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2例为对比病例分析对象,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个体化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高血压护理组)各36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情况,指导临床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实践结果:个体化护理组的患者在症状改善、血压控制数值、BMI指数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能最大程度的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预后,有效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解析中医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优势和特点.以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增高的原因为背景,分析中医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血压变异性的疗效优势与特点,提高中医药诊疗水平.探讨中医药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的疗效,发掘中医药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应用中医辨证方案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在自2014年11月到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10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辨证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在治疗结果(患者的血压心率及治疗效果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中医辨证方案对患者治疗的影响。结果: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发生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06%,效果明显。结论:中医辨证方案在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时有良好的抗高血压作用,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小,并且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是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上升。长期的血压升高会对靶器官造成结构和功能的损害,24h动态血压监测是诊断和评价高血压危害程度的重要指标。脉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是预测靶器官病变程度的最佳因子[1]。本文回顾23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数据,分析24h脉压指数(24h pulse pressure index,24hPPI)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心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降压方案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14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氨氯地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及内皮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舒张压与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 <0.01);治疗后观察组NO水平明显上升,ET-1、vWF水平明显下降,血管内皮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1);治疗后对照组ET-1无明显下降,但NO、vWF均明显改善(P<0.01),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能明显控制患者的血压,改善受损的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高校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现状及其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robability proportion to size,PPS),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实施现场调查。结果 37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理想率为47.7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纯收缩性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高血压家族史、饮食偏咸、合并疾患数目多、病程长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控制理想的不利因素,而体育锻炼和规律服用降压药则是其有利因素。结论应加强个体化用药和规律服药的意识,同时积极采取合理膳食、体育锻炼等非药物治疗,努力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氯沙坦对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38例1、2级高血压病老年患者和30例正常血压老年人对照,测定其服氯沙坦前后2个月Vonwillebrand因子(VWF)、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浆VWF含量、GMP-140、C-反应蛋白均明显高于老年血压正常组(P<0·05)。经服氯沙坦治疗2个月后,VWF含量、GMP-140、CRP显著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2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活化,而氯沙坦不但能较好降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而且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并有良好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6例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前后血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有效率89.5%。治疗过程中面部皮肤潮红2例,头痛1例,未停药自行缓解。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可作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的理想长效制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策略.方法 选择476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其24 h、白天、夜间平均血压和平均脉压及血压变异性.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均值收缩压(SBP)和血压均值舒张压(DBP)的波动曲线均呈“双峰双谷”状,血压节律呈非杓型者382例,杓型者94例.老年组和高龄组的非杓型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73.47%和91.21%,非杓型高血压检出率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高血压患者的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参数在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高龄组的24 hSBP、dSBP、24 hAPP高于老年组的24 hSBP、dSBP、24 hAP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呈现非杓型高血压表现为主的异常改变,表现为以单纯收缩压增高为主、舒张压不高甚至降低、脉压增大;且随年龄增高,这些血压异常改变的特征更趋显著.24h动态血压监测可为不同血压波动类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更精细的个体化防治方案提供更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压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李薇 《社区卫生保健》2007,6(6):432-43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1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内科治疗相同,干预组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合理用药、密切观测血压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降压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疗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且已发生心力衰竭患者为心力衰竭组,13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但未发生心力衰竭患者为非心力衰竭组,收集相关资料分析高危因素。结果 (1)住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社会因素在性别构成比、年龄、职业、体重指数、吸烟史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住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衰的临床因素在血脂、血糖、按时服药情况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结果显示,男性、空腹血糖高、吸烟及LDL-C水平高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并发心衰的高危因素(OR均1,均P0.05)。结论建议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除了推广血压控制之外,应该进行行为干预,控制吸烟人群比例、调整饮食结构来控制血糖、血脂,从而达到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衰的概率。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某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正规降压治疗和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对照组仅接受正规降压治疗。结果健康教育前后干预组的血压控制率提高了24.62%,健康教育12个月后干预组比对照组的血压控制率高16.92%(P=0.048),收缩压及舒张压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除低盐饮食习惯外,其他生活习惯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及改善其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社区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建卡、年龄≥6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患者血压控制率、药物治疗依从性和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结果经过1年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率、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更高,药物治疗依从性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社区强化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改善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从而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有氧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8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训练组52例和对照组32例。训练组进行为期7周,每周6次,每次1h的有氧运动。结果 训练组患者运动后血压及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下降,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运动训练可以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血浆内皮素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监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临床意义。方法 49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49例血压正常的老年人作为观察组。采用动态血压检测仪监测记录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压(MBP)。结果观察组患者收缩压24h平均值、白天平均值及夜晚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舒张压24h平均值、白天平均值和夜晚平均值相近且两组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正常血压昼夜节律变小或消失;对照组患者昼夜节律正常。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征为单纯收缩压增高,血压昼夜节律变小,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人群臂间血压差异增大的相关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对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参与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年度体检的474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测量双臂肱动脉血压并计算臂间血压差异.通过单因素线性回归和多因素线性回归统计分析影响臂间血压差异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相似文献   

18.
马飞 《职业与健康》2013,29(6):756-757
运用了文献综述法与逻辑分析法,分析了高血压产生的原因以及不同运动负荷强度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方式的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降压效果,适当的抗阻练习也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小运动强度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更为适宜的运动锻炼强度.建议高血压患者应选择一些多样性的、强度不太大的有氧运动项目,长期进行体育锻炼,才能有效地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刘志宏  郭霞 《现代养生》2015,(4):128-129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血压变异性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患者30例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以及60例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即研究组(30例),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血压变异性患者,对照组(30例),正常老年人,并且对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临床中,研究组高血压伴糖尿病组患者24h SSD、d SSD、n SSD、24h SCV、d SCV、n SCV均高对照组,行Pearson相关分析后与MMSE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35、-0.246、-0.341、-0.158、-0.222、-0.238;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患者认知功能减退,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其血压变异性可影响老年患者认知功能,血压变异性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血压变异性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患者30例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以及60例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即研究组(30例),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血压变异性患者,对照组(30例),正常老年人,并且对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临床中,研究组高血压伴糖尿病组患者24hSSD、dSSD、nSSD、24hSCV、dSCV、nSCV 均高对照组,行 Pearson 相关分析后与 MMSE 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35、-0.246、-0.341、-0.158、-0.222、-0.238;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患者认知功能减退,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其血压变异性可影响老年患者认知功能,血压变异性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