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X刀对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应用Radionic公司头部X刀系统治疗的垂体腺瘤患随访54例,单次治疗32例,分次治疗22例。其中54例获得影像学复查,36例获得血激素水平复查。随访期3个月到32个月,平均13.2个月。结果:肿瘤缩小达55.6%,无1例肿瘤增大;临床症状改善率72.2%,无临床症状加重;血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达30.6%。结论:X刀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SRT治疗后血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率高于SRS治疗,但血激素水平恢复时间长于SRS治疗。  相似文献   

2.
垂体腺瘤的X刀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分析X刀对垂体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0年6月应用Radionic公司头部X刀系统,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随访54例,单次治疗32例,分次治疗22例。其中54例获得影像学复查,36例获得血激素水平复查。随访期3个月到32个月,平均13.2个月。结果:肿瘤缩小达55.6%,无一例肿瘤增大;临床症状改善率72.2%,随访期3个月到32个月,平均13.2个月。结果:肿瘤缩小达55.6%,无一例肿瘤增大;临床症状改善率72.2%,无临床症状加重着。血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达30.6%。结论:X刀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SRT治疗后血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率高于SRS治疗,但血激素水平恢复时间长于SRS治疗。  相似文献   

3.
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OUR-RGSγ刀治疗垂体病效果。方法1997年1月至1999年6月,应用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184例。其中89例获得随访,随访期6-24个月,平均14个月。结果肿瘤控制生长率达97.6%。症状改善率达76.4%,激素水平下 恢复正常达75.5%,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50例X刀治疗垂体腺瘤的治疗和临床、内分泌、影像复查资料,评价X刀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探讨X刀治疗垂体腺瘤的方法学.方法用X刀对PRL腺瘤36例,GH腺瘤5例,混合性腺瘤4例,无功能性腺瘤5例治疗.肿瘤治疗剂量19.48±3.36Gy,等中心数1.24±0.68个/例,视交叉受重<8~9Gy.结果随访12~62月,平均32.6月,14例闭经患者恢复月经,共26例月经恢复正常,25例停止溢乳,3例患者溢乳减轻,5例患者受孕,6例患者肢端肥大改善,临床有效率96%.影像学复查肿瘤消失35例,坏死缩小12例,肿瘤控制率100%.在治疗后3~6月,可出现肿瘤坏死缩小,随时间的延长,肿瘤消失率增加,但大体积病变,肿瘤消失困难.结论X刀是一种垂体腺瘤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推荐无功能腺瘤>12-13Gy,分泌性腺瘤20-30Gy.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X刀治疗垂体腺瘤的新课题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γ-刀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及患者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的主要并发症。方法对1995年9月-2004年12月经γ-刀治疗并获得完全随访的312例垂体腺瘤患者(包括手术后104例,放射治疗后35例,173例直接采用γ-刀治疗)的临床资料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非功能性垂体腺瘤78例,功能性垂体腺瘤234例(催乳素腺瘤124例、生长激素腺瘤37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2例、促甲状腺激素腺瘤1例、卵泡刺激素腺瘤8例和混合性腺瘤52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治疗前后肿瘤直径变化及内分泌功能等综合评价疗效。平均随访30.50个月。结果γ-刀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25例(8.01%),缩小152例(48.72%),大小无变化129例(41.35%),增大6例(1.92%),总的肿瘤控制率为98.08%(306/312)。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中77例(32.91%)激素分泌水平恢复正常,102例(43.59%)较治疗前下降,55例(23.50%)无明显改变。γ-刀治疗的晚期并发症主要有视力下降(5例)和垂体功能低下(8例)。结论γ-刀治疗垂体腺瘤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垂体腺瘤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评估伽玛刀(γ-刀)治疗对功能性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32例功能性垂体腺瘤病人,用1.5T磁共振和γ-plan计算机联网定位,LekaseⅡ,伽玛刀实施放射外科手术,肿瘤直径4-37mm,平均14mm,处方剂量11-35Gy,平均26.4Gy。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35-57个月,获随访118例(89.4%),肿瘤消失78例(66.1%),缩小32例(27.1%),肿瘤增大1例;激素值恢复正常74例(62.7%)。较术前下降26例(22.0%)。临床症状改善108例(91.5%),症状加重6例(5.1%)。结论 γ-刀是治疗功能性垂体腺瘤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否则γ-刀治疗后有可能加重症状,产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伽玛刀(Gamma Knife)放射外科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采用OUR旋转式伽玛刀作为首选方法治疗的143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PRL型54例、GH型24例、ACTH型11例、混合型(GH+PPL)15例和无功能型(NFA)39例。肿瘤直径2 mm~64 mm(平均26.3 mm),30%~70%等剂量曲线包绕肿瘤,肿瘤平均周边剂量26.5Gy,平均中心剂量41.0Gy。对术后随访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液激素水平和鞍区MRI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访期3~30个月,平均18月,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103例(72.0%),激素水平下降或恢复正常84例(80.8%),肿瘤缩小或消失87例(60.8%),平均肿瘤生长控制率为95.1%。结论伽玛刀放射外科对各种类型垂体腺瘤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改善和控制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激素水平和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功能性垂体腺瘤的效果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6年1月~2010年4月伽玛刀治疗的获得完全随访的112例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5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靶区,给予边缘剂量10~25 GY,巨大腺瘤采用分次治疗。根据术后临床症状、肿瘤大小及激素水平评价疗效。结果随访12~64个月,平均30.5个月,其中临床症状缓解率为82.1%,肿瘤大小控制率为89.3%,激素水平控制率70.5%,3例出现垂体功能低下(2.6%),且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与肿瘤大小、边缘剂量、侵袭性有关。结论伽玛刀治疗功能性垂体腺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其疗效与肿瘤大小、侵袭性,边缘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治疗的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其中无功能性腺瘤44例,泌乳素腺瘤32例,生长激素腺瘤8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3例,促性腺激素腺瘤6例,多分泌性腺瘤5例。结果肿瘤全切除62例,次全切除23例,部分切除13例。平均手术时间115 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5.7 d。术后第1天复查垂体激素水平,提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37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3例,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无再次手术与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视力、视野障碍好转40例,头痛、头晕缓解51例,月经恢复正常20例。结论经鼻蝶神经内镜治疗垂体肿瘤,能够全程直视下切除肿瘤,肿瘤切除率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好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垂体腺瘤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功能性垂体腺瘤伽玛刀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自1998年8月至2002年8月间对伽玛刀治疗的400例功能性垂体腺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36例随访资料完整,病人年龄在15~60岁之间,均有影像学及临床诊断,其中20例有病理诊断。所有病人均使用伽玛刀治疗,肿瘤直径在5~25mm,平均15mm。伽玛刀治疗处方剂量9~35Gy。结果本组23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4~36个月。肿瘤消失168例(71%)、缩小60例(25%),复发2例,其中激素水平恢复正常190例(80%),临床症状改善212例(90%),病情加重1例(0.42%)。结论伽玛刀治疗功能性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不仅能控制肿瘤,而且能使内分泌功能大部分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 5 8例功能性垂体腺瘤的X刀治疗与随访资料 ,评价其疗效、探讨治疗方法。方法 PRL腺瘤 4 3例 ,GH腺瘤 7例 ,混合性腺瘤 8例。肿瘤最大直径 1.32± 0 .2 6cm ,体积 1.11± 1.0 6cm3。周边剂量 17.93± 4 .5 6Gy。结果 随访 12~ 83月 ,平均 4 5 .38月 ,临床有效率 96 .5 5 % ,肿瘤控制率 10 0 % ,消失率 79.31%。内分泌功能改善率 10 0 % ,正常率 4 8.2 7% ,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激素水平和病变体积呈正相关 ,2 3/ 5 0例PRL和 7/ 11例GH有一过性反跳现象。结论 X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功能性垂体腺瘤治疗手段。高分泌性腺瘤可采用多靶点、高剂量治疗 ,大腺瘤应严格掌握指证 ,宜多靶点、分次或配合药物治疗。推崇垂体腺瘤分次X刀治疗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伽玛刀治疗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疗效和内分泌激素变化,并分析了治疗后主要的并发症.方法 选择了自1995年9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并获得完全随访资料的128例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患者,肿瘤直径1.0~4.8 cm(平均3.04 cm),既往手术63例,具有放疗史22例.PRL腺瘤56例,GH腺瘤19例,ACTH腺瘤2例,FSH腺瘤1例,混合性腺瘤22例,无功能性腺瘤28例.采用Leksell立体定位系统,边缘剂量12~35 Gy(平均19.56 Gy).等剂量线45%~50%.平均随访时间34个月.结果 大部分病人均可耐受伽玛刀治疗,急性并发症很少出现.晚期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和垂体功能低下.伽玛刀治疗后,肿瘤消失的为4例,肿瘤缩小的为94例,肿瘤大小无变化的26例,4例患者治疗后肿瘤增大,总的肿瘤控制率为96.87%.同时对于功能性腺瘤,于治疗后11例激素水平恢复正常,58例患者激素水平较治疗前下降.结论 伽玛刀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126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对2000年8月至2005年12月间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并有完整临床资料.病人年龄15~76岁,肿瘤最大径<10mm 68例、10~20mm 56例、>20mm 2例,伽玛刀治疗剂处方量为15~30Gy、50%~65%等剂量曲线.结果 随访1~6年,肿瘤消失75例,肿瘤缩小28例,肿瘤无变化15例,肿瘤继续增大8例.肿瘤生长控制率93.6%(118/126);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率63%(49/78),垂体功能低下发生率为15%,因肿瘤复发或激素水平未恢复再行肿瘤切除术5例.结论 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能控制垂体腺瘤肿瘤生长,可恢复垂体内分泌功能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14.
泌乳素型垂体腺瘤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泌乳素型垂体腺瘤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应用伽玛刀治疗47例泌乳素型垂体腺瘤,治疗周边剂量为20-35Gy,平均随访17.5个月。结果47例患者中,40例患者症状改善,36例患者肿瘤缩小。6例患者患者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结论伽玛刀治疗泌乳素型垂体腺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其疗效与治疗剂量、治疗前激素水平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经验及体会。方法 对49例垂体腺瘤病人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结果 肿瘤全切45例,次全切3例,大部分切除1例。无死亡病例,无视神经损伤,1例出现脑脊液漏,40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多尿,2例多尿持续3个月。随访5个月~3年,所有症状均有所改善。36例激素水平异常病人中29例恢复正常,2例术后行γ-刀治疗。结论 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损伤小,疗效满意,术中通过内镜变换角度有助于更安全彻底地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伴有Rathke囊肿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伴有Rathke囊肿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其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11例患者全切9例,次全切除2例,囊肿均切除,术后均进行临床随访,随访时间8~52个月,术前视力下降的7例患者术后视力得到明显改善,其中6例患者视力恢复正常,3例月经紊乱患者月经恢复,1例头痛患者术后头痛消失。术后复查垂体磁共振未见肿瘤或囊肿复发。结论伴有Rathke囊肿的垂体腺瘤临床罕见,垂体MRI提示肿瘤内存在囊性信号应考虑合并Rathke囊肿的存在,压迫症状明显的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垂体腺瘤的临床和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老年垂体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101例行手术切除治疗,9例未行手术治疗。结果全切除91例,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9例,1例为肿瘤凝固性坏死。病理结果均证实为垂体腺瘤。随访78例,时间12~47个月。术前症状均明显好转。术后4个月出现垂体脓肿1例,手术治疗后好转。术后无功能垂体腺瘤进行MRI检查,功能性垂体腺瘤进行激素复查。51例手术病人中,复发3例;5例未行手术病人中,2例行替莫唑胺治疗肿瘤缩小,3例无变化;余22例术后症状改善,未定期行MRI及激素复查。随访期间病人无死亡。结论老年垂体腺瘤起病隐匿,出现视功能障碍时应尽早行垂体MRI检查。在严格评估手术风险后,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是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56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伽玛刀对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56例垂体瘤患者实施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肿瘤直径4~34.2mm(平均15.6mm),肿瘤照射野覆盖平均为67%,瘤周边剂量平均为24Gy。结果:51例随访3~21个月(平均11个月),临床症状改善36例(70.6%),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或下降19/25例(76%),肿瘤缩小25/47例(53%),仅3例肿瘤增大。结论:认为伽玛刀手术简便、安全,是治疗垂体腺瘤(尤其是微小功能性腺瘤)的又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蝶窦入路假包膜外切除功能性垂体腺瘤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采用经蝶窦入路假包膜外切除功能性垂体腺瘤的病例,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 28例垂体腺瘤病人均在显微镜下全切肿瘤,术后病人临床症状改善,内分泌学检查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术中发生脑脊液漏3例,术中修补后痊愈。术后发生一过性尿崩5例,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后得到控制,无垂体功能低下及死亡病例。结论经鼻蝶假包膜外切除功能性垂体腺瘤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20.
垂体腺瘤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伽玛刀(γ-刀)手术对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92例垂腺瘤患者,用1.5T磁共振和γ-plan计算机联网定位,Leksell伽玛刀实施放射外科手术。肿瘤直径3.8-51.5mm,平均16.3mm,处方剂量9-35Gy,平均21.6Gy。结果:本组获随访204例(12-34个月,平均21个月)肿瘤消失39例(19.1%),缩小156例(76.4%);激素值恢复正常14例(11.8%),较术前下降94例(79.6%);临床症状改善190例(93.1%),9例症状加重,3例肿瘤增大,2例开颅手术,1例死亡。结论:γ-刀是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对Ⅲ级以上瘤应首选手术治疗,γ-刀治疗后有可能加重垂体功能下或诱发垂体危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