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董春钢  竺枫  陈宏  周海微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0):1149-1150
目的探讨手部高压注射伤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手部高压注射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损伤原因均为手被高压喷枪击或气泵等高压设备击伤,注射物为润滑油及油漆10例,液态水泥2例,水1例,空气1例,高温液态塑料1例;就诊时间距受伤为0.5 h至17 d。均行手术治疗,术后12~37 d伤口愈合,平均31d。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1.5年,手指活动度根据TAM功能评定法评定,优(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5例,良(优于正常75%者)6例,中(优于正常50%)3例,差(不足正常50%)1例,优良率为73.3%。结论手部高压注射伤的治疗应根据损伤的具体严重程度给予不同方法,首次切开引流的时间常决定病程发展与疗效。  相似文献   

2.
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医源性合并症,多见于小儿。通过对11例小儿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病理分析、治疗及护理,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压氧疗在手外科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外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损伤之一,我科自2001年至2003年,对收治的部分手外伤术后病人采用一期修复加早期进行高压氧疗的方法,促使患者早期康复,疗效增强,既往报道甚少,现将高压氧疗手外伤60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立洁   《中国医学工程》2012,(10):117-117
目的探讨高压氧疗在手外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2011年1月份-2012年1月份在我院治疗的手外伤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高压氧疗组)34例患者,对照组(未应用高压氧疗组)32例,比较两组手外伤患者治疗后的临床应用效果。同时对高压氧疗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疗效差的患者比例为2.9%,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压氧疗能够显著的提高手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在对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过程中还应该采用相应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药物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F波传导速度变化规律及特点。方法 收集药物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患者 5 7例 ,全部患者均进行了F波传导速度检测 ,对其F波传导速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注射抗生素药物当时或注射后很快出现注射下肢不同程度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此类事件多发生在乡村卫生院或小诊所 ,患者多为儿童。腓总神经及胫神经损伤F波传导速度均低于正常值 (P <0 .0 1)。结论 药物注射性坐骨神经F波传导速度有其典型特点 ,掌握其规律及特点 ,对实际临床法医学鉴定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唐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7):3549-3551
目的探讨高压注射器在CT增强扫描中的使用方法及护理要点,提高CT增强扫描的成功率,减少造影剂的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 140例使用高压注射器行CT增强扫描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总结高压注射器在CT增强扫描中的使用经验和护理要点。结果 7 140例中,第一次穿刺成功6 789例,第二次穿刺成功329例,第三次穿刺成功22例。注射进行不顺利的原因包括:出现针管阻塞、活塞偏歪、造影剂反向喷出针管、造影剂外溢、患者依从性差等。达到诊断要求率为98.91%。结论使用高压注射器时的有效护理可提高CT增强扫描的成功率,安全高效地获取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高质量的CT增强图像,提高疾病的诊断质量和治疗效果,减少反复检查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损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早期护理干预对注射黄体酮局部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12例黄体酮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Z—Track肌内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法后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肌内注射法。结果:观察组患者肌内注射局部出现药物外溢4例,注射反应7例,无人工性脂膜炎的发生;对照组患者肌内注射局部出现药物外溢18例,注射反应34例,人工性脂膜炎6例。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患者肌内注射黄体酮局部不良反应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金华  蔡淑芳 《海南医学》2013,24(13):2018-2019
目的探讨减少CT扫描过程中高压注射造影剂对老年患者造成损害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6例高压注射造影剂的老年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适当加热造影剂,使用套管针及根据情况调整造影剂注射速度和用量等措施。结果 206例老年患者均顺利完成CT增强扫描,出现轻度过敏反应3例,造影剂渗漏6例,肢体肿胀2例。结论 CT增强扫描时增加有效的护理措施,高压注射造影剂产生的血管渗漏及造影剂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9.
化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应用非常广泛。然而 ,强刺激性化疗药物对静脉的刺激易使药物渗漏到血管周围软组织中 ,轻则肿胀剧痛 ,重则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或肢体残疾。现就 4 5例渗漏性损伤患者的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以提高对药物渗漏损伤的识别力及护理质量 ,减轻病人痛苦 ,使其更好地坚持治疗。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 5例渗漏患者中 ,男 32例 ,女 13例 ,年龄最大65岁 ,最小 4岁 ;渗漏部位 :手背部 15例 ,手腕部 19例 ,前臂内外侧 11例 ;渗漏药物 :阿霉素 (ADM ) 6例 ,诺维本 (NVB) 2 6例 ,丝裂霉素 (MMC) 2例 ,吡柔比星 (THP) 9例 …  相似文献   

10.
王基文 《中外医疗》2012,31(23):64-65
目的观察手屈肌腱损伤后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就诊的80例(102指)手屈肌腱损伤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实施心理护理、功能锻炼等综合康复护理。结果按TAM手功能评定标准评价,优58例(72.5%),良11例(13.75%),可10例(12.50%),差1例(1.25%),优良率为86.25%,功能恢复较为满意。结论在治疗手屈肌腱损伤时实施综合治疗有助于手功能恢复,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手外伤是常见的多发病,而手部的解剖结构精细复杂,因此手组织损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为使患者早日恢复手部功能,除要有精湛的手术技术外,手外伤术后的护理也非常关键。近年来我科对254例手部屈指肌腱修复术后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护理,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54例患者,其中男性186例,女性68例,年龄5~55岁,左手82例,右手172例,单侧肌腱损伤136例,伴骨折及神经损伤118例。2护理2.1心理护理手具有复杂、精细、灵巧的功能,是人类生活劳动的重要运动器官,因此,手外伤后手功能的丧失,术后伤口的疼痛,以及陌生的医院环境等多种因…  相似文献   

12.
<正>舌下腺囊肿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软组织囊肿之一,多系舌下腺导管的炎症、涎石、损伤、或其他因素缩窄或阻塞,分泌物滞留膨胀所致,也可因导管损伤破裂分泌物外渗所致。临床多系用手术摘除,但操作较为复杂。为了简化治疗过程,1989年起作者有选择地对23例舌下腺囊肿患者试用甲醛甲酚囊内注射疗法,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朱霞 《吉林医学》2013,34(15):3054
目的:探讨急诊手外伤的原因及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急诊手外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急诊手外伤的原因,治疗组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而对照组患者则仅给予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4天、第7天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急诊手外伤最常见的是工业性手外伤,以青壮年发生为主。通过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随着CT设备的更新扫描速度越来越快,对注射造影剂的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压注射器的使用正好满足了这种临床需求。高压注射器是现代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最广的仪器,其具有操作简单、剂量准确、速度可调、压力稳定等优点。因此造影剂渗漏是CT高压注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造影剂渗漏是指在CT增强扫描时外周静脉被高压注射而血管破裂,造影剂渗漏到邻近组织间隙,造成相应组织充血肿胀[1]。而造影剂一旦外溢,其对局部组织的刺激性较大,轻者局部皮肤红肿、疼痛、麻木或产生水泡,重者引起皮肤组织溃疡、坏死,这不能不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回顾分析2012年1~12月以来2522例患者的护理资料,作者对其中发生渗漏的23例患者进行原因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郑小敏 《广西医学》2004,26(5):750-750
臂丛神经损伤是周围神经损伤中最严重的损伤之一,可造成患者的严重残疾,受伤后大部分患者需要经1~3个月的观察以确定损伤的部位以及范围、恢复情况及手术方式等,在此期间存在着一些护理问题。从2 0 0 0年1月~2 0 0 2年6月,我们对此类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护理指导,实施了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在促进功能恢复,防止再损伤方面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6 5例病例中,男5 2例,女1 3例。年龄1 7~5 8岁,观察期后确诊为全臂丛神经损伤38例,上干损伤1 5例,下干损伤1 2例。损伤原因:大多数是牵拉伤,也有对撞伤、压砸伤等,所有病例损伤之后均行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与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出院51例,死亡7例.结论 加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正>胆管损伤是外科手术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如果患者缺乏及时有效的治疗,最后发展成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及肝功能损害,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它是一个充满潜在危险的手术[1]。根据我院7年来收治的27例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护理体会。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2011年我院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共9例,女性5例,男性4例,年龄32~76岁。其中LC术6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颈髓损伤是临床较常见而又危险的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是颈髓损伤及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1].我院急诊ICU于1999.6-2005.6共收住了33例因车祸或高处坠落等原因而致颈椎骨折伴脱位、颈髓损伤而造成不同程度瘫痪患者,术前或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经过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22例患者均安全度过急性期,顺利脱机拔管进入后续治疗,4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7例患者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现将抢救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病,我院对6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之实施基础护理与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内高压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内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35例患者治疗期间,我院对他们进行了全面护理。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这35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痊愈出院,有7例患者因合并腹腔室隔综合征而死亡,病情的痊愈率为80%。结论:对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内高压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痊愈率,降低其死亡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