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秀华 《中医杂志》2002,43(5):396-396
古云:“急则用针,缓则用药”,“药之不及,针之所及”。刺血疗法是中医学中独特而重要的急救方法,现就刺血疗法在中医急症中的应用简介如下。刺血泻热:急症病因多火热。刘河间在《素间·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指出:“热无度不可止,刺陷骨穴出血。……大烦热,昼夜不息,刺十指间出血,谓之八关大刺。”他主张刺肘膝以下特定穴出血以泻郁热,创制了八关大刺法治疗急症。后世认为八关在手十指间指蹼缘。《针灸聚英》指出:“偷针眼,视其背上有细红点为疮,以针刺破即差,实解太阳之郁热也。”《针灸大成》云:“十宣治乳蛾,用三棱针出血,大效。”《灵枢·寒热论》记  相似文献   

2.
肩周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多为感受风寒湿邪,以致气血阻滞,经筋受损,不通则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笔者采用快针透刺法治疗肩周炎,效果较好.现将验案介绍如下.1 病例资料李某,女性,54岁,2011年5月10日就诊.主诉:右肩关节疼痛3月余.查体右肩局部按压疼痛,上举、外展、后伸时严重受限且疼痛,夜晚疼痛尤甚,肩前、肩井压痛明显,属冻结期,治宜活血化瘀,散寒通络止痛,治疗取右侧肩髃穴透刺肩髎穴,肩髃穴透刺臂臑穴,持1.5寸针,透刺使局部得气,酸胀感明显后行提插手法,即刻取出;右侧足三里透阳陵泉,持3寸针,透刺使局部得气后行提插法,平补平泻,并嘱患者活动病肩,行手法半分后即刻取出.  相似文献   

3.
《针经摘英集》收录治病直刺诀针方69则,其选穴多选两经或多经交会穴,临床选穴体现针灸辨证论治的特点;刺穴有先后,穴取双位;刺穴注重腧穴得气效应,气至病所。为后世医家治疗临床疾病提供了丰富的针刺经验。  相似文献   

4.
管遵惠  徐杰 《针刺研究》1998,23(3):186-187
从1987年始,我科将蜂毒与针灸理论相结合,开展了蜂针经穴疗法。10年来,选择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面神经麻痹等10多个病种,治疗患者1000余例,现回顾10年来临床工作,小结如下。治疗方法凡施行蜂针经穴疗法患者,必须先做蜂毒过敏试验。蜂针经穴针刺方法:①蜂针循经散刺法:一般在第1周采用。常规消毒后,将蜇针从活蜂尾部用游丝镊拔出,夹持蜂针,在患部或与疾病相关的经脉,循经散刺4~5穴,重点穴位采用“齐刺”或“梅花刺”。针法要领是:“针不离镊,点刺即出。”散刺法痛感轻微,对激发调整…  相似文献   

5.
1 头针与其它针法的复合 1.1 头针与体针的复合应用:头针与体针结合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针刺方法,大量的临床报道也证实了其临床疗效确切,其简便与传统相结合是其特点.①体针治疗:以毫针在经典的十四经系统有关穴位上施针来治疗中风,按照辨证选穴、独取阳明、按病分期论治选穴、巨刺法、平衡疗法等规律选穴,目前为针灸临床治疗中风病的主要手段.石学敏教授创立的醒脑开窍法[1],是近年来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收效最佳的一种方法,往往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临床报道指出,针刺组治疗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临床主要症状的总有效率在90%,尤其对肢体瘫痪的总有效率达97.73%,并在恢复脑组织功能及治疗语言障碍和中枢面瘫等方面,具有特殊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属于临床难治病,尚无特效疗法。陈振虎教授认为帕金森病病机是阴阳失衡,筋脉失养,形成筋结。治疗宜解结。陈教授以岐黄针疗法治疗本病,强调守神,重视揣穴,主取四肢关节处的腧穴,主用关刺、输刺和合谷刺三种刺法,旨在理筋解结,通行气血,调燮阴阳。其临床经验对治疗帕金森病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蜂针经穴疗法治疗痹证1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蜂针经穴疗法治疗痹证150 例, 治愈26 例(17. 33 % ) , 好转115 例(36 . 67 % ), 无效9 例(6 % ); 总有效率94 % 。介绍了蜂毒过敏试验, 蜂针循经散刺法, 蜂针经穴直刺法, 活蜂经穴螫刺法的操作方法。观察了患者治疗前后ESR、ASO、RF的变化; 从免疫球蛋白治疗前后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了蜂针经穴疗法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舌七针疗法是一种采用毫针、电针、三棱针点刺出血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中医疗法,其临床疗效确切,但舌七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机理研究文献报道较少。本文通过详细介绍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中医病因病机、舌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相关文献及相关研究成果、舌七针疗法选穴依据及其穴位释义、舌七针疗法具体取穴及操作、舌七针疗法适应症、舌七针疗法注意事项及禁忌症、舌七针疗法不良反应、舌七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典型案例分析,初步探析"舌七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芒针疗法加毛刺治疗顽固性面瘫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芒针刺法加毛刺治疗顽固性面瘫.方法:取患侧地仓、禾髎、额部及太阳穴区及双侧合谷、足三里穴;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从地仓、禾髎穴进针,按芒针操作方法,分别向颊车、颧髎方向透刺;在患侧额部及太阳穴区行毛刺;合谷、足三里穴直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4次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结果:痊愈35例,显效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芒针刺法加毛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王寅教授总结的子宫穴芒针透刺疗法结合了子宫穴本身特殊的治疗作用和芒针透刺治疗的优势,扩大了治疗范围,具有调理冲任、补肾健脾、活血化瘀、升阳举陷等作用。临床中,在子宫穴芒针透刺疗法的基础上配合穴位加减及适宜手法,可用于治疗多种妇科疾病,如痛经、闭经、崩漏等,并取得良好疗效。附验案三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从3个方面简要论述了张仲景辨证思想在刺灸疗法方面的运用:①辨证刺灸,随症处之。确立了病在三阳宜针,病在三阴宜灸的一般治则,但实际应用中又能知常达变,随证制宜,这充分体现了辨证施治、治病求本的思想。②辨证取穴,选穴精当。在仲景的有关针灸治疗条文中,选取穴位多为单穴,但均是在辨证的基础上选取穴位,而且多是常用穴、特定穴。③辨证施术,针、灸、药相得益彰。在辨证的基础上将三种疗法配合应用,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综合刺络疗法治疗急性期肩周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崔峻 《中国针灸》2004,24(8):547-549
目的:寻找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最佳方法.方法:综合刺络治疗组在肩周炎病变患处采用梅花针重叩出血与患肢肘关节尺泽穴三棱针点刺出血相结合方法;针刺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结果:综合刺络疗法在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及改善各项体征方面较之传统毫针刺法有较明显优势(P<0.05).结论:综合刺络疗法是治疗急性期肩周炎较理想的疗法.  相似文献   

13.
刺血疗法治疗麦粒肿治疗方法选穴:耳垂中点眼穴、耳尖、手拇指桡侧少商穴。用三棱针或5分~1寸针,消毒后在耳尖、眼、少商穴针刺放血。若不出血,可在放血处上下挤压数次,血即流出。每日刺血1次,7次为1个疗程。临床效果治疗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10...  相似文献   

14.
颈针疗法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胜 《陕西中医》1994,15(2):69-70
本文简述了颈针疗法的取穴和操作方法,对颈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枕神经痛、顽固性失眠、阳痿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颈针穴区有督脉、膀胱经、胆经等经络循行,通过经络与脑、肾、肝等的联系及多穴刺法的协同作用,起到化痰利窍、醒神通阳、通络止痛、解郁安神、补肾壮阳等作用。  相似文献   

15.
笔者运用针挑大肠俞穴治疗19例(单纯内痔15例,混合痔4例),治愈14例,好转5例. 针挑疗法及注意点:坐位取大肠俞穴,穴位表皮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挑破表皮,向内深刺,可挑出白色纤维样物.患者仅感微痛,不易出血,挑后以酒精棉球消毒,贴上胶布即可.一次挑一侧穴  相似文献   

16.
蜂针经穴疗法治疗痹症80例,治愈14例,好转6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75%。介绍了蜂针经穴散刺法,直刺法,活蜂经穴螯刺法的操作方法。观察了患者治疗前后ESR、ASO、RF的变化;从免疫球蛋白治疗后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了蜂针经穴疗法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延吉市中医院李钟璇,擅长刺血疗法,手法独特新颖,疗效颇著。现举验案二则如下:验案1:金××,男,40岁,邮局职工。于1980年2月23日初诊。素患脱肛(轻度)、痔疮,近日加重。肛周红肿、并有突出,时作痒刺痛,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证属湿热下注,气血壅滞。治宜清热活血,选用腰俞穴针刺放血。刺法:取俯卧位,腰俞穴周围及针具常规消毒后,将三棱针缓斜刺入其处血管,拔针出血后,加拨火罐,以出血自止为度。半月后复诊:诸症悉平,为巩固疗效,如前法再刺放血一次。  相似文献   

18.
排针攒刺松解疗法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常法  张杰  王军茹 《中国针灸》2012,32(11):984-988
目的:观察排针攒刺松解疗法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攒刺组、小针刀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40例.攒刺组在腰臀病变部位直刺或斜刺,将反应较强烈的一针或几针作为主针,在其周围排针攒刺,并多方向提插透刺,取两主针接G6805型低频脉冲治疗仪;小针刀组采用小针刀治疗,每次选择3~4部位;常规针刺组穴取肾俞、大肠俞、腰夹脊、秩边等,并接G6805型低频脉冲治疗仪.各组均治疗4周,比较3组治疗2周、4周后疼痛评分改善情况,治疗疗效及综合满意度.结果:各组治疗2周、4周后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其中治疗2周后小针刀组疼痛评分较常规针刺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4周后攒刺组和小针刀组疼痛评分较常规针刺组明显降低(均P<0.05),攒刺组疼痛评分较小针刀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2周后小针刀组显效率为62.5%(25/40),优于常规针刺组的25.0%(10/40,P<0.05),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攒刺组显效率90.0%(36/40)及小针刀组67.5%(27/40)均高于常规针刺组的35.0%(14/40,均P<0.05),攒刺组显效率高于小针刀组(P<0.05).攒刺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排针攒刺松解疗法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肯定,优于小针刀和常规针刺治疗,特别是对于因肌肉、筋膜粘连所致的病变范围广泛、部位不很明确、呈片状分布且面积较大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膝六针治疗增生性关节炎1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六针辅刺络拔罐治疗增生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了3寸长毫针在内外膝眼穴及髌骨下缘(髌韧带正中,即"犊鼻"穴)直刺入关节腔内各一针,用1.5寸长毫针在足三里、陵下穴、阳陵泉穴各刺一针,留针,加电针治疗仪,针毕,再行刺络拔罐治疗.结果:在152例中,痊愈40例,占26%;显效60例,占39.5%;好转48例,占31.6%;无效4例,占2.6%,总有效率97.4%.结论:针刺膝六针辅刺络拔罐治疗增生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中国针灸》2009,29(9):730
杨兆钢教授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著名芒针专家,从医40余年,潜心研究针灸技法,著书10余部;总结出"高位取穴,三脘配穴""疏通枢纽,通任调气"等芒针基本刺法和配穴原则;治疗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疗效确切.他在继承传统芒针刺法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补充进耳穴点刺和毫针浅刺等辅助用穴法,使针刺治疗过程更加安全,且见效快,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