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紧张型头痛的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运用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符合紧张型头痛诊断者的中医症状.参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头风的证候分类等相关标准进行辨证,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紧张型头痛,女性多于男性,中青年高发,慢性紧张型头痛最多,移居者发病率高.辨证结果,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7个,分别为肝、脾、肾、胃、心、胆、肺,各个病性与疾病分型均未见关联;病性类证候要素11个,分别为痰浊、阴虚、气虚、阳虚、血虚、阳亢、瘀血、气滞、热盛(内)、湿阻和动风.各个病位类证候要素与西医分型未见关联.结论:紧张型头痛所涉及的7个病位类证候要素以涉及肝、脾的证候最为多见;病性类证候要素涉及11种,均为内伤证候,虚实均有涉及,实以痰浊最多见,虚以阴虚最多见.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对3000例脾胃病与证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诊病的病名与《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0个病名进行比较,负荷率9个约为90%。断证的证名与《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27个证名比较,符合率17个占62.9%;指出脾虚胃实证。规范五行辨证六型的病位、临床表现以及病性在脾胃病辨证分型中应用,建立自我诊疗的特色,以提升诊病辨证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头痛的西医类型与中医分型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头痛的中西医类型与中医分型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证实中医头痛是症状学诊断,偏头痛和中医偏头风是一个病,而紧张型头痛和风湿型头痛全等。方法对890例原发性头痛不同类型患者进行9种中医头痛分型的分布统计,并考核分型与症状舌脉符合率。结果原发性头痛临床表现与中医头痛的证侯一致,类型与证型相关,同时发现舌苔脉象与各中医证型相关性差。结论古代中医头痛和西医原发性头痛一样也是症状学诊断。其中偏头痛和中医偏头风是一个病,而紧张型头痛和风湿型头痛也是一个病。  相似文献   

4.
王巧琳 《药物与人》2014,(8):150-150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不同证型食管癌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8名食管癌病人的证型进行辩证,并分型予以治疗,最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显效8人,有效36人,无效4人,总有效率为91.7%,4种证型的临床疗效差异不大(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食管癌,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患者中的诊疗方式及其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接受糖尿病治疗的180名病患随机分为95人的观察组和85人的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医的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的方式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情况及产生的疗效。结果采用中医治疗的患者总治疗效率为88.3%,而采用西医治疗的患者总疗效率为67%,根据两组统计出的治疗有效率,可见中医比西医更高,两者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来治疗糖尿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且相对于西医来说,在疗效上更有优势,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体质辨识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社区2017年2月-2018年2月进行常规体检的188例个体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中医体质辨识护理诊疗分为观察组(94例)与对照组(9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体检诊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体检诊疗基础上联合中医体质辨识护理诊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诊疗不同时间段个体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诊疗6个月后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得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 :公共卫生服务过程中对患者实施中医体质辨识护理诊疗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结构方程模型在中医证候规范标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目的研究结构方程模型在中医证候规范标准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以西医的病为依托,以传统辨证结果为依据,对脑梗塞病等八个病种的现场调查资料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研究。结果在区分各病种的证候、寻求各证候相应的主要指标,以及病和证候结合研究临床辨证等方面都得到较满意的结果。结论在中医的证候规范标准研究中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临床流行病学在中医肝脏辩证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辩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之一,证在各种病中的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应该受到重视,应有证病结合的流行病学。笔者就此问题发表浅见。一、证病结合与临床流行病学:中医治病以症状为主进行辩证论治,重视某一阶段的症状改善与消失,而现代医学的诊断是建立在机体的功能、代射、形态等实验基础上,只有证病结合,中西医双重诊断才是中医诊断的可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相同的证出现在不同疾病中有很大差异,如肝气郁结证中,乳腺疾病以乳房疼痛为主;胆道疾病以胁肋胀痛为主。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可表现为不同的证,如高血压病可表现为肝阳上亢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中医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方法 从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辨证治疗乳腺生.结果 90痊愈.结论 根据病因病机分为4型立法辨证,乳腺增生基本治愈.  相似文献   

10.
中医体质创始人王琦教授于2005年提出了“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这一新兴诊疗模式是以体质、疾病、证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前提,在“体病相关”和“体质可调”理论为依据下,以辨体论治为核心的新型临床诊疗体系.它根源于传统理论,运用于临床实际,是将体质研究成果切入临床应用的新的思维模式,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综合研究,根据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三种不同治疗方法对胃溃疡的疗效进行分析,从不同方法着手,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辨证与辨病同时,进一步认识与研究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心肌炎48例的辨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慕斌 《职业与健康》2004,20(12):156-157
目的探讨并观察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方法将本病分为外感风热、气阴两虚、心脾两虚、脾肾阳虚及瘀血阻滞等5型,采取辨证选方与辨病用药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观察48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为87.5%,对于改善胸闷、心慌、短气等症状疗效明显,中医各型之间疗效差异不大.结论辨证治疗本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中医康复技术临床治疗的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康复技术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估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记录并统计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经过1年的随访,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1.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33(P<0.05).结论:中医康复技术治疗骨性关节炎安全性高于西药治疗,且疗效更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变应性鼻炎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65例)与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的方法,口服扑尔敏,观察组采用中药治疗,中药口服+外敷的方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探讨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疗效比较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沪〈0.05)。结论中医的辨证论治经过临床实践证实,可以获得较稳定的疗效。同时,临床医生也应根据患者不同的表现进行辨证,以不同的证型为基础进行立法处方,从而更好地治疗变应性鼻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三子养亲汤在治疗中医老年哮病临床疗效的研究分析。方法:通过选择20例老年患者中医疾病诊断哮病进行治疗和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通过对20例中医诊断哮病的老年患者进行系统治疗,结果显示9例病情有明显控制,6例患者出现好转,5例无明显效果。综合分析得出哮病老年患者治疗有效率占比75%,具有明显临床疗效优势。结论:中医方剂三子养亲汤治疗中医老年哮病有较为突出的临床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变应性鼻炎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65例)与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的方法,口服扑尔敏,观察组采用中药治疗,中药口服+外敷的方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探讨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疗效比较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的辨证论治经过临床实践证实,可以获得较稳定的疗效。同时,临床医生也应根据患者不同的表现进行辨证,以不同的证型为基础进行立法处方,从而更好地治疗变应性鼻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来我院进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选取98例进行分析,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按照中医诊疗方案来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中医诊疗方案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十分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对其尽快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及中医外治法的实际临床方法,探讨中医外治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使用中医外治三联法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使用注射透明质酸钠进行治疗,然后2组患者进行疗后评分和疗效评价,以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但治疗后的指标相比却没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中医外治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中医脏腑归经理论结合针刺治疗尿道综合征,观察其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脏腑归经理论辨证论治,辨别此病的寒热虚实以及脏腑归经,选取特定穴位,采用相应的针刺补泻手法,对患者实施针刺治疗。结果经过针刺治疗,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中医认为肾者主水,维持机体的水液代谢。膀胱有贮尿与排尿功能。二者脏腑表里相关,经脉相互络属,共主水道,司决渎。固本病的病位在于肾与膀胱,同时因其脏腑相连,不独病于此。脾为后天之本,以补养先天之肾,肝主疏泄,疏泄不利则郁于下焦,胆与肝之相表里,因而此病还与脾及肝胆相关。以此中医选取特定穴位,采用针刺治疗,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郭洪彬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2096-2097
目的 探析痤疮中医优化诊疗方案,给予同类研究的读者进行参考.方法 分析总结痤疮中医优化诊疗方案和实施步骤,对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对痤疮的中医诊疗方案进行优化,需要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在中医药临床研究得以规范的同时对诊疗方案进行优化,可获得满意的诊疗效果.结论 痤疮中医优化诊疗方案的实践,有效促使了临床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值得探讨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