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灸上病下取治疗急性期肩周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药学刊》2005,23(7):1335-1337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针灸上病下取,治疗组在肩部病变处采用针刺,用梅花针重叩出血,局部拔火罐,再取膝以下穴位强刺激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结果:治疗1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98%,对照组有效率62%,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肩周炎采用上病下取法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3.
张泽荣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2):906-907
目的观察筋结点电针加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肩周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筋结点电针加剌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针刺加拔罐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7.5%,对照组为37.5%,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第1疗程治愈占70.4%,对照组为33.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筋结点电针加刺络拔罐无论在治愈率还是疗程方面都优于常规取穴针刺加拔罐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毫针浮刺埋藏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毫针浮刺埋藏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周期为4星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25%,治愈率72.50%;对照组总有效率88.75%,治愈率62.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痊愈所需疗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毫针浮刺埋藏治疗肩周炎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痊愈所需疗程较对照组少.  相似文献   

5.
循经三步针法治疗肩周炎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姚军 《中国针灸》2004,24(3):185-187
目的:探讨治疗病程在3个月以内的肩周炎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循经三步针法即循经远端点刺、电针病理反应点、循经刺络拔罐法治疗肩周炎患者30例.结果:30例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全部有效,治愈显效率86.7%,近期有效率92.0%,远期观察有效率86.4%.结论:循经三步针法治疗肩周炎有见效快、疗程短、疗效好、疗效巩固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针刺加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慢性湿疹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湿疹是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是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学称之为湿疮。其病因复杂,在慢性阶段以表皮肥厚和苔藓样变为主。目前西医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对症治疗,以内服抗组胺药物治疗为主,但是疗效一般,而且容易反复。根据慢性湿疹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症状,笔者结合针灸学理论,采用针刺加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杨然  刘云霞 《中国针灸》2012,32(1):26-30
目的:探寻治疗肩周炎的有效疗法。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腹针组和针刺组,每组48例,均按照临床病理分期分为疼痛期和粘连期。其中腹针组疼痛期患者24例,穴取中脘、健侧商曲、患侧滑肉门等,腹针组粘连期患者24例,穴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等;针刺组疼痛期和粘连期患者各24例,穴取患侧肩髃、肩髎、肩贞等。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3周为一疗程,共计9次。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分别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疼痛程度,以功能活动积分(Melle评分)评定肩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疗效比较,腹针组疼痛期和粘连期总有效率分别为95.8%(23/24)和91.7%(22/24),针刺组疼痛期和粘连期总有效率分别为91.7%(22/24)和79.2%(19/24),腹针组粘连期疗效优于针刺组粘连期(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与Melle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且腹针组降低程度大于针刺组(均P<0.05)。结论:腹针疗法分期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是一种治疗肩周炎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芒针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00例急性期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芒针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芒针组采用芒针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用芒针依次深刺肩前穴透极泉穴、深刺肩髃穴透臂臑穴、深刺臑俞穴、平刺臑会穴、深刺肩髃穴透极泉穴,产生针感即拔针;芒针治疗结束后,在肩前、肩髃、臑俞、臑会穴上点刺放血,并将火罐吸附在点刺的穴位上,留罐约6 min。常规组采用常规针刺结合拔罐治疗,用毫针直刺肩前、肩髃、肩贞、臑俞、臑会等穴,留针30 min,留针的同时红外线灯照射患肩,拔针后将火罐吸附在穴位上,留罐约6 min。2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患肩疼痛情况,采用Melle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患肩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患肩疼痛VAS评分、患肩功能Melle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 61±1. 05)分,(6. 90±1. 51)分,t=2. 730,P=0. 051;(9. 92±1. 84)分,(9. 46±2. 08)分,t=1. 170,P=0. 052]。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患肩疼痛VAS评分、患肩功能Melle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芒针组:(1. 02±0. 98)分,(7. 61±1. 05)分,t=32. 440,P=0. 001;(2. 08±1. 02)分,(9. 92±1. 84)分,t=-26. 080,P=0. 001;常规组:(2. 99±1. 56)分,(6. 90±1. 51)分,t=12. 730,P=0. 001;(4. 16±1. 61)分,(9. 46±2. 08)分,t=-14. 250,P=0. 001],芒针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常规组[(1. 02±0. 98)分,(2. 99±1. 56)分,t=-7. 561,P=0. 001;(2. 08±1. 02)分,(4. 16±1. 61)分,t=-7. 718,P=0. 001],芒针组评分降低较常规组更明显[(6. 56±1. 01)分,(3. 93±1. 11)分,t=12. 392,P=0. 001;(7. 80±1. 11)分,(5. 32±1. 51)分,t=9. 358,P=0. 001]。结论:对于急性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采用芒针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和常规针刺结合拔罐治疗均可缓解患肩疼痛、改善患肩功能,且前者疗效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阳陵泉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阳陵泉、痛点刺络拔罐,对照组采用针刺肩三针的方法。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阳陵泉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针刺痛点配合艾灸足三里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寻治疗肩周炎的有效疗法.方法:以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功能为观察指标,分别运用针刺痛点配合艾灸足三里和常规针刺,对60例(每组30例)患者进行对比治疗,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常规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治愈率(分别为46.7%和20.0%)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和减轻疼痛方面亦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针刺痛点配合艾灸足三里治疗肩周炎在提高治愈率和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优于常规针灸疗法.  相似文献   

11.
刺血配合辨证针刺治疗痹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玲  于振中  于书庄 《中国针灸》2005,25(9):625-627
目的:观察刺血配合针刺法对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痹症患者随机分为局部刺血配合针刺组(治疗组)96例和单纯针刺组(对照组)96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3.3%、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分别为31.0%和8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两组平均治愈次数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刺血配合针刺法治疗痹症有显著而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面瘫急性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厉卫红 《中国针灸》2005,25(11):765-767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拔罐在面瘫急性期的作用.方法:将急性期内就诊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除予相同的西药治疗外,在急性期内治疗组采用患侧面部、耳后乳突周围、颈项部酸痛处梅花针叩刺拔罐后TDP照射局部,对照组则只在患侧面部、耳后乳突周围采用TDP照射.进入稳定期和恢复期后两组均采用患侧针刺治疗,疗程相同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率81.2%,对照组痊愈率68.7%,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痊愈病例疗程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急性期患侧梅花针叩刺拔罐有助于面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提高痊愈率,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3.
耳针沿皮透穴刺治疗肩周炎即时效应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耳针沿皮透穴刺法对肩周炎的即时效应。方法:以耳穴肩一锁骨为主穴,以肘一肩、颈椎为配穴,进针后沿皮透刺,在留针期间让病人反复活动患部肩关节,观察124例肩周炎患者的即时(留针期间的30分钟内)效应。结果:在镇痛方面的总有效率为88.7%;在恢复肩关节功能障碍的总有效率为86.3%。结论:耳针沿皮透穴刺法是治疗肩周炎并能够快速见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90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观察刺血疗法不同刺血量及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9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C组,分别采用点刺穴位放血5 mL、10 mL及内服西药3种方法治疗.结果:B组止痛效果最好,疗效优于其它两组;B组与C组降血尿酸效果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其它两组降尿尿酸效果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刺血疗法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疗效与出血量有关,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尿酸的合成,促进尿尿酸排泄,发挥其疗效.  相似文献   

15.
刘涛  季守贤 《中国针灸》2004,24(12):821-822
目的:观察远取穴位对针刺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在面部取穴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辨证结果,分别选取足三里、厉兑穴;对照组50例,单纯面部取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9.3%、显效率17.3%;对照组治愈率48.0%、显效率2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7.337,P<0.05).结论:远取足三里、厉兑可提高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肩关节周围炎的循证针灸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竟  刘屹  吴滨 《中国针灸》2005,25(2):103-106
目的: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向临床医生介绍肩关节周围炎的循证针灸治疗方案的确立方法.方法:以一位具体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为例,介绍如何提出临床问题,怎样检索相关文献,如何对所检索的文献进行评价,如何结合本病例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个人经验,运用所检索的证据拟定治疗方案.结果:采用按照循证医学方法确立的肩关节周围炎的针灸治疗方案治疗15次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好转.结论:通过临床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析证据、循证决策、循证实践过程,不但患者可达到满意疗效,主管医生也提高了理论水平和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17.
穴位注射"肩应穴"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伯年  张蜀  张丽梅 《中国针灸》2007,27(4):261-263
目的:探寻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有效方法。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7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肩应穴”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与运动功能综合评分。结果:疼痛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治疗组31.54±2.82,对照组15.03±4.0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肩关节运动功能综合评分,治疗组139.64±12.34,对照组80.32±16.29,两组比较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注射“肩应穴”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刺络拔罐为主治疗头颈部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宋亚光  赵建春  袁慧 《中国针灸》2004,24(9):624-626
目的:对比刺络拔罐配合艾灸与西药治疗头颈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在大椎等穴以及出疱疹处运用梅花针刺络拔罐并配合艾灸等治疗;对照组35例采取静脉滴注阿昔洛韦及外用阿昔洛韦霜治疗.结果:7天后治疗组愈显率为85.7%,优于对照组的51.4%(P<0.01),且治疗组治疗3天后重、中度疼痛缓解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刺络拔罐疗法配合艾灸等治疗头颈部带状疱疹,止痛明显,疗效显著,见效快.  相似文献   

19.
体针、耳针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邓元江  刘卫英 《中国针灸》2003,23(10):574-576
目的 :探讨体针、耳针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将 1 0 4例青少年近视眼患者随机分为体针组 (52例 ,96只患眼 )和耳针组(52例 ,92只患眼 ) ,体针组针刺睛明、四白、风池等穴 ,耳针组针刺耳穴眼、目1 、肝等穴。结果 :体针组和耳针组治疗后视力均有提高 ,但体针组疗效优于耳针组 (P <0 0 1 )。结论 :体针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肯定 ,且优于耳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