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a(ER-a)和雌激素受体-a(ER-β)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机制的关系.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栓测等方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间质细胞中ER-a和ER-β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ER-a及ER-β在异位内膜间质细胞中的含量均低于在位内膜和子宫肌瘤患者在位内膜,但两组受体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间质细胞中ER-a和ER-β表达有明显差异,表明除了已知的ER-a对子宫内膜增殖和分化有作用外,ER-β可能对子宫内膜的功能也有重要影响,并提示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临床生物特性、治疗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相关性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9例EMs病人异位内膜组织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中的雌激素受体亚型-α(ER-α)、雌激素受体亚型-β(ER-β)及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EMs预后的关系。结果异位内膜组ER-α、ER-β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均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χ^2=9.98、4.23,P〈0.01、0.05),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χ^2=4.11,P〈0.05)。异位内膜VEGF高表达的EMs病人复发率明显高于低表达者(χ^2=6.39,P〈0.05);异位内膜中ER-α高表达者VEGF表达率亦相应较高,ER-α低表达者其VEGF表达率亦相应较低(r=0.93,P〈0.01)。结论ER-α、ER-β可能参与了EMs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及异位内膜血管生成的调节,检测VEGF的表达对于估计EMs的预后可能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雌激素受体β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β在子宫内膜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灶中的表达。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以及免疫组化法测定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组织β雌激素受体B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都探测到雌激素受体口mRNA,而在位及异位内膜用免疫组化法均未探测到雌激素受体β蛋白。结论: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不表达雌激素受体β蛋白。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子宫内膜位症患者正常和异位内膜中的雌孕激素受体亚型的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经临床和病理确认的育龄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52例和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为实验组;育龄期正常子宫内膜36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ERβ1、ERβ2)、孕激素受体亚型(PRA、PRB)表达。结果卵巢异位内膜腺上皮组ERβ1、PRA、PRB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腹壁异位子宫内膜组的ERβ1、PRB表达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卵巢异位内膜间质细胞ERβ1、PRB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腹壁异位子宫内膜组的ERβ1、ERβ2、PRB表达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卵巢还是腹壁子宫内膜异位,异位内膜性激素受体亚型表达与正常内膜存在明显差异,提示与内膜异位症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壁内膜异位症(AWE)患者的子宫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雌激素受体蛋白(ER)和孕激素受体蛋白(PR)的表达。方法56例AWE患者,分为子宫内膜增殖期组(33例)和分泌期组(23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组别患者的子宫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ER、PR的表达,每组均以同期的正常子宫内膜为对照。结果增殖期组:异位内膜(57.6%)与正常内膜ER表达的阳性率(59.4%)均低于在位内膜(84.8%);异位内膜PR表达的阳性率(33.3%)低于在位内膜(60.6%)和正常内膜(59.4%)。分泌期组:异位内膜ER表达的阳性率(56.5%)高于在位内膜(26.1%)和正常内膜(25.0%)。两组比较:分泌期组在位内膜及正常内膜的ER、PR表达率均低于增殖期组,分泌期组异位内膜的ER、PR表达率与增殖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WE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在增殖期异常高表达ER;异位内膜在增殖期和分泌期持续高表达ER,低表达PR,且失去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ERβ)、雌激素调节蛋白(pS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dometriosis,EM)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67例、在位内膜53例及正常内膜32例ERα、ERβ、pS2蛋白的表达。结果:(1)ERα、ERβ表达:异位子宫内膜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和在位子宫内膜组(P〈0.01);(2)pS2表达:在位子宫内膜组阳性表达率高于异位子宫内膜组及正常子宫内膜组(P〈0.01);(3)ERα、ERβ、pS2在卵巢巧克力囊肿的表达较紫蓝色结节中增强(P〈0.05)。结论:ERα、ERβ、pS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的表达密切相关其异常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芳香化酶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罗辉  吕忠士  史玉霞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1):1222-1223
目的 :研究芳香化酶 (P45 0arom )、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 )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以探讨该病发病机制 ,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 :应用SP法测定 3 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标本中P45 0arom、ER、PR ,并与 13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1)内异症组P45 0arom均呈阳性 ,对照组P45 0arom为阴性 ,两组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其表达与月经周期无关。 (2 )内异症组异位内膜中P45 0arom表达比在位内膜高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3 )内异症组异位内膜中ER和PR表达比在位内膜低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P45 0arom参与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过程 ,可试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连艳  杨鹰  谢荣凯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1):3643-3645
目的 观察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去势大鼠子宫和阴道的表达。 方法 60只成年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去势组,每组20只。8周后处死大鼠,分离摘取子宫、阴道,进行ERα、ER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mRNA半定量RT-PCR检测。 结果 ERα在各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中均有表达,其中以子宫内膜腔上皮和腺上皮细胞表达最强;ERα在各组阴道粘膜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中均有表达,其中以阴道粘膜上皮细胞中表达最强。去势组子宫、阴道ERα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ERβ主要在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子宫内膜腔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和阴道粘膜上皮细胞中有表达,但较ERα表达弱(P<0.05)。ERβ在去势大鼠子宫和阴道中未见明显表达(P<0.01)。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子宫、阴道雌激素受体亚型的表达强度和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大鼠去势后子宫、阴道ER亚型表达明显降低,尤其以ERβ表达下调明显。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508-1510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对子宫内膜息肉形成的影响作用,为今后病因学的探索提供理论依据。选取6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正常子宫内膜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腺上皮细胞、间质细胞的ER、PR含量。观察组子宫内膜息肉组织腺上皮细胞、间质细胞中的ER表达低于对照组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但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对象的腺上皮细胞、间质细胞中的PR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和PR表达失衡与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存在关联性,特别是低表达的PR可能参与了息肉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生育期妇女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孕激素受体(PR)及Bcl-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PV 6000法,检测110例子宫内膜息肉组织ERα、ERβ、PR及Bcl-2的表达,并采用Image 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以45例正常子宫内膜作对照。结果 在增殖期,内膜息肉组织中ERα及ERβ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子宫内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R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内膜(t=2.589,P〈0.05),Bcl-2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内膜(t=2.716,P〈0.01)。在分泌期,内膜息肉组织中ER-α及Bcl-2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R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子宫内膜,差异均有显著性(t=2.574、2.581、2.579,P〈0.05),ERβ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内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α、Bcl-2的高表达和PR相应的低表达可能是子宫内膜息肉形成的病因,ERα可能是在子宫内膜息肉形成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雌激素受体亚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ER、PR和TIM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表达,探讨三者在内异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分别检测ER、PR和TIMP-1的表达。研究组:84例EMs的异位内膜和44例在位内膜;对照组:32例子宫肌瘤者正常子宫内膜。结果异位内膜组织中ER、PR及TIMP-1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内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位内膜组织ER、PR却明显高于正常内膜组织,差异亦均有显著性(P〈0.05),而TIMP-1在在位内膜中呈低表达,与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PR、TIMP-1在异位内膜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内异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妇科常见病,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此病。1995年,第2种雌激素受体(ER)被成功克隆,第1种命名为雌激素受体α(ERα),新发现的第2种被命名为雌激素受体β(ERβ)。ER的功能活化依赖于位于N端蛋白的活性功能区-1(AF-1)和位于配体结合区的AF-2。ERβ的AF-1区域与ERα氨基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内异症的关系,为临床诊治内异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内异症异位内膜30例,并取其中在位内膜组织30例,另选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上述组织中GnRH-R的表达,分析其与内异症的关系。结果 GnRH-R在内异症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中表达,分别为66.67%,100%,差异有显著性(P〈0.005),其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16.67%),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结论 GnRH-R在内异症异位内膜、在位内膜的表达差异可能与内异症的发生、发展有关,借此可更有效地利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戊酸雌二醇联合宫腔镜在宫腔粘连(IU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的68例IU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所有患者行宫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予以低剂量戊酸雌二醇,观察组使用大剂量戊酸雌二醇,持续用药3个月。比较两组雌激素受体(ER)表达、子宫内膜恢复状况、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ER-α、ER-β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子宫体积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 =0.183,P=0.669)。结论:与小剂量戊酸雌二醇相比,大剂量戊酸雌二醇联合宫腔镜手术在IUA患者中疗效更佳,可有效降低子宫内膜ER表达,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strogin receptorα,ERα)及ERβ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易感性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检测5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和107例非EM患者的ERα和ERβ基因型多态性。结果:ERα内切酶PvuⅡ位点的pp、Pp、PP基因型频率在EM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4.5%和30.8%、48.3%和58.9%、15.5%和9.3%;内切酶XbaⅠ位点的xx、Xx、XX基因型频率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6.9%和59.8%、32.8%和37.4%、8.6%和1.9%,2组比较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β内切酶AluⅠ位点的aa、Aa、AA基因型频率在EM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和0%、19.0%和25.2%、81.0%和74.8%,内切酶RsaⅠ位点基因型频率rr、Rr、RR在EM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0.7%和11.2%、32.8%和42.1%、46.6%和46.7%,2组比较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α及ERβ基因多态性与EM的发病易感性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AI-1蛋白在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厦对照组内膜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AI-1蛋白在40例内异症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30例对照组子宫内膜的表达。结果:①PAI-1蛋白表达于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对照组内膜的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胞浆;②PAI-1蛋白在异位内膜厦对照组内膜间质细胞表达均高于腺上皮细胞(P〈0.05),而于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与间质细胞表达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AI-1蛋白在间质细胞表达异位内膜高于在位内膜及对照组内膜(P〈0.05),而在腺上皮细胞表达异住内膜、在位内膜、对照组内膜三者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PAI-1蛋白在血管内皮细胞呈阳性表达。结论:PAI-1蛋白在异位内膜间质细胞高表达可能促使其转移、黏附、侵袭、生长,导致子宫内膜异住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雌激素受体与乳腺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不同亚型的雌激素受体(ER-α及ER-β)的结构、功能、分布及表达差异,阐述其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雌激素α、β受体(ERα、β)、孕激素受体(PR)、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探讨其与PCOS患者性激素、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体重指数(BMI)等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PCOS患者31例作为实验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PCOS患者与对照组年龄、BMI、血脂、性激素、HOMA和子宫内膜甾体激素受体表达情况。且PCOS患者按照肥胖与否、胰岛素抵抗正常与否和睾酮高低分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子宫内膜ERα、ERβ、PR、AR表达。通过相关性分析PCOS组子宫内膜ERα、ERβ、PR、AR与血清雌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 PCOS组和对照组年龄、BMI、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OS组睾酮、雌激素、HOMA-IR高于对照组。PCOS组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的ERα、ERβ、PR、AR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的ERα/ERβ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OS高睾酮组与正常睾酮组除AR外其余各甾体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的表达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OS高睾酮组腺体AR表达高于正常睾酮组。高睾酮组ERα、ERβ、PR、AR表达高于对照组;正常睾酮组ERα、PR、AR在腺体和间质的表达及腺体ERβ表达高于对照组。PCOS肥胖组和非肥胖组ERα、ERβ、PR、AR在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中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但肥胖组与非肥胖组ERα、ERβ、ERα/ERβ、PR、A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OS胰岛素抵抗组与非胰岛素抵抗组ERα、ERβ、ERα/ERβ、PR、A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岛素抵抗组ERα、ERβ、PR、AR、腺体ERα/ERβ表达高于对照组。非胰岛素抵抗ERα、PR、AR、腺体ERβ表达高于对照组。相关性分析发现PCOS组子宫内膜间质ERα、PR、ERα/ERβ表达与血清雌激素水平呈正相关;腺体ERα/ERβ、AR、PR表达与血清雌激素水平呈正相关。腺体ERβ的表达与血清雌激素水平呈负相关。腺体AR表达与血脂中的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B(APO-B)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PCOS患者子宫内膜甾体激素受体表达高于正常妇女,除ERβ外其他甾体激素受体表达与PCOS血清雌激素水平呈正相关,ERβ与雌激素水平呈负相关。高雄激素血症、高脂血症可以增强PCOS患者子宫内膜AR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ERβ和孕激素受体(PR)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ERα、ERβ和PR mRNA的表达,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①5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αmRNA阳性表达率为74%(37/50),平均相对表达量为0.5279&#177;0.1295;ERβmRNA阳性表达率为48%(24/50),平均相对表达量为0.3025&#177;0.1687;PRmRNA阳性表达率为94%(47/50),平均相对表达量为0.6983&#177;0.2864;ERα的表达率和平均相对表达量均比ERβ高(P〈0.01)。②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ERα、ERβmRNA的阳性表达率大于其他组织学类型(P〈0.05),ERα和PR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均大于其他组织学类型(P〈0.05)。③ERα和PR mRNA相对表达量随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降低(P〈0.05);ERβ mRNA则无此变化。④PR mRNA的相对表达量随手术病理分期的增高而显著降低(P〈0.01),ERα和ERβ mRNA的表达无此变化。结论:ERα、ERβ和PR mRNA在子宫内膜癌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和手术病理分期有关,可作为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和内分泌治疗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在异位、在位及正常子宫内膜中表达的特点,探讨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和图像分析,检测VEGF-165蛋白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异位内膜26例、在位子宫内膜15例及正常子宫内膜20例中的表达特点及其阳性细胞的分布规律。结果 VEGF-165在正常及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和基质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异位内膜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与正常子宫内膜和内异症在位内膜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而VEGF-165于内异症在位内膜表达虽高于正常子宫内膜,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VEGF-165在异位内膜组织中过度表达,提示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