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镍电解液所致烧伤的治疗,降低其对人体的损害。方法1984-2008年共收治148例镍电解液烧伤患者,采取早期冲洗,及早手术,清除残留于创面的镍电解液,保护肝、肾及其他脏器功能等治疗措施。结果148例患者创面均自然愈合或经切、削痂及手术植皮等方法使创面愈合,随访3个月~2年,全部患者均创面愈合好,无功能障碍。结论镍电解液化学烧伤除重视热烧伤、化学烧伤外,还要注意镍、铜、钴、锌等金属离子对人体的损伤,应早期冲洗,及早行手术治疗,清除残留于创面的镍电解液,并保护肝、肾及其他脏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植治疗下肢电瓶电解液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13例下肢电瓶电解液烧伤患者,积极清创后VSD治疗7~10d,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感染控制后,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创面,供瓣区游离植皮封闭。结果13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创面愈合。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无臃肿,受力处无破溃,患者行走无异常。结论VSD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植,是治疗下肢电瓶电解液烧伤后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小儿烧伤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自2007年-2012年之间收治的856例小儿烧伤患者资料,对他们的年龄、性别、烧伤时间、烧伤原因、烧伤部位、烧伤地点、烧伤程度等各项进行统计。结果1-5岁阶段小儿烧伤占到总体烧伤人数的一半,烧伤发生最多的是夏季和冬季,热液烧伤是最主要的原因,在所有烧伤原因中占首位,小儿烧伤大部分发生在家中。结论要防止小儿烧伤的发生家长要加强安全意识,烧伤发生之后要及时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4.
烧伤又称灼伤,狭义的烧伤指热液烫伤及火焰烧伤,广义的烧伤,除热力烧伤外,还包括化学烧伤(如强碱、强酸、电烧伤以及放射性烧伤)。烧伤是工矿、农村生产劳动及家庭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外伤之一。  相似文献   

5.
小儿烧伤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学  尚大庆 《吉林医学》2007,28(4):482-483
目的:调查儿童烧伤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儿童烧伤进行理论指导。方法:对2004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346例儿童烧伤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烧伤原因以热液烧伤为主,占烧伤病人总数的74.57%;其次为火焰烧伤,占烧伤患儿总数的20.63%;婴幼儿烧伤多为热液烧伤,较大儿童多为火焰烧伤。结论:加强对儿童家长预防烧伤知识的教育对预防儿童烧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纳米银烧伤贴对小面积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纳米银烧伤贴治疗小面积烧伤患者36例,根据病程不同阶段调整换药次数。其中Ⅰ度烧伤24例,Ⅱ度烧伤12例。结果:36例小面积烧伤创面均治愈,未留明显瘢痕,无功能障碍,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纳米银烧伤贴治疗小面积烧伤疗效满意,方法简便,使烧伤创面皮肤原位再生修复,不需植皮,安全可靠;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儿童烧伤患者伤因特点,为预防控制及治疗儿童烧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2月至2011年12月7年间收治的12岁以下(含12岁)127例烧伤患儿病例资料,对其烧伤的原因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儿童烧伤男孩高于女孩,主要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其中1岁幼儿烧伤风险最高。农村高于城镇,且热液烧伤是最主要的原因,占83.46%。热液烧伤多为轻、中度烧伤;火焰烧伤以轻度烧伤为主;火焰烧伤和电烧伤更易导致特重度烧伤。结论针对各种类型烧伤发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预防和处置措施,加强对广大民众烧伤预防知识宣传,降低儿童的烧伤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烧伤止痛膏治疗烧伤创面的应用经验和治疗方法,确定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5年9月-2007年9月期间收治的256例应用烧伤止痛膏治疗的烧伤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烧伤止痛膏治疗烧伤创面止痛效果显著,抗感染能力强,使用方便,疗效确切,未发现有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结论烧伤止痛膏对于Ⅱ度烧伤创面具有消炎、促进创面愈合及止痛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烧伤创面外用药。  相似文献   

9.
中药烧伤膏包扎治疗烧伤创面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国胜 《当代医学》2011,17(6):146-146
目的总结中药烧伤膏包扎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6年5月~2010年6月收治的480例烧伤病人,全程采用中药烧伤膏包扎治疗创面,根据病程不同阶段调整换药次数。结果 480例病人烧伤创面完全愈合,创面无瘢痕,无功能障碍,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利用中药烧伤膏包扎治疗烧伤创面,方法简便,使烧伤创面皮肤原位再生修复,不需植皮,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何学迅  利莹  阳纯兵等 《吉林医学》2014,(10):2176-2177
目的:了解粤北地区烧伤流行病学特点,为预防、治疗烧伤提供参考。方法:对近5年烧伤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分析烧伤原因、烧伤流行病学特征等。结果:目前烧伤原因以热液烫伤为主,12岁儿童以下烧伤占50.24%,伤后处理不当占9.97%,受伤地点以农村为主。结论:热水烫伤为主要致伤病因,儿童为烧伤易受害人群,烧伤预防和早期处理知识普及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常州地区烧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杜渐。方法收集近年来我院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烧伤时间及季节、烧伤原因和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烧伤患者男女比例为2.64∶1。学龄前儿童以热液热力烫伤为主占50.73%,中青年以火焰伤、电烧伤和化学烧伤为主,分别占43.52%、46.12%和58.94%。春节夏季与秋季烧伤患者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烧伤患者病死率为0.64%。结论根据烧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规范俗语和定义,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烧伤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复方桐叶烧伤油与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创面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复方桐叶烧伤油与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采取复方桐叶烧伤油与磺胺嘧啶银粉纱条覆盖组织治疗烧伤创面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复方桐叶烧伤油换药的创面出血减少,愈合加快且患者换药痛苦明显减轻。结论:复方桐叶烧伤油可以在烧伤创面上推广使用,尤其是Ⅱ度烧伤创面。  相似文献   

13.
徐敏  王国昌  罗生长 《重庆医学》2012,41(23):2421-2422
目的分析小儿烧伤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为制定预防和减少小儿烧伤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2011年收治的135例烧伤患儿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好发季节、烧伤程度、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烧伤在婴幼儿期发病率最高,为81.25%;小儿烧伤占本院同期烧伤患者的55.47%;夏秋季为烧伤的高发季节;致伤原因主要以热液烫伤为主,占95.11%;烧伤程度以轻、中度烧伤为主。75%的患儿经过积极的对症治疗获得治愈。结论烧伤安全知识的普及和早期积极的治疗是防治小儿烧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烧伤膏治疗中小面积烧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0例烧伤患者,其中,Ⅰ度烧伤51例,浅Ⅱ度烧伤39例,深Ⅱ度烧伤22例,Ⅱ度、Ⅲ度混合烧伤8例;烧伤面积小于10%105例,面积10%~30%15例。采用自拟烧伤膏治疗,按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治愈117例,中途转至其他医院3例,治愈率97.5%。结论:自拟烧伤膏治疗中小面积烧伤疗效可靠,制作简单,易于掌握,适合在基层单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双黄溶液对重度烧伤后大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及细菌移位的抑制作用。方法将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不烧伤、自由进食水)、烧伤对照组(烧伤前1h胃饲1ml0·9%氯化钠溶液,烧伤后6h第二次胃饲,4次/d)、烧伤大黄组(烧伤前、后相同时间胃饲大黄溶液)和烧伤双黄组(烧伤前、后相同时间胃饲等量复方双黄溶液)。烧伤72h后计算大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检测肠黏液中SIgA含量,用放射免疫法计算细菌移位率,再通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观察肠黏膜病理形态变化。结果3个烧伤组大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烧伤双黄组大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与烧伤对照组、烧伤大黄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4组大鼠脏器细菌移位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烧伤双黄组大鼠脏器细菌移位率与正常对照组、烧伤对照组和烧伤大黄组相比,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个烧伤组大鼠肠黏膜SIg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烧伤双黄组大鼠肠黏膜SIgA含量与烧伤大黄组、烧伤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烧伤双黄组大鼠肠黏膜病理形态改变明显减轻。结论复方双黄溶液可有效防治严重烧伤后肠黏膜损伤,抑制严重烧伤后肠道细菌移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烧伤发生的季节特点,提出预防对策。方法收集2469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性别、烧伤原因、烧伤部位进行分析。结果烧伤患者的性别、烧伤部位及致伤原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为预防工作提供了依据。结论重视夏季烧伤的预防,可有效降低夏季烧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浆NT-proBNP对多发伤患者伤情评估以及与合并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多发伤合并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烧伤程度分为Ⅰ度烧伤组、浅Ⅱ度烧伤组、深Ⅱ度烧伤组、Ⅲ度烧伤组,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NT-proBNP水平呈现Ⅰ度烧伤组〈浅Ⅱ度烧伤组〈深Ⅱ度烧伤组〈Ⅲ度烧伤组的趋势,NT-proBNP〈125ng/L组的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NT-proBNP≥125ng/L组;NT-proBNP水平与烧伤深度、LVEDD、LVEF呈正相关,与ST段抬高程度呈负相关。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与烧伤程度、心功能情况密切相关,对于多发伤患者的伤情评估具有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西宁地区收治的小儿烧伤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旨在了解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助于减少或预防小儿烧伤的发生。方法:对1393例小儿烧伤住院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季节分布、致伤原因、烧伤程度等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小儿烧伤患者的年龄、性别、季节分布、致伤原因及烧伤程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为做好预防工作提供了依据。结论:重视小儿烧伤的预防,可降低小儿烧伤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烧伤病人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模型,为缩短其平均住院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路径分析模型分析各因素作用路径及作用大小。结果烧伤病人平均住院日为20.0天,对其有直接影响的变量按影响大小依次为烧伤面积、烧伤深度、并发症、烧伤部位、性别及呼吸道烧伤;有间接影响的变量依次为烧伤部位、烧伤面积及性别;总体影响按影响大小依次为烧伤面积(0.62)、烧伤深度(0.42)、烧伤部位(0.30)、并发症(0.26)、性别(-0.11)及呼吸道烧伤(0.05)。结论重点缩短小面积烧伤病人平均住院日,积极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以预防并发症,指导烧伤病人早期现场正确处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雾化烧伤灵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雾化烧伤灵治疗烧伤的药理学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制作豚鼠浅Ⅱ度、深Ⅱ度烧伤模型及Ⅲ度烧伤感染模型 ,观察雾化烧伤灵组 (实验组 )、湿润烧伤膏组 (药物对照组 )及空白对照组 (溶剂组 )烧伤创面结痂面积、脱痂时间和愈合时间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雾化烧伤灵组可明显减少创面渗出、缩小结痂面积、缩短脱痂时间及愈合时间 (P <0 .0 1) ,且其作用明显优于湿润烧伤膏组 (P <0 .0 5 ) ,并可抑制烧伤创面绿脓杆菌的感染。结论 雾化烧伤灵具有明显的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及创面抗感染作用 ,是一种较理想的外用治疗烧伤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