(60.0%)、免疫球蛋白(64.0%)、谷丙转氨酶(52.0%)、谷草转氨酶(36.0%)异常率较高,系统损害以关节疼痛(44.4%)、肺部损害(24.0%)、心电图检查异常(40.0%)等改变较为常见,系统性硬皮病的内脏损害及辅助检查的异常率高于局限性硬皮病,且关节疼痛发生率(P=0.011)和抗核抗体阳性率(P=0.001)增高,差异有显著性.通过血管活性药、免疫抑制剂及抗纤维药物等综合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结论 系统性硬皮病关节疼痛和抗核抗体阳性率比局限性硬皮病显著升高.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应早期检查以明确有无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温阳化瘀法对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温阳化瘀法,以阳和汤加味治疗系统性硬皮病16例,观察系统性硬皮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并检测血浆循环内皮细胞、皮质醇水平的变化.[结果]经两个疗程(6个月)的治疗后,16例SSc患者中临床痊愈1例,显效4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1.25%.实验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水平降低,皮质醇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温阳化瘀法是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的有效方法,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调节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硬皮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理尚不清楚,表现为全身结缔组织受损。近年研究表明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免疫功能存在多方面异常,其中白细胞免疫异常较为肯定,而对红细胞免疫系统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应用紫外线照射自血回输(AUVIB)方法治疗系统性硬皮病...  相似文献   

8.
周新民  黄正贤 《右江医学》1995,23(3):113-114
大剂量清栓酶治疗硬皮病13例临床分析田阳县人民医院内科周新民,黄正贤硬皮病是一种结缔组织病,其发病率仅次于红斑狼疮。目前国内治疗主要是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心痛定、秋水仙硷及激素等西药,但疗效不佳。近年来我科应用大剂量清栓酶治疗重症系统性...  相似文献   

9.
硬皮病患者消化系统动力学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硬皮病患者消化系统动力学的改变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风湿免疫科(110001)王晓菲硬皮病是一种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点的可累及多脏器的一种结缔组织病。可分为局限性硬皮病和系统性硬化症。后者多伴有多脏器受累,消化系统受累是其主要临床表...  相似文献   

10.
花仙子胶囊加中药浴治疗系统性硬皮病33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亚平 《广西医学》2007,29(1):51-52
目的 总结花仙子胶囊加中药水浴疗法在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的疗效,探索系统性硬皮病的治疗新方法.方法 采用花仙子胶囊口服加中药水浴浸泡疗法治疗系统性硬皮病33例,以3个月为一疗程,观察其皮肤硬化、异色或色素沉着、雷诺氏现象、张口吞咽困难、关节损害、心悸气促及实验室检查项目的变化.结果 33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9%.结论 花仙子胶囊口服加中药水浴浸泡疗法治疗系统性硬皮病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1.
硬皮病及其在不同人群中遗传因素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硬皮病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有微血管受损和组织器官纤维化,根据其发病累及范围不同,主要分为系统性硬皮病和局限性硬皮病两种类型.硬皮病发病症状复杂,发病机制不明,导致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硬皮病发病有家族聚集现象及种族差异,表明硬皮病具有遗传易感性.近年来许多研究集中于寻找硬皮病发病的遗传因素,并已发现有多种...  相似文献   

12.
<正>硬皮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根据病变累及范围可分为局限性与系统性两种。两者均以皮肤肿胀,逐渐发生硬化、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系统性硬皮病受累皮肤广泛,并易累及内脏,预后较差,患者常死于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等疾病~([1-2])。陶筱娟主任中医师,全国名老中医经验继承人,从医40余年,对硬皮病治疗造诣颇深,现将陶主任治疗硬皮病经验总结如下。1起病隐匿,病程延绵,久病则瘀硬皮病自起病起即有一个皮肤逐渐改变的过  相似文献   

13.
背景: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主要累及皮肤和关节的多系统结缔组织病,目前尚无有效的循证治疗方法。为了进一步评价体外光化学疗法对早期进展性皮肤病的效果,作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光化学疗法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的效果。方法:本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硬皮病的思路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皮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及内脏结缔组织纤维化或硬化,最后发生萎缩为特征的疾病.该病病因未明,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或感染导致的免疫系统激活、微血管功能障碍、胶原增生有关.临床上根据受累范围、程度、病程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硬皮病.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硬皮病是一种具雷诺氏现象,继以硬化和萎缩性质的改变,并伴有系统性内脏损害的一种结缔组织变化的疾病。在皮肤和内脏器官中常合并广泛分布血管炎的变化。现以我们自73年以来所收治的11例系统性硬皮病作一肤浅的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硬皮病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既往收住院的19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伴有关节痛47.4%,食道症状76.9%。肺部损害55.6%,心脏损害53.3%,肾损害33.3%;发现有5例弥漫性硬皮病发病始于四肢,提示一部分弥漫性硬皮病是由肢端硬皮病演变而来,治疗上加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有利于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硬皮病(简称PSS)是一结缔组织病,其特点是结缔组织的广泛和弥漫性硬化,病变累及皮肤、食道、肺、心、肾、多发于女性,年龄以20~50岁者为多。临床将其分为局限性硬皮病与系统性硬皮病,前者只有皮肤损伤,病情较轻,故称局限性硬皮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近年来由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使本病疗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而  相似文献   

18.
本所自1960年起治疗研究硬皮病,找到并肯定了中医活血化淤治则的治疗途径,创制了“605”方药。第一组应用“605”治疗系统性硬皮病104例及局限性硬皮病84例(1960年5月~1966年3月);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硬皮病的胸部X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皮病的胸部X线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系统性硬皮病的临床及胸部X线资料。结果 58例系统性硬皮病胸部X线表现异常者32例(55%),主要表现为肺间质性病变11例,肺实变6例,心脏增大7例,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4例,胸腔积液、胸膜增厚8例,膈肌升高伴活动减弱3例,食管扩张伴活动减弱8例。结论 系统性硬皮病的胸部X线表现没有特异性,但是正确认识它对于及时了解系统性硬皮病胸部病变的发生、程度及其疗效,并对靶器官进行保护性治疗,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们从1960年起摸索出应用活血化淤治则治疗硬皮病的途径,1974年又进一步探索了提高疗效的方法,现将治疗3个月以上的43例系统性硬皮病及80例局限性硬皮病的疗效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