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舌侧集中牙合及解剖式牙合两种牙合型全口义齿对不同种类食物咀嚼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32例牙槽嵴条件较差(Atwood分类Ⅲ、Ⅳ类)的牙列缺失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舌侧集中牙合组和解剖式牙合组。在戴用3个月时进行问卷调查,让患者对不同种类食物的咀嚼情况进行评分,评分越低,咀嚼能力越好。结果:舌侧集中牙合组更容易接受红烧肉、生胡萝卜、花生米等食物,其评分显著低于解剖式牙合组;对咀嚼米饭、馒头、烧饼、苹果等食物的评分略低于解剖式牙合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舌侧集中牙合全口义齿对较硬较韧食物具有较高的咀嚼能力,能提高牙槽嵴条件较差的无牙颌患者的咀嚼能力,丰富其进食种类,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肌等压区排牙法全口义齿对咀嚼肌肌电和咬合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肌等压区排牙法全口义齿(neutral zonedentures,ND)和传统全口义齿(conventional complete dentures,CD)修复后无牙颌患者咀嚼肌肌电活动和咬合力的变化差异,以期了解肌等压区排牙法全口义齿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10例牙槽嵴严重萎缩低平的无牙颌患者,记录其分剐戴用ND和CD1个月、3个月时的咬合力和颞肌前束(temporal anterior,TA)、嚼肌(masstter muscle,MM)、二腹肌前腹(diagastric anterior,DA)在咀嚼口香糖及花生米时的肌电图。根据记录阶段分为ND1个月组、ND3个月组、CD1个月组和CD3个月组。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ND1个月-CD1个月组、ND3个月-CD3个月组之间相应指标的差异。结果(1)咀嚼口香糖:TA、MM肌电活动ND1个月组〉CD1个月组,ND组咀嚼周期(TCD)、活动期与间歇期比值(AP/RP)小于CD组(P〈0.05);(2)咀嚼花生米:TA、MM肌电活动ND3个月组〉CD3个月组,ND组咀嚼周期、活动期与间歇期比值小于CD组(P〈0.05);(3)咬合力:ND1个月组〉CD1个月组(P〈0.05)。结论与传统全口义齿相比,肌等压区排牙法全口义齿戴用者显示出较好的咀嚼肌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线性全口义齿与传统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的咀嚼效能。方法:选择15例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为每位患者制作传统的解剖式(牙合)和线性(牙合)两副全口义齿,3个月后更换使用。每副义齿于戴用3个月时检测其咀嚼效率并记录相应的咀嚼次数及所用时间。结果:与解剖式全口义齿比较,线性(牙合)全口义齿的咀嚼周期较短(P〈0.01);咀嚼至吞咽前的所用时间较长(P〈0.05)、咀嚼次数明显增多(P〈0.01);咀嚼30s及咀嚼至吞咽前的咀嚼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牙合)型全口义齿使用3个月时,线性(牙合)全口义齿的固位稳定和舒适度的满意率明显高于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P〈0.01)。结论:对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应用线性(牙合)全口义齿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试分析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和义齿满意度。方法:本研究为自身对照研究,采用置换牙列技术为10例重度牙槽嵴吸收的无牙颌患者同时制作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和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并按照随机原则决定每种牙合型全口义齿的戴用顺序,分别于每种牙合型全口义齿戴牙后2、4、6、8、10、12周采用光密度法检测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每种牙合型全口义齿戴用3个月后,采用问卷调查评估患者对这种牙合型全口义齿修复的总体满意度,并由患者随意愿选择最终戴用义齿的牙合型。结果: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在数值上高于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62);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P<0.05)。10名患者全部将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作为最终的选择。结论:对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型义齿稳固剂对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新型义齿稳固剂对全口义齿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长期戴用全口义齿的无牙患者 12例 ,制作全口义齿 ,3月后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 ,以花生米作试物 ,分光光度计测定咀嚼后花生米悬浊液的吸光度 ,观察新型义齿稳固剂使用前后吸光度值的变化。结果 数据统计分析表明 ,新型义齿稳固剂使用前后吸光度值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结论 新型义齿稳固剂能明显提高全口义齿的咀嚼效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每位患者制作3种水平颌位关系记录的全口义齿,利用吸光度法检测3种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在哥特式弓轨迹顶点(正中关系位)建牙 合的全口义齿与直接咬合法确定颌位的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高于由哥特式弓轨迹顶点往前1 mm建牙 合的全口义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记录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调牙合后比调牙合前皆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
中药义齿黏膜调理剂的临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义齿黏膜调理剂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117例初戴全口义齿1周的患者,采用自制义齿黏膜调理剂,用吸光度法测定全口义齿对熟花生米咀嚼效率的变化。结果经配对t检验,患者使用义齿黏膜调理剂后咀嚼效率显著改善(P〈0.05)。结论中药义齿黏膜调理剂具有增强咀嚼功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试分析带塑料插入件栓式附着体义齿的咀嚼效率.方法:采用花生米悬浊液分光光度计法,测试42例附着体义齿修复前后患者的咀嚼效率,其中32例患者测试戴普通活动义齿和戴附着体义齿的咀嚼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戴附着体义齿后咀嚼效率明显提高,其中32例戴附着体义齿咀嚼效率也明显高于普通活动义齿,修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带塑料插入件活动义齿修复能极大提高咀嚼效率,还具有美观固位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颌重度吸收牙槽嵴患者制作全口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80例下颌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使用改良方法制作全口义齿,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制作全口义齿。义齿戴用3个月和12个月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全口义齿在固位效果、咀嚼效率、舒适性的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全口义齿在美观和发音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改良法制作的全口义齿固位效果好,能够提高咀嚼效率和舒适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全口义齿在修复牙槽嵴低平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下颌牙槽嵴低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全口义齿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改良型全口义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咀嚼功能优良情况以及舒适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咀嚼功能优良率以及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全口义齿在牙槽嵴低平患者的口腔修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通过改良传统全口义齿修复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和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每位患者制作3种水平颌位关系记录的全口义齿,利用吸光度法检测3种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在哥特式弓轨迹顶点(正中关系位)建牙 合的全口义齿与直接咬合法确定颌位的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高于由哥特式弓轨迹顶点往前1 mm建牙 合的全口义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记录水平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牙槽嵴低平患者接受全口义齿修复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牙槽嵴低平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全口义齿修复治疗,实验组则实施改良全口义齿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牙槽嵴低平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牙槽嵴低平患者治疗后的咀嚼功能优良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咀嚼功能优良率(82.00%)(P0.05);实验组义齿使用总满意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率(84.00%)(P0.05)。结论改良全口义齿修复在牙槽嵴低平患者治疗中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改善其咀嚼功能以及固定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及满意度,对长正中(牙合)型义齿的佩戴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12例重度牙槽嵴吸收无牙(牙合)患者,分别制作长正中(牙合)型与解剖(牙合)型两种义齿,各给予患者3个月佩戴.对患者佩戴期间咀嚼效果以及满意率进行测试,总结患者最终选择结果.结果 患者佩戴两种义齿期间,分别于佩戴4,8,12周行咀嚼效率测定,长正中验型3次测量结果均显著高于解剖(牙合)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牙合)型使用满意率为(8.81±0.30)分,长正中(牙合)型使用满意率为(9.58±0.5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患者均选择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结论 相较于传统的解剖(牙合)型义齿,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具有更高的咀嚼效率,且患者满意度高,更符合时下患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朱银保 《海南医学》2007,18(11):61-62
目的 观察磁性附着体在覆盖全口义齿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16位患者采用磁性附着体覆盖全口义齿修复,并对义齿的固位咀嚼修复体使用情况的满意度以及义齿应用后出现的问题进行0.5~2.5年的随访.结果 磁性附着体可为覆盖义齿提供长期稳定的固位力且有助于基牙健康;16例义齿均正常使用,美观、咀嚼效能好,患者总体满意度高;应用磁力固位的覆盖全口义齿戴用后并发症少.结论 磁性附着体能明显改善覆盖全口义齿的固位及咀嚼效率,具有良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在覆盖义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Magfit磁性附着体为10例患者制作全口覆盖义齿共11副,在21颗基牙上安置磁性附着体.再以8例常规总义齿患者作为参照加以对比.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义齿咀嚼效率测试,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观察基牙牙周状况.对10例以磁性附着体的患者进行患者主观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对磁性附着体覆盖总义齿效果满意;粘固磁体后义齿咀嚼效率有明显的提升,并于戴牙3~6个月后达到稳定;基牙松动情况好转.结论:Magfit磁性附着覆盏义齿能显著提高义齿的固位力,改善咀嚼功能,能满足全口义齿行使各种口腔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全口义齿修复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湖南省浏阳市集里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全口无牙颌患者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8例,全口义齿修复前后全程进行干预;对照组38例,全口义齿修复后常规医嘱.义齿戴用后1个月和3个月调查患者对义齿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义齿戴用3个月对外观、语言、固位、舒适性均较其戴用1个月时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咀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义齿戴用1、3个月时外观、语音、咀嚼、舒适性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固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Apae新型义齿稳同剂对全口义齿固位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名下颌全口失牙的患者制作全口义齿,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用修复体固位力测试仪测定使用新型义齿稳固剂前后固位力的变化,并与国外产品Poligrip S比较.结果:数据统计分析表明,使用Apac新型义齿稳固剂后下颌全口义齿的固位力显著增加(P<0.05),与Poligrip S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pac新型义齿稳固剂能改善全口义齿的固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光固化个别托盘树脂和铝蜡两种材料在全口义齿制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0名下颌牙槽嵴条件较差的无牙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患者,实验组应用光固化个别托盘树脂作为边缘塑形材料、铝蜡作为咬合记录材料,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印模膏作为边缘塑形材料、红蜡片作为咬合记录材料,制作完成全口义齿.调查义齿戴入3个月后两组患者全口义齿固位性、舒适性、黏膜情况和咀嚼功能等.结果:义齿带入3个月后两组患者全口义齿固位性和舒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黏膜情况和咀嚼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新型材料在全口义齿制作中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材料,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无牙(牙合)患者个体因素与不同材质对全口义齿满意度影响.方法 在控制全口义齿质量的前提下,采用全口义齿满意度问卷式调查,分析患者在戴用全口义齿1个月和3个月后,不同材质全口义齿与患者满意度的关系.结果 全口义齿满意度与不同材质之间在早期(1个月)关系较为明显,3个月后满意度间差别不大.患者有活动义齿戴用史者早期更易适应全口义齿,且不同材质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不同材质对全口义齿戴用早期满意度有一定影响,随着时间延长,基托材质影响作用降低.对以往没有戴用活动义齿史者,合理选材有利于患者对全口义齿的早期适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决下颌牙槽嵴低平,吸收严重,修复难度高的无牙(牙合)患者的义齿修复,确保义齿在口腔内的安定性.方法采用Flange technique专用蜡,粘附于下颌基托上,戴入患者口腔内,使其作口腔机能性运动,形成义齿的空间,并在此空间内排列人工牙,然后再作牙龈部的机能性修整.结果完成的全口义齿能处于口腔肌压的等压区域内,减少了肌压脱离作用,增强了义齿的安定性,有效地恢复患者的咀嚼、吞咽、语言及审美等各项功能.结论应用Flange technique作全口义齿的修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