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润生 《海南医学》2006,17(11):70-70,7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的适应证及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359例LC病例治疗经过.结果 出现术中并发症6例,中转开腹8例,全组病人痊愈出院,未有术后并发症出现.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胆囊疾病的最佳选择,操作技术仍然较复杂,胆总管损伤的发生率较高.细致的操作及配合手术中胆道造影可以减少胆管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逐渐取代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perative cholecystectomy,OC),LC已经成为了医源性胆道损伤(iatrogenic bile duct injury,IBDI)的最主要原因.国外大宗病例统计的LC胆道损伤的发生率为0.39%~0.64%[1-2];国内的发生率为0.33%[3].IBDI会引起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病死率均升高,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治疗成本增加,生存质量下降和医疗诉讼增加,因此如何治疗和预防LC胆道损伤便成为当今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针对LC造成的IBDI的外科治疗和预防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痛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82年,Langenbuch首次完成了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此后100余年,它一直是治疗胆囊疾病的标准术式.近十几年它受到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强有力的挑战.LC是近年来胆道外科的最重要进展之一.LC成功开展在外科学上引发了一场革命,开创了微创外科的新纪元,是胆囊切除手术的"金标准".LC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诸多优点[1].我国也于1991年开始了LC.虽然LC已经成为外科胆囊切除的标准术式,大约90 %以上的胆囊切除病人可LC完成.但由于LC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缺陷对一部分困难病例,如对胆囊萎缩、Calot三角广泛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使解剖不清的病例,胆囊肠内瘘、坏疽性胆囊炎的病人,实施LC易出现胆管及动脉损伤的并发症,不过随着医师对LC手术技术的熟练,对解剖变异的了解,出现此种并发症的机会逐渐下降.LC术后腹痛是LC术后常见并发症,已被人们所重视,现就LC术后腹痛的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谢进喜 《微创医学》2013,8(1):99-1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经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术式[1],随着术者经验的积累和手术技巧不断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正逐步扩大.但LC术并不能完全消除手术相关并发症,甚至其并发症发生率要高于开腹手术[2].为避免一定的并发症,必要时中转开腹手术治疗,我院于2006年10月至2012年8月共行LC手术共615例,其中中转开腹手术治疗16例,中转开腹后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在电视腹腔镜窥视下,利用特殊器械,通过腹壁小切口在腹腔内施行胆囊切除术。它同传统的开放性术式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切口小等优点[1]。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复杂胆囊的处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病变的金标准[1].其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小、住院时闻短、脏器功能恢复快等优点,但如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复杂胆囊情况进行处理,以尽可能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是行LC时所必须面临的问题,现将我院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方案.然而,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道损伤的发生率高[1-2],特别在急性炎症时,胆囊三角区组织水肿黏连,解剖欠清晰,更易发生胆道损伤[3].故如何预防胆道损伤成为关注的主要问题.我们自2005年10月到2011年4月共完成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8例,无1例胆道损伤,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巍松 《浙江医学》2014,(11):1000-1001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作为外科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的金标准.胆道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的并发症,其中将胆总管错认为胆囊管所致的胆道损伤最常见且最严重.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预防与早期发现胆道错认损伤,以利于提高基层医院外科医师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水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0月-2009年4月胆囊疾病患者行LC中转开腹手术的病例资料.结果 3 000例LC中转病例98例,中转率为3.27%,术后患者顺利出院,中转病例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胆囊炎行LC中转开腹手术的主要原因为发生Calot 三角致密性粘连、解剖不清、胆囊周围严重粘连、出血及胆道损伤.及时中转开腹,把握中转开腹时机是降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开腹胆囊切除术( open cholecystectomy,OC)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常规治疗手段,其病死率(0%~0.3%)及胆道损伤率(0%~0.1%)较低,证明了此术式的安全性[1]。但较长的腹壁切口使患者不得不忍受长期疼痛且需较长时间的恢复。自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成功完成后,腹腔镜技术凭借其切口小、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美容效果好等诸多优势逐渐被人们认知、认可。在我国,香港中文大学外科系于1990年6月成功实施了第1例LC,并于翌年1月在广州医学院进行了示范。此后,此手术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迅速开展,并推广到全国。在短短几年内,LC已取代了剖腹手术,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方法[2]。 LC因其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美体效果好等优点,很快就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并迅速在全世界普及,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等胆囊良性病变的“金标准”。 KEUS等[3]针对56篇、共5246例胆囊切除术前瞻性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证实, LC 在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病死率方面与OC(包括小切口O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蓬勃发展,微创外科的理念“手术更加微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实现微创与美容的完美结合”[4],已被广大外科医师认同。 LC也经历了从经典的四孔法手术到微型腹腔镜手术、三孔法、双孔法手术甚至单孔法及机器人辅助等阶段。现就LC手术方式的选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唐婉  裴冲  王秀荣 《吉林医学》2006,27(8):948-949
我院自1993年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迄今已进行3000余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下简称LC)是普通外科采用的一项新的手术技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损伤小、手术疤痕小、术后疼痛轻微、粘连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短与恢复快等优点[1].现已被绝大多数患者所接受,与传统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与传统开腹手术一样,同样可能发生某些严重并发症.因此,术后护理要严密观察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2,3],配合医生完成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胆囊良性病变行胆囊切除术的金标准[1],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特点.目前绝大多数医院采用三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了减轻创伤,追求更好的美容效果,临床医生们致力于减少腹壁穿刺孔的研究[2].我院于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实施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例,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石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万荣 《右江医学》2010,38(1):18-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应用于复杂性胆石症治疗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将2004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各类复杂性胆石症病变102例,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组(LSC组,47例)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组,55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情况、术后引流情况、胆囊窝积液和并发症等指标。结果LC组术中出血量和每天腹腔引流量均显著高于LSC组(P<0.01),而且LC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LSC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C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查时胆囊窝积液发生率也高于LSC组,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在治疗复杂性胆石症中,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肝外胆道损伤的发生率,是治疗复杂性胆石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腹部瘢痕小的优点,据Rossi报道[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其中胆道损伤率1.4%,开腹手术的胆道损伤率约为0.2%-0.25%。鉴于LC手术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现结合我院2003年  相似文献   

15.
儿童胆道结石较少见,有报告儿童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为0.1%~0.2%[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手术治疗成人胆囊结石的首选术式,近年来,该手术也已应用于儿童。我院2000年7月-2009年7月收治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16.
吴定泉  杨明芳 《重庆医学》2006,35(4):384-385
术中胆道损伤和术后胆道残余结石是胆囊切除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自从1934年Mrizzi首创术中胆道造影术(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IOC)以来,术中胆道损伤及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发生得到有效减少,其临床价值得到肯定。我院自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以来,行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120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胆管损伤发生的原因、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LC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LC术中发现2例立即中转开腹手术,术后早期发现10例行再次开腹手术.其中,胆总管横断伤7例,胆总管和肝总管部分损伤3例,右肝管损伤2例.全部病例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发生主要与解剖病理及操作技术有关,早期发现、及时恰当再手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胆囊炎、胆石症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近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在临床已经广泛开展应用,它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目前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方法和体会。方法: 对3 520例行三孔法L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397例成功施行三孔法LC,75例中转四孔法LC,48例中转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32 min;术后平均住院3.6天。无手术死亡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蔡敬铭 《柳州医学》2004,17(3):81-8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一旦发生并发症如胆道损伤则较严重,回顾分析我院LC260例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的原因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