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狼疮性肾炎血清IL-18及雷公藤多苷对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TW)对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浆白介素-18(IL-18)含量的影响及治疗价值。方法:分别将激素诱导缓解治疗后的LN患者,按其活动指标分为活动期和非活动期2组,活动期患者加用TW治疗,观察治疗3个月后血浆IL-18水平的变化和肾炎的缓解情况。结果:血浆IL-18水平明显下降,尿蛋白减少,狼疮活动性免疫指标、血尿和肾功能改善。结论:TW可抑制血浆IL-18的产生,对控制LN的活动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SLE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浆IL-6、IL-8的改变并探讨其关系。方法 81例SLE患者分别予以狼疮活动积分,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随机选取30例健康人作对照。选用C3bRR及ICR作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指标,同时检测血浆中IL-6、IL-8的含量。结果 SLE患者C3bRR率与健康人比较显著降低(P<0.01),ICR率与健康人比较显著升高(P<0.01)。SLE患者血浆IL-6、IL-8水平较健康人显著升高(P<0.01)。C3bRR率与血浆IL-6、IL-8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SLE患者活动期C3bRR率较缓解期显著降低,而活动期ICR率、血浆IL-6、IL-8水平较缓解期显著升高(P<0.01)。结论 ①系统 性红斑狼疮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较健康人低下,随着病情的好转,红细胞免疫功能逐渐恢复。其改变可以作为判断狼疮活动的指标之一。②红细胞可以通过其表面的免疫物质调节血浆中炎症介质的浓度,从而缓冲炎症的发展及转归。③SLE患者血浆IL-6、IL-8水平较健康人高,随着病情缓解,二者水平下降。其变化有助于监测狼疮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血清、尿液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探讨其与狼疮性肾炎(LN)病情活动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处于不同进展时期及治疗前后的LN患者血清、尿液MIF浓度,分析其与狼疮性肾炎病情活动的关系,以20例健康者作对照组。结果LN患者血清、尿液MIF浓度较健康者明显增高(P〈0.01),尤以病情活动期更为明显;治疗后尿液MIF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血清MIF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LN患者血清、尿液MIF浓度明显增高,可能与病情活动相关,可作为LN病情进展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7(IL–7)测定以及与疾病活动度、肾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萍乡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35例SLE患者及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所有SLE患者血清IL–7水平,根据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分为轻度活动组(67例)、中度活动组(36例)和重度活动组(32例);根据狼疮性肾炎(LN)诊断标准评价肾损伤程度,分为单纯SLE组(63例)和LN组(72例);比较各组的血清IL–7水平,以Pearson相关分析IL–7水平与SLEDAI评分、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关系,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量化评价IL–7预测肾功能下降的效能。结果:SLE患者血清IL–7水平高于对照组,重度活动组血清IL–7水平高于轻度活动组和中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血清IL–7水平高于轻度活动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LN组血清IL–7水平高于单纯SLE组,LN组肾功能下降患者血清IL–7水平高于LN组肾功能正常LN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SLE患者血清IL–7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经ROC曲线分析,IL–7预测SLE患者肾功能下降的AUC为0.719,最佳截断值为26.48 pg·mL-1,灵敏度为86.41%,特异度为89.86%。结论:SLE患者血清IL–7水平与疾病活动及肾损伤的关系密切,预测肾功能下降的效能较好,有助于指导该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药养阴活血方对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65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养阴活血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治疗前后肾小管标志蛋白(尿α1微球蛋白、视黄醇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和血粘附分子1、P-选择素以及LN活动指数评价。结果: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比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中药养阴活血方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肾小管损伤有保护与修复作用,对LN患者血清粘附分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狼疮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肾颗粒剂联合霉酚酸酯(MMF)对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神经肽Y(NPY)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益肾颗粒剂联合霉酚酸酯组)26例和对照组(单纯用霉酚酸酯组)28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浆神经肽Y水平.结果:治疗组...  相似文献   

7.
痹速清合剂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痹速清合剂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痹速清合剂治疗组 30例和吲哚美辛对照组 30例 ,治疗前后作对比观察。结果 :本合剂能使患者血清中异常升高的 IL - 1β、TNF-α水平显著降低 ,低下的 IL - 4、IL - 10水平显著升高 ,与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的改善平行。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3.33%,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在缓解关节症状、改善中医证候及部分实验室指标方面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痹速清合剂可综合改善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及全身病变 ,其作用机制可能主要是通过下调致炎因子 (IL - 1β、TNF-α)水平、上调抗炎因子 (IL - 4、IL -10 )水平、抑制致炎效应、增强抗炎效应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肾方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活动期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波尼松+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肾方加减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中医证候积分量化表(SLEFI)评分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沉、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ALB)、尿红细胞、补体C3、补体C4、血清Ig G、C反应蛋白(CRP)、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IL)-17及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阳性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LEDAI积分、SLEFI评分及实验室各检查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除尿红细胞、ANA及ds-DNA阳性率外其余指标治疗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肾方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狼疮性肾炎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狼疮合剂对狼疮性肾炎(LN)患者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水平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治疗LN的作用机制.方法:41例女性LN患者随机分为2组,西药组根据病情分别应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和激素标准疗程治疗,中西结合组并用狼疮合剂治疗.另选20例健康女性作为正常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治疗前后ICAM-1.结果: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LN患者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活动期患者ICAM-1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中西结合组治疗后和西药组治疗后ICAM-1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两组治疗后比较,中西结合组ICAM-1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由养阴解毒、祛瘀通络药组成的狼疮合剂与环磷酰胺、激素合用治疗LN更能有效地调节细胞间ICAM-1水平,减少肾脏免疫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和副作用.方法46例狼疮性肾炎(LN)病人,肾活检显示为狼疮性肾炎,应用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用药期间监测血常规、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抗核抗体及抗双链抗体滴度、红细胞沉降率和补体C3等,6个月后行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价.结果:来氟米特治疗LN尿蛋白缓解率为72.4%,高于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缓解率57%,LN活动性指标缓解率也高于后者.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有效控制狼疮活动且副作用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肾固精方结合大剂量黄芪注射液对脾肾阳虚型狼疮肾炎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将30例脾肾阳虚型狼疮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均采用强的松加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治疗组同时予补肾固精方和黄芪注射液;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24h尿蛋白定量、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T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细胞)、IL-17变化情况和治疗中感染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可明显降低脾肾阳虚型狼疮肾炎患者24h尿蛋白定量、SLEDAI和感染事件发生率,下调CD8+水平,且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能提高CD4+CD25+Treg细胞比率,降低IL-17水平,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肾固精方结合大剂量黄芪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脾肾阳虚型狼疮肾炎病情,并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新伤丸治疗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CRP和IL-1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口服新伤丸治疗,治疗周期均为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WOMAC指数、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在血液粘度值、血浆粘度值及血沉)、CRP和IL-1等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各期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WOMAC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增加程度、WOMAC指数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粘度、血浆粘度、血沉、CRP和IL-1等指标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新伤丸治疗瘀血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WOMAC指数,提高临床疗效,还可有效降低血液粘度值、血浆粘度值、血沉、CRP和IL-1等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狼疮性肾炎热瘀证与肾脏病理及局部凝血纤溶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电镜及免疫组化方法对30例狼疮性肾炎热瘀证与30例狼疮性肾炎非热瘀证肾脏病理分型、肾组织活动指数(AI)及慢性化指数(CI)、肾组织纤维蛋白原相关抗原(FR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狼疮性肾炎热瘀证与肾脏病理分型无相关性;热瘀证组肾脏病理的AI显著高于非热瘀证组(P<0.01);热瘀证组肾组织FRA沉积程度明显强于非热瘀证组(P<0.05);热瘀证组tPA、PAI-1阳性强度平均积分显著高于非热瘀证组(P<0.05).结论 狼疮性肾炎热瘀证与肾脏病理活动及肾脏局部高凝和纤溶低下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益肾活血方配合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狼疮肾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彩春  史伟  王起航  向清 《河北中医》2008,30(4):356-358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方治疗狼疮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狼疮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活血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LN的活动指标(发热、皮疹、关节痛、脱发),尿蛋白,血尿,肾功能,肝功能,血清抗双链DNA(ds-DNA)滴度,补体C3、C4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抗ds-DNA抗体滴度及C3、C4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益肾活血方治疗狼疮肾炎疗效确切,并可降低西药副作用,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双冲击疗法联合DNA免疫吸附柱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L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双冲击疗法,即甲基泼尼松和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DNA免疫吸附柱,血流量150~200 mL/min,时间2 h,可间隔5~7 d后进行第2次免疫吸附,一般吸附2~3次。观察2组治疗前后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离子、免疫球蛋白、补体及临床表现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ANA转阴率和ds-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尿蛋白定量和血免疫球蛋白IgG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临床表现治疗组均有所改善,对照组则改善不明显。2组血常规、血清转氨酶、血浆蛋白、血离子和补体C3、C4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变。结论双冲击疗法联合DNA免疫吸附柱治疗能很好地清除LN患者体内的ANA和ds-DNA抗体,缓解临床症状,有利于蛋白尿的降低和肾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完善辅助检查,患者低盐、低蛋白及低脂肪饮食,采用补充白蛋白、低分子肝素抗凝及保肾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口服泼尼松,30mg/次,1次/d,治疗8周后减量,减量速度为2.5mg/周,最后以10mg/d剂量维持治疗,治疗6个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20mg/次,3次/d,用药8周以上。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蛋白尿转阴时间、血尿转阴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及高血压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蛋白尿转阴时间、血尿转阴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及高血压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成人紫癜性肾炎的治疗中,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苷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HD)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的抗炎效果及其免疫学机制。方法首先建立Wistar大鼠CIA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A模型对照组、白花蛇舌草正常量组、白花蛇舌草高剂量组、雷公藤组并给予相应处理。每周观察各给药组的关节炎指数,于第6周处死大鼠检测各组血清的TNF-α、IL-6的水平。结果 HD组大鼠关节炎指数显著降低(P<0.05或0.01);免疫后第6周,2个HD组大鼠血清TNF-α及IL-6的水平较CIA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与雷公藤组当。结论 HD能够缓解CIA大鼠症状、控制炎症,其机制是抑制TNF-α和IL-6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雷公藤多苷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性炎性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选择75只雄性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包含10只大鼠为对照组,另外65只大鼠为模型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共64只大鼠成功,并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和罗格列酮组,雷公藤多苷组又分为9mg/kg、18mg/kg。观察分析给药后不同组大鼠的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量、血清中IL-1β水平,血清IL-17水平、IFN-y水平。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量含量、血清IL-1β、血清IL-17、IFN-y水平含量显著升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mg/kg雷公藤多苷组、18mg/kg雷公藤多苷组和罗格列酮组与模型组相比,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量含量显著降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8mg/kg雷公藤多苷组和罗格列酮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IL-1β、血清IL-17、IFN-y水平显著降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性炎性损伤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血清和肾脏炎性因子水平,实现对肾脏的保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