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8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高血脂患者予晚上临睡前服阿托伐他汀,剂量20mg,共8周,观察用药前后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TC,TG,LDL—C较入组前分别下降了30%,28%,34%(P〈0.01),HDL—C升高了12%(P〈0.05),其中降低TC,TG,LDL—C及升高HDL—C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62.50%,95.00%,58.75%。治疗过程中除有6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微升高、2例胃肠道不适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安全、高效的高脂血症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即硝酸酯类、肠溶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TC、TG、LDL - C、HDL - C、超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水平、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 LMT 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TC、TG、HDL - C、LDL - 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6、12个月后 TC、TG、LDL - C 均低于对照组,HDL - C 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s - CRP、Hcy、颈动脉 LM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6、12个月后hs - CRP、Hcy、颈动脉 LMT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患者均未出现大小便形状次数改变、肝区不适、明显肌痛、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可有效改善冠心病的各项水平,但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近期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3.
陈静 《中国基层医药》2014,(22):3480-3481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疗法与阿托伐他汀强化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体征、血脂指标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瑞舒伐他汀强化组(38例)与阿托伐他汀强化组(38例),瑞舒伐他汀强化组给予20 mg/次瑞舒伐他汀,1次/d;阿托伐他汀强化组给予40 mg/次阿托伐他汀,1次/d;两组均治疗3个月,采用生化全自动分析仪测定血脂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评判两组临床疗效,记录心血管事件、ADR事件。结果瑞舒伐他汀强化组与阿托伐他汀强化组治疗后TC、TG、LDL-C、hs-CR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1),HDL-C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瑞舒伐他汀强化组治疗后TC、TG、LDL-C、hs-CRP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强化组(均P<0.05),HDL-C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强化组(P<0.05)。瑞舒伐他汀强化组与阿托伐他汀强化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92.11%比86.84%、13.16%比1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56、0.126,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强化疗法较阿托伐他汀强化疗法具有更强的调脂、抗炎效果,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临床效果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国产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疗效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薇  曹东平  彭应心 《河北医药》2009,31(18):2387-2388
目的比较国产瑞舒伐他汀5、10mg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疗效。方法对入选患者进行4周筛选,将筛选合格的受试者随机分配为瑞舒伐他汀5mg,瑞舒伐他汀10mg,辛伐他汀20mg,3组均每日服药1次,治疗期共8周,观察调脂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8周末,瑞舒伐他汀5mg,瑞舒伐他汀10mg,辛伐他汀20mg3组TC、LDL-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降低和HDL-C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5mg,瑞舒伐他汀10mg,辛伐他汀20mg 3组间TC、LDL-C降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我(P〈0.05),TG降低、HDL-C升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5mg组、瑞舒伐他汀10mg组均能明显降低TC、TG、LDL-C,升高HDL—C,调脂疗效确切。瑞舒伐他汀安全性好。瑞舒伐他汀5mg、10mg可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超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14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 - CRP、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s - CRP、TC、TG、LDL - C 以及 HDL - C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s - CRP、TC、TG、LDL - C 低于对照组,HDL - C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炎性反应和血脂,有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文霞 《河北医药》2011,33(12):1825-1826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10mg/d口服在冠心病降脂治疗的效果,观察不良反应及对临床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伴高脂血症30例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后,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测定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冠心病患者6个月随访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后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短期阿托伐他汀可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中Tc、TG、LDL-C水平,而且随访期间复发性心绞痛、心衰、心律失常等发生率均较平时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研究组予瑞舒伐他汀。于每晚入睡前服用,分别于受试后的4周和8周随访,抽空腹肘静脉血,测定2组TC、TG、LDL-C、HDL-C。结果治疗前2组TC、TG、HDL-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8周2组TC、TG、LDL-C水平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DL-C达标率为89.5%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均能明显降低TC、TG、LDL-C,升高HDL-C,调脂疗效确切。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剂量更小,价格相对低廉,安全性相当,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谢黎崖  张黎静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2):1260-1261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 (立普妥 )与氟伐他汀 (来适可 )对高胆固醇血症病人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 0例高胆固醇血症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组 5 0例和氟伐他汀组 5 0例 ,治疗 6周后观察比较。结果 阿托伐他汀及氟伐他汀均能明显降低TC、TG、LDL C水平 (P <0 0 1或P <0 0 5 ) ,阿托伐他汀降TC、TG、LDL C的作用强于氟伐他汀 (P <0 0 5 ) ,两药均能升高HDL C水平 (P <0 0 5 ) ,但两组比较未达到显著差异 (P >0 0 5 )。两药不良反应均比较小 ,耐受性好。结论 阿托伐他汀降TC、TG、LDL C的作用优于氟伐他汀 ,但升高HDL C水平相似 ,两药均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以及瑞舒伐他汀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92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瑞舒伐他汀组,每组46例。阿托伐他汀组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治疗,瑞舒伐他汀组采用瑞舒伐他汀10 mg/d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统计血脂达标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是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瑞舒伐他汀组患者改善的幅度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2种他汀类药物均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但是瑞舒伐他汀在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方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血脂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C、TG、LDL-C水平降低程度及HDL-C水平升高程度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的安全性相当,但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疗效要优于阿托伐他汀,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64排CT观察两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冠状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4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个月内进行64排CT检查,随机分为强化他汀组(阿托伐他汀40 mg/d+常规用药)和常规他汀组(阿托伐他汀20 mg/d+常规用药),入组时分别检查TC、TG、LDL-C、HDL-C、Hs-CRP和冠状动脉斑块类型及面积,随访12个月后再复查以上指标。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TC、LDL-C、TG和Hs-CR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HDL-C均较前升高(P〈0.05);强化他汀组治疗后脂质斑块和纤维斑块面积缩小(P〈0.05);常规他汀治疗组斑块面积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脂质斑块和纤维斑块CT值均较前增加,强化他汀组更明显(P〈0.05);两组钙化斑块面积和CT值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64排CT可以定性、定量检查冠状动脉斑块情况;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以使冠状动脉斑块更稳定,甚至缩小、逆转非钙化斑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龄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高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 mg,qd),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检测血脂、hs-CRP及肝肾功能.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4周TC、LDL-C、hs-CRP较对照组及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12周时仍进一步降低.结论 瑞舒伐他汀显著改善高龄UA患者血脂及hs-CRP,且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王光友  王玲 《海峡药学》2012,(10):126-12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1日40mg)治疗组(50例)和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1日20mg)治疗组(50例),分别在入院24h内及服药后3d、7d测定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比较两组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7d后1日20mg及1日40mg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有降低(P<0.05),而且1日40mg瑞舒伐他汀治疗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与1日20mg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治疗前后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应用更能降低ACS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且瑞舒伐他汀的抗炎治疗独立于降脂之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8月择期行PCI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02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钙10 mg组(A组)和20 mg组(B组),每组51例。在患者择期行PCI术前、术后抽血测患者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三酰甘油(TG)]和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记录术后30、180 d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B两组在PCI术前后TC、LDL-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PCI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血清TNF-α、IL-6、hs-CRP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3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择期PCI术时两种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均安全有效,均能明显降低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抗炎作用可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老年冠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诊治的90例冠脉综合征老年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45例,采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方案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阿托伐他汀常规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血脂水平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用药24周后,实验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4周、24周后,实验组的血清hs-CRP、MMP-9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老年冠脉综合征与常规治疗相比,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6.
闫涛  孟林 《中国药房》2012,(4):327-329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择天津市环湖医院2009年9月-2010年9月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瑞舒伐他汀组76例,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qd;辛伐他汀组74例,给予口服辛伐他汀20mg,qd。比较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患者空腹静脉血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观察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TC、TG、LDL-C、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瑞舒伐他汀组变化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与辛伐他汀组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分别为7.89%(6/76)和18.92%(14/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有很好的降脂及抗炎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类似,但瑞舒伐他汀效果更为显著且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高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慧  孟昭斌 《中国医药》2010,5(7):596-597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TG、HDL-C、LDL-C水平变化及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探讨临床识别和预测ACS的指标.方法 将13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分为ACS组和稳定型冠心病组(SCHD组),同时选择66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分别测定、比较3组的血清TG、HDL-C、LDL-C、hs-CRP水平.结果 ACS组和SCHD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分别(9.26±10.98)mmol/L和(4.65±7.56)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21±1.3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和S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s-CRP水平与T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2,P<0.01),与LDL-C含量亦呈明显正相关(r=0.41,P<0.01),与HDL-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54,P<0.01).结论 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增高 hs-CRP水平与ACS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袁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52-5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水平的影响,并研究不同剂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mg/d,C组加用辛伐他汀40mg/d,分别在发病24h内及治疗后不同时段检测CRP及血脂水平。结果:①B组及C组患者治疗1周后,hs-CRP水平明显降低,TC、LDL-C、HDL-C略有降低(P〈0.05),TG略有升高(P〈0.05);治疗2周后,hs-CRP水平进一步降低(P〈0.05),TC、LDL-C、HDL-C水平与治疗后1周比较呈升高趋势(P〈0.05),TG进一步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C组患者较B组患者hs-CRP水平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降低hs-CRP及血脂TC、LDL-C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08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共计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为氟伐他汀组,给予氟伐他汀40mg/d;B组为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300mg/d;C组为联合用药组,给予氟伐他汀及阿司匹林联用;选取30例健康对照组为D组。药物治疗连续8周。治疗前后检测血中hs-CRP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ABC三组患者治疗后hs-CRP与治疗前相比下降(P〈0.05),与AB组比较C组hs-CRP下降更为明显(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AC两组患者治疗后TG、TC、LDL-C下降(P〈0.05);ABC三组hs-CRP水平的降低与TG、TG、LDL-C水平的降低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TG、TC、LDL-C;氟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均能降低冠心病患者的hs-CRP水平,两种药物联用降低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伴高脂血症的I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的ACS伴高脂血症患者90例,完全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药物使用量:10 mg/d,n=42)和瑞舒伐他汀组(药物使用量:10 mg/d,n=48),疗程均为1周,观察治疗前后各项主要血脂指标变化率、达标率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仪(TNF-a)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 在降低TC、LDL-C、脂蛋白(Lp)(a)及升高HDL-C方面,瑞舒伐他汀组优于辛伐他汀组[TC: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4.80±0.36)mmol/L、治疗前(6.80±0.27)mmol/L、变化率-29%,辛伐他汀组分别为(5.50±0.19)mmoL/L、(6.90±0.21)mmol/L、-21%;LDL-C: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2.00±0.26)mmol/L、治疗前(4.50±0.10)mmol/L、变化率-56%,辛伐他汀组(3.30±0.27)mmol/L、(4.00±0.21)mmol/L、-18%;Lp(a):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72±15)mmol/L、治疗前(115±21)mmol/L、变化率一37%,辛伐他汀组(101±24)mmol/L、(108±21)mmoL/L、-6%;HDL-C: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0.98±0.05)mmol/L、治疗前(0.72±0.04)mmol/L、变化率+36%,辛伐他汀组(0.90±0.02)mmol/L、(0.80±0.05)mmoL/L、+13%].2组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舒伐他汀治疗组降低炎症标志物TNF-a和CRP水平强于辛伐他汀组[TNF-a: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62+20)U/ml、治疗前(90±10)U/ml、变化率-31%,辛伐他汀组分别为(71±15)U/ml、(86±13)U/ml、-17%;CRP: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2.7+1.6)mg/L、治疗前(4.8±1.8)mg/L、变化率-44%,辛伐他汀组(4.0±1.3)ms/L、(5.2±1.5)ms/L、-23%].2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的、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结论 瑞舒伐他汀(10 mg/d)可以更全面地调理ACS伴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异常,尤其是在升高HDL-C、降低LDL-C方面,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瑞舒伐他汀具有较强抗炎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and the safety of rosuvastiatin in act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complicated with hyperlipidemia.Methods Ninety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rnia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simvastatin group (n=42) and rosuvastatin group(n=48).They were treated with simvasmtin and rosuvastatin respeetively 10 mg/d and 10 mg/d for 1 week.Lipid profile and physical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s for adverse effects were also assessed.Serum levels of total cholesterol (TC),triglyceride (TG),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and Lp(a)were measured at the end of 1 weeks of the trial period. Results Rosuvastatin treatment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simvastatin in reducing serunl levels of TC,LDL-C and Lp(a)and in raising HDL-C.The difference of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of 2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abilities of atorvastatin treatment group in decreasing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TNF-a and CRP levels were stronger than those in the simvastatin group.Conclusion Rosuvastatin has full-scale lipid-regulating effects,especially in reducing serum levels of TC,LDL-C and Lp(a) and in raising HDL-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