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固定治疗重度脊柱侧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贵成 《中国骨伤》2009,22(10):781-782
目的:评价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对重度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7月至2007年1月采用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固定治疗重度脊柱侧凸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9~18岁,平均15.3岁。其中先天性半椎体脊柱侧凸9例,特发性脊柱侧凸13例,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1例。冠状面上Cobb角81°~126°,平均97.4°。结果:术后侧凸Cobb角为10°~55°,平均37.4°,平均矫正率56.2%。身高增加0.5~7.5cm,平均5.2cm。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个月,2例出现交界区"附加"现象,无断棒、脱钩等并发症。结论:脊柱前路松解安全、有效,联合后路矫形内固定治疗重度脊柱侧凸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退行性脊柱侧凸三维矫形术并发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使用椎弓根螺钉系统矫治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82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4种不同的手术方式:17例先行一期前路松解、支撑性融合,二期后路多节段椎弓根螺钉矫形,后外侧植骨融合;41例行后路椎管减压、椎体间支撑融合(PLIF)、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 后外侧植骨融合术;14例行后路短缩、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 后外侧植骨融合术;10例行椎管减压、椎弓根矫形内固定 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对75例获得6个月至4年(平均2年3个月)随访患者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重症监护时间平均22h,切口感染1例,切口延迟愈合4例;7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经处理后好转;6例手术后出现心脏病复发,经内科联合处理后好转;9例术后出现双下肢疼痛,经保守治疗3个月症状缓解;4例腰背部疼痛缓解不明显。无断钉、断棒现象。88.6%的患者对手术治疗的结果满意。结论:三维矫形手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并发症较多且严重,手术治疗需慎重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及术前症状,以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一期前路松解后路三维矫形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松解后路三维矫形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的手术策略,并评价其疗效。方法1997年7月~2003年1月应用一期前路松解后路三维矫形治疗重度脊柱侧凸36例,男9例,女27例;年龄13~39岁,平均17.2岁。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33例,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3例。术前冠状面Cobb角85°~116°,平均96.2°;矢状面异常20例。前路行凸侧松解、椎间植骨后,同次麻醉下再行后路CD(4例)、CD-Horizon(5例)、TSRH(10例)或Isola(17例)脊柱内固定器械三维矫形内固定及植骨融合,其中31例行胸廓成形术。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48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冠状面Cobb角30°~65°,平均47.6°,平均矫正率48.5%;80.6%的患者术后维持或达到矢状面平衡。未发生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无脱钩、断棒及深部感染。术后气胸2例,创伤性胸膜炎1例,术后2年假关节形成1例,术后11个月躯干失平衡1例。随访1年后矫正度丢失大于10°者2例,平均丢失5.2°。结论对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应用一期前路松解、后路三维矫形的方法矫形满意。正确选择病例、术前仔细评估、术中应用SEP及唤醒试验可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其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应用Isola内固定系统矫治重度脊柱侧凸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Isola脊柱内固定系统矫治重度脊柱侧凸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1998年6月至2003年1月应用Isola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重度脊柱侧凸32例,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25例,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3例,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凸4例。冠状面主弯Cobb角92.1°±11.4°(75°~116°)。根据不同的侧凸类型、侧凸角度、柔韧性等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矫形、分期前后路联合矫形或单纯后路矫形手术,术中运用悬臂技术产生的平移力进行矫形,同时应用椎板下钛缆固定。比较术前、术后冠状面和矢状面的畸形程度,并通过躯干侧移(LT)值分析躯干平衡的重建。结果:随访6~48个月,平均18个月,全组患者术后冠状面矫形效果明显,Cobb角术后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主弯平均Cobb角矫正率为53.8%,末次随访冠状面Cobb角平均丢失3.3°±3.8°。矢状面上81.3%的患者恢复了胸椎生理性后凸(30°~50°),84.4%的患者恢复了腰前凸(40°~60°)。术后LT值矫正率为67.1%,与冠状面Cobb角的矫正率呈正相关。结论:应用Isola内固定系统矫治重度脊柱侧凸,利用悬臂技术产生的平移力尤其与椎板下钛缆矫形固定相结合,可获得冠状面上较高的矫正率,同时可获得矢状面的矫正并达到躯干平衡。  相似文献   

5.
胸腔镜下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治疗脊柱畸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评价胸腔镜下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对脊柱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9例脊柱畸形行胸腔镜辅助前路松解及后路脊柱畸形矫形植骨融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胸腔镜手术时间平均120min,前路松解、阻滞椎间盘平均4.2个。术后14例特发性脊柱侧凸Cobb角平均被纠正到29.4°,4例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Cobb角平均被纠正到28°,1例胸椎后凸Cobb角被纠正到58.5°。术后平均随访17.5个月,无矫正度的丢失和其它神经系统及血管损伤并发症。结论:胸腔镜辅助前路脊柱松解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联合后路矫形治疗脊柱畸形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截骨矫形钉棒固定、前中柱垫高在胸腰段脊柱陈旧骨折继发后凸畸形中的应用。方法回顾研究胸腰段脊柱陈旧骨折继发后凸畸形27例的临床资料,均有脊髓损伤,括约肌功能障碍14例,7例有显著腰背部疼痛,15例既往有手术史。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平均17个月(6~48个月)。术后即刻后凸Cobb角平均15°(4°~26°),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平均为18°(7°~27°)。末次随访时后凸畸形矫正率平均为69.5%。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术前为:A级3例,B级15例,C级6例,D级3例;术后为:A级2例,B级7例,C级15例,D级3例;7例有显著腰背部疼痛患者,6例评分由术前10分改善为2分,1例由10分改善为4分。结论脊柱后路截骨矫形钉棒固定、前中柱垫高是治疗胸腰段脊柱陈旧骨折继发后凸畸形的有效措施,术后矫形效果佳,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单纯后路脊椎切除治疗僵硬型角状脊柱后凸畸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单纯后路脊椎切除治疗僵硬型角状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5月至2007年12月,对41例僵硬型角状脊柱后凸患者行单纯后路脊椎切除术前脊柱后凸Cobbb角平均43.8°,26例同时伴有脊柱侧凸畸形,侧凸Cobb角平均39.1°.7例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受损症状,Frankel分级C级2例,D级5例.通过术前、术后脊柱正、侧位X线片,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评价矫形效果、神经功能,观察手术并发症,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4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4个月~7年3个月,平均3年11个月,术中出现2例椎弓根骨折,3例椎弓根螺钉拔出现象,术后出现1例气胸,2例局部感染,6例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2周后凸C0bb角平均9.8°,矫正率77.6%,术后2周侧凸Cobb角平均10.°,矫正率为74.4%,畸形角度与躯干平衡情况较术前获得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6个月复查,所有病例固定融合节段均获骨性融合,所有病例矫形效果均无明显丢失,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例具有神经症状患者中,4例好转,2例无变化,1例加重;Frankel分级E级3例,D级3例,B级1例.结论 采用单纯后路脊椎切除治疗僵硬型角状脊柱后凸畸形能直接去除致病因素,可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脊柱侧凸分型及后路三维矫形融合节段选择策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有效的分型及三维矫形融合节段选择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1年行后路三维矫形术的82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平均年龄14.4岁,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5(12—57)个月。根据侧凸的结构性特点,将脊柱侧凸分为10型,并根据各型特点选择适当的融合节段,进行CD、TSRH及CD Horizon系统后路矫形内固定脊柱融合术。结果:1例King Ⅲ型患者发生曲轴现象,随访时畸形加重,躯干失平衡。1例King ⅡA型患者选择性融合胸椎后远端腰椎侧凸加重,躯干失平衡。其余患者均获得较好的躯干平衡和矫形效果。结论:本文所提出的侧凸分型方法可较完整地区分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各种类型,根据该侧凸分型所提出的融合节段选择原则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9.
退行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及相关文献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在回顾手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进展的基础上 ,探讨椎弓根螺钉系统在退行性脊柱侧凸矫治的策略 ,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1999年 7月~ 2 0 0 2年 7月 ,本院骨科连续治疗 32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 ,其中 7例先行一期前路脊柱松解 ,二期后路多节段椎弓根螺钉矫形 ,后外侧植骨融合 ;16例行后路椎管减压、PLIF椎体间支撑融合、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 ;9例行后路椎管减压、椎板截骨短缩、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结果 本组围手术期没有出现切口感染 ,2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症状 ,4例出现症状对侧的下肢痛 ,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本组全部病例随访 18个月~ 3年 ,平均 2 .4年。全部病例无断钉、断棒 ,无交界性后凸。术前、术后及 18个月随访时进行Oswestry评分 ,统计结果表明术后和 18个月随访时ODS评分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充分减压的前提下 ,椎弓根螺钉三维矫正技术对退行性脊柱侧凸可达到满意的纠正 ,重建脊柱稳定性 ,适当的前路松解和椎体间支撑性植骨有利于矢状面畸形的改善 ,减少神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脊柱侧凸的后路CDH Legacy矫形内固定技术与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后路CDH Legacy在脊柱侧凸后路矫形中的应用及其矫形效果。[方法]2003年7~8月,共有9例患者接受后路CDH Legacy矫形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手术,其中女7例,男2例;年龄11~18岁,平均13.5岁。病因学分类: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7例,先天性脊柱侧凸(CS)1例,神经纤维瘤病伴脊柱侧凸(NFI)1例。术前Cobb's角48^o~68^o,平均54^o。7例AIS和1例CS患者直接行一期后路CDH Legacy矫形内固定术,另1例NFI因Risser为0,先行一期前路骨骺阻滞再行二期后路CDH Legacy矫形固定。[结果]本组无死亡、感染,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未发生术中骨折及脊膜胸膜损伤。1例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给予禁食等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手术时间210~300min,平均260min;出血量300~1000ml,平均700ml。术后Cobb’s角平均20^o,矫正率63%。本组随访20~30个月,平均23个月,随访1年时均获得骨性融合,无额状面或矢状面失偿,纠正丢失4^o,纠正丢失率7.4%。[结论]CDH Legacy在矫形效果与以往第3代内固定系统无明显差异,有操作简便、内固定牢固和选择多样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