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提高中药汤剂煎煮质量增强中医临床疗效刘瑞源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最常用的剂型之一。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医临床的疗效,因此,如何提高医院中药汤剂煎煮质量确保中医临床疗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提高中药汤剂煎煮质量谈谈看法。1、制订煎煮...  相似文献   

2.
刘月  罗云  谭婷  廖正根  杨明 《中草药》2020,51(24):6405-6413
煎煮时间对于保证中药汤剂临床疗效和中成药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古至今,中药汤剂煎煮终点的判断一直是困扰人们的技术难题。对中医药典籍《伤寒论》和《温病条辨》中汤剂的煎煮时间及其煎煮终点的判断经验进行了整理,发现其具有一定的规律,认为影响煎煮时间的因素主要有病证、方剂功效、药物药性、药材性状等;通过对其总结,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初步阐明传统中药汤剂煎煮终点的判断方法,以期能为中药汤剂煎煮时间及现代中药制剂的提取工艺寻求合理的科学依据,为保证中药汤剂临床疗效和中药制剂的质量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生殖医学科门诊患者对中药汤剂煎服知识认知度和依从性,并对相应的影响因素实施分析。方法:依据便利的原则,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2月之间在医院生殖医学科门诊就诊后,开具中药饮片并自行领取回家煎煮的患者108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描述患者的问卷作答情况及问卷回收情况。描述患者的中药汤剂煎煮认知度情况及中药汤剂煎煮依从性情况问卷作答结果。患者中药汤剂煎煮认知度情况及中药汤剂煎煮依从性情况的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描述患者中药汤剂煎煮相关知识的来源情况。结果:参与调查的患者人群中,男39例(36.11%),女69例(63.89%),平均年龄为(32.03±4.64)岁。在被调查患者人群的中药汤剂煎煮认知度情况问卷作答结果中,题目回答正确率分布在50.00%~98.15%。在被调查患者人群的中药汤剂煎煮依从性情况问卷作答结果中,题目回答正确率分布在46.30%~98.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汤药煎煮频率不同患者的中药汤剂煎煮认知度及中药汤剂煎煮依从性评分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汤药煎煮频率被纳入到中药汤剂煎煮认知度及中药汤...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同时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对中药汤剂机器煎煮与传统煎煮方法的优劣进行比较探讨,对中药汤剂机器煎煮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意见,以利于中药汤剂机器煎煮业的健康发展,保证中药煎煮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陈华(石家庄市井陉县中医院050300)杜凤鸣(解放军3574工厂卫生科060300)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上最常用的剂型,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医药学家都非常重视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然而,目前许多医者和患者对正确的煎煮方法不甚了解,认为...  相似文献   

6.
唐进法 《中医研究》2009,22(12):8-9
中药后下是指如薄荷、白豆蔻、大黄等药材因其有效成分在煎煮时容易挥发或被破坏,而后下的一种煎煮方法。其入汤剂宜后下,待其他药煎煮将成时投入,煎沸几分钟即可。它是中药汤剂煎煮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中药应用形式,对保留汤剂中药物的有效成分、保证煎药质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谈中药汤剂的煎煮朱荣江苏省国营新曹农场医院,东台市224246中药汤剂是中医应用最早的剂型,也是最能体现中医治则的剂型。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中药汤剂的煎煮。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  相似文献   

8.
影响汤剂质量的因素山东中医学院(250014)孙秀梅,张兆旺关键词汤剂;煎煮方法;药剂学汤剂质量与煎药器具、煎药热源、药材品种、饮片规格、煎煮水量、煎煮次数以及某些中药的特殊处理等因素密切相关,下面分别进行讨论。1煎药器具中药汤剂煎煮器具与药液质量有...  相似文献   

9.
常见芳香类后下中药煎煮条件的试验李士勇金幼兰刘春海廖朝晖*骆志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410006)中药汤剂很注重煎煮方法,方法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疗效。尤其是芳香性中药复方汤剂的煎煮,煎煮条件对挥发油含量影响较大[1]。为此,采用微量挥发油测定法对常...  相似文献   

10.
中药汤剂的煎煮及服用方法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汤剂又称汤药,是我国历史悠久.应用最广.简便有效的一种剂型。许多患者对煎煮和服用中药汤剂有着模糊的认识,存在着煎煮操作误区,严重影响了中药治疗效果,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中药汤剂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对发挥中医药特色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学科专业化、规范化的时代要求,专业化是大势所趋,中医学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果。然而目前在中医临床实践中,中药汤剂煎煮法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本研究以中药汤剂煎煮法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药汤剂煎煮法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总结归纳了中药汤剂煎煮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中药汤剂煎煮法的规范化提供参考依据和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煎药是中药汤剂在使用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中药煎煮对药物的疗效有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临床效果。目前汤药煎煮不规范,困扰着中药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中药传统制剂以汤剂最为常用,具有易吸收,奏效迅速,疗效可靠,可因证施治变更药味的特点。但是,有的医院煎药工怕麻烦,图省事,不用冷水浸泡,而是直接加水煎煮,病人反映煎出的药液清谈,药味不浓,疗效差。为了探讨中药汤剂在煎煮前是否有必要用冷水浸泡,我们对泻白激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了在煎煮前加水浸泡不同的时间与不加水浸泡对中药汤剂的煎出液颜色、滋味及煎出率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煎煮方法精密称取桑白皮10g地骨皮10g甘草5g,7剂(分别编号为1~7),1号为对照组,煎前不浸泡,直接加冷水煎煮;2~7号头煎分别加冷…  相似文献   

14.
几种不宜煎煮的中药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剂是将药物用煎煮或浸泡去渣取汁的方法制成的液体剂型,具有吸收快、制作简便等优点,但汤剂制备不当,不该煎煮的中药却煎煮,会导致药物减效或无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为提高中药临床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笔者总结列举了几种不宜煎煮的中药.以供同仁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万凤琼 《光明中医》2009,24(6):1148-1149
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及服药时间是中药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煎煮方法及服药时间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 :煎煮的用具、时间、火候以及特殊用药对汤剂煎煮的影响.结果 与结论:中药汤剂的煎煮需要严格掌握煎煮的用具、火候、时间以及特殊用药的煎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间疗法》2007,15(6):23-23
选择适当煎煮器具:中药汤剂的煎煮器具,能影响药剂质量,甚至降低或改变药性,发生毒、副作用,所以汤剂煎煮时必须注意选择适当器具。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制备槐花散时温度对芦丁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高温煎煮对槐花散中芦丁含量的影响。方法:建立槐花散汤剂中芦丁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法,平行设计两种煎药方法,比较GNG中药抽出机煎煮法与常压直炎煎煮法制备的槐花散汤剂中芦丁含量的差异。结果:GNG中药抽出制备的槐花散汤剂中芦丁含量明显大于常压直火煎法,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含芦丁成分的中药适合适用GNG中药抽出机煎煮制备。  相似文献   

19.
家庭中药煎煮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汤剂是中药剂型之一,保证中药汤剂煎煮质量,是提高中医治疗的关键环节。现介绍一下中药煎煮的过程及注意点,以保证煎出适合疾病的中药汤剂,促进康复。1煎煮器具可选砂锅、瓦罐、搪瓷缸等,也可用不锈钢锅,但忌用铁锅与铜器。根据药量选择器具大小,一般以稍大为宜,以防煮沸时药液外溢。另备一洁净保暖瓶或其它玻璃瓶以盛药液,备纱布一块过滤药渣。2煎煮程序煎前除粉状药不可清洗,其余草药均先清洗干净,然后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以利于有效成分煎出。第一次加人草药中的水量,一般加至超过药面2~3cm,如有花、草类或煎熬时间…  相似文献   

20.
中药煎煮前浸泡时间长短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汤剂是历史悠久的一种传统剂型,因其制做简便,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又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所以,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由于中药所含成份复杂,各有不同的性味和作用,因此在煎煮的方法上从古到今都是有讲究的.如药物煎煮前的浸泡时间长短、芳香性药物煎煮时须后下,矿物类药宜先煎等等.煎煮的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按照药材的性质进行煎煮,这与汤剂的质量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保证汤剂在临床上的煎煮质量,笔者对中药在煎煮中应注意的事项提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