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吸入性损伤是气体或烟雾引起的呼吸道甚至肺实质的损伤,经常与皮肤烧伤同时存在,单纯吸入性损伤临床少见。吸入性损伤是烧伤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呼吸道烧伤后,由于粘膜充血水肿或因坏死内膜脱落阻塞气管支气管引起呼吸道梗阻而危及病人生命。因此,护理上应保持呼吸道及静脉输液通畅的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及时作好气管切开准备及气管切开后的护理,加强营养支持,运用新的护理理论模式进行心理护理,降低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的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2年10月~2004年4月我院收治38例烧伤伴吸入性呼吸道损伤患者,经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降低了死亡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颅脑损伤是常见的外科急症之一,占全身各部位损伤的10%~20%,仅次于四肢损伤,居第二位,但颅脑损伤所致的死残率则居第一位[1]。呼吸道烧伤是吸入高温烟雾后,呼吸道产生的严重物理和化学损伤,呼吸道烧伤是烧伤后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死亡率高达80%以上。颅脑损伤同时合并呼吸道烧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方法统计6l例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并进行分类总结。结果小儿吸入性损伤死亡率高于成人。由于发育小儿呼吸功能较成人差,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狭窄,尤其吸入性损伤早期局部渗出、水肿、很容易造成呼吸道梗阻死亡。特别注意的是,对严重吸入性损伤患者,即使气管切开通气,在脱落和修复期仍容易发生呼吸道梗阻。  相似文献   

5.
吸入性损伤是热力和或烟雾引起的呼吸道以至肺实质的损害。吸入性损伤以往称为呼吸道烧伤。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是当前烧伤的重要死亡原因,所以对吸入性损伤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做好治疗及护理工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呼吸道管理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烧伤合并吸人性损伤属于严重烧伤,死亡率为45%~75%。早期认真观察,正确分析,仔细护理,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吸人性损伤的治愈率。作从严重烧伤合并吸人性损伤94例的护理中,总结呼吸道管理应注意的问题:(1)保持呼吸道通畅;(2)合理氧疗;(3)重视呼吸功能的训练;(4)做好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管理,加强气道湿化,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呼吸道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颅脑损伤是一种创伤性疾病,病死率为58%,而严重颅脑损伤的病死率高达70%~80%。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临床上以其病情复杂且变化快、治疗护理任务繁重而具特殊性。临床上常对病情紧急的危重症患者可根据致伤情况及临床特点确定手术。术后患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要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衰竭者还需呼吸机辅助呼吸。  相似文献   

8.
颅脑损伤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病情的康复,而且易加重病情、危及患者的生命。及时有效地控制呼吸道感染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对113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总结,以期指导临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呼吸道烧伤的早期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面积烧伤和严重头面、颈部烧伤的病人常合并呼吸道烧伤,据国外文献报道,烧伤病人中吸人性损伤的发生率可高达20%-3O%,合并有吸人性损伤的病人,休克和败血症的发病率高,病势严重,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多且发生得早,因而成为当前烧伤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故早期注意呼吸道烧伤的观察极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自1993年-1997年共收治大面积烧伤病人30例,男29例、女1例,合并呼吸道烧伤6例,入院后出现呼吸困难最早为伤后3h,最晚为伤后10h。2病情观察呼吸道烧伤的病人,常见颜面、颈部水肿,口唇粘膜水肿外…  相似文献   

10.
气管切开术在治疗呼吸道烧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面、颈部烧伤常常伴有呼吸道吸入性烧伤。本院自1988年以来共收治呼吸道烧伤患者92例,为及时进行抢救,对其中56例施以气管切开术,效果满意。本文对该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气管切开术在抢救呼吸道烧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罗承水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2):1387-1388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约占颅脑损伤的20%,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是临床救治的难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长期处于昏迷状态,丧失了正常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可导致呼吸道梗阻,需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气管切开的呼吸道护理是重中之重担。本院2002年8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3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现重点将气管切开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探讨颈脊髓损伤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方法,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有效的保证。对我科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38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38例颈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后,呼吸功能完全恢复35例,3例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死亡。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是颈椎骨折手术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合理可靠的呼吸道管理,为患者术后顺利恢复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气管切开是临床上常用的抢救治疗手段,是解除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最有效的措施。颅脑损伤的病人,如果昏迷时间长,气道内分泌物往往较多,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从而提高血氧饱和度,常常需要行气管切开术留置气管套管。我科ICU病房对因重症颅脑损伤和大面积脑出血所致昏迷、呼吸道梗阻的患者进行了气管切开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人工呼吸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广泛应用于临床急救和危重患者的抢救,对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人工呼吸道的建立可引起呼吸道黏膜不同程度的损伤,轻者可致缺血、糜烂,重者可致出血、坏死、软骨环破裂、气管壁溃疡及穿孔等,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性收缩还可致气管狭窄,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因此,如何减轻呼吸道黏膜损伤是护理人员应非常重视的问题。本课题就人工呼吸道护理过程中的气囊管理、吸痰手法及预防黏膜感染等预防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呼吸道大出血是吸入性损伤严重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患者可因呼吸道大出血而休克,也可因咳血时误吸而窒息。因此预防这一并发症的发生尤其重要。我科四年来收治了4例此类患者,对其发生原因及预防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例中,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分别为23...  相似文献   

16.
张丽 《临床医学》2007,27(5):94-9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情严重、意识障碍程度深(GCS计分3—8分),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排出,加之常有呕吐物误吸而致呼吸道梗阻、继发肺部感染,使机体尤其是脑缺氧更明显而加重病情,增加病死率。现将我院2002年4月~2006年5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92例的呼吸道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索、评价并总结吸入性损伤呼吸道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建立专家共识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检索国内外循证资源及文献数据库,由3名研究者独立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通过专家会议法总结出最佳证据。结果 纳入文献8篇,其中指南1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1篇、证据总结2篇,从评估、呼吸道开放、通气护理、呼吸道清理、并发症的预防等5个维度总结出23条最佳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吸入性损伤呼吸道管理的最佳证据,供烧伤专科护士参考,有利于提高吸入性损伤的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月-2007年3月,我们对36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同时实施呼吸道管理,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吸入性损伤是热力和烟雾引起的呼吸道热和化学性烧伤,是目前烧伤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气切”术是吸入性损伤后预防、解除气道梗阻的关键措施。套管滑脱是“气切”术后常见而危险的  相似文献   

20.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超声雾化吸入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超声雾化吸入是治疗吸入性损伤的有效措施之一 ,但有的患者在超声雾化治疗中 ,突然烦躁不安 ,胸闷不适 ,严重者引起呼吸改变甚至紫绀等低氧血症表现。为研究发生不适的可能原因 ,我们对 1995年 2月至 2 0 0 1年 5月收治的 18例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并接受气管切开和行超声雾化治疗的患者 ,监测了超声雾化的吸入时间 ,喷嘴距离 ,吸氧浓度 ,并将其对SaO2 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以冀提高吸入性损伤的护理质量。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8例中男 11例 ,女7例 ,2 1~ 6 3岁 ,平均 4 9岁 ,均为火焰烧伤或化学烧伤。烧伤面积 13%~92 % ,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