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应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应用效果,为无偿献血样本的抗-HCV筛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某院经间接法ELISA检测的抗-HCV单试剂或双试剂反应性的献血者标本72份以及1 850份无偿献血者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和间接ELISA法进行检测,对于有一种以上试剂反应性(包括单试剂反应性、双试剂反应性及三种试剂均呈反应性)的标本采用重组免疫印迹实验(RIBA)进行进一步确认。以RIBA检测阴性或三种试剂均为阴性作为真阴性的标准,分析两种检测方法三种试剂的检测结果的假阳性率、特异性及符合性。结果总共1 922份检测样本中,一种以上反应性样本合计51例,三种试剂均为阴性反应性1 871份。51例反应性样本经RIBA验证,阳性29例,阴性22例。万泰双抗原夹心试剂诊断的假阳性率明显低于雅培间接试剂和万泰间接试剂,诊断与RIBA的符合率则高于两种间接法试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871份阴性检测样本中,万泰间接试剂、雅培间接试剂和万泰双抗原夹心试剂诊断的特异度分别为96.69%、94.28%、99.79%,万泰双抗原夹心试剂诊断的特异度明显高于两种间接法试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双抗原夹心法诊断试剂者检测血液样本抗-HCV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能降低生物学假阳性,值得在临床血液样本的抗-HCV筛查中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灵敏度及特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我院进行手术和血液透析前抗-HCV检测的患者270例,经血液筛查(荧光定量PCR法)抗-HCV阳性12例,抗-HCV阴性258例,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间接ELISA分别对270例患者血清进行抗-HCV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结果:双抗原夹心ELISA法灵敏度、特异性均高于间接ELISA法(P<0.05)。结论: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可提高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灵敏度及特异性,可作为临床血液标本筛查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抗HCV总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检测抗HCV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法,评价其可行性。方法将与His或GST融合表达的HCV基因工程抗原,分别用作ELISA的包被和酶标记抗原,建立用于抗HCV总抗体检测的双抗原夹心ELISA。用此方法检测1 968份临床血清标本,并以间接ELISA(北京万泰试剂)与之对照;此外,用套式RT-PCR检测部分血清的HCV RNA。结果有1 761份血清2种ELISA检测均为阴性,有190份血清均为阳性,两种方法符合率为99.1%;有17份血清的检测结果不相符,间接法阳性而本法阴性的14份,其中HCV RT-PCR阳性1份;本法阳性而间接ELISA阴性的3份,其中RT-PCR阳性2份。双抗原夹心ELISA与间接ELISA的敏感性分别为99.48%、98.96%,特异性分别为99.94%、99.27%。结论新研制的检测抗HCV总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检测抗—HIV多数是采用第二代ELISA间接法试剂盒,在灵敏度和特异性上存在不足,会有一定的假阴性漏检或假阳性而导致的血液资源浪费^[1]。国外早已使用双抗原夹心法试剂检测抗—HIV,我国也有部分试剂厂家研制出第三代双抗原夹心法试剂盒,且通过国家批批检定。笔者应用国内四个厂家生产的双抗原夹心法抗—HIV试剂盒检测标本88份,其中66份为抗—HIV间接法试剂检测阳性标本,22份为正常阴性标本,并对间接法和双抗原夹心法试剂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液态蛋白芯片联合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和梅毒螺旋体(TP)抗体的方法,并采用已知标准品进行评估。方法 HCV和TP重组抗原分别包被在不同的羧基化珠子上,应用免疫间接法原理建立液态蛋白芯片检测抗-HCV和抗-TP的方法。利用建立的方法检测标准血清盘标本和已知结果的标本,并评估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液态蛋白芯片法检测抗-HCV灵敏度达到1 NCU/ml,抗-TP灵敏度达到2 NCU/ml。在标准血清盘中,抗-HCV阳性符合率24/24,阴性符合率16/16;抗-TP阳性符合率19/23,有4份IgM阳性标本未检出,阴性符合率17/17。在收集的60份阳性标本、2 000份阴性标本中,抗-HCV阳性符合率100%,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9.5%。抗-TP阳性和阴性符合率均为100%。结论建立的液态蛋白芯片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同时检测抗-HCV和抗-TP。  相似文献   

6.
抗-HIV(1/2)ELISA一步法检测时应注意钩状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认识抗 HIV(1/ 2 )双抗原夹心ELISA一步法试剂盒在检测某些高滴度HIV抗体强阳性标本时可能存在的钩状效应。方法 用 5种不同厂家的抗 HIV(1/ 2 )双抗原夹心ELISA试剂盒 (包括一步法和二步法 )检测 4 32 5 6份血标本 ,将检测出来 4份高滴度HIV抗体强阳性标本用蛋白印迹法确认结果 ,同时将 4份强阳性标本稀释 10 0倍后用 5种不同厂家的抗 HIV(1/ 2 )双抗原夹心ELISA试剂盒重复检测。结果 某些厂家抗 HIV(1/ 2 )双抗原夹心ELISA一步法试剂盒在测定原倍和稀释后高滴度HIV抗体强阳性标本时其结果OD值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使用抗 HIV(1/ 2 )双抗原夹心ELISA一步法试剂盒进行检测时应注意因严重钩状效应而影响结果正确的可能性。提示应选择高灵敏和高特异性试剂 ,确保血液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研制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检测试剂(双抗原夹心法)在高危人群中的应用进行评价,并与间接法进行比较。方法 收集河北省固安县丙型肝炎高发地区A村38份、B村47份,共85份样品,采用研制的抗-HCV检测试剂(双抗原夹心法)及间接法同时测定样品抗-HCV,对检测结果不符的样品用HCV-RIBA补充试剂进行确认。结果 85份样品中,间接法检测阳性76份(89.41%),阴性9份;双抗原夹心法检出阳性73份(85.88%),阴性12份。有3份间接法检测弱阳性,而双抗原夹心法检测为阴性,经HCV-RIBA补充试剂确认2份为阴性,1份仅1条带阳性,再经病毒核酸定量检测为(1.2~4.8)×10^2copies/ml,HCVRNA测定为阴性。结论 研制的双抗原夹心法抗-HCV检测试剂的灵敏度与间接法相同,特异性优于间接法。  相似文献   

8.
双抗原夹心与间接ELISA法检测抗HCV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研制的双抗原夹心ELISA法试剂与间接ELISA法试剂对比检测抗HCV。[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HCV多表位抗原分别包被和标记,收集献血员样本,二种国产(试剂A,B)及雅培间接抗HCV试剂同时检测,对一种试剂单独阳性和3种试剂检测均为阳性的样本,再用研制的双抗原夹心法进行检测。[结果]试剂A检测单独阳性的样本12份,试剂B单独检测阳性20份样本中,双抗原夹心检测为阴性 ;而三家试剂检测均为阳性9份样本,双抗原夹心检测均为阳性。[结论]双抗原夹心检测抗HCV特异性较间接法好,灵敏度二者相当。  相似文献   

9.
朱薇  李超  林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1):2636-2637
目的比较胶体金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检测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时的结果符合率。方法对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共2532例急诊检验四项筛查的住院门诊患者,先分别用胶体金法检测HBsAg、抗-HCV、抗-TP、抗-HIV1/2,次日再用ELISA检测这些项目,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结果 2532例标本胶体金法检测HBsAg、抗-HCV、抗-TP、抗-HIV1/2的阳性例数分别为109、78、38和2例,ELISA法检测分别为117、83、42和1例。两种方法的HBsAg阳性符合率为93.16%,抗-HCV阳性符合率为93.97%,抗-TP阳性符合率为90.47%,抗-HIV1/2阳性符合率为50%。结论胶体金法与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抗-TP、抗-HIV1/2阳性符合率存在差异,特殊治疗前筛查应以ELISA法为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抗体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TP-ELISA)、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颗粒凝集法(TPPA)、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红细胞凝集法(TPHA)4种梅毒检测方法,选择一种适合血站献血者血液梅毒筛查的模式。方法以RPR和TP-ELISA法对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TP感染的初筛检测,再采用TPHA或TPPA微量血凝法进行复检确认,分析初复检试剂检测效果。结果RPR与TPHA检测58586份标本,结果显示二者的阳性符合率为81%(267/331),RPR法漏检64例,漏检率0.11%,出现假阳性22例,假阳性率0.04%,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LISA和TPPA检测18206份标本,二者的阳性检出符合率为98.2%(109/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有2例漏检,漏检率为0.01%,出现假阳性5例,假阳性率0.027%;TPHA和TPPA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ELISA初筛,TPHA或TPPA复检模式对血液TP感染进行筛查,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检测肺炎支原体(MP)抗原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不同株MP单抗,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MP抗原,优化该方法检测MP抗原的最佳实验条件。对MP标准株及147份临床标本进行测定,观察双抗体夹心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该方法与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的符合率。结果 包被单抗量为20μg/ml,酶标记单抗1∶200稀释时,阳性对照与阴性对照吸光度之比(P/N值)最大,检测MP抗原敏感度达2μg/ml,和其他支原体没有交叉反应; 147份临床标本PCR检测阳性率13. 6% (20 /147),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阳性率12. 2% ( 18 /147 ),两者符合率达95. 9%。结论 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MP抗原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了解化学发光法用于无偿献血血液筛查中的效果。方法采用2种不同的ELISA试剂和1种化学发光试剂(CLIA试剂)对卫生部临检中心提供的28盒(2 442个)血清盘标本和3 034个正常献血者标本进行HBsAg、抗-HCV、HIV抗原/抗体和抗-TP4项检测,在检测献血者标本时,除酶免双试剂阳性外,其余标本还需进行HBV/HCV/HIV病毒核酸检测,任意1项检测有反应性的标本均送卫生部临检中心进行确认。结果在检测28盒血清盘时,计算各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采用Z值检验进行比较,其中HBsAg项目的CLIA试剂与2种ELISA试剂检测的AUC值分别为0.999、0.958和0.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0、4.19,P均<0.05),HIV抗原/抗体项目的CLIA试剂与ELISA试剂1检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IA试剂与ELISA试剂2检测的AUC值分别为0.992和0.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3,P<0.05),其他2个项目的3种试剂检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检测3 034份献血者标本时,HIV抗原/抗体项目的CLIA试剂与2种ELISA试剂的筛查阳性率分别为0.40%、0.09%和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8,P<0.05),而其他3个项目的CLIA试剂与2种ELISA试剂的筛查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2份(4份HBsAg、8份抗-HCV、11份HIV抗原/抗体和9份抗-TP)检测结果不一致的献血者标本经卫生部临检中心确认全部为阴性。结论化学发光试剂的HBsAg检测优于ELISA试剂,但其献血者标本HIV抗原/抗体的筛查阳性率明显偏高,所以化学发光检测用于血液筛查可能还需进行个别项目参数的优化,以免不必要的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定1种3代抗-HCV酶免试剂(ORTHO HCV 3.0 ELISA试剂)2种孵育试验过程在血液筛查中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随机留取常规献血者血液筛查中检出的抗-HCV反应性的血液标本180(人)份作HCVRNA检测,并用RIBA和不同于血站常规抗-HCV筛查的酶免试剂作抗-HCV复测;依据ORTHO HCV 3.0 ELISA检测试剂说明书中的长、短2种孵育检测程序,同时作对比检测。结果 180份初筛抗-HCV阳性标本中,有16份ORTHO HCV 3.0 ELISA 2种检测程序的检测结果不一致,其中5份为短孵育试验反应性、11份为长孵育试验反应性,短孵育试验漏检2份被确证抗-HCV阳性标本。ORTHO HCV 3.0 ELISA试剂的长孵育检测程序灵敏度高于短孵育试验程序,2种试验程序的S/CO值分布没有差别,但RIBA不确定标本其S/CO值分布在一定的灰区范围内。结论在献血人群血液筛查中,采用具有更高灵敏度的长孵育酶免程序和设定合理的结果判定灰区,有助于预防输血传播HCV,提高血液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梅毒低流行率人群,采用多表位融合片段策略以提高苍白密螺旋体(Tp)筛查试验的特异度,减少Tp假反应性结果。方法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获得包含Tp47蛋白多个优势B细胞表位的多表位融合蛋白。随后将该多表位融合蛋白作为抗原用于建立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并检测96份梅毒阳性血清(1≤S/CO≤10)。将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结果作为标准,将多表位融合蛋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与Tp47蛋白进行比较。结果多表位融合蛋白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32%和94.12%,Tp47蛋白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的灵敏度为93.55%,特异度较低,为79.41%。多表位融合蛋白双抗原夹心ELISA法与TPPA结果的符合率为91.67%,高于Tp47蛋白的88.54%。结论多表位融合蛋白可有效提高梅毒血清学诊断的特异度。该研究为开发新一代具有较高特异度的梅毒诊断方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用国产ELISA双抗原夹心法试剂对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抗 -HIV检测时 ,曾检出 2 2份“阳性”样品 ,再用进口ELISA双抗原夹心法试剂复检为阴性 ,最后经送滨州市卫生防疫站用蛋白印迹技试剂检测 ,证实为假阳性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  2 0 0 4年 8月份至 11月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 5 5 0 0人份 ,每份标本均采用北京金豪有限公司及北京高达有限公司生产的抗 -HIV试剂同时作抗 -HIV筛选 ,收集两种试剂检测同时“阳性”或仅一种试剂“阳性”的样品 2 2份 (0 .4 % )。1.2 试剂 国产队ELISA双抗原夹心法抗 -…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抗HIV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检验科提供的25份抗HIV血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150份血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及金标免疫层析实验等,对比不同检测方式诊断阳性率。结果双抗原夹心ELISA对观察标本诊断阳性率高于间接ELISA,而对照组标本阳性较低(P<0.05);双抗原夹心ELISA诊断2NCU/m、4NCU/ml和室间质评血清阳性率高于金标免疫层析法(P<0.05);间接ELISA诊断阳性率和金标层析免疫法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抗HIV准确性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ELISA法筛查供血浆者血浆HBs Ag、抗-HCV、抗-HIV结果和确认试验结果,分析不同检测值标本的确认阳性符合率。方法采用进口ELISA试剂,HBs Ag采用中和试验法进行确认、抗-HCV和抗-HIV采用重组免疫印迹法对ELISA筛查阳性标本208份进行确认,确认试验结果为不确定的标本采用NAT法检测,将2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国产和进口ELISA试剂检测HBs Ag、抗-HCV、抗-HIV的确认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2.86%、94.74%和85.71%,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国产ELISA检测试剂用于供血浆者HBs Ag、抗-HCV、抗-HIV 3项检测的效果进行了科学评价,为假阳性供血浆者管理及ELISA检测试剂的选择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试剂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研制的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ELISA检测试剂进行临床特异性及敏感性评价。[方法]制备抗HCV-核心区(Core)抗原四株单克隆抗体,研制出双抗体夹心检测HCV~core抗原酶联免疫检测(ELISA)试剂。三家临床单位收集抗HCV阴性样品3040份,HBsAg阳性100份,抗HIV阳性40份,从10万份抗-HCV筛查出临界样品28人份。[结果]3040份阴性样品检测有3份HCV—cAg阳性,3份经HCVPCR检测有1份阳性,100份HBsAg阳性,40份抗HIV阳性样本检测均为阴性,在10万份抗HCV抗体筛查样品中,选择28份抗-HCV检测临界样品进行HCV—cAg检测,有4份阳性,4份HCV—cAg阳性样品中有3份HCV—RNA检测阳性。[结论]研制的双抗体夹心HCV-核心抗原ELISA试剂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9.
4种ELISA试剂筛查献血人群抗-HTLV结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HTLV抗体ELISA诊断试剂盒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797份献血者标本用 1种国产双抗原夹心法试剂 ,1种国产间接法试剂和 2种进口间接法试剂同时进行检测 ,对ELISA阳性血清均用Westernblot(WB)进行确证。结果  797名献血者四种试剂盒均能检出 4份抗 HTLV 1阳性标本 ,但三种间接法试剂均分别出现了 4~ 11份不等的假阳性 ,而国产双抗原夹心法试剂则未出现假阳性。结论 国产HTLV抗体ELISA诊断试剂盒已具备用于规模筛检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化学发光的免疫分析试验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对3 530例无偿献血者标本应用ELISA法和CLIA法试剂分别筛查HBsAg、抗-HCV、抗-HIV和TP,然后对HBsAg、抗-HCV和抗-HIV ELISA法阴性全部标本和ELISA+/CLIA-标本再应用NAT进一步复检;对ELISA法和CLIA法TP单阳性以及双阳性标本采用TPPA法进一步确证。结果:CLIA法与NAT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好,较ELISA法检测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对于CLIA+/ELISA-标本,ELISA法存在漏检结果,特别是对于病毒载量浓度较低或处于"窗口期"的献血者容易被漏检。结论:ELISA法与CLIA法在血液筛查中具有优势互补性,可以提高血液筛查检测的灵敏度,减少漏检和缩短检测时间。在血液筛查中引入CLIA法试剂对于保证血液质量和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