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及时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0-09-2010-05对23例30指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并进行了效果观察.结果 断肢再植术后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及时做高压氧治疗,使断指再植成活率显著提高,成活率为90%.结论 高压氧治疗减少了残障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冰水浸泡断腕(指)再植的早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丽红 《护理研究》2005,19(24):2204-2205
冰水浸泡断肢是指对断肢的保存方法不甚了解,将断肢直接置于冰块中,未妥善包扎,塑料袋在转运途中破损,冰块溶解成水,断肢浸泡于冰水中.断肢再植是一项复杂的外科手术,其目的是在挽救伤员生命前提下,挽救离断的肢体,恢复其功能[1].冰水浸泡后的断肢再植增加了再植术成功的难度,也加深了再植术后治疗与护理的难度.2000年2月-2005年2月,我科共收治5例经冰水浸泡的断腕(指)再植病人,均急诊在臂丛麻下行离断肢体再植术,术后给予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5例全部成活.现将早期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6年8月~2009年5月,我们对33例断肢(指)患者行断肢再植术,术后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3例,男27例,女6例;年龄5~67岁.  相似文献   

4.
2006年8月-2009年5月,我们对33例断肢(指)患者行断肢再植术,术后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断肢(指)再植病人焦虑状态对血液粘稠度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观察断肢(指)再植病人情绪因素对血液粘稠度的影响。方法 作者抽取1997年2月~1998年6月间断肢(指)再植病人48例,进行SAS评定后分为2组.并在术后24h进行血粘度测定。结果 断肢(指)再植术后高焦虑组与低焦虑组血粘度指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断肢(指)再植成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2007年4月~2008年4月,我们对断肢(指)再植术后100例患者行疼痛影响因素分析,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断肢(指)再植术发生医院感染不同途径的前瞻性调查,提出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对我科近2002—2003年收治的20例接受断肢(指)再植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正确处理。除1例因创伤污染特别严重发生坏死外,其余19例均预期愈合,且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8.
8年内,我们用高压氧治疗断肢(指)再植术后缺血81例(104只),证明高压氧对改善和纠正局部缺血、缺氧状态、促进再植肢体成活具有较好作用。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81例中住院52例,门诊29例;男57例,女24例;年龄7~56岁,20~50岁者69例。 病程:按再植手术结束至开始接受高压氧治疗时间计算,12小时以内者33只,12~48小时者48只,48小时以上者23只。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40%活血灵酒涂擦对断肢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预防的效果。方法:将72例断肢再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治疗组加用40%活血灵酒每4h涂擦1次。结果:对照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为11%,治疗组血管危象发生率5.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40%活血灵酒每4h1次涂擦对断肢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循证方法指导高压氧治疗断指(腕)再植术后再植指血运不良患者7例,结果在高压氧治疗前出现血运不佳、感染或坏死的断指(腕)再植7例7指2腕中,全部成活3指,部分成活2指,未成活2指;断腕再植1例成活,但手掌心部分皮瓣坏死(2.5cm×5.0cm),创面清洁,表面肉芽红润,Ⅱ期游离植皮成活。全部病例术后局部肿胀、疼痛明显者,在高压氧治疗后两三次后显著减轻。  相似文献   

11.
2007年4月-2008年4月,我们对断肢(指)再植术后100例患者行疼痛影响因素分析,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断肢(指)再植、断肢(指)功能,找出影响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 对108例病人定期随访半年~2年,调查其原始病历及康复治疗经历,逐一分析功能康复不良原因。结果 重建血运时间3~18h,术后正规康复治疗83例。依据范启申再植术后功能评定标准,Ⅰ级47例,Ⅱ级33例,Ⅲ级19例,Ⅳ级9例。结论 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术中无创、显微技术,术后正规康复治疗是提高断肢(指)再植功能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手指末节离断再植术后静脉危象指端放血的时机.方法 选取行断肢再植后并发静脉危象的患者54例(57指).根据静脉危象并发时间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34指)在术后72 h内发生,B组(23指)在72 h后发生.所有患者行指端放血前先给予心理护理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予以药物行解痉治疗,行指端放血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再植手指成活与否进行评价.结果 A组和B组并发静脉危象患者行指端放血后患指成活率分别为17.6%和82.6%,后者明显高,且静脉危象解除时间明显短(P<0.05).结论 断指再植术后静脉危象出现的越晚,行指端放血治疗患指成活率越高,故放血疗法应慎用于术后早期并发静脉危象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总结3例前臂离断再植术的护理。分别从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的角度提示护理要点。认为断肢再植术后的患者要严密观察再植肢体的变化,给予病人全面的身心护理。  相似文献   

15.
血管痉挛在断肢再植术后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而低温刺激又是诱发血管痉挛常见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寒冷季节,保持室温和局部温度于恒定状态是很困难的,为了解决断肢再植术后的保温问题,我们设计制作了专用保暖恒温箱,于2003年应用于临床33例断肢(指)再植术后患者,无1例出现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以循证方法指导高压氧治疗断指(腕)再植术后再植指血运不良患者7例,结果在高压氧治疗前出现血运不佳、感染或坏死的断指(腕)再植7例7指2腕中,全部成活3指,部分成活2指,未成活2指;断腕再植1例成活,但手掌心部分皮瓣坏死(2.5cm&;#215;5.0cm),创面清洁,表面肉芽红润,Ⅱ期游离植皮成活。全部病例术后局部肿胀、疼痛明显者,在高压氧治疗后两三次后显著减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断肢再植术病人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皮肤牵张器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断肢再植术病人,通过彻底的清创,采用持续负压封闭吸引联合皮肤牵张器,做好围术期全身及局部护理,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结果]29例应用VSD联合皮肤牵张器的断肢再植术病人,再植患肢28例成活,术后3个月~12个月随诊,28例再植患肢均获得满意的肢体功能及外观。[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皮肤牵张器在断肢再植中的应用既能够保护创面,又能促进创面早期闭合,配合护理人员专业的围术期护理,更能体现此项技术的优势,减轻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断肢再植术病人的再植患肢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徐新南  赵青 《护理与康复》2012,11(10):972-97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压氧治疗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患者按入院日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首次行高压氧治疗前及1个疗程结束后的焦虑程度。结果首次高压氧治疗前,焦虑评分观察组(55.12±2.81)分、对照组(54.47±3.53)分,t=1.16,P>0.05,1疗程结束时,焦虑评分观察组(41.35±3.41)分、对照组(52.12±2.62)分,t=19.07,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高压氧治疗患者的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治疗断肢再植后肢体短缩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肢体离断伤行断肢再植术的9例患者的疾病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9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均未发生深部组织感染,但其中2例出现钉道感染,加强换药后感染控制;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骨性愈合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Ilizarov技术治疗断肢再植后肢体短缩患者,有效的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术后患者74例(104指)实施循证护理,观察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和预防效果。结果:74例(104指)患者术后发生血管危象25例29指中,动脉危象12指,经对症处理后4指缓解,8指经重新手术吻合后均成活;静脉危象17指,其中13指成活,4指坏死,总救治成活率为86.2%,患者总满意率达97.3%。结论:循证护理的应用不仅提高断指再植患者对术后护理的满意度,而且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的护理能力,同时可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