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巍  王冰瑶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45(10):2154-2160
莪术是传统中药,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的功效。莪术所含化学成分众多,挥发油类和姜黄素类等化合物为其主要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莪术具有抗肿瘤、心脑血管系统保护、免疫调节、保肝、镇痛抗炎、抗病毒、抑菌、降血糖、抗氧化等作用。通过查阅整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莪术化学成分研究和药理活性研究文献,对其主要药理作用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莪术的药物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莪术二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莪术二酮是中药莪术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镇痛、抗血栓等作用。文章介绍了莪术二酮的结构性状、药理活性及生物制剂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更好地认识这种天然药物并对其深入开发和合理使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莪术的质量研究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5  
王琰  王慕邹 《药学学报》2001,36(11):449-853
目的 研究莪术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寻找与中医用药功能主治相吻合的有效成分,并比较不同品种及产地的莪术在质量上的差异。方法 用柱色谱的方法分离提取单体化合物,确定结构,并分别进行药效学实验,确定有效成分,通过HPLC比较不同品种中有效成分含量,评价莪术的质量。结果 从中提取分离了7个单体化合物,姜黄素显出较强的药理活性,但在广西莪术中未检出;吉马酮的含量较高,有一定的活性,在3种莪术中均有分布;挥发油作为一个提取部位,显出较强的药理活性。结论 莪术中姜黄素是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吉马酮可选作特征成分,挥发油可为有效部位。莪术不同品种所含成分有显著差异,以此3个指标作为莪术质量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莪术油是中药莪术的主要有效成分,莪术醇、β-榄香烯、莪术二酮和吉玛酮是莪术油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指标性成分,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色谱法等,莪术油能有效抑制子宫癌、乳腺癌、肝癌、肺癌、胃癌等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莪术油是一个药理活性强的药物,抗肿瘤是莪术油最主要的药理活性,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正> 一、药理介绍 莪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Valeton、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C.F.Liang或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H.Chen etC.Ling的干燥根茎。辛、苦、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作用,近几年对它的研究颇多,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6.
莪术油的药学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梁广  李校堃  刘敏  黄志锋 《安徽医药》2006,10(12):897-900
莪术是中国传统中药,随着药理研究和制剂的开发,莪术油在不同类型的疾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疗效也得到临床充分的肯定。本文对莪术油及其有效组分抗肿瘤、抗病毒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我们与旅大市妇产科医院等单位协作,自1970年以来,从中医“活血化瘀”的基本理论入手,用温莪术(Curcuma aromatica Salisb.)治疗肿瘤(特别是宫颈癌)已见成效。临床及药理试验表明,温莪术抗肿瘤有效成分存在于挥发油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减低毒副作用,我们对温莪术的抗肿瘤有效部位——挥发油进行了提取、分离和主要成分的化学研究工作。关于温莪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应用,国内外均未见报导。虽然日人 Hiroshi,Hikion等,从同属植物蓬莪术(Curcuma zedoaria Roscoe)挥发油中曾分离出:Curcumol、  相似文献   

8.
吉马酮是莪术中重要活性成分,现多从莪术油中提取分离.吉马酮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层次研究.综述吉马酮的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氧化、神经保护作用、调节糖脂代谢、抗菌、抗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其更深入的开发研究和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钟章锋  陈修平  吴铁  王一涛 《中国药房》2010,(31):2959-2961
<正>莪术醇是传统中药莪术(蓬莪术、广西莪术、温郁金)挥发油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新近研究表明,莪术醇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能是莪术油抗肿瘤药效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在质量控制中,莪术醇被认为是莪术的特征性指标成分。本文从植  相似文献   

10.
蓬莪术挥发油及其中3种成分抗肝癌和子宫内膜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对中药蓬莪术挥发油及其中3种主要化学成分莪术烯醇、莪术酮和异莪术烯醇进行抗肝癌和子宫内膜癌细胞活性的研究.方法 用MTT法测定其抗肝癌细胞和子宫内膜癌的活性.结果 和结论一定浓度的蓬莪术挥发油及其中3种主要成分莪术烯醇、莪术酮和异莪术烯醇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和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正> 姜科植物(Zingiberaceac)莪术(Curcuma aromatica Salise)块茎中提取的挥发油治疗子宫预癌等并已被我国药典收载。它的化学成分初步估计有二十多个,其中莪术二酮(curdione)(Ⅰ)、莪术醇(curcumol)(Ⅱ)的作用与莪术油相仿。但目前报道莪术油中有效成分局限于莪术醇的含量测定、莪术醇的代谢分布和排泄等研究。因此有必要对莪术二酮(Ⅰ)和莪术醇(Ⅱ)进行化学研究。我们发现莪术二酮(Ⅰ)可几乎  相似文献   

12.
莪术来源于姜科姜黄属植物,能破血祛瘀行气、消肿止痛,用于治疗癥瘕积聚、经闭、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等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莪术主要含有姜黄素类、莪术醇、β-榄香烯、莪术二酮等单体成分,具有很好的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就莪术中的主要单体成分姜黄素、莪术醇、β-榄香烯的抗炎、抗肿瘤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的新药研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莪术与郁金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残留情况并进行风险评估,针对镉元素残留差异进行原因分析。方法:建立ICP-MS法测定不同产地的莪术和郁金中铅、镉、砷、汞、铜的残留量及不同产区土壤与植株中镉元素残留量,采用“中药中外源性有害残留物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指导原则”对莪术和郁金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莪术中镉元素合格率仅为36.67%,郁金中所有元素及莪术中其余元素的合格率均为90%以上,莪术中镉残留水平明显高于郁金。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莪术中铅、镉存在健康风险。通过镉残留量研究,发现莪术中的镉超限并非环境污染引起,主要原因为植株中镉存在明显的部位蓄积和品种蓄积。结论:建议加强对莪术中铅与镉的风险监测,同时适当放宽莪术中镉元素限度要求。本研究可为姜黄属植物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量标准制定及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房》2017,(22):3110-3112
目的:研究莪术与三棱配伍前后莪术挥发油中4种有效成分的煎出率变化,为揭示莪术与三棱配伍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莪术单煎及与三棱合煎后挥发油中4种有效成分(莪术二酮、莪术醇、吉马酮、β-榄香烯)的含量,并对各成分的煎出率进行比较。结果:与莪术单煎比较,合煎后挥发油中莪术二酮、莪术醇、吉马酮的煎出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β-榄香烯的煎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莪术与三棱配伍合煎后可有效增加其挥发油中有效成分莪术二酮、莪术醇和吉马酮的溶出,推测此可能为二者配伍后药效增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GC-MS法比较温莪术传统水煎液与挥发油所含挥发性成分的差别,初步探讨水煎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温莪术水煎剂临床疗效物质基础研究积累数据,为温莪术挥发油及其制剂的临床用药给予指导。方法采用GC-MS法对温莪术挥发油和水煎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标准谱库检索结合文献分析,确定温莪术挥发油与水煎液乙酸乙酯萃取物中所含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并对二者所含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从温莪术挥发油中指认出49种化学成分,从温莪术水煎液乙酸乙酯萃取物中指认出28种化学成分,其中仅有莪术二酮(curdi-one)、斯巴醇(spathulenol)和deoxysericealactone等3种成分为二者共有成分。结论温莪术挥发油与水煎液所含挥发性成分存在显著差别,温莪术水煎液的有效成分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莪术二酮和莪术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莪术二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定量地转化为莪术醇。这是一个尚未见报道的新的热重排反应。其反应机理可能是:莪术二酮加热后互变异构为一烯醇式中间体,同时发生两个σ-键的迁移和一个氢原子的1,3-迁移而形成了莪术醇。相同条件下,莪术醇不能转化为莪术二酮。  相似文献   

17.
陈晓军  韦洁  苏华  严克俭  农云开 《药学研究》2018,37(11):664-668,682
莪术是传统中药,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在民间有广泛使用,其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和姜黄素类、多糖类、甾醇类、酚酸类、生物碱类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莪术具有抗肿瘤、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调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组织纤维化、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降血糖、抗氧化等多种药理学作用。本文对近年来莪术药理学作用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莪术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莪术抗癌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为莪术抗肿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莪术挥发油为抗肿瘤的有效成分,本文从质量控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介绍。  相似文献   

19.
在肯定照白杜鹃(Rhodendron micranthum Turcz.)叶的水溶性成分治疗气管炎的基础上,为了综合利用叶中的挥发油,我们进行了化学和药理研究。实验证明,照白杜鹃挥发油具有较好的抗组织胺、祛痰和止咳作用。止咳作用集中在油中的烯烃部分,而抗组织胺和祛痰作用集中于油中的中性含氧萜部分,全油及各部分的毒性均较小。进一步由中性含氧萜部分经层析分离得到五个单体,通过光谱及理化常数鉴定,初步认定其中三个结晶分别为:莪术醇(Curcumol),杜松脑(Juniper comphor)和δ—卡蒂醇(δ—Cadinol)。莪术醇结晶系首次从杜鹃花科植物中提得的倍半萜醇类成分。  相似文献   

20.
建立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莪术醇含量,研究其在Beagle犬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Beagle犬9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静脉推注不同剂量(7.5,10.0和12.5 mg·kg-1)的莪术油脂肪乳剂,按设定时间股静脉取血,采用HPLC-MS/MS法测定莪术油脂肪乳剂主要有效成分莪术醇血浆浓度,计算莪术醇药代动力学参数。莪术醇血浓度线性范围为0.25~100 ng·mL-1;相对回收率为91.33%~103.17%,绝对回收率为31.61%~37.20%,单次静脉注射不同剂量莪术油脂肪乳剂后,其主要有效成分莪术醇Beagle犬体内代谢过程基本符合三室模型,莪术醇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UC呈明显剂量相关性。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莪术醇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