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取穴内关、足三里,穴位注射药物盐酸654-2、地西泮、维生素B1、生理盐水.结果:观察21例,治愈18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穴位注射可把针刺与药物的药理性能等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结合在一起,增强延续针刺穴位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麦泽锋 《陕西中医》2007,28(12):1669-1670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癌症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针刺天突、内关,足三里针、灸并用;穴位注射足三里,每穴用山莨菪碱10 m g,双侧交替进行。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补血,调节气机促进逆乱平复,恢复正常机体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3.
万晓春 《陕西中医》2006,27(7):861-862
目的:观察夹脊穴注射加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取与病变相对应的双侧夹脊穴,以骨肽注射液4~8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至20ml穴位注射,并配合电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4.53%。提示:针刺可通过促进外周炎性组织阿片肽的释放而发挥免疫调控作用;电针能改善神经根周围微循环,消除炎性介质;而骨肽注射液穴位注射,兼有穴位刺激和药物的双重作用,抗炎镇痛、消除无菌性炎症。  相似文献   

4.
曹雪  赵敏 《陕西中医》2014,(11):1549-1550
目的:探讨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退行性膝关节关节炎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穴位注射骨肽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1mL、地塞米松注射液(仅首次应用)、强的松龙混悬液,34d注射1次,连续注射6次为一个疗程。常规针刺委中、鹤顶、内膝眼、外膝眼、足三里(均取患侧,双侧患病取双侧),三阴交、太溪(均取双侧),得气后,内、外膝眼加电脉冲治疗30min后起针。1日1次,20d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吲哚美欣,1次25mg,1日3次,连服20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优良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3.3%和100.0%,对照组分别为66.7%和84.4%,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骁飞  赵杰  高霞 《陕西中医》2006,27(11):1412-1413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取肾俞、气海俞、三焦俞等穴,针刺后以电针仪施治,结束后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总有效率87.5%。提示:本方法具有行气活血,温阳化湿,疏经通络,解痉止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法治疗颈性眩晕进行临床疗效。方法:120名患者随机平分为3组,三组患者均取足三里、完骨等为主穴。常规针灸组采用捻转补泻手法进行针刺,电针组使用电针治疗仪进行针刺,电针穴位注射组在电针治疗的基础上,于安眠穴、风池穴川芎嗪注射液及0.2%利多卡因,进行穴位注射,每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4周后。结果:常规针灸组为60%;电针组为72.5%;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组为92.5%,三组患者的TCD检测结果经t检验比较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电针穴位注射组对颈性眩晕进行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穴位注射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毅  王玉芳 《陕西中医》2009,30(6):715-716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在常规选用华素片、复合维生素B1片、维生素C片的同时又选取双侧曲池、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结果:总有效率92.5%。结论:针刺两穴能促进白细胞吞噬指数上升,增强其免疫能力,此方法具有清热解毒,调理胃肠,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甲钴胺穴位注射与脉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景芝  黄海存 《陕西中医》2006,27(12):1561-1562
目的:观察甲钴胺穴位注射与脉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5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足三里穴位注射甲钴胺,脉冲取肺俞、胰俞、脾俞等穴;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28例,维生素B12肌肉注射。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53.2%(P<0.05)。提示:穴位注射药物,既有针刺效应,又有药理作用,既可发送肢体的血液循环,又可促使经络气血流畅。  相似文献   

9.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静  刘晓琳 《陕西中医》2011,32(3):338-33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采用针刺患侧腰部夹脊、环跳、委中、阳凌泉穴,穴位注射以当归注射液治疗为主;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能使药物在穴位发生特异作用,使筋脉通达,气血调和,筋脉得到濡养。  相似文献   

10.
石菊姣  柳文娣 《陕西中医》2012,33(5):595-596
目的:观察耳周腧穴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耳周腧穴针刺配合穴位注射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周腧穴针刺配合穴位注射联合药物治疗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复方当归液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燕 《陕西中医》2004,25(12):1130-1130
目的 :观察复方当归液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1 0 0例分为两组 ,治疗组 60例 ,取环跳、殷门、秩边等穴 ,施用复方当归液穴位注射。对照组40例只对相同穴位进行针刺。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2 %( P<0 .0 5 )。提示 :复方当归液穴位注射具有活血化瘀 ,通脉止痛之效。  相似文献   

12.
戴勇  王君  董晋 《陕西中医》2012,33(1):84-85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9例腹部手术后引起的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1例采用针刺加穴位注射的方法协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118例完全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所有病例必要时手术治疗。结果:针刺加穴位注射方法可明显缩短病程,缩短住院时间。结论:针灸疗法可以做为治疗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耳鸣耳聋68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杨改琴  张莉君 《陕西中医》2009,30(7):882-883
目的:比较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耳鸣耳聋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6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取耳门、听宫、听会等穴;对照组34例常规针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2%;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68.0%。P<0.05。结论:本方法可营养神经、减轻局部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还能持久地刺激穴位,调整气血的运行,使精气上输耳窍,与针刺配合共奏止鸣复聪之效。  相似文献   

14.
刘秀艳 《陕西中医》2007,28(9):1225-1226
目的:观察针灸与穴位注射药物治疗肝癌疼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灸与穴位注射药物,先针刺,再穴位注射药物,最后艾灸。对照组30例采用WHO推荐的三阶梯药物止痛法。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90.00%(P<0.05)。提示:针刺、穴位注射药物、艾灸三种方法合用共凑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缓解肝癌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根据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分型,穴位注射治疗本病80例。结果:总有效率91.2%,治疗后症状改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简单、有效,使颈部气血经络痹阻得以舒通,筋骨损伤得以滋养,而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淑贤  赵玉峰  李娜 《陕西中医》2012,(10):1392-1393
目的:观察高频电针、火针、穴位注射合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主穴取下关、其他配穴针刺后连接电针,频率每分钟300次以上;火针点刺"扳机点";穴位注射野木瓜针,下关穴1mL,其他面部穴位各0.5mL。结果:总有效率为95.83%。结论:高频电针、火针、穴位注射结合了三种针法的优点,使针感和药物直达病所以疏通面部经脉,达到镇痉止痛的作用,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刺督脉穴位治疗癫痫的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晓妮 《陕西中医》2008,29(7):869-870
目的:探讨针刺督脉穴位治疗癫痫的机制。方法:采用相关文献资料对该命题进行论述。结论:针刺治疗癫痫取穴多为躯体中线督、任脉穴位,尤其头面部穴位居多。因督脉位居身体的中轴线上,可以通过双侧神经司控的特性,促进脑功能的代偿和重组作用。其抑痫的机制在于调节或改变了脑内氨基酸类递质、环核苷酸、NO等物质的释放。  相似文献   

18.
庞建  庞海洋 《陕西中医》2012,33(1):87-8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热敷及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210例患者分为单纯针刺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相应治法。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热敷及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李巧云 《陕西中医》2008,29(4):485-486
目的:观察浮针泻法加穴注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取主穴、取皮损部,配患侧外关、阳陵泉,穴位注射取相应神经节段病变同侧的夹脊穴。穴位注射用药西咪替丁注射液4ml,弥可保注射液2ml。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疏理肝胆,活血止痛,外关穴通利三焦,疏散热邪,清热解毒之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针刺取穴:患侧取肩井、曲池、外关等。配合补阳还五汤。结果:35例,总疗效100%。提示:针刺患侧有关穴位,具有通经活络,调节气血的作用,针药并用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