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衰伴心律失常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单用胺碘酮,观察组予以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VEF值高于对照组,LVEDD与LVESD值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用可改善慢性心衰伴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治疗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择取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80例,在双色球随机模式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心功能情况。结果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每搏心输出量(SV)均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在不良反应上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治疗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采取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我院接收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n=38,予以胺碘酮治疗)与观察组(n=38,给予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LVEF、SV、LVEDD及LVESD均显著改善,而观察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能够显著改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2组,每组40例,对照组胺碘酮片,观察组再给予厄贝沙坦,对比两组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心功能以及治疗后的HR﹑LVEF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总有效率为92.50%,室性心律失常控制有效率为87.50%,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R情况为(72.65±4.32)次/min,LVEF情况为(50.66±6.49)%,观察组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HR﹑LVEF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的安全性高,在临床治疗效果中显著,适用于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2例,将其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LVEDD、LVESD降低,LVEF、SV升高,且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7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在一般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结果使用胺碘酮治疗的对照组有效20例,无效16例;使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的观察组有效29例,无效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有改善,观察组患者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QT离散度与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胺碘酮,观察组接受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与QT离散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50.73±1.29)%]、每搏输出量(SV)[(4.71±0.33)L/min]高于对照组[(45.25±0.91)%、(4.27±0.26)L/min];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51.26±3.03)mm]、QT离散度[(31.49±3.11)ms]低于对照组[(56.43±3.05)mm、(41.27±3.7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可促进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降低QT离散度,纠正心律失常,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强心、利尿及扩血管等药物,治疗时间均为1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同时口服厄贝沙坦,治疗时间为12周.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衰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胺碘酮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厄贝沙坦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率、射血分数、QT离散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应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不仅能够提高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增强其心脏射血分数,降低心率,而且能够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心脏供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接受基础治疗+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心电图变化(包括心率、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后壁厚度及QT间期离散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后壁厚度及QT间期离散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可有效控制患者心率,改善其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心内科自1995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5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抑酸药对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4 2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分成 3组 ,分别以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洛赛克静脉滴注治疗。结果  3种药物的显效率分别为 4 0 .0 %、4 6 1%、77.8%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3.6 5 4 ,P >0 .0 5 ) ;总有效率分别为 90 .0 %、92 .3%、88.9%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4 .372 ,P >0 .0 5 )。结论 抑酸药对小儿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伴自杀意念抑郁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的抑郁量表(HAMD-17)评分、自杀意念(BSSI量表)评分、认识功能(MoCA量表)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4周、8周后,两组HAMD-17评分和BS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MoCA总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00%,与对照组的4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可降低抑郁评分和自杀意念评分,提高认识功能和治疗总有效率,效果优于单纯氟西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中致癌物质越来越多,以及人们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等许多因素,使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治疗癌症的药物品种亦不断增加,使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均明显提高,新药艾恒(即注射用奥沙利铂,OXA)自2003年3月在本科室应用观察,对治疗应用5-氟脲嘧啶(5-Fu)失效的大肠癌患者取得一定的效果。本品是1、2-二氨基环已烷铂类的水溶性衍生物,与其他铂类一样,艾恒通过产生烷化结合物作用于DNA,形成链内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及复制,一些对顺铂耐药的细胞系,艾恒治疗均有效,癌胚抗原持续下降,通过对临床33例患者用药的观察及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9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47眼)与观察组43例(48眼)。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6个月视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视力水平,降低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  相似文献   

17.
胆结石与胆囊炎互为因果,相互伴发,是常见多发病。我们近十年来采用排石汤合双金散治疗胆结石并发胆囊炎190例,排石率为94.74%。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ALP3)、IL-1β的影响。方法将86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治疗,对照组采用别嘌醇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BU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NALP3、IL-1β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UA、NALP3、IL-1β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BUA、NALP3、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r、BUN水平未发生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6.28%)显著低于对照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NALP3、IL-1β的水平,疗效较别嘌醇更好。  相似文献   

20.
本应用抗入CD20,CD3及其亚群单克隆抗体,检测了4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及27例正常月经周期妇女的CD20,CD3,CD4,CD8百分率。其中24例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用参合剂保留灌肠加他莫西芬治疗,并观察了其治疗前及治疗两个疗程后CD20,CD3,CD4,CD8,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本病患机体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其紊乱程度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变化程度而上升;丹参合剂加他莫西芬治疗对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了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起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