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中预充乌司他丁对CPB心脏病患者血浆cTnI、CK、CK-MB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主动脉阻断时间在30min以上的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例。实验组在常规CPB预充液中加入乌司他丁1.5万U/kg,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分别在CPB前(T1)、开放升主动脉时(T2)、开放升主动脉30min(T3)、术毕12h(T4)、术毕24h(T5)、抽取桡动脉血,测定血浆的浓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T3、T4、T5血浆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乌司他丁可明显减少CPB术后的释放,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病人血浆TNF-a,IL-6和IL-8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循环(CPB)中预充乌司他丁对CPB心脏病血浆TNF-a,IL-6和IL-8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主动脉阻断时间在30 min以上的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在常规CPB预充液中加入乌司他丁1.5万U/kg,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分别在手术开始前,CPB结束后即刻,CPB结束后3,6及24 h抽取桡动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浓度.结果实验组患者TNF-a,IL-6和IL-8以CPB结束后即刻0,3和6 h血浆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IL-6和IL-8在CPB结束后24h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明显减少CPB术后TNF-a,IL-6和IL-8的释放,可减轻CPB术后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注射用心肌肽在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期间的应用,阐明其对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30例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术中及术后,给予注射用心肌肽。两组患者分别在体外转流前(T0)、主动脉开放即刻(T1)、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2)、停止CPB 12 h(T3)、24 h(T4)抽取桡动脉血,检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浆肿瘤坏死因α(TNF-α)的浓度。术后第7天测心脏射血分数(EF)。结果 :两组患者体外转流前血浆CK-MB、cTnI 及TNF-α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开放30 min后两组患者血清CK-MB、TNF-α明显高于T1(P<0.05),且实验组在T2、T3、T4各相同时间点血清CK-MB、TNF-α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主动脉开放即刻两组患者血清cTnI明显升高,且实验组在T1、T2、T3、T4各相同时间点血清cTn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实验组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PB心内直视手术术中及术后给予注射用心肌肽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抑制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中预充乌司他丁对婴幼儿心脏病人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24例在CPB下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的婴幼儿(月龄2~28个月)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TI组,n=12)和对照组(n=12)。UTI组共给予乌司他丁2万U/k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万U/ml,于麻醉后立即静脉注射1万U/kg,0.5万U/kg加入到CPB预充液中,随转流进入体内,0.5万U/kg于主动脉开放前5min加入到CPB机内。对照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手术前(T1)、复温至36℃(T2)、CPB后30min(T3)、CPB后4h(T4)抽取颈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NSE和S100β蛋白浓度。结果CPB前两组患儿血浆NSE和S100β蛋白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后两组患儿各时点血浆NSE和S100β蛋白浓度均较CPB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TI组患儿血浆NSE和S100β蛋白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的应用可减少婴幼儿CPB术后血浆NSE和S100β蛋白的释放,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5.
李晓召  刘建华  蒋伟 《中外医疗》2013,32(20):17-1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法洛氏四联症体外循环期间心肌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142例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A组)和乌司他丁组(B组),B组给予乌司他丁1.2万U/kg,A组以生理盐水代替。于麻醉诱导后即CPB前(T1)、CPB开始30min(T2)、开放主动脉30min(T3)、CPB停止6h(T4)和24h(T5)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及CK、CK–MB活性,记录升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结果两组CPB开始前血清cTnI浓度及CK、CK-MB活性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血清cTnI浓度及CK、CK–MB活性在T2~T5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B组T3~T5时点的血清cTnI、CK和CK-MB值低于A组相同时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5时间点血清cTnI、CK、CK-MB值比T4时间点明显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CPB期间血清cTnI、CK及CK-MB的表达,起到心肌损伤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和1,6二磷酸果糖对体外循环后心肌损伤的保护效果及其合适剂量,为药物心肌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60例(NYHAⅡ~ Ⅲ级)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或心脏瓣膜病病人,随机分为实验1组(U1 +F1)、实验2组(U2 +F2)和对照组(C),每组20例.实验1组(U1 +F1)将乌司他丁(50万U)加入预充液中+1,6二磷酸果糖(5g)于主动脉开放后快速静脉滴注(2min);实验2组(U2+F2):将乌司他丁(100万U)加入预充液中+1,6二磷酸果糖(10g)于主动脉开放后快速静脉滴注(2min);对照组(C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给药方法同上.三组于围术期不同时点(T1一麻醉后切皮前;T2一主动脉开放后30min;T3一停体外循环4小时;T4一停体外循环12小时;T5一停体外循环24小时.)经中心静脉采血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乳酸脱氢酶(LDHI).临床观察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自动复跳情况、平均除颤次数、心电图S-T段改变、正性肌力药用量等项目.结果 三组病人T1时点血浆LDHl和CK - MB、cTnI的浓度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在主动脉开放后的4个时点(T2、T3、T4、T5)的血浆LDHI、CK - MB、cTnI浓度与T1时点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实验1组(U1+F1),2组(U2 +F2)cTnI、CK - MB于T2(开放升主动脉后30 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U1 +F1组血浆cTnI、CK - MB浓度在T5时点显著低于c组(P<0.01);U2+F2组在T4点血浆cTnI、CK - MB浓度即显著低于c组(P<0.01),在T5时点巳回落到基本正常范围.C组血浆LDHl浓度在CPB后各时点均升高,于T5时点仍呈继续升高趋势;U1 +F1组血浆LDH1浓度在主动脉开放后亦升高,但升高幅度低于C组(P>0.05),基本处于维持状态;U2+F2组于T2时血浆LDHI浓度达到高峰,此后逐渐降低,于T5时点显著降低(P<0.01),其浓度已接近正常范围.与对照组(C组)比较实验1组(U1 +F1),2组(U2+F2)心脏自动复跳率高、术中S-T段改变轻微、正性肌力药用量少.结论 乌司他丁和1,6-二磷酸果糖在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中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且其心肌保护作用髓剂量的增大而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L-精氨酸在体外循环中心肌保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L-精氨酸加入心脏停搏液中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期间心肌保护作用的效果。方法 30例择期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L组):芷心脏晶体停搏液中加入L-精氨酸4.0g/L,对照组(C组):在心脏晶体停搏液中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在转流前、开放主动脉后30min、术后6h、24h、48h,采血检测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浓度,并记录临床观察指标。结果 开放后辅助循环时间、开放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率、术后24h心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血清cTnI浓度在转流前无差异,开放主动脉后各时点cTnI浓度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心脏停搏液中加入L-精氨酸,可有效地保护缺血心肌,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异氟烷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换瓣术患者围术期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 9)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评价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CPB下行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异氟烷预处理组(异氟烷组,n=15)和对照组(n=15),异氟烷组在麻醉诱导后CPB前吸入1.1%~1.2%(呼气末浓度)的异氟烷30 min,洗脱15 min,对照组不吸入异氟烷,其余用药两组无区别。分别于切皮前(T0),主动脉开放30 min(T1),6 h(T2),12 h(T3)及24 h(T4)经桡动脉取血测血浆MMP 9浓度,分别于CPB前后取部分右心耳组织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结果:与T0比较,对照组血浆MMP 9浓度在T1-T3显著增加,异氟烷组血浆MMP 9浓度只在T1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异氟烷组血浆MMP 9浓度在T2显著降低(P<0.01),在T1-T3各时点与T0的差值均显著降低(P<0.01)。电镜下可见对照组CPB后心肌细胞损伤比异氟烷组严重。结论:异氟烷预处理能显著抑制心脏换瓣术患者CPB后MMP 9的分泌增多,这可能是其对心脏换瓣术患者心肌保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预充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对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影响。方法将50例体外循环低温全麻心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万汶)组和对照组各25例,于体外循环中分别预充万汶400ml和血浆10 ml/kg。观察体外循环(CPB)前、CPB开始后10 min、CPB开始后30 min、CPB结束、术后6h及术后24h血浆胶体渗透压(COP)变化、辅助呼吸时间、术后24小时胸液量和尿量及患儿眼球结膜、眼睑水肿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万汶组CPB开始后10、30 min、CPB结束、术后6h CO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万汶组术后辅助呼吸时间较短,出现眼球结膜、眼睑水肿的比率较低。结论以万汶预充能够较好维持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患儿血浆胶体渗透压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脏炎症反应状态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CPB心脏手术患者70例,采用SPSS16.0软件生成随机数字分为试验组(乌司他丁)和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各35例,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后切皮前(T1)、CPB 30 min(T2)、术毕(T3)、术后24 h(T4)血浆炎症反应因子及心肌酶学指标。结果:T1时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浆IL-6、IL-8、TNF-α、外周血白细胞(WBC)、单核细胞测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T2、T3、T4时刻,试验组患者的血浆IL-6、IL-8、TNF-α、外周血WBC、单核细胞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血浆IL-6、IL-8、TNF-α、外周血WBC、单核细胞测定值均高于T1时刻(P< 0.05);T1时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CK-MB、cTnI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T2、T3、T4时刻,试验组患者的血清CK-MB、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血清CK-MB、cTnI水平均高于T1时刻(P <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显著减轻CPB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炎症反应水平,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Wang SD  Yuan L  Jiang Y  Li XQ  Wang XZ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3):2316-2319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加入停搏液中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加例择期在体外循环(CPB)下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参附注射液(SF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停搏液为氧合血与冷晶体液(改良StThormas液)按4:1容量比例的混合液;SF组在冷晶体液中加入20ml/L参附注射液,其他处理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主动脉开放后及停CPB后不同时间点采血,经处理后测定CK、CK-MB及cTnI。结果 两组在主动脉开放30min后CK、CK-MB及均明显升高,其中CK、CK-MB至停CPB后24h仍处较高水平。组问比较:停CPB后24hSF组与对照组相比CK升高的程度明显低(P〈0.05),CK-MB浓度在主动脉开放后各时间点SF组升高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cTnI在停CPB后24h有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术前水平,在主动脉开放30min至术后24h的时间点SF组与对照组相比cTnI升高的程度明显低(P〈0.05)。SF组心脏自动复跳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停机后需要多巴胺辅助循环的例数则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参附注射液加入停搏液中可减少心肌酶的释放,增强心肌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环磷腺苷葡胺在体外循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中使用环磷腺苷葡胺心肌停博液对围术期心肌酶学、病理学及临床的影响,探讨其在ECC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48例单纯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24)。实验组在首次灌注液中加入环磷腺苷葡胺180 mg,对照组沿用4℃的4∶1含血停搏液。分别于ECC前、开放升主动脉后30 min、术后6 h、24 h、48 h共五个时点采集动脉血,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观察围术期临床指标及心肌病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CKMB、LDH和cTnI有显著差异(P〈0.05)。临床指标及心肌病理变化均支持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心脏停博液中加入环磷腺苷葡胺可在ECC中起到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西维来司钠对体外循环(CPB)期间血浆弹性蛋白酶(NE)、补体C3、C3及尿NAG的影响及对肾脏的保护效果。方法将健康成年犬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6)和西维来司钠组(S组,n=6),建立犬CPB模型,两组均在转机前(T1),阻断升主动脉15min(T2)、45min(T3),开放30min(T4)、60min(T5)取静脉血和尿液。静脉血离心后测血浆NE和补体C3、C4浓度。尿液测尿NAG。结果①CPB后,两组动物各时点血浆NE含量显著高于CPB前(P〈0.01)。同时点组间比较,S组CPB后各时点血浆NE含量均低于C组(P〈0.01、P〈0.05)。②CPB后C组血浆补体C3含量逐渐下降,CPB末达谷值,明显低于CPB前(P〈0.01);组间比较,C组CPB后同时点血浆补体C3含量均低于S组(P〈0.01),两组动物血浆补体C4含量无明显差异。③CPB后两组动物尿NAG活性逐渐增加,CPB末达高峰,明显高于CPB前(P〈0.01);同时段组间比较,S组尿NAG活性低于C组(P〈0.01)。结论CPB中应用西维来司钠可通过抑制NE的活性,减少补体激活及尿NAG活性的增加,对CPB中的肾脏有一定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心脏二尖瓣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分别在主动脉阻断前30 min给予0.9%生理盐水10 ml、0.6 mg/kg右美托咪定10 ml,微量泵注射10 min完成.收集麻醉诱导前(H0)、气管插管后(H1)、给药前(H2)、给药后(H3)、体外循环(CPB)后即刻(H4)、CPB后30 min(H5)、CPB后1 h(H6)、CPB后2 h(H7)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开放2 h(T1)、4 h(T2)、8 h(T3)、12 h(T4)抽取桡动脉血样2 ml.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与H0相比,对照组在H5、H6 MAP明显降低,HR明显升高(P<0.01),DEX组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T1~T4时DEX组患者cTnI、CK-MB和血清MDA明显降低,SOD明显升高(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减轻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张红  苟大明  蔡回钧  李健权  余志豪 《医学争鸣》2006,27(15):1380-1383
目的:探讨西维来司钠对体外循环(CPB)中犬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随机将健康成年犬分为对照组(C组,n=6)和西维来司钠组(S组,n=6). 建立犬CPB模型,两组均在转机前(T1),阻断升主动脉15 min(T2), 45 min(T3),开放30 min(T4), 60 min(T5)取肺组织和静脉血. 静脉血离心后测血浆弹性蛋白酶(NE)含量,取肺组织做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图像分析及光镜学检查. 肺组织匀浆离心取上清液测丙二醛(MDA)含量. 结果: (1) CPB后,两组动物肺组织ICAM-1表达逐渐增强,与S组相比,C组肺组织 ICAM-1表达强烈, 其平均灰度值明显大于S组(P<0.01);肺组织结构的破坏严重;(2) CPB后,两组动物各时点血浆NE 含量及肺组织匀浆MDA含量均显著高于CPB前(P<0.01). 同时各时间点组间比较,S组CPB后各时点血浆NE含量、肺组织匀浆MDA含量均低于C组(P<0.01, P<0.05). 结论: 西维来司钠可通过抑制血浆NE的活性,使肺组织间ICAM-1的表达减弱,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对CPB中犬肺损伤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低温体外循环(CPB)对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观察术前注射甲泼尼龙5mg/kg是否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对CPB后的肺功能产生保护作用。方法健康家犬15只,随机分为3组:A组不进行CPB,作为非体外对照组;B组麻醉后注射10mL生理盐水,常规全麻和中度低温CPB,主动脉阻断90min,停CPB后继续维持至主动脉开放90min;C组麻醉后静脉给予甲泼尼龙5mg/kg,其余处理同B组。常规监测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参数;B、C组分别在手术前、主动脉开放前、开放后30min和90min 4个时间点采动脉血,ELISA法测定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手术结束时,A、B、C3组均取完整左肺,进行机械通气和离体灌注,测量对液体的过滤系数。结果(1)主动脉开放30min和90min时,C组的肺血管阻力(PVR)较B组低(P〈0.05),而氧合指数明显高于B组(P〈0.05);(2)主动脉开放后B、C两组MMP-9的浓度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其中C组升高幅度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计算液体过滤系数,B组和C组明显高于A组(P〈0.01),C组与B组相比Kf较小(P〈0.05);(4)主动脉开放后的MMP-9最高值与Kf值呈正相关,与主动脉开放30min和90min时的氧合指数呈负相关。结论(1)低温CPB导致MMP-9大量释放,使肺血管通透性升高,导致肺损伤,肺的氧合功能下降;(2)术前注射甲泼尼龙能减少MMP-9的释放,降低肺血管通透性,对CPB后的肺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Ren TY  Yang XW  Ma Y  Wang F  Qiang WD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6):1391-1393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围体外循环期 (CPB)心肌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2 0例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与乌司他丁组 (U组 ) ,每组 10例。于体外转流前 (T1)、开放主动脉即刻 (T2 )、开放主动脉 30min (T3 )、停止CPB4h (T4)和 2 4h(T5)抽取动脉血 ,测定血浆CK MB、CK活性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记录CPB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围CPB期间心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心脏复跳情况以及术后 2 4h引流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血浆cTnI浓度及CK、CK MB活性均在正常范围内 ,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C组血浆cTnI浓度在T3 、T4和T5时间点显著升高 (P <0 0 1) ,于T4时点达峰值 ,T5时点开始下降。U组血浆cTnI浓度在T3 、T4时点显著升高 (P <0 0 1) ,于T5时间点已下降至正常水平。在T3 ~T5时间点U组cTnI水平明显低于C组 (P <0 0 1)。C组与U组血浆CK和CK MB活性在T2 ~T5时点都显著升高 (P <0 0 1) ,T2 ~T4时点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至T5时点U组显著低于C组(P <0 0 5 ) ,U组自动复跳率多于C组 (P <0 0 5 )。术后 2 4h引流量C组明显多于U组 (P <0 0 5 )。结论 围CPB期间分两次使用乌司他丁 1 2万U/kg ,能减轻心肌再灌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