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垂直距离下肌力闭合道终点位相对于正中关系位的位置分布关系。方法:采用哥特式弓描记装置测量10例无偏侧咀嚼的牙列缺失患者不同垂直距离下肌力闭合道终点位与正中关系位在牙合平面上的位置关系。结果:随垂直距离的增加,10例牙列缺失患者肌力闭合道终点中心与正中关系位前后向距离增加;肌力闭合道终点的中心与正中关系位左右向距离以及肌力闭合道终点分布范围的前后径、左右径均未见与垂直距离明显相关。肌力闭合道终点分布区域中心位于正中关系位前方1~4 mm,左右偏移(0.42±0.47) mm,分布于前后径(1.36±0.58) mm、左右径(1.56±0.62) mm的散在区域。结论:随着垂直距离的增加,肌力闭合道终点位相对正中关系位向前方偏移,但左右向偏移程度及分布范围未随垂直距离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确定并验证一种适用于下颌四类无牙颌的印模技术。方法 对20名四类无牙颌志愿者分别使用常规印模技术和具有组织终止带的印模技术取下颌印模,对比其将松软组织推开的能力以及相应暂基托的舒适度,随机选用其中一个模型完成总义齿制作,检查并记录总义齿初戴时的组织密合度及患者的复诊次数。结果 采用配对t检验显示:两组推开松软组织的能力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舒适度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两组总义齿组织密合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诊次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具有组织终止带的下颌印模技术可以有效地推开松软组织,虽不能提高初戴的舒适性和基托的组织密合度,但是却有效地减少了患者的复诊次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初步比较以团队为基础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以案例为基础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复合教学方法和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在口腔修复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2004级八年制口腔医学专业41名学生为本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名~11名).其中,两组为实验组,采用TBL、CBL与PBL复合教学方法;两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lecture-basedlearning,LBL)教学方法.实习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和实习考核方法对不同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相比,复合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临床接诊更具信心;同时,复合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实习考核成绩(P<0.05).结论 在口腔修复学临床实习中应用TBL、CBL与PBL复合教学方法能够获得更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初步探讨了牙体解剖学实习教学的方法及其效果.通过引导思考、"强调目的"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由浅入深地积极思考各种操作目的、各种牙体解剖结构的作用,以及这些结构是如何与生理功能相互作用而实现其功能的,使学生养成"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习惯.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牙体解剖结构的特点和作用,又能够将学生所掌握的解剖学理论知识引向口腔生理学等学科,初步建立口腔医学的学习思路.结果表明,上述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其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肯定.  相似文献   
5.
改良(牙合)型单颌总义齿咀嚼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将改良(牙合)型理念应用于单颌总义齿修复中,并对其咀嚼效能和患者满意程度进行检测.方法 选择12名中重度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单颌牙列缺失志愿者,制作改良(牙合)型单颌总义齿,戴用至少2个月后,采用多筛法对其咀嚼效能进行检测,利用Rosin-Rammler等式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并与14名正常年轻人的咀嚼效能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问卷调查对患者的总体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Rosin-Rammler等式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咀嚼杏仁20次和吞咽前食物颗粒分布具有良好的代表性.采用t检验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咀嚼20次和吞咽前咀嚼效能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问卷调查显示患者总体满意度接近70%.结论 改良(牙合)型单颌总义齿在12名中重度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单颌牙列缺失患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改良唇-牙-牙槽嵴上颌全口种植义齿分类法是根据牙槽嵴宽度和高度将上颌无牙颌分为3类。Ⅰ类,牙槽嵴宽度高度均适宜,适合种植固定义齿修复;Ⅱ类,牙槽嵴宽度对于种植体足够但是对唇颊支撑不足,适合于固定活动联合修复;Ⅲ类,牙槽嵴高度或宽度不足以支撑种植体植入,需要植骨,或采用穿颧种植体等特殊方式种植,或者采用传统全口义齿修复。第Ⅰ类根据牙槽嵴高度不同又分为2个亚类:第Ⅰ类1亚类,牙槽嵴高度完全没有丧失,适合冠桥式义齿修复;第Ⅰ类2亚类,牙槽嵴高度有部分丧失,适合复合式义齿修复。本设计分类旨在帮助术者在术前明确患者是否适合种植,以及适合采用种植固定义齿还是种植活动义齿修复,有利于更好地选择适应证,减少并发症,获得更好的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上颌前牙近远中宽度在上颌前牙弓周长中所占的比例关系,分析上颌前牙弓宽度不变时,前牙近远中宽度以及前牙弓周长随前牙弓深度改变而变化的规律,为前牙数字化、个性化美学分析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完成修复的寄存模型中选择上颌前牙牙列完整且排列整齐的模型61副,其中男性模型22副,女性模型39副。使用单反相机固定放大比例从牙合面拍摄模型,利用Photoshop软件测量照片中前牙近远中宽度、前牙弓宽度、前牙弓深度,计算上颌前牙近远中宽度在上颌前牙弓周长中所占的比例。利用Photoshop图层自由变换功能在保持上颌前牙弓宽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上颌前牙弓深度,测量不同凸度下上颌前牙弓的周长,按照原有各个前牙在前牙弓周长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出不同凸度下各上颌前牙牙冠近远中宽度。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上颌前牙近远中宽度在上颌前牙弓周长中所占的比例关系,以及改变上颌前牙弓深度后上颌前牙近远中宽度的变化规律。结果: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在上颌前牙弓一半周长所占比例分别为36.2%±1.3%、30.2%±1.5%、33.6%±1.4%,各比例为正态分布,与上颌前牙弓周长不相关。当上颌前牙弓宽度不变,在5 mm范围内,上颌前牙近远中宽度及前牙弓周长变化与前牙弓深度变化呈正相关,前牙弓深度每增加或减少1 mm,中切牙近远中宽度增加或减少约0.18 mm,半侧前牙弓周长增加或减少约0.50 mm。结论:上颌前牙近远中宽度在上颌前牙弓周长中所占比例保持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当上颌前牙弓宽度不变时,上颌前牙近远中宽度及上颌前牙弓周长与前牙弓深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课题将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引入口腔修复学前期临床教学,初步探讨了PBL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的方法、问题和最终效果。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将PBL教学方法与常规教学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通过引导学生在口腔修复学前期教学过程中不断寻找问题、讨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明显增强了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了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的紧张程度,进而证实在口腔修复学临床前期教学中PBL教学方法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背景:牙本质缺损的位置可能会影响牙根应力分布。 目的:对金合金桩核全瓷冠修复的根管治疗后两壁缺损下颌第一磨牙进行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通过牙科CT扫描,提取数据,MINCI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GEOMAGIC转换曲面,ANSYS布尔运算建立下颌第一磨牙两壁缺损金合金桩核全瓷冠修复6种模型。在4种载荷下,分别比较牙本质Mohr应力分布及牙本质最大Mohr值。 结果与结论:下颌第一磨牙6种缺损模型在金合金桩核全瓷冠修复时,牙根应力分布及最大应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证实,金合金桩核全瓷冠修复时,下颌第一磨牙牙冠两壁缺损时,牙壁缺损的位置对修复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初步探讨了牙体解剖学实习教学的方法及其效果.通过引导思考、"强调目的"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由浅入深地积极思考各种操作目的、各种牙体解剖结构的作用,以及这些结构是如何与生理功能相互作用而实现其功能的,使学生养成"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习惯.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牙体解剖结构的特点和作用,又能够将学生所掌握的解剖学理论知识引向口腔生理学等学科,初步建立口腔医学的学习思路.结果表明,上述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其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