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六味地黄丸大蜜丸和浓缩丸中丹皮酚含量。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274nm最大吸收波长处紫外吸收,对大蜜丸和浓缩丸所舍丹皮酚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2.41—14.45μg/ml(r=0.9996,n=5),测得平均回收率水蜜丸为99.61%,RSD=0.94%(n=6);浓缩丸为100.32%,RSD=1.44%(n=6)。结论该测定方法能够满足六味地黄丸大蜜丸与浓缩丸中丹皮酚含量的测定,方法简便.精密度高。  相似文献   

2.
六味地黄丸血中移行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对六味地黄丸的2种原型血中移行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RP-HPLC法建立了六味地黄丸体外指纹图谱及大鼠血清色谱指纹图谱,在此基础上通过标准品对照法确认六味地黄丸的原型血中移行成分并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确认丹皮酚和马钱素为六味地黄丸原型血中移行成分,测定丹皮酚含量为0.93±0.01 mg/g,马钱素含量为0.37±0.01 mg/g.结论该方法以六味地黄丸入血成分的含量为指标,为更好地控制其内在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六昧地黄丸血中移行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六味地黄丸的2种原型血中移行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RP-HPLC法建立了六味地黄丸体外指纹图谱及大鼠血清色谱指纹图谱,在此基础上通过标准品对照法确认六味地黄丸的原型血中移行成分并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确认丹皮酚和马钱素为六味地黄丸原型血中移行成分,测定丹皮酚含量为0.93±0.01 mg/g,马钱素含量为0.37±0.01 mg/g.结论该方法以六味地黄丸入血成分的含量为指标,为更好地控制其内在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明目地黄丸中牡丹皮、白芍两味中药总丹皮酚含量。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六味地黄丸中牡丹皮含量测定方法,以水蒸气蒸馏丹皮酚,通过测定274nm最大吸收波长处紫外吸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明目地黄丸总丹皮酚的紫外图谱与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紫外图谱完全一致,且阴性对照吸收度可忽略不计。结论:本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5.
SPE-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采用SPE—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方法 以甲醇-2%冰醋酸(55:45)为流动相,Hypersil ODS(2)柱(250 mm×4.6 mm,5 μm)为固定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75 nm。结果 丹皮酚的测定在0.03998~0.799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大蜜丸的平均回收率为102.9%,RSD为1.2%;浓缩丸的平均回收率为101.5%,RSD为1.8%。结论 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双波长差示光谱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用双波长差示光谱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含量的方法。方法快速简便,结果精确,平均回收率为102.7%,变异系数CV=0.90%(n=6)。  相似文献   

7.
三个不同厂家浓缩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不同厂家浓缩六味地黄丸中的丹皮酚含量,了解当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浓缩六味地黄丸生产的质量状态.方法 利用HP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依据<中国药典>(2005版)的检测方法.结果 三个厂家浓缩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分别为:2.97,2.11,2.06 mg/g.结论 三个厂家的产品中丹皮酚的含量都显著地高于<中国药典>中对水蜜丸最低的含量要求.  相似文献   

8.
六味地黄丸质量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不同厂家生产的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和马钱苷含量差异以及体外溶出度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丹皮酚和马钱苷的含量,采用溶出度测定法进行六味地黄丸体外溶出度的研究.结果:不同厂家生产的六味地黄丸浓缩丸中丹皮酚和马钱苷的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RSD值分别为11%和33%(n=5).丹皮酚和马钱苷的体外溶出度参数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为达到临床疗效的一致性,有必要对中成药的原料药材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制剂工艺过程进行标准化研究.  相似文献   

9.
六味地黄丸中牡丹皮灭菌工艺对丹皮酚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坚 《中成药》1999,21(8):392-393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牡丹新旧两种灭菌工艺中丹皮酚的含量,以及所制备的六味地黄丸的丹皮酚的含量,提高了药材牡丹皮(按丹皮酚计)的含量控制指标,确保成品丹皮酚的含量和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8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对阜新中药厂生产的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与牡丹皮规格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牡丹皮药材投料的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高于以牡丹皮炮制品投料的六味地黄丸。  相似文献   

11.
气相色谱法测定中成药中丹皮酚含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昌金  朱启敏 《中成药》1990,12(10):16-17
本文建立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六味地黄丸等7种中成药中丹皮酚含量的方法。实验表明,本法操作简便,回收率为99.4~100.1%,灵敏度高,检测下限可达20ng.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六味地黄丸大蜜丸和浓缩丸中丹皮酚含量.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274 nm最大吸收波长处紫外吸收,对大蜜丸和浓缩丸所舍丹皮酚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该方法的线性范围2.41-14.45 μg/ml(r=0.9996,n=5),测得平均回收率水蜜丸为99.61%,RSD=0.94%(n=6);浓缩丸为100.32%,RSD=1.44%(n=6).结论 该测定方法能够满足六味地黄丸大蜜丸与浓缩丸中丹皮酚含量的测定,方法简便,精密度高.  相似文献   

13.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六味地黄丸中的定量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快速检测六味地黄丸中定量指标的方法.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法分别测定六味地黄丸水分、丹皮酚和马钱苷的含量作为其化学值(真值),并测定其近红外光谱.结果 通过对模型的优化,建模样品集化学值(真值)与近红外预测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r(水分)=0.977 4,r(丹皮酚)=0.920 2,r(马钱苷)=0.960 1.检验样品集化学值与近红外预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水分)=0.991 7,r(丹皮酚)=0.872 4,r(马钱苷)=0.871 2.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化学法测得的六味地黄丸中水分、丹皮酚、马钱苷含量与近红外预测值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快速检测六味地黄丸中定量指标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不同厂家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法(NIRS)对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进行快速测定。方法:采集不同厂家不同批号六味地黄丸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以HPLC测定值为参考,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丹皮酚定量校正模型。结果:经内部交叉验证,所建模型的相关系数(R2)为0.952 1,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为0.020 93;经外部验证集样品验证,该模型的预测均方差(RMSEP)为0.099 74,平均回收率为100.38%。结论:该预测模型准确可靠,可用于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含量的检测,实现大批量样品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六味地黄丸的溶出度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测定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和马钱苷的溶出度。方法:采用溶出度第三法(小杯法)测定六味地黄丸的溶出度,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浓度。结果:马钱苷24 h的平均累积溶出百分率为94.42%,丹皮酚24 h平均累积溶出百分率为68.75%。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同时用于测定六味地黄丸中的两种成分的溶出情况。  相似文献   

16.
六味地黄制剂丹皮酚含量测定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215500)毛黎明关键词六味地黄制剂浓缩丸胶囊口服液丹皮酚六味地黄丸是传统中成药,具有滋阴补肾功能,用于治疗肾阴虚证。随着中药剂型改革的不断发展,六味地黄新剂型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制剂有六味地...  相似文献   

17.
薄层色谱法测定知柏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知柏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作为知柏地黄丸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样品粉碎后索氏提取器中,用氯仿回流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小体积,用无水乙醇溶解、点样,用TLC法测定丹皮酚的含量。结果:三批知柏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范围为1.093~1.214mg/g,加样回收率为97.63%,RSD为1.26%。结论:本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不同种丹皮为对照,对六味地黄丸的原料药丹皮进行了鉴定;用无水乙醇提取、薄层扫描法测定了丹皮药材及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本法与水蒸汽蒸馏-紫外分光光度法,醇浸出-紫外分光光度法作了比较,排除了杂质干扰,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六味地黄丸(水蜜丸)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建平  韩丽娜  李正翔 《中成药》2006,28(9):1293-1297
目的:通过对不同生产厂家的六味地黄丸(水蜜丸)中丹皮酚含量和溶出度的测定,评价其内在质量。方法:建立六味地黄丸(水蜜丸)中丹皮酚的HPLC的含量测定方法和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检测波长274nm,进样量20μL,流速1.0mL/min;体外的接受溶媒为30乙醇-0.1mol/L盐酸溶液。结果:该方法在1.4~1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7.38,RSD=1.44(n=6);天津产溶出度测定T50=156.77,Td=256.55,M=0.734,北京产溶出度测定T50=110.66,Td=197.19,M=0.583。结论:该测定方法能够满足六味地黄丸(水蜜丸)中丹皮酚含量和溶出度的测定,方法简便,精密度高。实验表明各药厂间的溶出度无显著差异;同一药厂不同批次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RP-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芍药苷和乌苏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向阳  屠万倩 《中成药》2012,34(2):277-282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等)中芍药苷、丹皮酚和乌苏酸的方法.方法 测定芍药苷和丹皮酚用Thermo ODS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最大吸收波长下检测(芍药苷在230 nm,丹皮酚在274 nm);测定乌苏酸用SunFire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磷酸盐缓冲液(pH6.5)(70∶15∶15),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结果 芍药苷在0.194~2.425μg,丹皮酚在0.159~1.985 μg,乌苏酸在0.376~3.760 μg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5、0.9999、0.9990,平均回收率为芍药苷99.73%(RSD为2.29%),丹皮酚101.15%(RSD为1.44%),乌苏酸96.72%(RSD为1.8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六味地黄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