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持续低流量双鼻塞吸氧患者行普通湿化方法、加湿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 数据取自本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90例持续低流量双鼻塞吸氧患者,“随机取样法”分普通组(普通湿化方法,n=45)、加湿组(加湿湿化方法,n=45),两组疗效比较。结果 干预前比较两组睡眠质量、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干预后与普通组比较,加湿组PSQI评分更低;氧气湿润度、经皮血氧饱和度及混合气体含氧浓度更高;氧疗舒适度评分更低;加湿组呼吸道不良症状发生率(4.44%)低于普通组(22.22%),χ2=4.712,p=0.01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湿湿化方法可改善持续低流量双鼻塞吸氧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氧疗舒适度、氧气湿润度等,减少呼吸道不良症状发生、值得推崇。  相似文献   

2.
研究蝶窦外侧壁相关结构的形态、大小、位置、毗邻的相互关系,方法:我们选取10%福尔马林固定的离体完整颅底正常的头颅标本,应用火棉胶包埋法和组织学切片方法对含气易碎标本做连续断层切片制作。 结果:在鼻窦气房火棉胶大切片制成之后,肉眼即可观察到许多重要结构的形态,大小,位置,毗邻,相互关系,如视神经、颈内动脉、垂体等。为临床放疗、手术提供了重要的不同方位的解剖结构。 结论:火棉胶包埋法的优点是:1.切片较薄,可达100um或更薄。每10张取1张,每层标准间距为1mm,层厚100um,符合临床影像学(C…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发病率及其高危因素.方法回顾分析78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胎龄、出生体重、给氧浓度、持续时间以及ROP的发生情况.结果78例早产儿中,38例发生ROP,占48.7%.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g,吸氧浓度>40%,持续吸氧时间≥7d的早产儿ROP的发生率分别为64.3%,80.8%,76.9%,68.4%.与对照组相比,ROP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胎龄小、低出生体重以及长时间高浓度持续吸氧是ROP发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8岁。于1985年10月7日以左眼球后视神经炎黑朦1周住眼科,用ATP、烟酸、654-2等扩张血管药物治疗,1周后因鼻出血请耳鼻咽喉科会诊。追问病史,患者鼻出血伴进行性左鼻塞半年,左鼻腔完全不通气2个月,近1个月来左鼻腔再次发生大出血,经当地卫生院治疗(用药不详)后出血停止,但3d后左眼完全失明,经治疗无效,就诊于我院眼科,以球后视神经炎收入院。体检: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左眼无光感,左眼球前突4mm,外斜约10°,活动不受限。角膜透明,前房清,轴深2.5mm,瞳孔圆,直径约4mm,直…  相似文献   

5.
蝶窦后鼻孔息肉二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蝶窦后鼻孔息肉少见,1995~1997年我科遇到2例,报道如下。例1男,61岁。主诉左侧鼻塞2年。检查时发现左侧后鼻孔息肉。鼻窦冠状位CT扫描显示左侧上颌窦和筛窦正常,蝶窦模糊、密度增高。左侧鼻腔后部及鼻咽部有软组织密度影(图1,2)。在4mm0°内...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44岁,因左侧眼球突出,视力下降5月,鼻塞伴头痛1个月,于1997年4月入院。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球突出,视力下降,伴眼球运动时疼痛,进行性加重,并逐渐出现左侧鼻腔阻塞及左侧嗅觉下降,近1个月因视力下降明显及左侧头部胀痛而来我院就诊。病史中偶有左侧鼻腔间歇性流血或淡黄色液体,血量多时一次约50ml左右。无恶心、呕吐及头面部外伤史。体检:一般情况好。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5,左眼视力30cm手动。眼球突出度11mm>98mm<15mm,左眼底检查见视盘颞侧苍白,静脉纤曲,中心凹对光…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75岁。发现左颈前肿物4个月,无其它不适,就诊以“甲状腺肿物,不除外恶变侵及喉和气管”收入院。查体:左甲状腺上极区一肿块,约25mm X 20mm,质硬,固定,边界不规整,无压痛,随吞咽动。辅助检查:B超见左甲状腺24mm X18mm不均质回声区,边界不清,伴有钙化。甲状腺ECT(T~99_c)报告左叶甲状腺温结节,外形略大。CT扫描(图1,见附1页)见  相似文献   

8.
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病人常因鼻塞而要求手术治疗。传统的鼻息肉手术因受鼻道狭窄,视野不清,手术器械限制,手术很难彻底,术后易复发。我科于1997年8月起,在鼻内窥镜下采用鼻腔电动吸切器切除鼻息肉,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95侧)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12~73岁;双侧鼻息肉39例,单侧17例,其中中甲息肉样变性14例。1.2手术方法1.2.1手术器械:鼻内窥镜采用偏角为0°、30°,直径4mm。鼻腔电动吸切器采用上海手术器械六厂产,刀头直径…  相似文献   

9.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指鼻和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以鼻塞、流涕、嗅觉下降和头面痛为主的四大症状,病程超过12周。CRS是鼻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一个被低估了的疾病,不仅是患病率被低估,它给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给严重CRS患者和伴下呼吸道疾病的患者造成的身心以及经济负担都被低估了〔1〕。在下呼吸道疾病中,CRS和哮喘的相关性最强〔2〕,CRS患者中有相当比例的哮喘患  相似文献   

10.
侵入颅内的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1例黄友1,2尚跃东1彭子成1吴彦桥1鼻咽纤维血管瘤在临床并不常见,但侵入颅内者更少见,它约占鼻咽纤维血管瘤的5%左右,往往被忽视而造成不良后果。作者成功治愈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24岁,因左鼻塞、流涕2年,左眼突出...  相似文献   

11.
胸骨舌骨肌瓣修复声带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为喉癌部分切除后采用胸骨舌骨肌瓣修复声带的手术方式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26具(52侧)头颈部标本的胸骨舌骨肌的形态特征、血管神经支配进行观测。结果 该肌长度平均为91.1mm,上部宽19.3mm、中部宽15.5mm、下部宽11.8mm;供应动脉起始直径平均为1.2mm、干长13.7mm。末端静脉直径1.5mm、干长24.7mm。结论 该肌修复声带在形态学基础上有可行性,制备肌瓣时应在肌的  相似文献   

12.
我院从1992年10月~1997年12月应用30%硝酸银烧灼、2%酚甘油真丝绸布贴补修复鼓膜穿孔86例(其中双侧者12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86例中,男46例,女40例;年龄12~70岁,其中18~32岁56例,占65.1%;穿孔时间1月至45年;全部病例均为鼓膜紧张部中央性穿孔,其中小穿孔(穿孔直径2.5mm以下)44例,中等穿孔(2.5mm以上)30例,大穿孔(残留鼓膜边缘约1mm~2mm)12例;炎性穿孔57例(66.3%),外伤性穿孔29例(33.7%),其中机械性…  相似文献   

13.
鼻咽部平滑肌肉瘤1例张长富,范正良平滑肌肉瘤多见于消化道、子宫等脏器,发生于鼻咽部者极为少见。现将我院收治1例患者报道如下。患者男,33岁。因右侧鼻塞伴出血1月余,于1990年2月5日以“鼻咽部肿瘤性质待查”收住院。1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右侧鼻塞伴出血...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患者,男,49岁。于2003年9月因急性白血病、重度贫血(Hb:45g/L)、心动过速合并高血压、Ⅱ型糖尿病于ICU抢救,先给予右侧鼻腔持续性吸氧43天,然后双侧鼻腔交替吸氧20天,病情渐平稳,但出现鼻腔干燥、鼻塞,少许血涕。耳鼻咽喉科会诊发现右侧鼻中隔前端黏膜糜烂、结痂,双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探讨特发性半面痉挛(idiopathichemifacialspasm,IHFS)的病因、发病机理及手术方法。方法对8个(16侧)经甲醛固定的脑桥行矢、冠状面常规冰冻切片、染色,观测脑桥内面神经核的位置及面神经纤维行走方向、方位。对25例IHFS面神经入脑段(rotexitzone,REZ)无血管压迫者做了脑桥显微血管减压术。结果面神经核距脑桥腹侧表面距离为12.0~12.5mm,距中线为6.0mm,距脑桥腹外侧表面为7.5~9.0mm;面神经纤维在距脑桥出口部4.0mm之内这一段,距脑桥表面为1.0~2.0mm,平均1.65mm。25例IHFS术中见血管压迫部位在REZ前上方4mm之内脑桥表面,压迫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及其分支。8例术后症状即消失,17例于1周内消失,随访6个月~5年未见复发。结论IHFS病因主要为血管压迫,而REZ无血管压迫者面神经核功能异常可能为原因之一,REZ前上方脑干表面有血管压迫者,脑桥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16岁。因双侧进行性鼻塞伴间断性出血1年于1998年4月13日以鼻咽纤维血管瘤收入院。患者于1997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鼻塞,进行性加重,伴间断性鼻出血,量较少。10月出现右侧鼻塞、失嗅、双耳闷,偶有头痛。1998年2月突然右侧鼻腔大出血...  相似文献   

17.
声带息肉的二种手术方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1~1996年在纤维喉镜和显微支撑喉镜下共手术治疗声带息肉751例,现对这二种手术方法及疗效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及方法1-1 临床资料 声带息肉患者751例,病程最短为2个月,最长为18年,全部患者均以声嘶为主要症状。息肉大小不等,有的小如芝麻,有的大如黄豆。术后均经病理确诊为声带息肉。随访6个月至4年。其中经纤维喉镜手术者286例,男127例,女159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8岁,平均年龄35.2岁;广基息肉组(息肉基底宽>2mm)35例,非广基息肉组251例。经显微支撑喉镜手术者…  相似文献   

18.
嗅神经母细胞瘤(附8例报导)沈雄1王挥戈1江远仕2嗅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较罕见,本文报导8例,并对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女6例,男2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36岁。8例中均以单侧进行性鼻塞为主要症状,其中6例伴有间断血涕,2例伴有反复鼻...  相似文献   

19.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Th2型免疫主导的鼻腔黏膜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鼻腔黏膜的高反应性疾病。临床上以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和鼻黏膜肿胀为主要特点。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有全球性逐年增加的趋势,平均发病率为10%~25%。它可诱发或并发支气管哮喘、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和变应性结膜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尽管药物、物理和手术治疗等取得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20.
小脑脑桥角内窥镜手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内窥镜在小脑脑桥角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在内窥镜下对15具成人尸头小脑脑桥角神经血管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测量乙状窦后缘中点至各神经根的距离。结果:不同视角的内窥镜可以观察到因神经、血管襻及小脑绒球等遮挡而难以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的神经根周围组织结构;乙状窦后缘中点至三叉神经根、面神经根、听神经根、舌咽神经根及内耳门后缘、颈动脉管内口后壁距离分别为39.36±2.09mm、40.96±2.11mm、38.65±1.75mm、35.86±2.93mm、31.38±1.63mm、52.78±4.24mm。结论:结合内窥镜用于小脑脑桥角手术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手术的危险性。所测得的数据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