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讯     
由中国中医药学会老年医学会主办的全国中医老年痴呆、震颤麻痹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1月23~25日在山东济南召开。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3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就有关老年痴呆、震颤麻痹等老年脑病的研究进展,辨证论治理论与经验,  相似文献   

2.
虫类中药治疗震颤麻痹症福建省老年医院(350007)刘以智陈新主题词震颤/中药疗法全虫/治疗应用地龙/治疗应用僵蚕/治疗应用震颤麻痹是以肢体肌肉运动或自觉或他觉发抖动摇,甚至四肢痉挛拘急为主要见证。笔者多年采用虫类中药配合滋养肝肾药物治疗震颤麻痹症共...  相似文献   

3.
1995年1月~1997年8月,我们采用中药配合西药治疗震颤麻痹19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19例中男性14例,女性5例;年龄38~75岁,平均52.5岁。病程1~5年,平均3年。均无中毒及头部外伤病史。1.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肌强直,运动减少,姿势障碍及震颤。10例患者有便秘、多汗、排尿不畅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症状。1.3治疗方法1.3.1中医治疗:中医认为震颤麻痹的主要病机是血虚生风、阴虚生风或痰热生风。本组对阴虚生风的8例患者治以育阴柔肝、熄风定颤,方用大定风珠加减:生牡蛎30g,鳌甲30g,龟板20…  相似文献   

4.
刘军 《河南中医》1994,14(1):24-25
震颤麻痹的中医分型及治疗刘军河南省潢川县人民医院(465150)主题词Parkinson病/中医药疗法,辨证分型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氏综合征,是发生于大脑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变性疾病。临床主要特征为进行性运动徐缓、肌强直及震颤,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尤其...  相似文献   

5.
矩阵针灸对震颤麻痹的康复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矩阵针灸对震颤麻痹的康复医疗(730050)甘肃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金钰钧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氏病,好发于老年或老年前期,起病较缓、渐进加重;以其肢体震颤、头摇、四肢拘痉、项背强直、动作迟缓和步履慌张步态等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农村老年居民慢性病中医保健知识的了解和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探讨如何更好地为农村老年居民提供中医保健健康知识。方法:选取599名农村老年居民和590名城镇老年居民,对其慢性病中医防治知识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农村老年居民中不了解中医保健知识的人数最多,有395名,占总数的65.94%;认为中医保健知识效果不好的317人,占52.92%;亲戚、朋友是获取中医保健知识的最主要渠道,占28.21%;农村老年居民关于膳食指导、生活起居知识、情志调节知识、中医用药指导、中医常用适宜技术和常见疾病康复等常见慢性的中医防治知识需求得分明显低于城镇老年居民(P〈0.05)。结论:农村老年居民对慢性病中医防治知识需求度较低,对中医保健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震颤麻痹治验二则东台市中医院(224200)茅裕新指导:陈启石关键词震颤麻痹中西医结合医案震颤麻痹系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属于中医学“颤证”、“颤掉”、“颤振”等范畴。笔者运用中药配合小剂量安坦和(或)左旋多巴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8.
震颤麻痹治疗一得314500浙江省桐乡市中医医院沈之嶒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氏综合征,是发生于中年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变部位主要在椎体外系的黑质与纹状体。临床表现有震颤、肌肉强直、运动减少及姿势反射障碍等特征。本病类似中医颤振证,早在张子和所...  相似文献   

9.
谭文澜 《山西中医》2004,20(5):61-63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简称PD)又称震颤麻痹,是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及其通路变性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肌强直、震颤、运动迟缓三大主证。该病属中医学颤证、震颤、振掉等范畴。1991年11月,第三届中华全国中医老年脑病研讨会把帕金森病统一命名为老年颤证。其主要病理改变是中枢神经递质多巴胺(DA)含量减少,黑质内DA神经元变性,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多于女,发病缓慢,病程缠绵,日久难愈,需终身服药。近年来,业界对  相似文献   

10.
震颤麻痹证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小山 《新中医》1997,29(6):60-61
震颤麻痹证治张小山震颤麻痹中医学称为颤证,是以肢体震颤、肌强直及运动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在老年前期或老年期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又称帕金森氏病或帕金森氏综合征。轻者仅有头摇或手足微颤,尚能坚持工作和生活自理;重者头部震摇大动,甚至有痉挛扭转样动作,...  相似文献   

11.
胡建华先生师承丁济万、程门雪、黄文东前贤 ,尽得心传。先生读史通经 ,学识渊博 ,医术高明 ,善于探索 ,敢于创新 ,风范昭然 ,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中医学科带头人。先生业医五十余年 ,擅长医治内科杂病及神经系统疾患 ,形成了其独特的辨证、处方用药特色 ,笔者有幸师从胡建华先生约廿年 ,受益无穷。现将先生临诊以平肝熄风法为主治疗震颤麻痹、癫痫、多发性抽动症经验整理如下。1震颤麻痹震颤麻痹是神经系统难治性疾病 ,先生认为本病多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有关 ,因肝藏血主筋 ,肾藏精主骨 ,老年体力渐衰 ,养生乏术 ,肝肾精血亏虚 ,筋骨失养 ,…  相似文献   

12.
辩证分型治疗震颤麻痹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中峰 《四川中医》2001,19(10):30-30
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震颤麻痹36例,结果:显效7例,好转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5%。  相似文献   

13.
自1988年8月~1998年7月共收治震颤麻痹综合征96例,按中医“掉振”进行辨证施治,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电针治疗震颤麻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罗明富  王平 《中国针灸》1994,14(5):39-40
大鼠震颤麻痹模型经电针双侧"阳陵泉"、"舞蹈震颤区"后,脱水吗啡诱导的旋转次数明显减少(P<0.01),其他症状也有所改善。对照组的动物模型未见上述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性震颤麻痹大鼠可以用于研究临床针刺治疗震颤麻痹机理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震颤麻痹综合征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震颤麻痹综合征属于祖国医学“震掉”、“痉病”范畴。在老年人中,其发病率似有增加的趋势,影响了患者的自主活动,部分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为此,我们根据中医基本理论辨证论治,对35例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任木惠 《河北中医》1999,21(4):250-250
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病,自1988年以来,我科对10例震颤麻痹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和辨证施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震颤麻痹患者10例,女3例,男7例;年龄40~83岁。中医辨证:气血两虚、血瘀动风者5例;肝肾不足、血瘀动风者3例;痰热动风者2例。2 护理方法21 心理护理 震颤麻痹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变,患者精神也受到损害,甚至丧失生存的信心。我们将心理护理作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处处关心体贴患者,用我们的责任心取得病人的信任,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  相似文献   

17.
震颤麻痹在中医的治疗中属于疑难杂症,故治疗起来极为不易.导师宋立群教授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根据肝肾同源理论,以及脾肾为先后天之本,从脾肾论治震颤麻痹屡收佳效.  相似文献   

18.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是一种老年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有资料显示,我国的帕金森病患者已经超过200万。目前的国内外治疗现状给中成药的研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近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较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其原发病因并不十分清楚,主要的病变机理是黑质内多巴胺(DA)神经元变性引起中枢神经递质内DA含量减少。中医把该病归到“震掉”、“振栗”、“颤振”等范畴中。在1991年召开的中医学会老年病研讨会上统一其病名为“老年颤证”。其病机多数学者认为以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火痰瘀为标,总属本虚标实。现就近十年来PD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情况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20.
老年心律失常的中医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光 《四川中医》2004,22(11):39-40
对老年心律失常256例,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分为心神不宁、胸阳闭阻、中气不足、阴虚火旺四型,结合经络点穴治疗,总有效率达91.4%。说明中医对老年心律失常有较大的治疗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