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采用经典恒温法考察苍桂颗粒的有效期。方法 采用HPLC测定欧前胡素的含量。欧前胡素流动相:甲醇—水(55:45),流速1.0 m L,检测波长:300 nm,柱温30℃。采用经典恒温法对苍桂颗粒进行加速试验并预测有效期,考察不同温度下苍桂颗粒中的欧前胡素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苍桂颗粒在室温条件下储存期为8个月。结论 经典恒温法预测苍桂颗粒的有效期准确、可靠,为苍桂颗粒的有效期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复方天宁滴丸中阿魏酸的热降解动力学过程.方法:以阿魏酸含量为指标,采用经典恒温加速法和留样观察法考察复方天宁滴丸的有效期,通过HPLC测定阿魏酸含量.结果:阿魏酸的含量变化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预测有效期20.8个月.结论:经典恒温加速法和留样观察法的结果基本一致,经典恒温加速法可快速确定有效期,缩短新药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h2静脉注射亚微乳(Rh2-SME)的化学稳定性,并预测其有效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剂中人参皂苷Rh2的含量,分别采用威布尔分布拟合法和经典恒温法处理恒温加速试验数据来预测其有效期,通过对长期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估算其有效期。结果:威布尔分布拟合法预测的有效期与长期试验数据经统计分析估算的有效期较为接近,分别为29.58个月和30.44个月,经典恒温法预测的有效期为40.94个月,与长期试验结果有较大的误差。结论:威布尔分布拟合法与经典恒温法相比,更加适合微粒分散体系Rh2-SME化学稳定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浙贝化痰颗粒的有效期进行研究。方法通过经典恒温法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苦杏仁苷的含量,并研究该药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经典恒温法测定的苦杏仁苷含量变化符合一级反应规律。在25℃的条件下,苦杏仁苷的含量变化速率常数为K25℃=1.1973×10~(-5)h~(-1)及有效期t0.925℃=1.01年。结论用经典恒温法预测浙贝化痰颗粒的有效期,结论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黄精炮制条件对黄精有效期影响及黄精有效期的研究。方法选用炮制后黄精饮片,通过正交试验法筛选黄精炮制工艺对其有效期影响并通过经典恒温和留样观察试验,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黄精多糖的含量,推导出该药有效成分含量变化规律。结果不同的炮制条件下黄精有效期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经典恒温试验测得的黄精多糖含量变化符合一级反应规律。在20℃贮存,黄精多糖的含量变化的速度常数K20℃=7.798×10~(-6),该批黄精的有效期为563 d。经典恒温与留样观察结果基本一致。结论不同的炮制条件下对黄精有效期影响不大,用经典恒温试验预测中药有效期的方法可行,得出的有效期结论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浙贝化痰颗粒的有效期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经典恒温法试验,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研究该药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 经典恒温法测定的芦丁含量变化,符合一级反应规律。在25℃的条件下,芦丁的含量变化速率常数为K_(25℃)=4.9227×10~(-6)h~(-1),有效期t_(0.9)~(25℃)=2.44年。结论 用经典恒温法预测浙贝化痰颗粒的有效期,结论可靠。  相似文献   

7.
盐酸洛美沙星滴耳剂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预测盐酸洛美沙星滴耳剂有效期,用以扩大洛美沙星的临床应用,增加耳科用药。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剧定制剂含重.用经典恒温法和Weibull概率法探讨其德定性。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9.80% ,RSD为0.66%。经典恒温法预测本制剂在pH为5~6, 25 ℃ 贮存时有效期为5.16年,Weibull概率法预测其有效期为4.98年。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洛美沙星滴耳剂快速简便,精密度好,可靠性高。在无阳光直射条件下室温贮存本制剂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8.
丁香有效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行中药(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有效期的研究。方法:选用易走油、气味易散失的丁香,通过经典恒温和留样观察试验,采用HPLC测定丁香酚的含量,推导出该药有效成分含量变化规律。结果:经典恒温试验测得的丁香酚含量变化符合一级反应规律。在20℃贮存,丁香酚含量变化的速度常数K20℃=1.557×10-5,该批丁香的有效期为900d。经典恒温与留样观察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用经典恒温试验预测中药有效期的方法可行,得出的有效期结论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复方酞丁安/达克罗宁搽剂的稳定性,预测其在室温下的有效期。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溶液中酞丁安和盐酸达克罗宁的含量,用经典恒温法预测其有效期。结果:复方酞丁安搽剂中两主药酞丁安和盐酸达克罗宁的含量随时间变化属一级降解反应,经典恒温法测得酞丁安和盐酸达克罗宁在酞丁安和盐酸达克罗宁搽剂25℃的K值分别为0.000317651、0.000118094,分解10%的时间分别为3.59年、9.67年。结论:复方酞丁安搽剂的有效期暂定为3.59年。  相似文献   

10.
经典恒温法测定荆芥饮片有效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进行荆芥饮片有效期的研究。方法:采用经典恒温法试验,推导出荆芥挥发油和胡薄荷酮含量变化的规律,根据Arrhenius指数定律,求出20℃时的反应速度常数,计算出有效期。结果:经典恒温试验测得荆芥挥发油及胡薄荷酮含量变化符合一级反应规律,在阴凉处贮存,挥发油含量变化的速率常数K20℃为8.453 4×10-6,胡薄荷酮含量变化的速率常数K20℃为3.39×10-5,以挥发油含量为指标,该批荆芥的有效期t0.9为2.08年,以胡薄荷酮为指标,其有效期是190 d。结论:用经典恒温试验可预测荆芥饮片以挥发油含量为指标其有效期在2年左右,以胡薄荷酮为指标,其有效期为190 d。  相似文献   

11.
耿桂香  李小芳  高永良 《中成药》2011,33(10):1805-1807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水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变化情况,预测其在室温下的有效期。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溶液中灯盏乙素,用经典恒温法预测其有效期。结果灯盏花素水溶液中灯盏乙素的量随时间变化属一级降解反应,经典恒温法测得灯盏花素水溶液在25℃的分解速度常数K25℃=2.516 36×10-5h-1及有效期t205.9℃=0.48年。结论灯盏花素水溶液的有效期暂定为0.48年。  相似文献   

12.
益肝丸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苦参碱为指标,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采用经典恒温法预测益肝丸的有效期,结果测得室温上有效期为3.63年。  相似文献   

13.
麻仁软胶囊化学动力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经典方法——恒温加热加速破坏。以大黄总蒽醌剩余含量为指标,按阿累尼乌斯法计算处理数据,预测了麻仁软胶囊的有效期为2.13年。  相似文献   

14.
以脑血清颗粒中总蒽醌含量变化为指标。采用经典恒温法对其进行了初步稳定性研究。据实验结果推算,该制剂室温下有效期为2.85年。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方法预测丹参注射液的有效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仁泰 《中成药》1991,13(4):6-7
以丹参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丹参素和原儿茶醛为指标,薄层扫描定量,采用经典恒温加速法和初均速法预测丹参注射液的有效期。结果两法测得数据接近。根据恒温加速法所得数据,以简易计算法(一次实验法)求得的有效期与经典法、初均速法基本一致。初均速法和简易计算法不需要判断反应级数,较为方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化学动力学方法,采用经典恒温法对小青龙冲剂的室温贮存期进行了预测,并进行室温留样观察,结果表明小青龙冲剂可稳定地贮存1.7年。  相似文献   

17.
徐凯建  吴琳华 《中成药》1991,13(12):2-3
用薄层扫描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六味地黄汤块冲剂中的丹皮酚和熊果酸的含量;用恒温加速试验对制剂进行了固体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25℃,相对湿度84%的条件下,以丹皮酚为标准有效期为166d;以熊果酸为标准有效期为5.8a。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不同条件下聚维酮碘泡腾栓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加速试验,经典恒温法和多元线性模型预测其有效期。结果:经典恒温法和多元线性模型预测室温贮存期分别为432 d和419 d。两种方法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聚维酮碘泡腾栓贮存期可定为1年,且密闭,阴凉,干燥处保存。  相似文献   

19.
绞股蓝丹胶囊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考察绞股蓝丹胶囊的稳定性,推测其在室温下的有效期。方法采用经典恒温法,以绞股蓝总皂苷含量变化为指标。结果数据经计算、图解和统计学处理,推算出本制剂在室温下的有效期为1年2个月。结论绞股蓝丹胶囊在室温下是较稳定的。  相似文献   

20.
脉炎消注射液的加速稳定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君茹  吴琳华 《中成药》1999,21(4):165-167
应用化学动力学原理,采用恒温加速试验法,对其颜色,澄清度,pH值,含量进行了考察。以有效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并预测室温下有效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