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浙江省鼠疫防制现状,存在问题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球鼠疫疫情趋向活跃,我国部分地区的\鼠疫疫源地从静息转人活跃,并向人口稠密地区蔓延。为加强我省鼠疫防制,防止内源性和输入性鼠疫的发生,我们分析了全省鼠疫防制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研究了今后的预防措施。l历史回目建国前,我省鼠疫曾持续流行达22年之久。据统计,1929-1950年全省鼠疫疫区面积约29673b子,波及20个县(市、区)的271个村(居民点),发病7949例,死t5576例,病死率高达70.15%。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省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分别于1951和1954年控制了人间及鼠问鼠疫流行。45年来,全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摸清建平县所辖鼠疫自然疫源地鼠间疫情 ,以便采取有效地防制措施。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调查、间接血凝吸附试验和家野鼠密度调查等方法。结果 从 2 41份鼠血清样本中 ,检出阳性血清 10份 ,F1 抗体最高滴度为1∶12 80 ,确定该疫源地为鼠间鼠疫现疫流行 ,随即开展划定疫区范围和疫区处理工作。结论 基本查清了此次鼠间鼠疫的流行区域和强度 ,经及时采取灭鼠、灭蚤措施 ,未发生人间鼠疫疫情  相似文献   

3.
中蒙口岸鼠疫疫情监测与突发疫情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中蒙口岸多年鼠疫疫情监测数据分析,掌握疫源地鼠疫动物病流行规律,以便进一步监控疫情和应对鼠疫突发卫生事件。方法按照动物鼠疫监测标准、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标准开展监测。结果在早已证实的长爪沙鼠疫源地(二连口岸地区),1984~2003年有8个年份判定疫鼠27只,疫蚤32组74匹,该地区鼠间鼠疫每隔3~4年有一次流行,每次流行都可在鼠、蚤体内检到鼠疫菌。连续3年从蒙古国进口的旱獭皮采样监测1431份,检出鼠疫F1抗原阳性15份,最高滴度达1:10240。2003年对该口岸地区发生的鼠疫动物病流行进行了疫情处理。结论在一些处于鼠疫疫源地的口岸系统的、长期的开展鼠疫监测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中蒙口岸多年鼠疫疫情监测数据分析,掌握鼠疫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规律,以便进一步监控疫情和应对鼠疫突发卫生事件。〔方法〕按照动物鼠疫监测标准、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标准开展监测。〔结果〕在早已证实的长爪沙鼠疫源地(二连口岸地区),1984~2003年有8个年份判定疫鼠27只,疫蚤32组74匹,该地区鼠间鼠疫每隔3~4年有1次流行,每次流行都可在鼠、蚤体内检到鼠疫菌。连续3年从蒙古国进口的旱獭皮采样监测1431份,检出鼠疫F1抗原阳性15份,最高滴度达1:10240。2003年对该口岸地区发生的动物鼠疫病流行进行了疫情处理。〔结论〕在一些处于鼠疫疫源地的口岸,系统的、长期的开展鼠疫监测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
家栖鼠类数量动态与相关疾病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史料记载 ,同安县于 1886~ 195 1年间共发生鼠疫流行 5 9年次 ,发病 5 42 78人 ,死亡 49334人 ,疫村数占全县总村数的 5 8.2 4% ,主要宿主动物为黄胸鼠 (Rattusflavipectusflavipectus)和褐家鼠 (R .norvegicussocer) ;1986~ 1987年间 ,该县首发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 4例 ,死亡 2例 ,但主要宿主动物未明。为此 ,厦门市和同安区卫生防疫站自 5 0年代起 ,曾对该县的历史疫点陆续进行病原学及血清学监测调查 ,但均呈阴性〔1〕。为摸清鼠传疾病的发生规律 ,查明主要宿主动物及其群落结构、种群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隆林县鼠疫流行特征及干预效果,为制定鼠疫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隆林县动物间和人间鼠疫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到目前为止,隆林县发生鼠疫病人51例,其中2000年42例,2011年9例;2000~2011年共捕获鼠类6 064只,隶属2目3科11种,年平均鼠密度为3.21%,其中主要宿主为黄胸鼠4 960只,占总鼠数的81.8%;共检蚤鼠数6 062只,染蚤鼠数1 612,染蚤率为26.59%,共收集寄生蚤5 865匹,隶属6种,平均鼠体蚤指数为0.97,其中主要媒介为印鼠客蚤4 721匹,印鼠客蚤指数为0.80。结论 2000年隆林发生鼠疫流行后,采取综合性防治对策,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鼠疫的发生,连续8年无鼠疫疫情。  相似文献   

7.
鼠疫在广西有865年的流行史,经过53年的静息期后于2000年重新暴发,并首次分离到鼠疫杆菌,该菌株属滇闽居民区型,携带有4、6、45和65MD 4种质粒,具有明显的地理区域分布特征。广西目前共发现鼠疫染疫动物5种,有3个黄胸鼠鼠疫疫源县,鼠形动物有2目10科50种,室内优势鼠为褐家鼠,野外优势鼠为板齿鼠;媒介蚤有5科15属20种,以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广西鼠疫疫情由暴发→扩散→初步遏制,控制效果显著,但形势依然严峻;具有广西特色的鼠疫疫区后期处理工作是广西鼠疫防治工作的特点和亮点,补充并完善后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世界上每年仍出现2 0~30起鼠疫疫情[1 ] 。我国广泛分布着鼠疫自然疫源地,近年来,疫源县数增多,疫源面积扩展,流行强度加大,发病人数上升,鼠疫疫情形势不容乐观,为指导今后的鼠防工作作者将若尔盖县多年来的防治情况归纳整理,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本站疫  相似文献   

9.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原发于啮齿动物并能引起人间流行。传染源主要是啮齿类动物 ,传播媒介主要是蚤类 ,由鼠疫耶尔森氏菌引起。特点是传染性强 ,传播速度快 ,病死率高 ,曾席卷全球广大地区 ,造成深重灾难。至 2 0 0 1年底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在 1 9个省 ,2 77个县 ,疫源面积达 98万平方公里[1] 。鼠疫防治现状新中国建立后 ,经过大规模的防治 ,2 0世纪 5 0年代中期基本控制了人间鼠疫的发生和流行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鼠疫疫情在局部地区重新活跃 ,近两年人间鼠疫呈现小的局部暴发流行。并呈现动物鼠疫流行范围不断扩大 ;局部地区疫情…  相似文献   

10.
近半个世纪以来 ,济南市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病情况由于受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探讨发病趋势 ,分析流行特点及影响因素 ,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现对济南市 195 1~ 1999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1 资料来源195 1~ 1990年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情资料来自“济南市疫情资料汇编” ,1991~ 1999年疫情资料来自济南市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表 ,并经逐级审查核实 ;人口资料来源于济南市统计局。2 结果2 1 流行趋势  195 1~ 1999年 ,济南市共发现 11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共 2 192 4例。其中肾综合征出血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全国2000—2020年人间鼠疫情况,掌握疫情的动态与趋势,为鼠疫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0—2020年中国19省、12种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人间病例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研究,统计分析21年来不同的疫源地人间鼠疫流行特征。结果 2000—2020年中国8省4种鼠疫自然疫源地有人间病例508例。2000—2003年病例发生以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鼠疫暴发为主,2004—2010年病例发生以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为主,2010年后的病例发生为各地疫情散发状态。21年间,我国鼠疫病例数量整体逐年下降。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病例病死率(0.24%,1/420)低于另外三种鼠疫自然疫源地病例病死率(Fisher's exact P<0.001)。传播方式以接触染疫动物或被染疫跳蚤叮咬为主(86.42%,439/508),其次是病例间传播(6.89%,35/508)。鼠疫病例临床类型以腺鼠疫为主,发生腺鼠疫的病死率(19/448,4.24%)低于其他临床病型(Fisher's exact P<0.001)。结论 2000—2020年鼠疫人间病例发生数下降,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为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1950-2019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鼠疫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1950-2019年德宏州动物和人间鼠疫疫情资料和监测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动物间鼠疫与鼠密度和蚤指数的相关关系,以及人间鼠疫与动物间鼠疫的相关关系。结果 1950-2019年德宏州鼠疫经历了流行-静息-再流行-再静息的循环流行,在5个县(市)的36个乡(镇)共判定疫点数614个,人间鼠疫流行15个年次,发现1 153例病例,死亡379例。1982-2019年捕获鼠类261 319只,黄胸鼠占70.95%(185 421/261 319);共检获蚤类70 124匹,印鼠客蚤占76.65%(53 752/70 124);印鼠客蚤指数为0.57,游离蚤指数为0.22;从285 091份动物标本及60 119组蚤类分离出鼠疫菌1 577及418株;从64 157份血清中检出255份F1抗体阳性标本;2008年后未分离出鼠疫菌,也未发现鼠疫疫情。动物间鼠疫与鼠密度、人间鼠疫与动物间鼠疫回归分析均存在相关关系。结论 德宏州鼠疫呈现长期性、顽固性、稳定性的特点,虽然目前鼠疫处于静息期,但其流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故暴发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因此,加强动物间疫情的监测对预防人间鼠疫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二连浩特市1990~1999年鼠间疫情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连浩特市是内蒙古高原长爪沙土鼠疫源地的组成部分。自 1 95 9年 6月首次证实鼠间鼠疫存在以来 ,至今共确定疫点 39个 ,判定疫鼠 42只 ,长爪沙土鼠占 90 .5 % ;疫蚤 47组 ,其中主要蚤种为秃病蚤、同型客蚤和近代新蚤 ;血凝阳性 36份 ,主要为长爪沙土鼠、达乌尔黄鼠和子午沙鼠。为掌握本地区的鼠疫流行动态 ,控制鼠疫动物病的发生和流行 ,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鼠疫防治对策 ,本文就近 1 0年的鼠间疫情资料统计做如下分析。1 总体监测情况1 0年间监测面积 784km2 ,调查面积 6 89公顷 ,捕获各种鼠 1 2 2 6只 ,其中长爪沙土鼠 81 3只 ,平均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陕西省定边县鼠疫疫区30年动物鼠疫监测结果,为控制人、鼠间鼠疫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SPSS软件、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指标与鼠间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1983-2012年共发生3起鼠间鼠疫流行,发生年分别为1987-1988、2000-2001及2006年,流行年份前几年鼠密度、鼠体染蚤率、蚤指数呈不同程度增高趋势,鼠密度在1986、2000、2003三个年份出现小高峰,分别为39.63、16.28和21.01只/hm2;染蚤率与蚤指数变化趋势一致,在1987、2000、2006三个疫情年份均出现高峰,染蚤率分别为45.10%、41.69%和43.06%,蚤指数分别为0.71、0.72和1.20。染蚤率与蚤指数、鼠密度与巢蚤指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 鼠密度、蚤指数、染蚤率是监测动物鼠疫流行的主要指标,鼠密度>16只/hm2,鼠体蚤指数>0.70,鼠体染蚤率>40%,提示可能会有鼠疫流行;陕西省鼠疫动物病流行呈现不规则周期性,间隔5~10年可能出现大的动物病流行;2012年监测表明疫情处于静息期,但距上次疫情发生已有6年,结合临近省(自治区)疫情动态,应积极开展主动监测,加强突发疫情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15.
鼠疫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有确切的记录为1644年,我国东北于1910年和1921年两次肺鼠疫流行,死亡将近8万多人,鉴于我国仍有10块鼠疫自然疫源地仍趋活跃,鼠间和人间鼠疫时有发生。因此,应作好疫史调查,探索发生因素,以便提供检疫措施及时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海省人间鼠疫流行势态,为调整青海省鼠疫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青海省人间鼠疫的分布和流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1958-2016年间,青海省发生人间鼠疫疫情188起,发病468例,死亡240例,病死率为51.28%;流行期为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以9月份最高;累计28个县(市)发生人间鼠疫,囊欠、玉树、共和、兴海和曲麻莱等地区病例数较多。患者感染方式以剥食染疫旱獭为主,其次为疫蚤叮咬,染疫藏系绵羊传播位居第三位。468名病例中以肺型居多,首发以腺型为高。结论青海省人间鼠疫发病形势总体呈下降趋势,鼠疫防治策略精准,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玉树巴塘机场周边地区鼠疫监测结果,探讨航空交通运输鼠疫防制措施与策略。方法巴塘民用机场实地调研;总结分析玉树地区的鼠疫疫情动态及巴塘地区3年来的鼠疫监测数据。结果玉树州所辖6个县均属鼠疫自然疫源县。玉树地区是青海省鼠疫流行较猛烈的地区之一,动物间鼠疫疫情连年不断,不时波及到人间。巴塘机场所在地为鼠疫疫点,2007-2009年监测到3起动物间鼠疫疫情,分离鼠疫菌4株。结论巴塘机场周围环境存在动物间鼠疫风险,巴塘机场存在鼠疫疫情通过航空器传播的风险。机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交通检疫条例》完善卫生检疫机制和制度,实施交通检疫,依法营运。  相似文献   

18.
厦门市同安区10年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同安1886~1951年共发生59年次鼠疫流行,波及村占全县总村数的58.24%,发病5万多例,死亡4万多例。为查清鼠疫疫情动态、家鼠群落结构、种群季节消长,为疫情的预测预报及灭鼠工作制定防制对策和措施,现将1989~1998年我区鼠疫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基本情况同安地处福建东南部,位于东经118°1′,北纬24°43′,全区面积1079km2;属亚热带气候,一年四季常青,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21.5℃,相对湿度78%,年平均降水量1441.1mm。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薯、花生、甘蔗、蔬菜、水果,食源丰富,适应鼠类生长繁殖。2 监测方法2.1 采用定点与流动点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砚山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北回归线附近的低纬度高原地带,海拔14 0 0~195 0m ,滇东南岩溶丘原地貌,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 .5~18.6℃,年降雨量996 .4mm ,年平均湿度79%。是壮、彝、苗、回、瑶等少数民族为主的杂居地区,土壤为紫色土、石灰岩土、红壤等5种,植被为云南松、思茅松、杉木等。该县是鼠疫历史疫区,1874~1883年有9个年次发生过鼠疫流行,静息10 3年的鼠疫于1996年复燃,4年来疫情从未间断,是云南省目前鼠疫活跃的中心地带。1 疫情调查1.1 人间鼠疫 2 0 0 0年5月8日,砚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鼠疫监测中,发现平…  相似文献   

20.
广西鼠疫防治专业人员基本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鼠疫经过了53年的静息期后,于2000年7月,在广西的西部地区隆林县突然发生了动物间鼠疫的流行,并波及到人间。2001年7月,与隆林县相邻的西林县发生了动物间和人间的鼠疫流行。从2000年7月至今,已累计发病55例病人,均为腺鼠疫,无死亡病例,疫情波及2个县3个乡30个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